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温室草莓与甜瓜立体离效栽培技术

甜瓜 应选 齐甜 l 。该 品种是 薄 皮甜瓜 , 号 甜度 大 , 风 味浓郁 , 品性 状好 , 商 生育 期 7 5天左 右 , 蔓 和孙蔓 子 都结瓜 。果 实长梨 形 , 幼果绿 色 , 熟 时转为 白色 或黄 成 白色 。 肉厚 1 m,脆 甜 浓 香 。可 溶 性 固形 物 含 量 .c 9 l .%, 者达 1 . , 均单 瓜重 3 0~5 0g 3 5 高 6O 平 % 0 0 。亩 产 达 20 0k 0 g以上 。还 可选择 星甜 l 。该品种 成熟 早 , 号 耐贮 运 , 品性好 , 商 品质好 , 产量 高 , 抗病 力 强 , 易 栽 容 培管理 。 2 栽 培技 术 21 草莓栽 培要 点 . 21 整 地 、 .1 . 施肥 和 定植 : 草莓 喜 水 喜肥 , 足有 机肥 施 特别 重要 。 一般 亩施 腐熟优 质有 机肥 30 0~50 0k 0 0 g ( 鸡粪 最 佳 ) 饼 肥 10 k , 酸 钾 3 g 尿 素 1 。 , 0 g 硫 0k , 0 肥料 均匀 撒施 后深 翻 3 m,耙 平起 高 畦 。一 般 畦高 0c 2 0~2 m, 5a 畦间距 8 m, 0c 以南北 走 向为宜 。 翻前 每 深 亩撒 施辛 硫 磷 1k g进 行 灭 虫 与 消毒 ,以保 证 苗 全 苗 壮 。定 植 时 每 畦栽 2行 , 距 2 行 5—3 m, 距 2 0e 株 0~ 2 m, 5a 每亩定植 08万 ~1 . . 0万株 。前 期浇 水要 多 , 后 期 浇水 畦面不 干为 宜 。采 用微滴 灌 、 覆盖 黑地膜 更佳 , 可提高地 温和灭 草 。 21 升 温后温 湿度控 制 : .. 2 升温 时 间应 根据 温室类 型 、
量 的土壤杀 菌剂 和磷 钾肥 , 浇足水 。 223 整枝 和坐瓜 : 瓜分枝 结果 能力 强 , .. 甜 如果 不加 以 控制 , 易结 “ 拳头瓜 ” 和畸形瓜 , 降低 品质 。 因此 , 苗期摘 心 是保 证 甜 瓜 质优 的 重要 环 节 。一 般 可在 幼 苗 3—4
草莓无土栽培的几种模式

世界草莓栽培面积增长迅速,草莓消费总量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中国,草莓生产面积已经超过了11万hm2,草莓业的发展得益于近20年来国内外农业科研者的不断创新与实践,研发出不可胜数的草莓生产设备与技术模式,不仅能满足大面积生产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休闲观光与采摘的需求。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世界草莓大会,已成为草莓科研、产业与文化艺术的荟萃地,继2012年在北京昌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后,2016年8月将在加拿大魁北克举办第八届,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草莓科技与文化的传播,加速草莓产业的发展。
草莓栽培模式按栽培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土壤栽培与无土栽培,其中无土栽培又可以分为基质栽培、水培、雾培;按栽培容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开放式露地、塑料槽与盆、砖槽、塑料管道、袋式等模式;按空间布局的不同可以分为空间立体式栽培、地面式立体栽培以及休闲观光式栽培模式。
其中不同模式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形成更多高效特色的栽培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草莓无土栽培中按空间布局分类以及几种新型的草莓高效节能栽培模式,以供草莓生产者了解与参考选用。
空中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草莓空中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主要采用吊挂的方式,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温室空间与太阳能,空气流通,便于操作与管理,而且能轻松调节栽培槽坡度,易于灌溉液的回流;缺点是需要温室承重,栽培介质较轻,灌溉管理需要精细化。
从操作形式又可分为固定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与电动可升降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
草莓固定吊挂式立体栽培固定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一般采用钢丝绳吊挂栽培容器的方式(图1、图2)。
吊挂高度控制在1.2~1.6 m,间距为50~70 cm,栽培槽宽为20 cm,栽培采用s型单排栽培方式,株距为10 cm,定植密度约为7400株/667m2。
栽培容器主要采用槽式、管道式以及盆式,其中生产中以槽式居多;在基质选择方面,为了考虑承重,一般选择质地较轻的草炭土、椰糠、岩棉等;在灌溉施肥方面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营养液大多为循环方式;吊挂的模式在植株间布置加温管道与补光灯较为方便,空气流通也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因此采用该模式进行生产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大棚立体种植技术

大棚立体种植技术大棚立体种植技术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立体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大棚草莓、丝瓜立体种植技术一、茬口安排。
草莓于3月下旬露地繁苗,8月下旬做畦移栽,畦高20-30厘米,畦底宽70厘米,畦面宽50厘米,畦间距25-30厘米,每畦栽2行,行距25厘米,株距15-18厘米,每亩栽8000-10000株;丝瓜于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套栽于棚脚内侧20厘米处,每个大棚栽2行,株距同棚架的间距,双苗移栽,每亩移栽4500-5000株,6月中旬开始上市,8月中下旬拉秧。
二、栽培要点1、大棚草莓。
选用丰香、明宝等早熟、丰产性好的品种。
移栽前每亩大棚施腐熟粪肥3000公斤,腐熟饼肥100公斤、45%复合肥20-3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耕翻耕匀后作畦。
采用遮阳网覆盖移栽,栽后浇足水促活棵。
在覆盖地膜前、结果高峰期、采收盛期、侧花序发生期、侧花序结果盛期等分4-6次追肥,每次每亩追施0.2-0.3%三元复合肥1500-3000公斤。
在10月底或11月初采用大、中、小棚膜三层保温,地面用银灰色地膜覆盖。
在草莓现蕾初期使用5×10-6-8×10-6浓度赤霉素液,每株喷5毫升。
开花初期疏除高级弱势花蕾,顶花序保留10-12个果,侧花序保留6-8个果。
花期放蜂传粉减少畸形果。
在开花前每隔7-10天交替使用速克灵、世高、万霉灵、甲基托布津、乐斯本、敌杀死等防治灰霉病、白粉病、蚜虫、斜纹夜蛾等。
2、丝瓜。
选用大宇五叶香品种,育苗每亩用种量0.25公斤,幼苗苗龄35天左右移栽,每亩施腐熟粪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当瓜苗长到30-50厘米长时,及时引蔓上架。
开花结果盛期每隔半个月左右每亩施稀粪水肥1000公斤。
丝瓜生长旺期要经常整理枝头,及时打掉老叶、黄叶、病叶。
大棚番茄、扁豆立体种植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1.1 番茄选择合作906、霞粉等早熟粉果型品种,11月上旬采用大棚套小棚育苗,每667平方米大田备种50g,播前晒种并用52℃温水浸种30min,杀死种子表面病菌。
日光温室草莓和甜瓜立体栽培

物,避免作物晒伤。
灌溉与施肥系统
灌溉系统
日光温室需要设置高效的灌溉系统,如滴灌、喷灌等,以满 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同时需要注意灌溉水质和水 量,以及灌溉时间的选择。
施肥系统
日光温室需要设置施肥系统,以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 需求。可选择使用化肥、有机肥等肥料,以及施肥设备和施 肥技术。同时需要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选择,以及肥料 的配比和使用方法。
草莓和甜瓜的茬口安排及轮作制度
01
02
03
04
草莓和甜瓜可采用日光温室一 年两茬的栽培方式。
第一茬草莓在3月中下旬定植 于日光温室中,6月上旬开始 收获;第二茬草莓在7月中下 旬定植于日光温室中,10月上 中旬开始收获。
第一茬甜瓜在5月中下旬定植 于日光温室中,7月上中旬开 始收获;第二茬甜瓜在8月中 下旬定植于日光温室中,10月 上中旬开始收获。
日光温室草莓和甜瓜立体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 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研究 和实践。
02
草莓和甜瓜立体栽培技术概 述
立体栽培的概念和分类
立体栽培是指利用农业生产中的空间和时间差,在同一土地 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通过优化作物群体结构,实 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立体栽培一般可以分为间作、套种、设施立体栽培等多种形 式,其中设施立体栽培又可以分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多 种形式。
播种育苗
在苗床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 行播种,并覆盖适量的土壤,然后 进行浇水。
草莓和甜瓜的定植及田间管理
定植时间
在草莓和甜瓜的苗龄达到一定时间后,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定植,一般草莓在9月中下旬 至10月中旬定植,甜瓜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
草莓怎么立体栽培?立体种植草莓技术

草莓怎么立体栽培?立体种植草莓技术草莓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种水果,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适口,同时草莓还有着丰富的营养,被称为“水果皇后”。
而随着草莓种植的发展,具有节约土地、改善植株发育、方便操作等特点的立体种植技术备受青睐。
那么,草莓怎么立体栽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立体种植草莓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传统架式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利用3-4层分层式框架,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在容器内种植草莓的1种栽培技术。
这个分层式框架主要分为A字型和阶梯形2种。
栽培架要按照南北向排放,为保证光照条件和减少遮光,排放时应选取适当的栽培架间距。
架式栽培包括基质栽培和水培2种形式。
以A字型栽培架栽培为例。
A型栽培架主体框架为钢结构,左右两侧栽培架各安装3-4排栽培槽,层间距40cm,距地面5m,最高处m,栽培架宽m左右;栽培槽一般用PVC材料制作,直径为20cm;立架南北向放置,各排栽培架间距为70cm。
该形式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单位面积栽培架上栽培的草莓数量是平地栽培的2倍,产量比原来提高倍。
二、改良架式栽培技术1.移动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移动式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栽培架、栽培槽、导轨、两端带有滚轮的支撑轴和传动机构。
栽培槽固定在栽培架的两边,2根导轨固定在温室地面上,2根支撑轴安装在栽培架下方,滚轮与导轨配合并在导轨上运动,传动机构驱动支撑轴转动。
支架采用600mmX400mm的方钢焊接而成,为矩形,每个栽培架上安装2-4排栽培槽,槽直径为25cm。
通过滑轮使栽培架进行左右平行移动,空出人行通道。
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地接受阳光,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使温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开合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开合式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支架、栽培架、定植槽转动主轴、减速电机和曲柄连杆机构。
支架用于将整个立体栽培装置支承在地面上,支架的上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栽培架铰接,定植槽安装在栽培架上,转动主轴和减速电机安装到支架上,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转动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栽培架铰接。
草莓的立体栽培及其研究进展

草莓的立体栽培及其研究进展邹盼红,熊丙全,阳淑,李慧(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分院,四川成都611130)草莓是重要的经济园艺作物,其立体栽培模式可以提高时空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述草莓套种食用菌、果蔬、中药植物的栽培模式,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基质和品种的筛选,以及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等,展望草莓立体高效栽培的研究趋势。
草莓;套种;立体栽培;模式;进展上市时间,同时也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新思路。
孙萍等[12]基于时空的搭配理念,建立了“葡萄、高架草莓、铁皮石斛”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通过不断创新,草莓、食用菌和果蔬(中药材)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具有劳动强度低、无重茬障碍、土传病害小、农药用量少等特点。
该模式不仅促进草莓和套种植物的生长,还极大地丰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高土地或温室大棚的空间和时间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
2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的研究2.1适宜立体栽培模式基质和品种的筛选除水培外,草莓的栽培需要以基质为载体,而不同的基质类型和配比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杨振华等[13-14]研究麦秸、腐熟鸡肥、草灰和沼渣的不同配比对‘红颜’草莓立体栽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都适用于草莓立体栽培,麦秸∶腐熟鸡肥∶草灰∶沼渣为4∶3∶2∶1时,相关农艺性状、光合生理指标和果实经济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
宋兰芳等[2]采用新型双层立体栽培架种植模式,探讨不同基肥配比对“红颜”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基质∶鸡粪为6∶1的处理最佳,667m 2产量高达1216.05kg ;基质∶蚯蚓粪为4∶1的处理相对较差,667m 2产量仅为1120.19kg 。
然而,在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芳香味、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方面,基质∶鸡粪为6∶1的处理则相对较差。
王慧瑜等[15]研究草莓立体无土栽培生长发育对不同栽培基质的响应,结果表明,草炭土、珍珠岩、蛭石3种基质的配合较其他基质好,尤其是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的比例为4∶1∶1时,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最大。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草莓立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1. 立体草莓无土栽培优点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667m28000~10000株,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每667m2的栽培总量可达11000~13000株。
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
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
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
1.2 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草莓是对土壤病菌非常敏感的作物之一,一旦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栽种,土壤病菌就会严重威胁到草莓。
对很多农户来说,要想连续种草莓,要么换地块,要么轮作(前茬作物季节安排不当可能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产)。
由于立体栽培采用的基质是泥炭土、木屑等,除了能高产、高效,还可重茬式补充营养,从而有效地解决草莓栽培中的重茬难题。
棚架采用“品”字型骨架,每层之间互不遮挡,使每棵草莓都能沐浴到阳光,这样不仅有利于草莓对营养的吸收,而且果实着色也均匀,商品果率可达93%以上。
可以说,立体无土栽培的草莓,住的是基质,喝的是营养液,不仅产量上去了,品质也提高了。
同时,将草莓种植在距地面50cm高的栽培槽中进行无土栽培,不用弯腰便可以摘到草莓,与常规方法种植的草莓相比较,颜色鲜亮、口感好,而且洁净卫生,更适合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
1.3 可随时控制草莓生长环境,有效解决低温阴雨对生长的影响春节期间本是草莓产销的旺季,可年年都会发生由于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草莓根系被冻死的现象,种植户损失惨重。
立体种植草莓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利用设施设备对草莓光照、通风、热能、湿度等生长环境进行控制,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温室小型西瓜套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随着新 产 品、新技 术的不 断应 用 ,保 护地蔬 菜水果 的 花样和 面积越 来越 多。草莓 的管道 化栽 培就是利 用管 道为
配 置时产 生沉淀 ,一般我 们把钙 源和磷 源分开 ,把不会 产
生 沉 淀 的 硝 酸 钙 和 硝 酸 钾 归 为 一 类 ,把 磷 酸 一 铵 和 硫 酸 镁
大棚进行 立体 栽培 ,提 高单位 面积产量 。大连市金 州 区通过试验 总结 出温 室半 空栽草莓 ,地 面砂 培 或常规 栽小 西
瓜 ,一 年 收三 季和 高 效 立 方 体 栽 培 模 式 , 经 济 效 益 显 著 。 关 键 词 : 温 室 ;草 莓 ;小 型 西 瓜 ; 管道 水培 法
再把B 溶解 稀释到一定程度在入水 口缓缓注 入 ,边注 入边加
在大棚 、家庭 阳台及 室内等 等地方 进行栽 培 ,而 且采 用的
是立体栽 培 ,大大提 高了单位 面积产 量 。从 2 0 年开始 我 05 们致 力温室草 莓和小 西瓜立 体高产 栽培技 术的试 验 ,总结
水并 不断 搅拌 ,循环 均匀 后再 以 同样 的方 法加入 C液 ,循
一
周用 多菌灵 、 甲基托 布津等进 行预 防性 消毒杀 菌。栽 前剪
除 老 叶 、 病 叶 、 匍 匐 茎 , 剔 除 小 苗 、 弱 苗 , 以 及 一 些 烂
般从1 月开 始收 ,直至3 月末 ,每6 7 产3 0 k 左右 。 6 m 0 0 g
根 ,一 般于 l ) 上 旬定植 ,定植时 用海 绵裹住根 颈部位 , 0q 塞到 已打好孔的管道 中固定 即可 。
环均匀即 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崎草莓 配方 (/ ) g t:
A: 四水 硝 酸 钙 26 3 ,硝 酸 钾 ; B:磷 酸 一 铵 5 ,七 水 硫 酸 镁 13 7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1背景意义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
草莓营养价值高。
近年来随着草莓种植效益的迅速提高,沿海地区发展日益扩大,但均以露地栽培为主,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667m2,8000株左右,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
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
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
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
二是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目前草莓主要以大棚土壤栽培为主,近几年草莓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栽培效益较高,草莓专业合作社日益增加,草莓栽培精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虽然多为低毒农药,由于种植户栽培技术参差不齐,用量较难掌握,市民对草莓的安全较为担心。
采用立体基质栽培,可以使田园更加整洁干净,便于管理,有利于病虫害的控制,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立体草莓栽培技术集成
采用三层梯形架式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蜜蜂辅助授粉技术,栽培较为成功,关键技术如下:
2.1 草莓品种
作为目前浙江的主栽品种“红颊”,品种品质好,建议选用此品种。
2.2 定植管理
2.2.1定植前基质处理
设施草莓重茬障碍严重,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引起重茬危害的原因主要是土壤中草莓病原菌的积累,由此导致一些基质传染病害发
生。
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就无法根治,成为毁灭性病害。
无土栽培采用的基质可采用泥炭土、珍珠岩、椰糠等按一定比例混合。
要做好连作基质的消毒处理,草莓再植病害基本可以得到控制。
可充分利用8月份气候晴热高温进行闷棚消毒处理。
为了提高基质的有机质,每亩施入200kg有机肥和50kg饼肥,洒水后,密闭大棚1个月。
2.2.2 种植时间
在草莓栽培中,定植时间早晚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定植过早会影响花芽的分化或因气温过高成活率低;定植过晚,则因地温较低影响根系和个体的发育,导致产量下降。
适时早栽,春节期间采收效益明显。
各地应根据气候条件适时定植,种植时气温掌握在30℃以下。
温州一般到9月定植。
2.2.3 种苗准备
可到浙江建德等地购苗。
外地购苗早准备,在草莓秧苗产地要快起苗,快装运。
装车前选好苗,剪除草莓秧苗上的老叶和黑根,摘除老叶时,不要劈叶,要留有一段叶柄(以保护根茎),最好只保留3片新叶。
每50株一把,根部用清水蘸根,装入筐中。
装车不要过高,以免影响通气,运输途中要防日晒。
草莓苗运到目的地后再及时用清水蘸根。
草莓定植前,用10mg/L的萘乙酸溶液或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根1~2h,可促进根系的发生与生长,提高栽植成活率。
2.2.4 定植
宜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栽植。
在草莓栽植时,先把土挖开,将根舒展置于穴内,然后填入细土压实,并轻轻提一下苗,使根系与基质密接。
栽植深度应适宜,草莓苗弓背朝外,深不理心,浅不露根。
栽植深浅,是草莓成活的关键。
合理的栽植深度应是苗心的茎部与地面平齐,即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度。
草莓移栽种植时弓背朝外这一点很重要,即每一株苗子的根部都有一个较明显的打弯的弓形,因为草莓开花挂果方向与弓背方向一致,移栽的时候将弓背朝外,易于管理与采摘,果实着色均匀一致,整齐美观。
2.2.5 定植期间的管理
合理浇水,种植后要浇透基质,两天内保持水分充足。
两天后要基质湿度保持50%左右,即叶片有吐水,前后一周时间。
浇水后及时检查,若出现露根
或淤心苗以及不符合花序预定伸出方向的植株,均应及时调整,或重新栽植,漏栽的应及时补水补苗,以保证全苗和达到栽植的高质量。
栽植后如遇晴天烈日,可采用遮阴措施采用塑料遮阳网进行遮阴,成活后要及时晾苗,注意通风炼苗,以免突然撤除遮阴物时灼伤幼苗,3~4h后方可撤遮阳网。
2.3 定植后管理
2.3.1 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25℃,夜间最低l2℃以上。
萌芽期白天26℃~28℃,夜间8℃以上;开花期白天20℃~25℃,夜间10℃~12℃;果实膨大期白天18℃~25℃,夜间8℃。
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基质湿度以保持5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采用滴灌,可以调控棚内的湿度。
2.3.2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重施基肥的基础上,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2.3.3授粉
设施栽培的草莓花期早,授粉昆虫少,因此畸形果往往大量发生,严重降低果实品质、产量和效益。
上午9~11时是草莓花药开裂高峰期,不宜浇水,要保持大棚内通风,有较好的辅助授粉效果。
最好在棚内放蜂辅助授粉。
因而在第1批花蕾形成时,即可在棚内放养蜜蜂,每标准棚内放蜂 2~3箱,蜂箱在棚内四周均匀放置。
湿度对花粉发芽有很大影响。
湿度40%时,花药开裂率最高;湿度达80%时,花粉发芽率低。
湿度过大还会影响昆虫活动,不利传粉。
2.3.4摘叶疏果
生长期、结果期要及时摘除黄叶、病叶以及下部衰老叶、匍匐茎,以减少母体养分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
在第一朵小花开放前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每个花序留 7~8朵花,结果时疏除畸形小果、病果,可降低畸形果率,又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实大而整齐。
2.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棚立体草莓病虫害要以防为主。
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措施进行综合防治①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严防扩展蔓延。
②物理
防治措施采用色板诱杀、人工捕杀、太阳能灭虫灯诱杀、性诱剂诱杀或糖醋液诱杀等方法,减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为害。
③生物防控措施: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的为害,达到“以螨治螨”的效果,保护和利用草莓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④采用无病毒苗、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尽量不用药或减少用药量和次数。
2.3.6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
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进采收。
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
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光照的种无土栽培方式。
3 取得的效果
通过立体栽培草莓,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利于采摘休闲,基本实现了安全生产。
通过专家测产第一花序亩产量达到1300kg,推测立体栽培亩产量将在6000斤以上。
周边种植户对此很感兴趣,先后有200余人次到现场参观,培训50余人次,文成一种植户已参照我们的模式进行了建设并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