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八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八步法

做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从业人员的心理、生理、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差异,结合生产工艺的作业流程,进行危险源和隐患辨识,做好“三种危险”(危险人群、危险区域、危险时段)控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艺术。

风险控制八步法包括:安全教育-明确作业任务-辨识危险源-预测产生的后果-分析产生的原因-确定预防措施-进行对比-落实措施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开展危险源和隐患辨识的基础,其辨识的充分与否多数与基础教育相关。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接受公司、处(厂)、车间、班组“四级”安全教育,进行日常安全教育、转岗复岗教育、“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格培训等。其内容主要是了解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工艺性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和事故案例等。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同时了解其他成员的性格、脾气等个人特点,以便和谐共处,联保互保。

2、明确作业任务

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和职责,划分作业区域,特别是了解前后工艺流程、交接班、生产和施工等边界情况,并熟悉相应岗位的作业标准。进入生产现场,了解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的设置情况,对作业范围内涉及到的人、机、物、环和安全操作规程都要熟记于心,其间的关系也应了解清楚,不能有含糊不清、捉摸不定的地方。

3、辨识危险源

根据所学的知识(包括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阅历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尽可能详细、深入,必须涵盖作业区域人员、机器设备、物料和环境,特别是区域边界更应注意;必要时,应涵盖涉及到的邻近区域。在无法确定时,可与班组成员或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以确保其充分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注意必须以自己看到的事实为依据,不能过多依赖间接得到的信息。

4、预测产生的后果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逐项进行分析,可能对人、对物、对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和范围、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以及怎样产生影响等,同时考虑其能否触发其他危险源,进而产生二次影响。

5、分析产生的原因

对可能引起后果的危险源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误操作、设备老化、缺乏警示标志、施工质量问题、设计缺陷、管理不到位、组织不合理等。原因分析要全面、详细,有根有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分析到每一个方面。因为原因是后面采取措施的关键。

6、确定预防措施

首先根据自身或从业人员的心理、生理和技术素质,衡量已有的措施是否具有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是否可以保证安全: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满足要求等。其次是针对危险源存在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措施应可靠、有效,应充分满足作业的需要,并随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使安全措施持续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预防措施可能不仅是一级,而是二级(至少采取双保险),三级或四级,对每一级措施都需要进行有效性评估。采取的措施必须以人为中心,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如果无法保证,就证明措施是无效的,需进行更正。

7、进行对比

记录下来,与好的经验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辨识需要将整个辨识过程及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查证或作为资料进行保存。在随后的辨识中,只需要把自己认为是关键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这类问题包括:

(1)有疑义的问题;

(2)自己无法解释或新发现的问题;

(3)对预防事故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

(4)需要提醒其他人员注意的问题;

(5)需要上级部门或同事帮助、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把辨识结果与班组其他成员、其他班组、车间、处(厂)、公司或同行业先进的经验进行对比交流,补充完善,并借以评价自己的工作是否令人满意、辨识的充分性如何、采取的措施是否到位等。

8、落实措施

根据辨识结果,一条条地落实防护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决不能忽视前面所做的工作。

以上八步构成了危险源辨识的全过程。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需要立即开展危险源辨识。

这些变化包括:

(1)新、改、扩建工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2)从业人员在岗位间调动以及增加或减少人员;

(3)工作或操作环境的发生了变化;

(4)雨、雪、风、地震、洪水、曝日等自然天气发生突然变化时;

(5)企业生产组织发生变化,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6)获取或发生了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故;

(7)检修、维修过程是事故的高发阶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另外,设备检修后(试车阶段),工作环境可能会遭到破坏或变动(安全防护装置归位不及时等);更要特别注意开、峻工和工程(队伍、人员)转换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环节必须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盯在施工现场,并真正起到作用。

(8)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作业标准进行了修改;

(9)随着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当感觉到以前辨识不够充分时;

(10)当从业人员的思想情绪发生波动,原有的特别是行为上的措施不能得到保障等。也就是说,只要感觉到与以前不一样,那怕只发生了一点变化,不论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的,都要进行重新辨识。这样就构成了PDCA循环,同一层次上的封闭循环系统保证了辨识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