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

合集下载

5.1 透镜 课件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1 透镜  课件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8.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 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 时,看到平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所成的__像__,该凸透镜 的焦距是__0_._2__m。
9.如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上合适的光学元件。
5.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B ) A. 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
6.(教材P115图改编)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呈现一 个并非最小光斑,此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说明( C )
A. 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3.(1)(恩施中考)将图中凸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解:
(2)(阜阳期末)将图中凹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解:
知识点3 焦点和焦距 【核心知识】①平行于_主__光__轴__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 作凸透镜的__焦__点__;②平行于__主__光__轴___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交于的一点叫作凹透镜的__虚__焦__点__;③_焦__点___到_光__心___的距离叫作焦距。
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A_B__F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C__D_E___。 (均填字母符号)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 【核心知识】透镜对光的作用: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不__变__;②平行于主 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_焦__点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 反向延长线过_虚__焦__点__;③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_平__行___;入射光 线的正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则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__平__行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课6.4《密度的应用》课件(25页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课6.4《密度的应用》课件(25页ppt)
对于不易直接称量质量的庞大物体,利用密度和体积计算物体质 量的办法很方便。
新知讲解
任务二、会利用密度求出体积
例2 修缮某文物需要使用厚度为 0.1 μm的金箔,这种金箔主要由 黄金制成,假设没有损耗,那么19.3 g的黄金能修缮多大面积?
新知讲解
任务二、会利用密度求出体积
例3 大翅鲸,体形肥大,成年大翅鲸的平均体长约十三米,质量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的应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目 录 CONTENTS
1-学 习 目 标
2-新 课 导 入
3-新 知 讲 解
4-拓 展 延 伸
第一部分 PART 01
学习目标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A.①② C.①②④⑤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随堂检测
3.甲、乙、丙三个正方体,棱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 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 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C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随堂检测
4. 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0.9 g,体积是 0.9 cm3。 5. 一个铜球的质量为 178 g,体积为 30 cm3。 (1)判断该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相应的判断过程。 (2)求这个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ρ铜=8.9×103 kg/m3)
随堂检测
1.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 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件
这个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解析
“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的折射所形
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下的虚像同时出现所形成的现象。
4.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
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解析
光线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当光由空
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往杯中
第2节 光的反射
1.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
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
示出来。
解析
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如上右图所示;
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按原路
返回(如右图所示)。
2. 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夜晚,
水雾实验时,可以出现弧形彩带,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
的。
2. 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我们知道太阳光由各种色光混合
而成,各种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哪种色光偏折程度最小?
哪种色光偏折程度最大?
解析
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对红光折射最小,对紫光折
射最大,所以才会产生白光的色散现象。
3. 在办公软件中建立一个空白文档,绘制一个矩形框,设置填充颜色为白色,打
能增进身体健康,但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会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
塞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
约33年
5.请你比较光在玻璃、水、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并由此猜想光在固体、液
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通过查阅资料,检验你的猜想。
解析 (1)光在玻璃、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v >v >v >v 。
真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探究不同物 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会用图像表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领会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 辩证法思想。 2.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认识到物理知 识就在身边。
第三部分 PART 3
新知讲解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第二部分 PART 02
新课导入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思考:①实验中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质量、体积。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刻度尺。 ③如何直观地验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是正比?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想一想 你知道如何计算“单价”吗?“速度”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比值法
新知讲解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Nhomakorabea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共15页)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自学指点1
阅读课本77-78页,3分钟后回答一下问题: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到什么仪 器?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什么? 3、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什么? 4、用刻度尺是为了研究物与像的什么
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把白纸铺在桌面上,在纸上中间画一竖线, 那就是玻璃板的位置,然后竖直玻璃板。
大小关系
1 2 结论: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等距)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原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是虚像
二、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像. 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在作图时虚像用虚线表示。
4.3 平面镜成像
视察自己,回答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 大吗?
2、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视察你的 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物体的大小跟物体的 位置、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自学指点2
阅读课本78-79页,回答一下问题:
1、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平面镜具有什么作用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主要是用来视察眼睛不能直接看 到的物体,如自己的面容、姿势、口腔内 牙齿等 .
2、改变光的传播方 向。 比如:潜望镜
1.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 距镜面__8___cm; 2.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 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1__.7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2___ 米,如果人远离镜面1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4_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课件26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课件26张
答案:右;空气;运动状态
课题:力
谢谢!
8
小结2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产生改变(简称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改变。
想想做做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的长 度有什么变化?
10
想想做做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他的运动 方向放一个磁铁和运动路径的侧旁放 一个磁铁,视察小区的运动变化情况?
11
想想做做 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 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 同?
带电的橡胶 棒吸引带电 的玻璃棒
人 车手 石弹头簧 S极背 带电的橡胶棒
施力物体



排挤
S极
吸引
带电的玻
璃棒
作用 受力物体
力用符号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5
小结1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产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 受力物体。
答案:B
4.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处;把水壶 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前两 空均选填“A”或“B”)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 力的__________影响力的__________所导致的。
答案:A,B,作用点,作用效果
12
小结3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

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短表示
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点——用一个点表示
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的作 用点
标出力的符号 (大小和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课件(共27张幻灯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课件(共27张幻灯片)

课堂练习
1.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产生变化的是( B )
A.由热变冷的铝锅
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
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课堂练习
2. 下面关于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C ) A.天乎放在水平台上,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在使用天平前,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0”刻度线处,调 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C.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可调节平衡 螺母使横梁平衡 D.砝码要用镊子拿,不能用手拿
归纳
1. 测量前要先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2. 托盘天平的调节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用镊子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③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 托盘天平的使用(测量方法)
(1)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
(2)砝码放置顺序:先大后小,再移游码;
(3)天平平衡后读数: m物= m砝+ m游码示数。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 kg。 常用单位:克(g)、吨(t)、毫克(mg)。
新课学习
质量单位的换算
1g= 10-3 kg 1mg= 10-3 g= 10-6 kg 1t= 103 kg
新课学习
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 kg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 g 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 2 t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0.25 kg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 mg
物质 组成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问题思考
知识点 1 质量
想一想,区分在哪里?
铁钉 自行车轮胎 椅子
铁锤 汽车轮胎 桌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1.1 机械运动1.2 速度和平均速度1.3 力的作用1.4 重力2. 第二章:压强和浮力2.1 压强2.2 液体的压强2.3 大气压强2.4 浮力3. 第三章:简单机械3.1 简单机械的认识3.2 杠杆3.3 滑轮3.4 轮轴和斜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力的作用,认识重力、压强、浮力等物理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斜面、滑轮、杠杆、轮轴、液体压强计等。

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筒、天平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等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实例和动画演示,讲解机械运动、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

结合实验,讲解力的作用、重力、压强、浮力等物理现象。

通过实物展示和案例分析,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示、表格、公式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计算平均速度、压强等。

分析题:分析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应用。

论述题:阐述机械运动、浮力等现象。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速度的计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v = s/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行李架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公路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提 技 能 —— 中 考 还 会 这 样 考!
物理
1. (2017·泰安)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 物是( ) A.地面 B.上升的电梯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
(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03 m;1dm= 10-1 m;1cm= 10-2m;1mm= 10-3m;1μm= 10-6 m;
1nm= 10-9 m。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物理
2.长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 。 3.刻度尺的使用“要诀”:认选放看读记。 (1)认:观察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 、 量程 和 分度值 。 (2)选: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 量程 ,且要选择合适的分 度值。 (3)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把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 能 歪斜 。 (4)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视。 (5)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6)记:测量结果应包括 数字和 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解析】由于3.6km/h=1m/s,所以速度要达到3600km/h才能达到1000m/s,故A错误; 1200km/h是最高速度而非平均速度,故B错误;乘客相对座位的位置不改变,故C正确;
当“车厢”加速启动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仰,故D错误。
【答案】C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固 基 础
物理
知 识 清 单
·
自 我 诊 断
双 基 自 测
返回主菜单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知识清单>
物理
知识一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 ,符号:
m 。
(2)长度的常用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答案】m s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双基自测> 7.(2012·广东)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度是 cm。
物理
,物体的宽
【解析】刻度尺的读数需要注意看清分度值和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该刻 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或0.1cm,物体的宽度是1.40cm。 【答案】1mm(或0.1cm) 1.40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知识二 时间的测量
物理
1.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秒 ,符号: s (3)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
(2)时间的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秒(s)。
1h= 60 min;1min= 60 s;1h= 3600 s。
2.时间的测量工具: 停表 。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固基础· 自我诊断
物理
知易错· 胸有成竹
第一章
破疑难· 考点悟道
机械运动
冲关练· 两级集训
进入考纲说明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考纲 展示 考纲 解读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操作) 3.运动的快慢(理解) 2.运动的描述(认识) 4.测量平均速度(理解)
(2)实验思路:用 刻度尺 测量路程,用 停表 测量时间。
进入双基自测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双基自测>
物理
1. (2017·淮安)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 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可能是( )
A.地球
B.月球
优/质/服/务
考点 速度的简单计算 参照物、时间和长度测量、速度计算 长度的估计、长度测量、速度计算 速度图象与平均速度计算 参照物、速度的计算
免/费/馈/赠
题型 计算题 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计算题 选择题、计算题
返回上一页
分值 3 2+3+2 1+1+2 2 2
进入下一页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双基自测> 6.(2014·广东改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适合的单位: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
物理
,中学 。
生跑完 100m 所需时间约为 16
【解析】根据生活常识知道,教室门的高度比成人高度稍高,即2m左右;而中学生跑
步的速度约为8m/s,所以跑完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故应在空格中填入“m”、 “s”。
时间越小。对a汽车,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的平均速度为v;对b汽车,它以速度v出 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还是v,说明该车整个运动过程的速度 大于或等于v,即平均速度比v大;同样的思路可以得到c汽车在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v;由上分析得vc<va<vb,故得tc>ta>tb。【答案】C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物理
知识五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 路程 ;(2) 在相同的 路程 内比较时间。 2.速度的概念:把 路程 和 时间 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 s 慢的物理量。
s vt ; t 。变形公式:(1)求路程:_______ 3.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 s (2)求时间:_______ 。 t v 4.速度的单位 (1)主单位: 米/秒 ,符号: m/s 。 (2)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 3.6 km/h。
的,是 能
(选填“能”或“不能”)避免的。
【小提示】测量工具的选择并非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适当进
行选择。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物理
知识四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 位置 的变化。 (2)运动的普遍性: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均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参照物 (1)参照物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 被选作标准 的物体。 (2)对参照物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即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但一般选取地面或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②参照物是用来判断“研究对象”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参考标准,所以被选作参照物 的物体不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律看成“静止”。 ③“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参照物 的选择。如果所 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一般 不同 。
<双基自测>
物理
4. (2016·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 s 与运动时间 t 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 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 段 ) B.bc 段 C .cd 段 D.de 段
s 得,若物体的运动时间相等,则路程越大, t 平均速度越大;若路程相等,则运动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由图知,ab、bc、cd、
考点一 运动的描述与快慢
热 点 考 向 2
物理
热 点 考 向 1 参 照 物
热点 考向 3 匀速 直线 运动 的图 象
速 度 的 计 算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热点考向1:参照物>
物理
讲 案 例 —— 中 考 究 竟 怎 样 考? 例1.(2014·广东)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行李架上 的物体以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解析】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它是人们研究某物体(即研究对 象)的运动情况时引入的参考标准,判断研究对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只需观察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即可。由题意知研究对象是 “行李架上的物体”,以行李架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它的位置不改变, 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以公路为参照物时,研究对象相对它的位置发生了 改变,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知识三 误差 1.概念:测量时, 测量值 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 减小 2.特点:误差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避免,只能 。
物理
3.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 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 测量方法 ;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4.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 粗心 造成的,是不该发生
C.太阳
D.“天宫一号”
【解析】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关键看该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不变则静止,变化则运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相对“天宫一号”的位
置是不变的,即神舟十号相对“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因此选取的参照物应该是“天
宫一号”,故D正确。 【答案】D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s vt 30m / s 180s 5400m 。
【答案】5400m
进入破疑难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破 疑 难
物理
考点一 运动的描述与快慢
·
考 点 悟 道 考点二 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的测量
返回主菜单
优/质/服/务 免/费/馈/赠
2018年广东中考总复习
1.参照物、速度的简单计算、时间和长度测量是近年来的中考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