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

合集下载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掌握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理解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主要战役和战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

2. 讲解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

(2)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详细讲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和战斗。

(3)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分析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如游击战、地道战等。

(4)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假设你是敌后战场的一名战士,请描述你参加的一次战斗。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本,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2.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3. 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4.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敌后战场的认识。

2.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敌后战场的形成和主要战役战斗掌握较好,但对于战略战术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多种史料,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了解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研读和讨论交流,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史料,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知识梳理】一、平型关大捷在“山西抗日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了哪场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1.战役:平型关大捷。

2.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论持久战》发表的目的和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1)目的: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2)主要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有哪些措施?(1)军事: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

(2)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3)经济: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百团大战1.百团大战的目的、指挥者和主要目标分别是什么?(1)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指挥者:彭德怀。

(3)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2.如何理解“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意义)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课堂训练】1.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作战日记中,记载了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左侧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匕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着重分析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掌握百团大战的基本史实。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百团大战的基本史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入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2. 新课内容:(1)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策略。

(2)讲解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艰苦性和伟大意义。

3. 例题讲解:(1)展示相关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信息。

4. 随堂练习:(1)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1)中国共产党抗战策略(2)百团大战背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过程: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意义: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共产党威望2. 敌后战场抗战的艰苦性和伟大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策略。

(2)分析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游击战、运动战等战术,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

(2)百团大战背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过程: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

意义: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共产党威望,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以及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3节“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和第4节“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识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理解游击战争的特点和意义。

3.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和游击战争的特点。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出敌后战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讲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角色,阐述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介绍游击战争的特点,分析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异同,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敌后战场的游击队员,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游击战争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和战役。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敌后战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2. 内容:(1)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2)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3)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4)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敌后战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分析敌后战场作战方式的特点。

(3)列举敌后战场的一个主要战役,并简要介绍该战役的经过和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情况。

能够对历史史实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平型关战斗示意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等地图,提高学生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学习重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百团大战。

难点: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平型关大捷1.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率领下,在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将敌人的后方变成。

、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巩固,争取,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

根据地建立,实行,发展,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与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知识点三、百团大战1.为了,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

3.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提高了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的信心。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格局。

本课内容包括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三个部分。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百团大战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掌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包括根据地的分布、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

3.知道百团大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2.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等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抗日战争的背景”,详细内容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和我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二章“敌后战场的形成”,详细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第三章“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详细内容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形势,掌握敌后战场形成的原因。

2. 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历程,理解其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认识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抗日战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形势,引导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

3. 讲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历程,分析其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4.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一名游击队员,如何开展敌后抗战。

6.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敌后战场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有关敌后战场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原因2.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3.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敌后战场形成的原因及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重要作用。

答案:敌后战场形成的原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占领了大片领土,国民政府军队节节败退。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抗日战争的第六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具体讲解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

2. 认识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学会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教学难点: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的抗战。

2. 讲解新课:(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领导地位。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

(3)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让学生了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

(2)讲解平型关大捷,让学生感受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4. 例题讲解:(1)什么是敌后战场?(2)敌后战场的主要抗战形式是什么?5. 随堂练习:(1)列举三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简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领导地位。

(2)列举三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并简要介绍其创建过程。

(3)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了领导作用,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晋察冀、陕甘宁、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平型关大捷
概况: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个胜利,粉碎了日军“”的神话。

知识点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战争。

如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等。

巩固措施: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知识点3百团大战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概况: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目标:破袭日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和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平型关大捷
1.根据国共双方的协议,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游击队接受改编后立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淞沪会战期间,带领八路一一五师在山西东北部全歼板垣师团一部的将领是( )
A.李宗仁B.朱德C.林彪D.彭德怀
2.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

”这场著名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知识点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抗战开始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起敌后抗日根据地。

其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在( )
A.豫皖苏边区B.晋察冀边区C.陕甘宁边区D.冀鲁豫边区
4.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等反映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从这几部电影中你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采取的斗争方式是( )
A.消耗战B.攻坚战C.阵地战D.游击战
5.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的时代意义在于( )
A.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B.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C.有利于统一战线巩固和全民族抗战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3百团大战
6.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

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
7.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日军描述的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李宗仁B.朱德C.林彪D.彭德怀
【能力提升】
8.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对支持正面战场起了积极作用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9.下列关于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相同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

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材料三:有人说,材料二这场战役战绩辉煌,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打得好!有人说:此战役我军的伤亡也很大,并且过早地暴露了我军的实力,以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使抗日根据地进入了严重困难时期,不值得肯定。

(1)材料一情景出现在哪一战役中?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的嘉奖电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刊载的?电文中嘉奖的事件有何影响?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直击中考】
11.(孝感中考)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

”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湘西会战D.百团大战
12.(山西中考)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观察下面两幅战役地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有( )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管理
林彪第一不可战胜延安中国共产党基干民兵游击麻雀战减租减息1940 彭德怀华北地区交通线共产党八路军
基础过关
1.C
2.B
3.C
4.D
5.C
6.C
7.D
能力提升
8.C 9.A
10.答案:(1)平型关大捷。

它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它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不同意。

理由:两种说法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评价历史事件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两方面看待:一方面,它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另一方面,它也过早地暴露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实力,会进一步引起国内反动势力的仇视。

(4)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直击中考
11.D 1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