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双语教学
“外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外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外语能力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单一外语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外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才能真正提升个人竞争力。
“外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是独立分开的,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临着外语运用能力与专业知识融合的困难。
探索一种有效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外语与专业的结合方式、国内外相关经验借鉴、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课程设置优化等方面探讨“外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培养更多具有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1.2 问题意义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外语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具有优秀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和培养路径。
传统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教育思路,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并结合本土实际进行创新。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方法各有特点,通过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可以促进我国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提升。
探究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更在于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字数:297】2. 正文2.1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解析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学习外语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培养,旨在培养具备良好外语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人才。
以目标为导向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体系

以目标为导向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体系【摘要】针对目前高校非英语专业在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忽视其与大学英语、专业英语课程的联系,使得三个教学阶段分离开来,各自独立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其弊端,提出在三个教学阶段内部建立紧密的联系,确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建立以目标为导向、多级综合评价和反馈相结合的双语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关键词】双语教学体系;多级综合评价;多级反馈;螺旋式上升0 引言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国家提出的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低下的关键问题,导致双语教学往往教学效果差,学生积极性不高。
然而,改革往往局限在专业课的双语课程内部找问题、想对策,导致改革力不从心[1],以致于目前很多高校把专业课双语教学看做可有可无的课程。
大学阶段与英语相关的学习包括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三个阶段。
要改变上述现状,必须改变这三个教学阶段彼此独立的局面,将三者作为大学双语教学这一个整体的三个相互紧密衔接的部分。
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将三个阶段的教学作为手段,确定阶段目标,实现三门课程有机衔接,从而彻底改变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
1 现状:教学目标分离的三个教学阶段及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活动中,英语和专业教育出现分离、断层。
体现在三种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价方式上没有体现出内在的有机联系。
1.1 大学英语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参加国家大学四、六级英语书面考试并获得证书,并没有考虑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具体要求。
其因此往往重视读写能力,而轻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虽然目前教学逐渐重视听说能力,但是目标并不明确,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标准。
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去切实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虽然四、六级考试分数超过一定标准的学生可以参加口语测试,但是,实际参加口语测试的学生并不多;评价依据主要是四、六级的通过率而与后续的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没有任何关系;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仍然大多不具备英语交流能力。
“英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例

二、 “ 英语+ 专业 ”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吉林华桥外 国语学 院在英语专业下设 四个 方 向:分别 为 教育 、旅游 、涉外文秘和媒 体主持方 向。根据 《 大纲》 的要 求 ,该学 院在培养 复合 型外语 人才 方面 采用了以下模式:
( 一 )明确 培养 目 标 、专 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1 . 英语专业 ( 教育 方向 )。培养英语语 言基本 功扎实 、 知识面 宽、听说能力强 ,具 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谙熟教育规 律 ,掌握现 代英语教育教学技 能,能在学校 、其他 教育机构 和 企事 业单 位从 事教 学 、教育 管理 等 工作 的复合 型英 语人
才。
2 . 英语专业 ( 旅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善 于沟 通 和 跨 文化 领 域 进 行 交 际 ,掌 握实 用 的 旅游 知 识 ,熟 悉
旅游业务 ,具有饭店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能力,能熟练运用 英语在旅游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导游,涉外礼仪接 待,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 3 . 英语专业 ( 涉外文 秘方 向)。培养语 言基础扎实 ,善 于跨文化 交流与沟通 ,具有涉 外文外 文秘知识 ,能熟练运用英语
“ 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
以吉林华桥外 国语学院为例
1 3 0 1 1 7 )
郑祥丽 ( 吉林华桥外 国语学 院 吉林 长春
[ 摘要】本文以 吉林 华桥 外 国语 学院为研 究对 象,探 讨外语 专业 复合型人 才培 养的必要 性 ,并介 绍 该 学院 “ 英语+ 专业” 复合 型外语人 才的培 养模 式,为新 时期探 索高校英语 专业复合 型人 才培 养模 式提 供 了可 借 鉴 的有 效 途 径 。 【 关键词】英语 专业 复合型人 才 培 养模 式 【 中图分类号 】H 5 1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3 4 9( 2 0 1 5 )0 9 —0 2 0 9 ~0 1
构建高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构建高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研究娄凌燕,王戈(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英语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高校构建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又是教学信息有效反馈的重要渠道。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构建双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各种问题,使体系更加有效和完善。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要性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The Neces s ity of Building a Quality As s urance Sys tem for Bilingual Cours es at Higher Educational Ins titutionsLOU Lingyan,Wang GeAbs tract:The teaching objec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s to offer versatile talents equipped with funda-mental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both the local and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the key guarantee for training multi-disciplinary talents,the significant support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quality,and the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effective feedback of teaching information.All th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pay intense at-tention to and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for a sound and effective system.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a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quality assurance system,necessity study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5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9,2012Total No.405[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9-0108-02[收稿日期]2012-08-22[作者简介]娄凌燕(1981-),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讲师。
广告英语双语教学中实施“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探索

On t e P a tc f An I t r icp i a y Ta e tDe eo i g M o e h r c ie o “ n e d s i l r ln v lp n d n
F rE gi jr ’ h o g vri n n lh T ahn o n l h Mao s s ’T r u hAd et igE gi e c ig s s
趣 、 合 素 质 等 产 生 了 多 方 面 的积 极 影 响 。 综
然 而 , 教 师 如 何 在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融 人 “ 对 复 合 型英 语人 才 培养 ” 念 , 学科 课 堂 教 学 中具 体 理 在 实 施 “ 合 型 英 语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研 究 到 目前 为 复 止并不 多 。我们 都 知道 , 科 课 堂 教 学是 实 施 人 才 学
重 大 举 措 。新 《 纲 》 布 至 今 1 大 颁 0年 以 来 , 着 各 随
高 校 对 新 《 纲 》的 贯 彻 执 行 , 复 合 型 英 语 人 才 培 大 “ 养 ” 目标 也 在 深 化 中 。 的
培 养 目标 的 主 要 阵 地 , 何 人 才 培 养 目标 都 必 须 通 任 过 教 师 具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以 及 对 学 习 者 的 教 育 来 实
21 00年 l 2月 第 2 6卷 第 4期
高职高专复合型外语教师培养途径[论文]
![高职高专复合型外语教师培养途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81d072168884868762d6a1.png)
浅析高职高专复合型外语教师的培养途径【摘要】面对日趋激烈的高职高专办学竞争,如何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和目标,培养既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素养又颇具涉外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人才,打造一支适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师队伍是破解当前难题的关键。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教师外语双师专业双语一、现状与要求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懂外语、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成了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香饽饽”,这就给外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观高职高专外语教师的构成,基本都是师范类院校的英(日)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绝大多数教师的研究方向是外语教学与研究,或外语教学与管理等。
而现行的高职高专外语教学计划安排是一年的公外和一年的专外,执教专外时多数老师的专业相关知识相对匮乏,许多教师不乐意教授专外,有的即使教授,也仅停留在专业术语的翻译和句子的晦涩解析上,与学生实际岗位的需求相去甚远,导致了国贸和旅游等涉外专业的毕业生到岗位后,需要较长的锻炼培养期及适应期,毕业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此颇有微词。
如何适应新形势和培养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复合型外语师资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思路与培养定位1.“复合型”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为教师的职业发展着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复合型的教师,“复合”并非“简单叠加”,外语教师通过熟悉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向“双师”方向发展。
达到“一专多能”。
提升综合素质,即培养“公外+专外+专业渗透”的外语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通过校(系)内外语教学培养向“双语”方向发展。
以此实现师资优化整合,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以适应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2.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外语搭台,专业唱戏”,复合型外语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强,并以外语为工具和平台从事涉外的专业和职业岗位,并凸显服装大背景的专业和行业特色。
双语教学创新研究——以高校饭店管理专业为例

一
二 、 三 位 一 体 教 学 建 构 要 充 分 发 挥 教 学 模 式 的 作 用 , 必 须 构 建 恰 当 的 教
、
双 语 教 学 模 式 定 位
学 体 系 :学 生 是 目标 ,教 师 是 关键 ,教 材 是 依 托 。 形 成 以学 生 为 中 心 ,以优 秀 双语 教 师和 教 材 为 双 翼 的 互 动模 型 。
按 照 目前饭 店 管 理 专 业 中 国学 生 的平 均 外语 水平 ,以 英 语 作 为授 课 语 言 为 例 ,沉浸 式 适 用 于 研 究 生 和 少 部 分 本 科 生 ;过渡 式 适 用 于 大部 分 本 科 生 ;高 职 高专 学
校 则 适 合 采 用维 持 式 。笔 者 在 给上 海 旅 游 高 等 专科 学 校 饭 店管 理专 业 0 7级 学生 实 施双 语 教学 中曾做 过 不 同 模 式 的尝 试 ,结 果 发 现 :8 %以 上 的 专 科 学生 能顺 利 5 接 受 维 持 式 ,而 只有 不 到 1 %的 学 生 能够 勉 强 适 应沉 0
・哆《 l ・ ; 每 , 垴
● 20 0 9年 第 1 1期
( 半 月 刊 )I 下
双 语 教 学创 新 研 究
以高校饭 店 管理 专 业 为例
孙 吉信
【 摘 要 ]饭 店 业 的 国 际化 运作 越 发 需要 专业 素 养和 外 语 能 力 兼备 的复 合 型人 才 。 双语 教 学的 适 时推 出适 应 了市 场 需求 ,有 广 阔的 发展 前 景 ,同 时也 对 传 统教 学提 出了挑 战 :教 学战 略 和 方 法必 须 改革 。所 以 ,双语 教 学 的创 新研 究 意义 重 大 ,影 响 深远 。 [ 关键 词】双 语教 学 ;饭 店 管理 专业 ;教 学模 式 ;教 学 建构 ;考核 与评 价体 系
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专业双外语 复合型人 才不失为普通 工科 院校人才培养 的一个方向。本文根据语 言 习 得研 究的实践性结论及学校的
实际情况探讨普通 工科院校英语 专业双外语复合型人 才培养的理论及实践可行性。 关键 词:外语 专业;双语教 学;复合型 ;人 才培养;可行性
中 图 分 类 号 :H3 9 文 献标 识码 :A 1. 2 文 章编 号 : 17 .2X (0 90 l40 6 43 7 2 0 )2O l—3
外 语专 业复 合 型人才 应达 到 的 目标 为:精通一 门外语 ,同时能 较熟练 掌 握另一 门外 语 的人 才 。对 于 英语 专 业 双外 语 复合 型 人 才 而 言 ,就 是 精 通英 语 ,同时 能够 熟练 另一 门外语 ,如 日语 、德语 等 。 按照 高等 学校外 语专 业考 试标 准来 衡量 ,外 语专 业 复合 型人 才 应达 到 英语 专 业八 级 水平 ( E ) T M ,且 日语 达 到 日语 能力 等级 考试 二 级 (L T) J P ;或者根 据各校 师 资及 学生 的实 际情况 ,有所 侧重 , 日语通 过 日语能 力等级 考试 一级 ,且 英语 达到专 业 四级 。 对于 非外 语专业 而 言 ,双外 语教 学 旨在培养 具有 较
多见 ,但 结合 普通 高校 自身 的实 际 ,笔 者认 为这 一 培养 模 式有其 理 论及 实践 的可 行性 。
个 认知 因 素 。众 所 周知 ,世界 各种 不 同语 言问存 在 着 共 性 。从 心理 、认知 角度 来看 ,综 合语 言意 识 能
一
复 合型 外语 人才 的知 识结 构是成 动态 的 ,而 不是 固
定 于 某个 具 体 的 、一成 不 变 的模 式 。 ”就 复合 型 人 才 而 言 ,不 同 的人 有 不 同 的解释 , 因而有 了,“ 外 语+ X”的复 合型 外语 人才 模式 。其 中 X 是 变量 , 代 表不 同的专业 ,可 以随学生 的意愿 和 兴趣而 定 。 笔 者认 为 ,就 普通 工科 院校 招生 的实 际情况 及学 生 水 平 和 能力 的 实 际,设 置 英语 + 一 门外 语 的模 式 另 更 符合 学校 的实 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双语教学摘要:本文通过提供英语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等方法促进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学科知识,教师通过英语教授学科知识,为培养大学专业加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语教育专业加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懂专业又懂英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类人才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在竞争中的地位。
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加快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双语教学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英语的习得不仅仅是在英语课上,而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达到耳濡目染的英语学习效果。
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必须从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能适应社会要求,因此,以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我们课题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采用了行之可效的措施。
1.提供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环境对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母语的获得和移民掌握第二语言来说明这一点。
母语是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我们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它。
同样,对于移民来说,移民国的语言虽然不是他们的母语,但是他们生活中的语言,为了生活他们必须掌握它,可见语言环境对语言掌握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为语言的实际使用提供了机会。
因此,课题组的教师利用每堂课,使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
双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说英语的能力,而是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不仅仅是学生听老师用英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
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软件给学生讲解各种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还要了解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以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以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双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课题组采用了很多方法。
(1)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
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保证教学中多渠道输入—吸收—多渠道输出过程;通过网络辅助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
度、学习成绩、课下作业等相关信息及时传输给教师,并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意见及时传输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互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提出、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照本宣科”、“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而英语教师则要起到纽带、指导、监督、检查的作用,真正把教师主体变为学生主体。
(4)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因为我院理工科专业较多,所以双语教学不局限于课堂,课题组联系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企业,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学习团队精神,认识复杂社会,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提供一定的支持。
3.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很多人都担心双语教学会影响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处理科学的话,双语教学不但不影响学科教学,还能使学科教学质量在
英语环境中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积累专业词汇和术语,为他们今后阅读国外专业文献打下基础。
总之,在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大量的专业与外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我们应从新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重新规划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stryker,s.b.& b.l.leav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2]周笃宝.双语教学与语言-内容融合学习教学[j].比较教育
研究,2004(6).
[3]张谦.关于建立双语教学型大学的论证与思考.教育科学,2001,11.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课题,课题编号:201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