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危害告知

合集下载

7.6危害告知书

7.6危害告知书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书云南常青树有限公司化学名称含量硫酸≥98.00%危险性概述1、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2、爆炸危害对环境和人身造成严重危害3、健康危害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和雾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浑浊,以至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皮肤灼伤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

慢性影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2%的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消防措施:佩戴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

危险特性有助燃作用,遇电石、高氯酸盐、金属粉末等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遇水放出大量的热。

有害燃烧产物SO3、H2S灭火方法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式呼吸器,穿防酸碱防护用品,不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快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

禁忌物碱类、碱金属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佩戴防毒口罩或过滤式防毒面具,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穿戴好防护用品,戴防酸碱手套,现场配备安全淋浴和洗眼装置。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警示标志:化学名称含量%磷酸45-47危险性概述1、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2、爆炸危害对环境和人身造成严重危害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口服:浓溶液会灼伤口腔和喉,造成胃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则发生虚脱和死亡。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4篇)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4篇)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设立的一项制度。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化学品生产公司应当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告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员工培训:公司应当对从事与化学品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2.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公司应当向员工发放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详细介绍相关化学品的危害性质、危害程度、防护措施等。

3. 工作场所标识:公司应在工作场所显著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标识,提醒员工有关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和防护要求。

4. 防护设施和装备:公司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如呼吸防护器、防护服、防护眼镜等,确保员工在接触化学品时的安全。

5. 健康监测:公司应定期对从事与化学品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病检测,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6. 应急预案: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职业病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7. 监督检查: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通过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化学品生产公司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安全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并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工作,促使职工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积极预防职业病应是对所有职工的共同责任,必须领导高度重视,各级管理人员要提倡健康工作观念,加强对职业病防控政策的宣传,强化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的内容和方式第四条化学品生产公司应当认真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告知内容需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职业病的定义、分类和危害特点;(二)职业病的发生原因和危害机制;(三)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和防护要求;(四)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发病表现;(五)常见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和防护措施;(六)职业病的管理制度和职工权益保障;(七)其他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内容。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1. 引言化学品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广泛应用,但其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为了确保人们能够正确了解和应对化学品的危害,化学品危害告知牌成为了必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化学品危害告知牌的目的、内容和设计要求。

2. 目的化学品危害告知牌的目的是向人们传达化学品的危害信息,使其能够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告知牌的内容应该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3. 告知牌内容3.1 危害类别:告知牌应明确标示化学品的危害类别,例如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

这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到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3.2 危害描述:告知牌应提供简明扼要的危害描述,以便人们了解化学品可能带来的伤害。

描述应准确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确保普通人也能理解。

3.3 防护措施:告知牌应列出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措施和环境防护措施。

这有助于人们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伤害的发生。

3.4 紧急应对:告知牌上应提供紧急应对的建议,包括事故报警电话、急救措施等。

这有助于人们在情况紧急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设计要求4.1 易识别:告知牌的设计应考虑易于识别的因素,包括色彩、图案等。

明亮醒目的颜色和图案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告知牌的可见性。

4.2 易懂性:告知牌的设计应注重易于理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图案和文字。

简洁明了的设计有助于人们迅速理解化学品的危害信息。

4.3 耐久性:告知牌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够承受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采用耐候性好的材料和防水、防污染的设计可以延长告知牌的使用寿命。

4.4 标准化:告知牌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统一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的设计有助于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识别化学品的危害信息。

结论化学品危害告知牌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旨在向人们传达化学品的危害信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告知牌应明确标示危害类别和提供简明扼要的危害描述,列出防护措施和紧急应对建议。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二氯乙烷1,2-dichlor oethane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

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

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

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当心中毒应 急 处 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职业危害告知卡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苯酚phenol;carbolic acid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3篇)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3篇)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化学品生产公司必须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以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一个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范例:1. 职业病危害告知的目的和范围:化学品生产公司通过向员工提供相关的职业病危害信息,使员工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2. 告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信息:a. 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及其危害性质;b. 职业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c. 员工可能接触到的工作场所危害因素;d. 相关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e. 职业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f. 公司提供的职业病预防服务和医疗保健措施;g. 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的管理措施。

3. 告知的方式和周期:a. 通过内部培训、安全教育、会议等形式进行;b. 公司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c. 新员工入职时进行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d.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知识的复习和强化教育。

4. 员工的权利和义务:a. 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提供关于工作环境和职业病防护的详细信息;b. 员工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职业病危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c. 员工有义务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遵守公司的职业病防护制度;d. 员工有义务积极参与职业病检查和医疗保健活动。

5. 公司的责任和义务:a. 提供全面、准确的职业病危害知识,确保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和预防措施;b.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c. 组织职业病危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掌握职业病防护的知识和技能;d. 提供职业病检查和医疗保健服务,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关注和处理;e. 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保证其有效性。

以上是一个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示例,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另外,传达和贯彻执行此制度的过程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公司的职业病防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UN No. 1203 汽油CN No. 31001危险易燃液体危险性泄漏处置◆易燃液体◆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闪点-50℃,爆炸极限 1.4%-7.6%,自燃◆消除所有点火源温度415-530℃◆使用防爆通讯设备储运要求◆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喷水雾稀释油气◆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用不燃物吸收残液◆储存于阴凉、通风处灭火方法◆远离火种、热源◆充装时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搬运时轻装轻卸◆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急救措施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流动清水冲洗◆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柴油警告易燃液体危险性泄漏处置◆易燃液体◆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闪点≥55℃,自燃温度230℃,爆炸极限◆消除所有点火源0.6%-6.5% ◆使用防爆通讯设备◆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储运要求◆喷水雾稀释油气◆用不燃物吸收残液◆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灭火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强氧化剂混装◆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搬运时轻装轻卸◆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急救措施声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土流动清水冲洗◆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UN No. 1075 液化石油气CN No. 21053 危险易燃气体危险性泄漏处置◆易燃、易爆气体◆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消除所有点火源◆闪点-74℃,爆炸极限 2.25%-9.65%,自◆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燃温度426-537℃◆注意防止冻伤,应急人员须穿戴保暖防储运要求静电服◆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性空间扩散,紧急排入系统火炬管网,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储存于阴凉、通风处◆禁止直流水冲击◆远离火种、热源灭火方法◆与卤素、液氧等隔离储运◆切断气源急救措施◆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皮肤接触者如有冻伤,就医治疗◆消防人员需穿全身消防服,配戴空气呼◆眼睛接触者立刻用温水冲洗眼睛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移至空旷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四篇)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四篇)

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职工健康的保护,提高职工职业病防控意识,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我公司制定了《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本制度旨在告知全体职工有关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以促使职工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保护。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1. 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有害粉尘: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粉尘,如金属粉尘、石棉粉尘等,长时间接触或吸入这些粉尘会对呼吸道、皮肤等造成伤害。

(2)有害气体: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长时间接触或吸入这些气体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3)放射性物质:一些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等,长时间接触或暴露于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污染。

(4)噪声: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中会对听力系统造成损害。

(5)物理因素:如辐射、高温、低温等,长时间接触或暴露于这些物理因素中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个人防护措施:职工在工作中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的伤害。

(2)工作场所控制措施:公司将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的扩散,如通风设备的安装、化学品泄漏的抢险处理等,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

(3)个人卫生习惯:职工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更换工作服等,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的积累。

三、职业病危害告知的方式1. 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入职时,公司将组织培训,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2. 定期培训:公司将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的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危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张贴告示:公司将在显眼位置张贴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的告示,方便职工随时查阅。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化学品危害告知牌通常包含以下信息:1. 化学品的标识符号:化学品的名称或编号,以便人们能够识别和辨别不同的化学品。

化学品的标识符号:化学品的名称或编号,以便人们能够识别和辨别不同的化学品。

2. 危害符号:这些符号用于表示化学品的危害类别,例如: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有毒性等。

通过危害符号,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危害符号:这些符号用于表示化学品的危害类别,例如: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有毒性等。

通过危害符号,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3. 警示词句:这些词句用于进一步强调化学品的危害性质,例如:易爆、致命、刺激性、可引起过敏等。

这些警示词句有助于人们对化学品的危害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警示词句:这些词句用于进一步强调化学品的危害性质,例如:易爆、致命、刺激性、可引起过敏等。

这些警示词句有助于人们对化学品的危害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4. 安全措施:化学品危害告知牌还会包含关于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指南和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佩戴防护设备、储存和处理化学品的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安全措施:化学品危害告知牌还会包含关于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指南和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佩戴防护设备、储存和处理化学品的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化学品危害告知牌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安全性。

当人们了解并遵守这些标识牌上的信息时,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请注意,化学品危害告知牌的信息应该根据标准化的安全规定进行设计和编制。

对于特定类型的化学品,可能需要遵守特定的法规和标准。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化学品危害告知牌时,请确保遵守相关的法律要求和规定。

更多关于化学品危害告知牌的信息,请咨询相关安全机构或专业人士。

---_(800字)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酸钾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对人的致死量约10g。

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

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1.2燃爆危害: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1.3环境危害: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强氧化剂。

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3.2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钾。

3.3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4、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氯酸钠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

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1.2燃爆危害: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1.3环境危害: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强氧化剂。

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3.2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3.3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4、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醇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重铬酸钠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本品为致癌物,急性中毒: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

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

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1.2燃爆危害: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1.3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4食入:用水漱口,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强氧化剂。

遇强酸或高温时能释出氧气,促使有机物燃烧。

与硝酸盐、氯酸盐接触剧烈反应。

有水时与硫化钠混合能引起自燃。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2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3.3灭火方法:用雾状水、砂土灭火。

4、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醇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包装密封。

应与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氢氧化钡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

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麻痹而死亡。

吸入烟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粘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泻、心动过速。

压增增高、脱发等。

1.2燃爆危害:本品不燃,高毒。

1.3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2.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

就医。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3.2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钡。

3.3灭火方法:灭火剂:水、砂土。

4、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焦亚硫酸钠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吸入后刺激鼻、咽喉、肺,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喘鸣、过敏,严重过敏可致死;接触会刺激皮肤。

1.2燃爆危害:无1.3环境危害:无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2.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具有强还原性。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3.2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3.3灭火方法:喷水或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以免爆炸。

4、泄露应急处理用简便、安全的方法收集固体泄漏物于密闭容器中;处理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本品不属于危化品范畴,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1.2燃爆危害:不易燃易爆。

1.3环境危害: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用清水清洗干净2.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2.3吸入:2.4食入:喝大量水。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本产品属于无毒性化工产品,不易燃3.2有害燃烧产物:无。

3.3灭火方法:无需消防措施4、泄露应急处理更换包装,清扫干净,回收。

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无需任何防护措施。

5.2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可以垛放,防止雨淋、不得与酸碱混存、垛底要铺放木板,用以防潮,垛放高度不超过两米。

1、危害性描述1.1健康危害:本品不属于危化品范畴,食用过多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

1.2燃爆危害:不易燃易爆。

1.3环境危害:2、急救措施2.1皮肤接触:用清水清洗干净2.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2.3吸入:2.4食入:喝大量水。

3、消防措施3.1危险性:本产品属于无毒性化工产品,不易燃3.2有害燃烧产物:无。

3.3灭火方法:无需消防措施4、泄露应急处理更换包装,清扫干净,回收。

5、操作处臵和储存5.1操作:无需任何防护措施。

5.2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可以垛放,防止雨淋、不得与酸碱混存、垛底要铺放木板,用以防潮,垛放高度不超过两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