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处理
低氧血症的诊断及治疗课件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 碳的浓度,以及pH值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病变, 如肺炎、肺气肿等,以及是否存在胸腔积液、心脏疾病等影 响氧气交换的因素。
鉴别诊 断
• 需要与低氧血症鉴别的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 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低氧血症的病因。
让患者了解低氧血症的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
掌握正确的吸氧方法
教会患者正确的吸氧方法,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
让患者了解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 护理。
05
CATALOGUE
低氧血症的预后与康复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包括血氧饱和度、肺功能、 心功能等指标,以及患者 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
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04
CATALOGUE
低氧血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慢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心力衰竭 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低氧血症,控制 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低氧血症。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糖 皮质激素、平喘药等,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和种类。
机械通气治 疗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是必要的。 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单肺通气方法和低氧血症的防治

单肺通气方法和低氧血症的防治单肺通气(简称OLV)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对侧肺,确保气道通畅和避免交叉感染或病灶扩散,同时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OLV适应证目前临床适应证包括以下几方面:1.1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健侧肺 :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脓胸、支气管胸膜屡、肺囊肿合井感染、肺结核(痰中结核菌阳性者)、肺包虫囊肿、支气管肺癌、大咯血。
1.2控制通气分布:支气管胸膜屡、支气管胸膜皮肤屡、单侧肺大泡或巨大肺囊肿、支气管、隆突部及其邻近的气管下段切除。
1.3单侧气管肺灌洗、肺泡蛋白沉积症、胸腔镜手术、肺移植手术1.4相对适应症目的是方便手术操作。
有食道手术、胸主动脉瘤、全肺或肺叶切除术。
OLV的方法OLV的方法有三种:①双腔管法;②支气管堵塞法;③单腔支气管插管。
目前施行支气管内麻醉首选双腔管法,对使用双腔管相对禁忌证的患者,可选用支气管堵塞或单腔支气管插管。
1.双腔管法双腔管是具有两个腔可进行双肺分别通气的气管导管,常用的有Carlen双腔管(左侧双腔管),White双腔管(右侧双腔管)及Robertshow双腔管(无小钩左右侧双腔管)。
Carlen双腔管实际上合并了左侧支气管内导管与气管内导管,在远端小套囊上方有一小钩,可骑跨于隆突上,以保证导管插入后位置正确。
左或右侧Robertshow双腔管无小钩,插管时较为方便,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普遍,但应避免插管过深。
与单腔支气管导管相比,双腔管不仅可以单肺通气,而且能双肺通气,手术侧分泌物可充分吸除,因此目前施行OLV一般首选双腔管。
但主于双腔管结构较复杂,管腔内径小,外径大及操作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在下列情况下不宜使用双腔管(相对禁忌证):①双腔管插管技术不熟练;②饱胃病人;③气道狭窄及气管内肿瘤病人;④气道困难的病人;⑤己进行单腔气管插管,必须进行机械通气及PEEP治疗时;⑤儿科病人。
应用双腔管时,术中发生低氧血症的最常见原因是导管位置不正确,诸如:①两肺隔离不良,术中患侧分泌物进入健侧支气管,影响通气;②导管插入太浅,支气管套囊没有完全进入总支气管,部分堵塞了对侧总支气管的开口;③导管插入过深,主此可见,导管的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发生低氧血症,首先必须检查导管位置。
单肺通气1

单肺通气 低氧血症主要机制
通气侧V/Q比值失常: 开胸后下肺受纵隔与 心脏重力所压,加之 横膈抬高,下肺顺应性差,导致通气不足,血流 偏多,V/Q<0.8, PaO2↓
单肺通气 低氧血症主要机制
单肺通气 低氧血症主要机制
CO↓:开胸后胸腔负压 消失,பைடு நூலகம்心血量减少, 同时手术操作、通气压
迫、低血容量以及可能的心律失常等,
CO↓
上述因素均是造成低氧血症的因 素。因此,单肺通气的主要的目 的是使动脉血达到最佳氧合
最佳氧合动脉血措施
FiO2=100% 给予充足的通气量:健侧肺VT=8~10ml/kg(可高 至12ml/kg ),调节呼吸频率(由双肺通气的12次 /min增至16次/min ,维持PaCO2接近35mmHg (允 许CO2水平>正常:“允许性高碳酸”;可至40~45 CO > 40~45 mmHg) 低氧血症时,健侧肺行呼末正压通气(PEEP, PEEP为10cmH2O时,FRC↑) 患侧萎陷肺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5~10 cmH2O),有效改善PaCO2、膨胀肺泡,使血流转 移至健侧肺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
HPV为一自身稳定保护机制,PAO2<70mmHg (9.31kPa)时,非通气侧肺低氧区域的肺血管 收缩,即通过增加局部肺血管阻力,使血流向通 气肺转移,其分流量可以减少到20%~25%,从 而改善机体氧合状态。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直径约 200µm的肺动脉,最接近小支气管和肺泡部位 单肺通气期间,HPV机制受到抑制,加重低氧 血症 曾流行首选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代替吸入麻醉 药来维持HPV;但有研究显示,1MAC以下的吸 入麻醉药一般不大干扰HPV机制,没有理由禁用 吸入麻醉药
单肺通气策略

HPV影响很小
单肺通气策略
第20页
单肺通气管理
麻醉诱导后仰卧位平均6%肺实质将发展成肺不 张。转为侧卧位后,肺不张会轻微降低到5%左 右,但会主要集中在下侧肺。
OLV开始后提议马上施行赔偿手法,可有效降低 肺不张发生
2
• 确保最适心排血量,外科医生没有压迫下腔静脉,
3
停止扩血管药物,吸入麻醉药低于1.0 MAC
单肺通气策略
第27页
SpO2逐步下降,按以下步骤处理
• 对通气侧肺应用补偿手法
4
•为消除肺不张,使肺膨胀压力≥20cmH2O,连续15~20s
•这可能造成血压短暂性下降,假如血流短暂性地流向
非通气侧肺,SpO2将深入短暂下降
左支气管个体差异较大,需要CT测量,胸片有效性 只有50~69%
但同一生产商同型号导管也存在尺寸显著差异
单肺通气策略
第7页
同一生产商同型号导管尺寸差异
单肺通气策略
第8页
DLT置管方法(左侧DLT盲插法)
检验套囊、涂抹润滑剂、接上注射器(5ml、 10ml)
直接喉镜下置管,当套囊整个经过声门后,逆 时针旋转90°,移除管芯,继续送入,直至碰 到轻微阻力
单肺通气策略
单肺通气策略
第1页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
理想单肺通气
导管位置理想
双腔气管导管(DLT),支气管阻塞导管(BB) 传统听诊法,纤支镜引导法
功效性肺隔离
隔离不充分怎么办?
通气充分,氧合充分
单肺通气管理标准 低氧血症怎么办?
低氧血症

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3%~98%;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0%~75%。
精品课件
与缺氧的区别
【缺氧】当组织供养不足或用氧障碍,从而引起细胞代 谢、功能以致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是病理过程,不是独立的疾病; 2.缺氧是对于组织而言; 3.原因:组织氧的供和用两个过程的障碍; 4.结果: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32
4
36
5
40
目的:提高Pa6O2,降低呼吸功 44
给氧方面罩法:鼻5导-6 管、面罩、面罩加40 储气袋
6-7
50
7-8
60
精品课件
小生畅谈,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谢谢!
2017-04
精品课件
低氧血 症
——《手术室应急 手册》
精品课件
一、定义
低氧血症(hypoxemia):
指患者在一个大气压下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低于60 mmHg。不包括血红蛋白量及类型的异 常。
它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年龄、体位)和医源性 因素(吸入氧浓度、大气压、氧分压)在内的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对?肢端温度低?光线干扰?电灼器干扰?)染料(亚 甲蓝、靛(dian)蓝肌苷、蓝色指甲油)。
精品课件
1.SPO2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监测已成为围术 期必备监测之一,因而低氧血症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已显
四、预防 著下降。需要注意的是, SPO2监测并不能完全替代通 气功能监测,尤其是在患者采用较高浓度氧疗时。 SPO2监测也不能替代专业人员对患者通气状况的密切观 察,必要时行动脉血气检查仍是及时发现潜在通气不足 的最可靠方法。
术中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术中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术中低氧血症是指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液中氧气含量不足的状态。
术中低氧血症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呼吸系统问题、心血管问题、麻醉药物及手术方式等。
预防和治疗术中低氧血症需要通过精确诊断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
1.呼吸系统问题:术中低氧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呼吸系统问题,如气道阻塞或堵塞、肺部感染或积液等。
气道阻塞或堵塞可能由于舌根后坠、喉痉挛等引起,而肺部感染或积液可能是由于术前感染或手术导致的。
2.心血管问题:心血管问题也是引起术中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
心血管问题可能包括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
心脏功能不全可能是由于术前已有的心脏疾病或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的。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手术刺激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或电解质紊乱导致的。
血液循环障碍常见于低血容量、低血压或血液灌流不足等情况。
3.麻醉药物:麻醉药物也可能引起术中低氧血症。
例如,全身麻醉药物可能通过抑制呼吸中枢引起通气减少,或者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液循环不足。
局麻药物也可能引起周围神经和微血管扩张,进而影响血氧饱和度。
4.手术方式:手术方式也是术中低氧血症的潜在原因之一、一些手术过程可能会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例如仰卧位手术、手术中位置不良或身体姿势改变等。
对于术中低氧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术前评估和优化: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麻醉方面的评估。
如有必要,应进行适当的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氧血症的潜在风险。
2.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氧气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
这些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术中低氧血症的存在,并指导治疗措施。
3.保持通畅的气道: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呼吸道阻塞或堵塞。
及时处理舌根后坠或喉痉挛等问题。
4.液体管理:正确管理液体,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避免低血容量、低血压等情况发生。
5.心血管支持:对出现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血管扩张的患者,可以给予药物支持或进行心肺复苏等措施来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术后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目录
• 术后低氧血症概述 • 常见原因 • 对策与预防措施 • 治疗手段 • 案例分析
01
术后低氧血症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术后低氧血症是指手术后发生的 低氧血症,通常表现为血氧饱和 度下降。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 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 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疾病。
血氧饱和度在90%-95%之 间,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 呼吸困难症状。
中度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在80%-89%之 间,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 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重度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低于80%,患 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心 脏疾病等严重症状。
02
常见原因
手术因素
手术创伤
手术体位
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肺组织损伤,影 响氧气交换。
05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患者情况
01
患者是一位65岁的男性,因胃溃疡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出
现低氧血症症状。
原因分析
02
经过检查,发现患者肺部存在感染,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下
降,引起低氧血症。
对策
03
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吸氧和呼吸支持,病情逐渐
好转。
典型案例二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42岁的女性,因子宫肌瘤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 低氧血症症状。
合理使用麻醉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避 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氧血症。
术后护理与康复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低氧血症。
呼吸道护理
定期为患者吸痰、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单肺通气中低氧血症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OLV低氧血症的预测
2.1术前双肺通气(TLv)吸空气时的Pa02与术中
侧卧位OLV吸纯氧的Pa02相关,患者在唧时局
部灌注与通气的匹配能力将保持到OLV时。 2.2研究怛。表明,由于右肺的血流比左肺多10%, OLV开胸后Pa02的最低点分别为:右侧开胸165 mmHg,左侧开胸235 mmHg。需双侧手术时(如交感 神经切断术)应首先进行右侧开胸,因为另一侧开胸 OLV时Pa02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可能是由于首次 操作时对该侧肺有机械性损伤。 2.3病人术前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越好(第1秒用力 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其OLV中发生低氧血症的
t}lesiol
nerve
stimul撕Oil.Acta Anaes—
a1.Tne
relⅫt
airway
effect of propofol
on
Scand,2003,47(9):1059.1063.
tracheal muscle
independent of
epithelial function and
《垦丛匿堂》壁醛堂皇星蒸坌丛!丛生筮箜鲞筮垒塑E!!鲤墅垒些地壁塑坚:地艇塾!螋!:№!箜!№:1
15 Kabara S,Hirota K,Hashiba E,et a1.Comparison of relaxant effects of propofol
On
92(1):133—139.
培Un CC,Shyr MH,Tan PP,et a1.Mechanisms tmdedy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ropofol
17 Hanazaki M,Jones KA,Warner DO.Effects of intravenous anesthetics on C一+sensifi、,it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在评估血容量=心脏前负 荷和右心功能,满足大量输血和特殊用药提供安全保 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监测 中心静脉压或右房压对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肺动脉导管技术在胸科手术中应用 肺动脉导管 技术可提供十分有价值的血流动力血参数,包括肺动 脉压,心排血量,混合静血氧饱和度等,尤其在肺移 植手术及围术期有左心功能不全、严重缺血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提供极有价值的 监测手段,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
单肺通气低氧血症 的原因及处理
一、单肺通气低பைடு நூலகம்血症的原因
(一)通气/血流(V/Q)比值失衡 V/Q比值失衡是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最主要原因。开 胸后术侧肺萎陷,肺泡通气锐减,但血流并未相应减少, 形成通气不足而灌注良好。V/Q比值小于正常的0.8,通气 血流比值降低造成肺内分流,分流量可达40-50%。胸科 手术病人多取侧卧位。由于重力因素作用,肺血分布是下 肺占优势,血流灌注相对较多,但肺通气的模式与清醒时 相反,上肺通气比下肺通气好,由于非开胸侧受纵隔,心 脏下移,横隔上抬等因素影响,出现通气不良,亦导致非 术侧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出现肺内分流,使PaO2下降 。
(二)双腔管或支气管堵塞管插管位置不良。如插管 对位不良,导管扭曲,体位改变,术中移位等均可 影响通气。应及时检查对位情况,双腔管定位最可 靠的方法是借助纤支镜达到准确定位。 (三)双腔管选择过细。过细的双腔管易致呼吸道分 泌物、血液、组织屑碎等阻塞,不利于吸除,影响 通气,认为在可能条件下,导管选择宜大不宜小, 推荐女性身高160cm以下选35F双腔管,160cm以上选 37F双腔管。男性身高170cm以下选37F双腔管, 170cm以上选39F双腔管。
低氧血症发生可使缺血区域血管阻力增加,血
流减少,血流更多地流向通气良好的区域,即缺氧 性肺血管收缩(HPV)。HPV可使通气/血流比值失 调缓解,肺内分流减少,术侧肺内分流可减少20~ 25%,改善低氧血症。单肺通气时,HPV在减少萎陷
肺血流中起重要作用。钨通道阻滞剂、硝酸盐类、
吸入麻醉药及β2受体激动剂等可抑制HPV。缺氧性 肺血管收缩抑制后低氧血症表现明显。
(四)气道压监测 通气气道压力表了解呼吸道峰值压力变化判断 气道通畅与否,在固定潮气量和其它条件不变时, 峰值压的增加往往提示呼吸道阻力增加及肺顺应性 降低。 以旁气流连续气道力学监测技术为代表的气道 监测在日常广泛应用,可以提供量化、直观有用的 判断指标,如肺顺应性环(PV环)、阻力环(FV环 )能连续测定通气压力、容量、流率、顺应性和阻 力等指标,对诊断导管异位、通畅程度、气道漏气 、支气管痉挛等具有实用价值。
五、围术期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 需要单肺通气麻醉或需行肺叶切除的
病人应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通过必要检
查评估患者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预计术
中可能发生低氧血症及术后治疗护理等,
为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提供必要的依据。
呼吸功能评定标准 肺呼吸功能评定 正常 轻度损害 中度损害 重度损害 极重度损害 MVV% >75 60-74 45-59 30-44 <29 RV/TLC(%) <35 36-50 51-65 66-80 >81 %FEV1.0 >70 55-69 40-54 25-39 <24
心肺储备功能评定
心肺储备功能级别 Ⅰ 正常 Ⅱ 储备减少 均正常 VC、FEV1为正常的50%,PaCO2 正常,PaO2>70mmHg, Qs/Qt<10% 检查结果 麻醉处理 可选择各种麻醉 全麻,术后视情况须恢复 室短期呼吸支持、吸氧恢 复
Ⅲ 储备严重减少
VC、FEV1为正常的25-50%,
(四)术前肺功能低下,例如慢性阻塞性肺
病变及手术因素等影响术中通气,慢性肺
疾病患者在单肺通气时由于气道内气体分
布不均衡增加,小气道过早闭合易致通气
不良,开胸肺的手术与开胸非肺的手术比
较,开胸肺的手术更易出现低氧血症。
二、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处理
(一)单肺通气时应维持足够的通气量,但应用大潮气 量(15ml/kg)或低潮气量(6ml/kg)目前仍有争议。 一般参数可设定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5次/分 ,呼吸比为1:1.5、吸入氧浓度60%。潮气量低和其相应 较低的平台压在肺切除期间可保护肺免遭急性肺损伤, 但低潮气量可能发生通气量不足,通气侧通气/血流比 值减少,导致低氧血症。过大潮气量尤在慢阻肺患者中 发生自发性PEEP或动力性肺过度膨胀的危险,单肺通气 期间,及时观察气道压变化,PaO2、PCO2的变化,及时 调整通气模式。及时检查判断导管位置,确保气道通畅 。
(四)通气侧肺实施PEEP,可纠正通气侧肺因低潮 气量引起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衡,有利于改善肺 泡通气。PEEP一般从5cmH2O开始,必要时每次增 加2.5cmH2O,直至低氧血症好转。过大PEEP可增 加通气肺血管阻力,导致术侧肺血流增多,同时 心排血量可能因之降低。 (五)术侧肺CPAP(持续气道正压)或高频通气可 提高氧合、因肺内分流增加引起的低氧血症均可 使用。
仍与SaO2呈高度相关,测定SpO2可以较早发现低
氧血症发生,术中应列为常规监测。
(二)无创性二氧化碳监测 无创性二氧化碳监测包括呼末二氧化碳测定(PETCO2 )和经皮二氧化碳测定(PtcCO2),PtcCO2主要用于新生 儿和小儿二氧化碳测定。 PETCO2取决于体内二氧化碳产生、肺泡通气量和肺血 灌注量三种因素共同影响。开胸侧肺萎陷和侧卧等因素影 响,通气/血流比值难以保持0.8正常水平,产生肺内分流 ,肺血灌注和通气均异于正常,同时胸科手术经常调整呼 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模式(如高频通气、呼末正压)等 ,均会对PETCO2测定带来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变化时, PETCO2难以准确反应PaCO2,必要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获得更 准确结果。
(二)低氧血症时应提高吸入氧浓度,甚至吸入纯氧以提 高通气侧肺动脉血氧分压,使肺血管扩张,通气侧血流 增加,不仅降低通气血流比值失调,还有利于更多地接 受非通气侧因HPV而转过来的血液。 (三)充分肌松下使肺与胸壁顺应性增大,防止通气侧肺 的肺内压、气道压高而减少血流。容量控制时,在预计 潮气量下控制呼吸时,气道压高于容量控制呼吸时的两 倍,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一般情况下,气道压不宜 超过30cmH2O,不宜降低气道压导致过多地减少潮气量, 可能会导致通气量不足。单肺通气时使用压力控制通气 模式优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CV压力宜在20-25cmH2O, 可保证通气量避免过高压力造成肺损伤。
四、围术期循环监测
(一)血压监测 无创血压简单方便,无创伤,但
并非适用所有单肺通气围术期的监测。对较大时 间较长的胸科手术,术前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严 重疾病的老年病人、术中估计出血较多或术后需 要呼吸机支持者,以有创动脉压监测更加安全。
(二)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在胸科手术麻醉是必不
可减少的项目,可反映心率、节律变化和心肌缺 血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PaCO2正常,PaO2<70mmHg, Qs/Qt>10%
全麻术后大多需在ICU作
呼吸支持后恢复
Ⅳ 无储备
术前有心肺功能衰竭,VC、 FEV1<正常的25%, PaCO2>48mmHg,PaO2<50mmHg, Qs/Qt>25%
全麻术后需呼吸机支持,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谢 谢!
(三)血气分析在胸科单肺通气麻醉监测中具有重
要价值,其结果准确可靠,目前尚无可以完全取 代血气分析的其它监测方法。主要监测pH、PaO2 、PaCO2、SaO2、A-aDO2等。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可作为判断肺换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
个重要依据。单肺通气术中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肺内分流增加是导致A-aDO2增大的一个重要因 素,正常一般不超过30mmHg。
(六)全肺切除,不能行术侧肺通气时,应
尽早阻断肺动脉,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失衡
,改善低氧血症。
(七)上述方法均不能改善低氧血症时,应 采用纯氧间歇性双肺通气,纠正低氧血症 ,可每间隔10-15分钟重复实施。
三、围术期呼吸监测
(一)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大量研究表明SpO2与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0.98)。SaO2 与PaO2高相关。大部分情况下SpO2测定可以反映 SaO2和PaO2。单肺通气SpO2<90%时,其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