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pdf

合集下载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pdf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pdf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内容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近10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身心发展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和损害。

本文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比较化学试剂与食品添加剂的差异,生点讨论了一些化学试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后给出几点如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粗略建议。

关键词:化学试剂食品安全影响健康自进入21世纪后,国民经济总值取得了飞速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人们从追求“吃饱”慢慢地变成了“吃好”,但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假酒、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色蛋糕、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避孕药养黄鳝、激素染色草莓等事件,严重地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0年12月,《小康》杂志曾就食品安全问题做过民意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九成的人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网络上的“民以食微舔”、“东鞋、西毒、南地、北钙”、“无奈学化学”等语言,不能不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思。

一、化学试剂与食品添加剂化学试剂与食品添加剂不能完全等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而这里的化学试剂主要是指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

譬如前文食品安全事件中所涉及到的苏丹红一号、三聚氰胺、甲醇、甲醛、膨大剂、双氧水、硫酸铜、增白剂、塑化剂、明矾和瘦肉精等,它们大都有毒、有强氧化性或者含有人体非必需微量元素,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多种疾病,引发癌症等。

化学品对健康的危害

化学品对健康的危害

化学品对健康的危害危险化学品由于化学品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腐蚀性,麻醉性,窒息性等特性,所以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1、毒物的分类:毒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而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毒物分为以下几类。

1.1金属和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1.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酸等。

1.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4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

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末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1.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1.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

2.1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和化学污染由于环境污染和化学污染所导致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化学污染是指由化学试剂和制剂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生长素的滥用、非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制品的不合理使用和超标准使用等引起的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和化学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2个重要因素,对食物的来源和源头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也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000年,农业部对l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110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重金属超标的蔬菜高达23.5%,如果食用这些蔬菜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直接危害。

2、微生物污染由于微生物及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如霉菌和霉菌毒素、细菌和细菌毒素等污染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微生物污染问题主要是指由于食入病原菌或者是由其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以急性肠胃炎为主要危害的中毒症状,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肉毒毒素等都能够引起人们食物中毒。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防腐剂可以防止和减少微生物污染,还可以使用辐射、干制、冷冻、加热、烟熏、腌制等物理方法来减少微物生污染。

3、食品加工污染由于食品企业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加工污染问题是指生产加工企业没有能够进行正规的食品生产而带来的问题,或食品添加剂使用超标带来的问题。

由于受利益的趋使,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和产业进行违纪、违规和违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或化工制品严重超标和过量,生产环境恶劣所造成的严重污染,消毒和灭菌不彻底等。

因此食品加工污染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最多。

4、农药残留在植物种植与动物养殖过程中因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不当会造成食物源头的污染问题。

全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的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1],这也带来了食物源头的污染问题。

5、政府监管不力由于政府和一些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监管不力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没有建立完整和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体系来确保食品安全以及群众举报渠道不畅通和举报时间不及时等所带来的问题。

食品化学性危害及预防的内容

食品化学性危害及预防的内容
空气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能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增加大气污染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化学性危害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经济的影响
食品化学性危害对农业、渔业、畜牧业等行业造成经济损失
食品化学性危害对国际贸易和出口造成影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食品化学性危害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声誉受损,股价下跌
06
食品化学性危害的检测与评估
检测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分析法:利用化学试剂和仪器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
感官检测法: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判断其是否受到化学性危害
仪器分析法:利用色谱、质谱等仪器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微生物检测法: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化学性危害
农药残留原因:农药使用后,部分残留在食品表面或内部
添加剂
定义: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作用: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风味等
种类: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
危害:过量使用或滥用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工业污染
化学农药污染: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农业生产,导致食品受到农药残留的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
建立严格的食品包装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材料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
定期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管,确保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安全可控。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更是让人担忧不已。

有毒化学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检测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有毒化学物质的种类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激素、防腐剂等。

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可能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环境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添加等多种途径。

不同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有毒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针对食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科学家们研发出了多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方法、化学检测方法和生物检测方法三大类。

物理检测方法物理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仪器设备对食品样品进行扫描或分析,以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有毒化学物质。

常用的物理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化学检测方法化学检测方法是通过化学试剂对食品样品进行处理或反应,从而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联用技术等。

这些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有毒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生物检测方法生物检测方法是利用生物体对有毒化学物质的反应或生理效应进行检测。

例如,细胞毒性试验、动物实验等都属于生物检测方法的范畴。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生物体对有毒化学物质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的意义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开展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障食品安全:及时发现并排除食品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降低食品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

食品掺假监测实验报告(3篇)

食品掺假监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的方法,对市售食品进行掺假监测,评估其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食品掺假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故意添加非食品原料或非法添加物,以改变食品的性质、外观、口感或延长保质期。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食品中可能掺入的非法添加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市售疑似掺假食品(如食用油、肉类、乳制品等)- 标准试剂:硫酸铜、碘化钾、氢氧化钠等- 标准溶液: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 实验用水:去离子水2. 实验仪器:-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坩埚- 烧杯- 烧瓶- 试管- 玻璃棒四、实验方法1. 样品前处理(1)样品预处理:将疑似掺假食品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得到均匀的粉末。

(2)样品消解: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加入适量的酸(如硝酸、盐酸)进行消解,消解完全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

2. 化学分析方法(1)重金属离子检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样品中的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2)非法添加物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进行检测,如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等。

3. 仪器分析方法(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样品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酸、山梨酸等。

(2)质谱仪:用于检测样品中的某些特定有机化合物,如违禁药物、农药残留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分析结果(1)重金属离子检测结果:样品中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非法添加物检测结果:样品中未检测出苯甲酸、山梨酸等非法添加物。

2. 仪器分析结果(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样品中未检测出苯甲酸、山梨酸等有机化合物。

(2)质谱仪检测结果:样品中未检测出违禁药物、农药残留等特定有机化合物。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对市售疑似掺假食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未检测出重金属离子、非法添加物、违禁药物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

化学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

首先,化学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化学食品添加剂会增加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例如,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家迪恩·奥纳里奇曾经指出,“化学食品添加剂是导致现代社会慢性疾病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说明了化学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其次,化学食品添加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的化学食品添加剂会排放到环境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我们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

反方,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

化学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

首先,化学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损耗。

例如,食品中的防腐剂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浪费。

其次,化学食品添加剂可以降低食品加工的成本,使得食品更加实惠。

如果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成本将大幅上升,使得食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负担。

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可以引用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化学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用著名的食品科学家路易斯·帕斯托尔的话,“化学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必需品,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这些都是有力的论据,支持我们的观点。

综上所述,尽管化学食品添加剂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

我们应该在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的同时,加强监管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

食安管理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李海鸽(河南国德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1162)摘 要:化学试剂和耗材是在实验室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对食品安全的检测结果、实验室的环境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应明确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重要性,加强试剂与耗材在质量、分类、安全管理3个方面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食品安全;实验室;试剂与耗材在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时,化学试剂与耗材是安全检测中的常用物品,把控耗材质量、将耗材正确分类并将耗材安全管理对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质量控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试剂和其他耗材的使用对检测结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应该重视试剂耗材的质量问题,从耗材供应厂家到采购检验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试剂与耗材符合检测工作中的要求。

在进行化学试剂与耗材的采购时,要确认供应厂家是否正规,核实厂家的《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营业证件是否真实有效,并且要确认试剂和耗材的检定证书。

对这些基本信息确认后,实验室再从厂家的耗材价格、商品价格和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考察,符合实验室要求后再进行合作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部门人员要对采购的试剂耗材进行详细记录,以文件形式对上级部门提出采购申请,才能进行采购行动[1]。

在试剂与耗材采购完毕后,采购人员要对其进行检验和确认,厂家的产品因不同批次生产,产品质量之间会有稍许差异,所以采购人员在确认过厂家的检定证书后,还要对试剂耗材名称是否采购要求、包装是否完好有误破损泄漏进行确认,并记录不同耗材的保质期限和储存条件,以便以后进行管理。

经过基础检查后,采购人员需要对试剂耗材进行抽查检验,试剂的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使用,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采购人员也要时刻注意试剂与耗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2 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分类2.1 危险化学试剂与非危险化学试剂因食品安全检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必须要进行严格分类,根据危险性和非危险性进行区分,其中危险化学试剂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性、腐蚀或具有放射性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试剂,若操作不当则会引起重大灾难性事故[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摘要
在化学实验室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中, 有很多化学试剂都有毒, 有一些化学
试剂的毒性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使用时尽量减少或缩短接触的时间, 操作
后要做到及时认真的清洗, 注意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和防护, 否则会给使用者带
来一定的伤害。

关键词:化学试剂;食品安全;危害
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
条件,化学试剂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形象地说,化
学试剂是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试验的眼睛。

早期的化学试剂只是指“化学分析
和化学试验中为测定物质的组分或组成而使用的纯粹化学药品”。

后来被扩展为“为实现化学反应而使用的化学药品”,而现在的“化学试剂”所指的化学药品早已超出了这一范畴。

我们所说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不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也就是说食品必须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病或者具有潜在危害。

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因素来源和种类大致可分成以下几方面:1、外界污染,如被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农药、重金属、其他有害化学物及放射性物质污染等;2、加入食品的各种添加剂使用不当引起的卫生问题;3、食品本身含有的
有毒物质,如河豚鱼、发芽土豆;4、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或加入的有害物质,
如酒中甲醇,烧烤制品中杂环胺;5、各种情况下食品成分发生异常变化,如脂肪
酸败。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不但一些传
统的微生物性食品污染事件没有消灭,而且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化学性食品污染。

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工厂化学药品(如润滑油、清洁用产品、消毒剂和
油漆等)的使用,会通过与产品的接触而残留在最终产品中。

另外,非食品包
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也会通过与食品的接触,使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被带入食品中。

若将这些带有化学性污染物的化学试剂产品代替食品添加剂使用,会导致
这些物质进入食品中,造成对人体的过敏反应与致畸等各种伤害。

化学试剂生产前,工人未洁净衣物、手等便直接进行生产操作,会将人体所携带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原料而带入产品中,例如甲型肝炎病毒(HAV)、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口蹄疫病毒(FM-DV)、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病毒常常通过手、足、黏膜等感染而携带于人体上。

如果缺乏完备的防蝇、防虫、防鼠设施,也会使得虫蝇鼠所携带的细菌污染产品。

对于细小金属、玻璃碎片、石头等物质,如果化工厂未严格控制,这些物质可能在化学试剂生产过程的多个环节带入产品中,使产品受到物理性污染。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与辅助剂类、天然毒素类、天然过敏源物质类及其它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各种食品的生产企业必须选用获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原料,不允许使用化学试剂代替食品专用食品添加剂。

对于暂时无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级的原料,可选用符合药典或美国食品化学法典(FCC)等规格要求的产品,以保证生产的食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关瑞宝.化学试剂标准实用手册[M].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宋少江、彭缨、王淑君.危险化学试剂中毒与救治[M].北京:人民军事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