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腰痛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腰痛治疗方法

腰痛治疗方法

腰痛治疗方法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都经历过腰痛的困扰。

以下是一些腰痛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良好的姿势可以减轻腰部的压力,减少腰痛的发作。

在长时间坐立或站立时,请注意调整姿势,避免弯腰或扭曲腰部。

2. 加强核心肌群锻炼:核心肌群位于腰部附近的肌肉群,通过锻炼这些肌肉,可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减少腰痛的发作。

常见的核心肌群锻炼包括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

3.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如果您感觉到腰痛的症状加重,应及时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腰部。

可以尝试放松身体,通过热敷或温水泡澡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4. 物理治疗和按摩:物理治疗和按摩可以通过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来减轻腰痛。

可以找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按摩师进行治疗。

5. 避免重物扛举:如果您患有腰痛,尽量避免扛举重物。

如果必须搬运重物,请使用正确的姿势,并尽量减少负重。

6. 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的腰痛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7. 水疗和理疗:一些人可能会受益于水疗和理疗的治疗,如温
泉浴、水中运动、电疗等。

这些疗法可以舒缓腰部肌肉,减轻疼痛。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如果您的腰痛持续或加重,建议您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
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超声、红外热成像、双能 X 线 等检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必要时要联合多 种方法检查,综合评估病情。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
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等。 三 、实 验 室 检 查
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免疫学等检查。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 、c N S L B P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且没有显著的病理解剖学 改变,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1. 机械性因素:如脊柱稳定性降低、姿势控制不良等。
2. 炎性因素:与促炎因子和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cNSLBP 患者血液中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

白 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等促炎细胞因子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10 等抗炎细
胞因子显著降低, 表明炎症细胞因子与 cNSLBP 相关,cNSLBP 病理 改变可能发生在分子水平。
3. 社会心理因素:主要与工作满意度、劳动负荷 强度、教育程度等相关。
4. 其他因素:如遗传、大脑结构功能改变等。遗 传因素和大脑的改变在 cNSLBP 发生和发展中起重
要作用。cNSLBP 患者大脑结构发生重构,累及的 脑区包括背外侧前额叶、海马、丘脑、颞叶、
二 、体 征 疼痛部位存在肌张力增高或明显局限性压痛点(扳机点)。临床上
检查神经根性体征多为阴性。
三、诱发因素 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弯腰、久坐、久站后加重
,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多可暂时缓解。
05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如 X 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
治疗

16种腰痛鉴别诊断

16种腰痛鉴别诊断

16种腰痛鉴别诊断本文将介绍16种常见的腰痛鉴别诊断,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腰痛的可能病因。

1. 疲劳性腰痛:这种类型的腰痛通常是由过度使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劳累引起的。

休息和放松可以缓解症状。

2. 肌肉劳损:常常是由于肌肉过度拉伸或扭伤引起的。

休息、热敷和按摩可以帮助恢复。

3. 腰肌间隙炎:这种炎症通常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引起的。

改善坐姿、休息和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症状。

4.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的突出可能会压迫神经并引起腰痛。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

5.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可能导致腰痛。

检查骨密度可以帮助确定诊断,治疗通常包括补充钙和维生素D。

6. 腰肌劳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腰肌劳损。

改善工作环境、休息和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7. 椎管狭窄症:脊柱的椎管狭窄可能会引起神经受压从而导致腰痛。

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8. 超重或肥胖: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腰部的负重,可能导致腰痛。

减重和锻炼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9. 腰椎分离性骨折:腰椎骨折通常发生在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减少时。

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是必要的。

10. 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是椎体错位的一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腰痛。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

11. 腰部骨折:外伤可能导致腰部骨折。

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12. 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可能会导致腰部疼痛。

结合其他症状,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

13. 腰肌劳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腰肌劳损。

改善工作环境、休息和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症状。

14. 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的退变可能会导致腰痛。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

15. 腰部肿瘤:腰部肿瘤可能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

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16.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受压可能会引起腰痛和放射痛。

腰痛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腰痛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腰痛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一、腰痛的常见原因腰痛是指腰部出现的一种不适感,是目前社会最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腰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 腰肌劳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特别是长时间坐在同一个位置或者站立不动,都会导致腰肌劳损,从而引发腰痛。

2. 骨结构问题:骨结构异常也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比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这些问题会压迫神经根或者引起骨骼不稳定性,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腰痛。

3.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也与腰痛有关。

例如颈椎和胸椎问题可能会放射到腰部,并引起相应区域的实质性损伤。

4. 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坐姿不正确、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缺乏运动等都会给腰椎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二、腰痛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腰痛,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腰痛治疗方法:1. 保持良好姿势: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在工作时,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椅子,并放置一个软垫座垫来减少对腰部的压力。

2. 加强锻炼: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腰周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腰部不适感。

建议选择适合个人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太极等。

3. 物理疗法:物理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缓解腰部不适的方法之一。

例如温水浴、按摩和理疗等都可以舒缓紧张肌群,促进血液循环。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腰痛的一种常见方法。

对于急性腰背部不适感,可以选择非处方药,例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但需要注意长期使用和过量服用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5. 中医理疗:中医常采用针灸、拔罐等方式来治疗腰痛。

这些方法通过调节气血循环,改善体内气机运行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腰痛的作用。

6. 手术治疗:如果腰痛持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伴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或者是椎间盘压迫等结构问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通常用于那些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或无法恢复的患者。

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者:吴琼华文章号:W073526 下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就医原因。

从专业术语看,下腰痛属于症状学范畴,其实际所指是以腰痛为根本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但不包括伴有其他临床表现的腰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下腰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医疗支出增加、缺勤、失能(躯体的、心理的因素)的主要原因,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

文献报告,成年人每年下腰痛的发生率为 15~45%,一生中有70%以上成年人受下腰痛困扰,男性发病率为 73%,女性为 88%,男女均以 3 5~ 5 5 岁为疾病高发期。

下腰痛的原因众多,发病机理复杂,临床处理棘手,骨科医生难免有这样的感叹患者腰痛,医生头痛。

鉴于下腰痛的高发病率及其危害性,关于下腰痛的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

本文就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关于下腰痛的定义从疼痛部位看,下腰痛分布在腰或/和骶部解剖区域。

按症状时间分为:1/ 16急性疼痛3月;慢性疼痛3~6 月及发作性疼痛等。

对下腰痛的描述应包括:疼痛特征(强度、持续时间、发作频次);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诊断;体能和功能情况;一般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及治疗史。

下腰痛的评价方法包括:1、自我报告,被认为疼痛评价的金标准,因为可以如实反映疼痛特征,但有一定主观性,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此法简单易行,不需要语言描述。

2、问卷调查法 MPQ ,从情感、感觉、评估性方面计分,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3、疼痛画图,画出疼痛区域和强度等。

此外还包括体能、功能性的测试等。

二、下腰痛的危险因素下腰痛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个人因素:包括①年龄,35~55 岁是下腰痛的好发年龄。

(完整版)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完整版)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慢性下腰痛的危害
• 慢性下腰痛是工作相关性残疾的主要原因,5%-8%的患者 伴有剧烈疼痛;
• 影响患者注意力及睡眠; • 患者性情暴躁、易怒; • 患者经常感到沮丧、毫无价值; • 患者活动明显受限,需离职进行恢复; • 至少有1/8的患者因慢性下腰痛失业; • 据统计仅因活动不便而失业方面,慢性下腰痛造成的损失
• 急性下腰痛 1)机械性:大约占97% 2)非机械性:大约占1% AS:大约占0.3% 3)其他:大约2%
• 慢性下腰痛 机械性:占90% AS/中轴SpA:大约占5%
下腰痛的疼痛机制
机械性(结构性): 如肌肉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椎管狭窄、 脊柱畸形、椎体前移、骨折、 蛛网膜炎和神经根鞘纤维化等。
每年高达约620亿美元。
诊断思路
• 一般诊断时考虑问题的顺序是: 1) 是否是急性损伤导致; 2)是否为腰背部的疾病(其他系统的疾病约占2%); 3)是否为少见严重的疾病,如马尾神经综合征等; 4)是否为单纯的背痛和神经根源性痛; 5)是否为风湿性疾病; • 要充分注意区分机械性与非机械性LBP;注意区分机械性
下腰痛特点
• 下腰痛三大特点: 1.发病率高:大约60%-70%的病人一生中有过LBP,每位受 累者会因为LBP平均看2.8次门诊,在美国,仅次于上呼吸 道感染而居第二位,是造成45岁以下人口活动受限的第一 位原因,治疗费用昂贵,每年预计达2630美元; 2.呈自限性:50%以上的下腰痛初次发作在4-8周内可以自 愈; 3.复发率高:复发率高达85%。
体格检查重点
3、最后要特别注意有无马尾神经受压体征 •应至少进行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力量和感觉方面 的检查,如踝背屈、趾背屈、踝反射等,检查会阴部的感觉 减退、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等,这对某些占位性病变 如神经鞘膜瘤等诊断有帮助。 •直腿抬高试验异常(<60度)伴下肢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及 感觉减退是脊髓神经根和坐骨神经受累的特征。

下腰痛指南

下腰痛指南

下腰痛指南下腰痛指南1、引言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个人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下腰痛的详细信息和指导,以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该病症。

2、下腰痛的定义下腰痛是指腰部以下的背部疼痛感觉,通常涉及到腰椎和骨盆区域。

下腰痛可以是急性的,持续时间少于12周;也可以是慢性的,持续时间超过12周。

3、下腰痛的分类下腰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机械性下腰痛:由于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或应力引起,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过度或姿势不当。

- 非特异性下腰痛:病因不明的下腰痛。

- 特异性下腰痛:由特定疾病或结构性损伤引起,例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4、下腰痛的症状下腰痛的常见症状包括:- 腰部或臀部疼痛,可以向下蔓延至大腿背侧或小腿;- 运动时加重的疼痛;- 晨僵现象:早上起床或休息后,腰部感到僵硬;- 肌力减退或感觉异常;- 排尿困难、排便障碍或会阴区感觉异常。

5、诊断和评估下腰痛的诊断和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 详细的病史收集,包括症状的起源、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评估;-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以寻找结构性异常或病变;- 若有必要,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电生理检查、骨密度测定等。

6、下腰痛的治疗下腰痛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休息和限制活动,以减轻症状;-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如非处方的止痛药、抗炎药等,以减轻症状;-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姿势;- 外科手术,对于持续严重的下腰痛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7、预防和自我管理下腰痛的预防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腰部和核心肌肉的锻炼;- 避免过度使用背部肌肉;-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运动;- 合理控制体重;- 停止吸烟。

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界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诊疗方案。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腰痛诊疗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现有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1.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非侵入性手段。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风险低、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腰痛患者。

2. 神经根阻滞:通过针刺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根周围,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并不是长期解决方案。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腰痛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需的。

手术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但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腰痛诊疗方案的优化分析1. 个体化治疗:腰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例如,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腰痛,如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压缩骨折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综合治疗:将不同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腰痛的治疗效果。

例如,结合保守治疗和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的同时增强患者的肌力和体能,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3. 长期随访和管理:腰痛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

定期的随访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4. 多学科合作:腰痛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康复科、骨科、神经科等。

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优化方案建议1. 加强腰痛的预防教育,提高公众对腰痛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腰痛发生。

2. 完善腰痛患者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以便更精确地判断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3. 推广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因和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4.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治疗依从性。

5. 加大科研力度,开展更多关于腰痛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不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腰痛可能解剖结构来源
下腰痛可能起源于多个脊柱结构,包 括韧带、小关节、椎体骨膜、椎旁肌肉 和筋膜、血管、纤维环和脊神经根
最常见的是肌肉韧带损伤和与年纪相 关的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
其他包括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
下腰痛的分类II
脊椎源性腰痛 神经源性疼痛 内脏源性下腰痛 血管源性下腰痛
不同年龄组下腰痛的好发疾病
肌力、感觉、腱反射—— 足拇趾背伸肌力减弱和足背感觉减退或异常提示L5神 经根病变;跟腱反射减弱、跖屈肌力减弱和足外侧感 觉减退或异常提示S1神经根病。
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小于60°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
X线片 X线片的表现和腰痛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且不能显示椎间盘突出 X线片不能显示早期脊柱的肿瘤或感染 X线检查可排除骨质异常
定义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 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 LBP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多发生于腰骶区
下腰痛的病理解剖和分类Ⅰ
下腰痛很难给予准确的病理解剖诊断 症状和影像学结果之间的关系很弱 非特异性术语如腰肌扭伤、劳损或腰椎退行性疾病等经常被用于诊断 劳损和扭伤绝没有解剖学或组织学基础 特发性下腰痛
全球腰背痛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急剧上升
WHO公布的全球腰背痛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该病在男女两性人群中均呈现发病率与年龄的相关 关系;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患病率达到最高峰,平均达到6%以上;各年 龄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
女性
北美 欧洲发展中国家 太平洋西岸国家
北美 欧洲发展中国家 太平洋西岸国家
病史
疼痛放射到大腿后方直至小腿和足部且在L5或S1皮节分布区——坐骨神经痛 如果腰痛者小于40岁,有晨僵,活动时减轻,疼痛超过3月——强直性脊柱 炎或赖特综合症 腰痛伴假性间歇性跛行,也可有麻木或无力——腰椎管狭窄症 下肢发凉——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
物理检查
脊柱活动 有无压痛,有无肌痉挛 双下肢的神经学检查
一年内经历过下腰痛[3]
下列事实证实下腰痛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 在美国,自1997年-2007年间下腰痛导致的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达8410 亿美元[4]
– 因下腰痛失去工作能力所造成的损失达740亿至2800亿美元[4]
1. Hart LG, Deyo RA, Cherkin DC. Spine (Phila Pa 1976).. 1995;20:11-9.
急性‹4周 √ √ √
√ √
亚急性或慢性(›4周) √ √
√ √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Volume. 2007. 478-491.
下腰痛的药物治疗现状
• 药物治疗是下腰痛的最常用治疗手段
– 80%的早期下腰痛患者在最初治疗阶段服药时间超过1年[1] – 超过1/3的患者服用过2种或2种以上药物[1] – 下腰痛最常用的药物包括:NSAIDs,肌松药,阿片类镇痛药[1-4] – 最常用的下腰痛OTC药物:APAP、APA与某些NSAIDs药物[5]
慢性下腰痛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疼痛
IASP Pain Terminology. In Merskey H & Bogduk N eds.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ain, Second Edition,; IASP Task Force on Taxonomy. IASP Press, Seattle 1994:209-14.
CT对累及骨的损伤(如骨折、小关节骨关节病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更为敏感
MRI对感染、转移瘤和少见的神经肿瘤更为敏感
下腰痛的治疗
疾病特异性治疗
开放手术
通道下 固定融合
内窥镜技术
射频技术
介入治疗
胶原酶技术
切吸技术 激光技术
臭氧技术
下腰痛的治疗
疼痛治疗 A. 非药物治疗
急性期短期制动 见下页
B. 药物治疗 C. 神经阻滞
下腰痛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腰背痛 推拿 锻炼疗法 针灸 瑜伽 认知行为疗法 渐进式放松 多学科康复训练
急性‹4周 √
亚急性或慢性(›4周) √ √ √ √ √ √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Volume. 2007. 478-491.
下腰痛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下腰痛 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 肌松药 抗抑郁药(TCA) 苯二氮卓类 曲马多、阿片类
婴幼儿和青少年:
怀疑感染和肿瘤的可能性
年轻人和中年人:
椎间盘较早退变或者 脊柱关节病
中老年人:
椎间盘退变最常见
神经根
椎间盘突出, 压迫脊髓神 经根
椎骨 脊髓 神经根 正常椎间盘
下腰痛的流行病学
下腰痛在工业社会是一种高发的症状:
– 美国患者就医的第五大病因[1],第二大常见症状[2] – 超过1/4的患者在过去的三个月内经历过下腰痛,55%的患者在过去的
神经系统退化
心血管和/或 胃肠道共病
膝、髋 骨关节炎
病史
是某一系统性疾病引起疼痛?
有社会或心里问题加重或延长疼痛?
有神经损害需要外科干预?
病史中要分析引起腰椎严重疾病如肿瘤、感染、炎症性疾病或神经压迫的 可能预兆因素。
包括发热,体重突然减轻,年纪超过50岁,以前有癌症病史,免疫抑制 (包括长期应用类固醇),吸毒,症状逐步上移,持续疼痛且通过平卧不能 减轻,马尾综合症等
2. Deyo RA, Mirza SK, Martin BI. Spine. 2006;31:2724-7.
3. Lawrence RC , Felson DT , Helmick CG ,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08 ; 58 : 26 – 35 . 4. Dagenais S , Caro J , Haldeman S . Spine J 2008 ; 8 : 8 – 20 .
患病率/10, 000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81:646
年龄组
年龄组
脊柱相关疾病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 老化相关的脊柱退行性变
心血管风险 胃肠道风险 跌倒风险
症状性 腰椎管狭窄
神经病理性疼痛
心理骨质疏松Fra bibliotek 骨质疏松
膝髋足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变,焦虑/抑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