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运用新
关于勾股定理的八大应用

关于勾股定理的八大应用
对于勾股定理的八大应用,具体如下:
1)判断是否超速: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2)求旗杆高度: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旗杆高度。
3)折叠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折叠问题,例如折叠矩形
纸张的问题。
4)求树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树的高度。
5)求梯子最省力的位置: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梯子最省力的位
置。
6)求面积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求面积的问题。
7)求台风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台风问题,例如台风眼
里是否有平地的问题。
8)九章算术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九章算术中的一些问
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作为数学中著名的定理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是数学中的基础定理之一,也是几何学中三角形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几个应用角度介绍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一、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勾股定理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举个例子,我们在修建某一斜坡时,需要确定其坡度,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计算出坡度。
此外,在设计斜面道路、楼梯等结构时,勾股定理也能帮助我们确保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二、航海导航中的应用在航海导航中,勾股定理被广泛用于测量船只的航向和航速。
通过测量船只相对于岸上两个点的距离,结合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船只的位移和速度,为航海者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三、地理测量中的应用在地理测量中,勾股定理被用于测量两个相隔较远的地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在地面上进行三角测量,即测量两个点与另一个点的夹角以及距离,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可以得到精确的距离数据,为地理测量和地图绘制提供重要支持。
四、天文学中的应用在天文学中,勾股定理被用于测量遥远星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体的位置和角度,结合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天体的距离和大小,进而推断宇宙的形态和结构。
五、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中,勾股定理被广泛应用于图形处理和渲染。
图形引擎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线段的长度、图形的形状和倾斜度等信息,为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提供基础数学支持。
综上所述,勾股定理作为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在建筑工程、航海导航、地理测量、天文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勾股定理的运用,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安全,促进科学发展。
因此,深入理解和应用勾股定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

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一、勾股定理内容回顾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和,斜边长度为,那么。
二、勾股定理实际运用的常见类型1. 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测量建筑物高度例如,想要知道一座垂直于地面的大楼的高度。
我们可以在大楼旁边的平地上选一点,从点向大楼底部点拉一条绳子,测量出的距离。
然后在点用测角仪测量出大楼顶部点与点连线和地面的夹角。
此时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我们知道和,可以求出。
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大楼的高度。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不可直接测量的情况)假设在一个池塘的两边有、两点,我们要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我们可以在池塘边找一点,使得。
测量出的长度和的长度,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两点间的距离。
2. 航海问题中的应用一艘船从港口出发,向正东方向航行海里后到达点,然后改变航向,向正南方向航行海里到达点。
此时船从港口到点的距离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海里。
航海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船只的航行轨迹和距离等信息。
3. 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梯子问题有一个长度为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底部与墙的距离为,梯子顶端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
如果梯子底部向外滑动了距离,那么顶端下滑的距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
初始时,滑动后,通过这两个等式联立求解可以得到的值。
电视屏幕尺寸问题电视屏幕的尺寸是按照对角线长度来衡量的。
如果屏幕的长为单位,宽为单位,那么对角线长度就满足。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关系来判断不同尺寸屏幕的实际大小关系等。
三、勾股定理实际运用的解题步骤总结1. 分析问题,确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如果是,找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已知边和未知边)。
2. 根据勾股定理(为斜边)列方程。
3. 解方程求出未知边的值。
4. 检验答案的合理性,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情境。
四、练习题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米,斜边长度为米,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是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 的基础,可以用于计算直角三角 形的角度、边长等。
勾股定理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一些与直角三 角形相关的几何问题,例如计算三角 形的面积、求解三角形的边长等。
在实际生活中,勾股定理可以用于建 筑、航海、航空等领域,例如计算建 筑物的稳定性、船舶的航行轨迹等。
勾股定理可以用于确定物体在三维空 间中的运动轨迹,例如计算抛物线、 椭圆等轨迹的参数。
在建筑和工程领域,勾股定理可以用 于分析结构的稳定性,例如计算梁的 弯曲程度、柱子的承载能力等。
求解碰撞问题
在碰撞力学中,勾股定理可以用于计 算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以及能 量损失等。
勾股定理在光学中的应用
折射定律
04 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建筑学中的勾股定理应用
确定建筑物的垂直度
01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垂直高度,以确保建筑物的
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确定建筑物的稳定性
02
勾股定理可以用于计算建筑物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以确
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确定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03
通过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从而评估建筑物
勾股定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地形测量
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勾股定 理进行地形测量,确定地 物的位置和高度,以及计 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地震研究
在地震研究中,勾股定理 用于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 径和速度,以了解地球内 部结构和地质构造。
海洋学研究
在海洋学研究中,勾股定 理用于测量海床和海水的 深度,以及研究海洋环流 和潮汐现象。
勾股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目 录
• 引言 • 勾股定理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 勾股定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 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勾股定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又称勾股论,即毕达哥拉斯设计的一个无理定理:“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积等于另外一边的平方之和”。
这个定理具有广泛的应用:
1、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确定三角形各边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判断其中一边是不是一个倍数关系或者一个反比例关系。
通过建立对应方程,容易得到三角形三边的数值,作为三角形的参数。
2、也可以依据勾股定理来测量距离。
例如,构建一个直角三角形,让其一条边固定为一个值,我们使用两个斜边长度表示其他边的长度。
可以用i中国的三角测量法来求得某个距离的长度。
3、另外可以用勾股定理判断特殊的三角形。
例如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只需要判断两边之积是否等于另外一边的平方之和。
4、勾股定理在空间中也有极大的作用,尤其是研究四面体或是更高维度的几何图形时。
例如可以用它来判断四面体的面面角是否都相等,以及求出该四面体的各个角。
另外还可以用它来求棱锥的体积、双曲线的起始点和极点等。
5 、另外勾股定理在物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分析绳子长度或梯形长宽间的关系等。
总之,勾股定理由其卓越的简洁得到广泛应用,从日常生活到飞空实验都能发挥着无穷的作用,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向科学家们赞美。
勾股定理的应用的例子

勾股定理的应用的例子:
一、圆柱侧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圆柱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求法,是把圆柱展开成平面图形,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最短路线为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二、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长方体每个面都是平面图形,所以计算同一个面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容易,若计算不同平面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变成了两个面之间的问题,必须将它们转化到同一平面内,即把四棱柱设法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再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正方体的展开图从哪一面上展开都一样,而长方体的展开图一定要注意打开哪一个侧面,并且向上、下与向左、右展开会出现长度不的路线,应通过尝试从几条路线中选一条符合要求的.
三、折叠问题关于折叠问题的解题步骤:(1)利用重叠的图形传递数据(一般不用重叠的图形进行计算);(2)选择或构造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一般一边已知,另两边可通过重叠图形找到数量关系,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勾股定理的应用及方法

勾股定理的应用及方法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具体表述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设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 和b,斜边的长度为c,则有a²+ b²= c²。
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1. 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勾股定理可以用于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当我们已知两条边长,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第三条边长。
而已知两边长和夹角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第三边长或者求解夹角的大小。
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一条直角边长为3,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3²+ b²= 5²9 + b²= 25b²= 16b = 4同样地,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为3和4,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的长度:3²+ 4²= c²9 + 16 = c²c²= 25c = 52. 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也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测量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已知的边长计算其他未知边长的问题。
有一道经典的应用题是“房子问题”:如果一个房子的两堵墙的长度分别为6米和8米,房子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对角线的长度即斜边的长度c,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解:6²+ 8²= c²36 + 64 = c²c²= 100c = 10因此,房子的对角线长度为10米。
3.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勾股定理还可以用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根据勾股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a²+ b²=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和5,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验证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3²+ 4²= 5²9 + 16 = 2525 = 25由此可见,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勾股定理,所以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2课时应用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解】(1)如图,过点A作AE⊥CD于点E,
则∠AEC=∠AED=90°.
∵∠ACD=60°,∴∠CAE=90°-60°=30°.
∴CE= AC=
DE=
km.∴AE=
km,
km.
∴AE=DE.∴△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 = = AE= ×
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D )
A.x2-3=(10-x)2
B.x2-32=(10-x)2
C.x2+3=(10-x)2
D.x2+32=(10-x)2
【点拨】
如图,已知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即AC=x尺,
则AB=(10-x)尺,BC=3尺.在Rt△ABC中,AC2+BC2=
AB2,即x2+32=(10-x)2.故选D.
2.[2023·岳阳 新考向·传承数学文化]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
算术》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圆材,径二尺五寸,欲为
方版,令厚七寸,问广几何?”结合如图,其大意是:今
有圆形材质,直径BD为25寸,要做成方形板材,使其厚
度CD达到7寸,则BC的长是( C )
A. 寸
B.25寸
C.24寸
D.7寸
选B.
4.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
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脚的距离为0.7 m,顶端距离地面2.4
m.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
端距离地面2 m,那么小巷的宽度为( C )
A.0.7 m
B.1.5 m
C.2.2 m
D.2.4 m
【点拨】
如图,BC=2.4 m,AC=0.7 m,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A 90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 a2 + b2 = 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C 90 则 a2 + b2 = c2
A
B
C D
拓展提高
形成技能
有一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 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 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 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C B 分析: 可设AB=x,则AC=x+1, 有 AB2+BC2=AC2, 2 2 2 (x+1 ), 可列方程,得 x +5 = 通过解方程可得.
证明“HL”
问题1 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 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证明“HL”
已知:如图,在Rt△ABC 和Rt△A′′′ B C 中,∠C= ∠ C′ =90°,AB=A′ B′ ,AC=A′ C′ . 求证:△ABC≌△A′′′ BC .
C
B D
C
A
A
变式4: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 别为2m、0.3m、0.2m,A和B是台阶上两个相对的顶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问蚂蚁沿着台 阶爬行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B
B
(0.2×3+0.3×3)m
0.2 0.3
A
2
A
2m
C
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 题,关键是找出问题中隐藏的直角三角形或自己构造合适的直 角三角形。尝试把立体图形转换为平面图形。
3 x 2
3
3
x
E5
3 B
G
4
4-x
练习1:
蚂蚁从A点经B到C点的最少要爬了多少厘米?
A
5
4 G 3
B
12
13
E
5
C
(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练习2:
小明在平坦无障碍物的草地上,从A地向东走 3 m , 再向北走 2 m ,再向西走 1 m ,再向北走 6 m ,最后 向东走 4 m 到达 B 地 ,求 A、B 两地的最短距离 是多少?
证明:在Rt△ABC 和 Rt△A′′′ B C 中,∠C=∠C′ =90°,根据勾股定理,得
BC = AB 2 -AC 2 ,
2 B′′ C = A′′ B 2 -A′ C′ .
A
A′
C
B C′
B′
证明“HL”
已知:如图,在Rt△ABC 和Rt△A′′′ B C 中,∠C= ∠ C′ =90°,AB=A′ B′ ,AC=A′ C′ . 求证:△ABC≌△A′′′ BC .
4
AB 6 8 100
2 2
B
10
答:A、B 两地的最短距离 是10 米.
6
10
8
1 A
2
3
6
c
练习3:
如果电梯的长、宽、高分别是1.5米、1.5 米、2.2米,那么,能进入电梯内的竹竿的最 大长度大约是多少米?
2.2米 1.5米
1.5米
探究1:
展开问题
有一圆柱,底面圆的周长为24cm,高为6cm,一只蚂 蚁从底面的A处爬行到对角B处吃食物,它爬行的最 短路线长为多少? B 分析:由于蚂蚁是沿着圆柱 C 12 B
证明: ∵ AB=A′ B′ , AC=A′ C′ , ∴ BC=B′ C′ . ∴ △ABC≌△A′ B′ C′ (SSS). A A′
C
B C′
B′
画图提高
问题2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 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吗?
思考
练习1 教科书第27页练习1.
扩展
《百》45页
说一说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 长为c,那么a2+b2=c2.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应用勾股定理可以求 出第三边,这在求距离时有重要作用.
想一想
问题 如果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任意两点 的坐标为(x,0),(0,y),你能求这两点之间的距 离吗?
练习&2
☞
如图,小颍同学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纸片, 使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AC=10cm, BC=6cm,你能求出CE的长吗?
x 2 62 (10 x )2
B
D
x 2 36 100 20 x x 2
20 x 100 36
解得x 3.2
A
10-x 6
的表面爬行的,故需把圆柱 展开成平面图形.根据两点之 间线段最短,可以发现A、B 分别在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宽 6cm处和长24cm中点处,即AB 长为最短路线.(如图)
6 6 5
A
A
蚂蚁从距底面1cm的A 处爬行到对角B处吃 食物,它爬行的最短 路线长为多少?
B
C
12 5 13BA来自A变式1:有一木质圆柱形笔筒的高为h,底面半径 为r,现要围绕笔筒的表面由A至C,(A,C在 圆柱的同一轴截面上)镶入一条银色金属线 作为装饰,这条金属线的最短长度是多少?
课堂小结
(1)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2)你觉得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在哪里?你有什么 好的突破办法?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 注意点是什么?请与大家交流. (3)本节课体现出哪些数学思想方法,都在什么情 况下运用?
课后作业
作业:教科书第26页第1,2题.
八年级
下册
17.1 勾股定理(2)
课件说明
• 本课是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学习应用勾股定 理进行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并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2.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能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 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 • 学习重点: 运用勾股定理计算线段长度,解决实际问题.
8
B
10 6 10
F 4 C
练习&3
☞
折叠长方形纸片,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在绕点D折叠, 使点A落在BD的E处,折痕DG,若AB=4,BC=3,求 AG的长。
x 2 (4 x )
2 2
2
x 2 4 16 8 x x 2
8 x 12
D 4 C
2
A x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AG的长吗?
A
拓展提高
形成技能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 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的一般思路: (1)重视对实际问题题意的 正确理解; (2)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 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 (3)方程思想在本题中的运 用.
B
C
A
巩固练习
如图,一棵树被台风吹折断后,树顶端落在离底端 3米处,测得折断后长的一截比短的一截长1米,你能计 算树折断前的高度吗?
E
10-x
x
10
C
探究3:
长方形ABCD如图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已知AB=8,BC=10,求折痕AE的长。
42 (8 x)2 x 2
16 64 16 x x x
2 2
AE EF AF
2
2
解得x 5
A
5 10 5 5
2 2
10 ?
D x x E 8 8-x
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 的线段.
2,
3 4
3,
5 ,…
5
用同样的方法,你能否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 2
1 1
2
3
4
5
类比迁移
“数学海螺”
练习 1、
2、
例、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 6cm A (1)求高AD的长 (2) 求
S ABC
B
C D
练一练
2、已知:△ABC,AB=AC =17,BC=16,则高 AD=_,S△ABC=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