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 康德新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综合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并手术的结肠癌患者79例(其中腹腔镜手术31例,开腹手术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等指标,对两种手术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两组手术方式下患者的肿瘤切除及淋巴清扫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P<0.05),但是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低于开腹手术(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情况快于开腹手术(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具有与传统手术相似的疗效,虽然其手术时间和难度有所提升,但是改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腹腔镜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手术器械及微创的操作原则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其中,在针对结肠癌的根治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已经被国内许多医院引入,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同。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为了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综合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全面影响,笔者选取我院普外科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整理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2年间收治并进行了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79例患者手术后病理结果均确诊为结肠癌。

79例患者中,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31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45-62岁,平均年龄54.9岁。

其中Dukes分期A,B,C1患者分别有3,18,10例。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预后探讨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预后探讨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预后探讨概述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结肠癌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早期症状逐渐出现。

目前,对于早期结肠癌,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和恢复期痛苦。

本文主要围绕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预后进行探讨。

背景结直肠癌是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症状,容易被忽视,直到晚期才被诊断出来。

全球每年新诊断结直肠癌的人数达到150万左右。

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多样化,手术依然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常规方式。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结肠癌的预后癌细胞浸润肠壁的程度结肠癌的范围与癌细胞浸润肠壁的程度密切相关,由此也影响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手术前对肠壁的扫描能够准确测量肿瘤压缩的肠壁的厚度,应用这个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在手术前作出更好的决策。

癌细胞浸润肠壁越深,表示癌症越严重,治疗难度也越大。

因此,不同分期结肠癌的治疗方案也是有所不同的。

有研究指出,对于局部浸润的结肠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具有相同的疗效与预后,而对于深度浸润的结肠癌,妥善的治疗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产生长远的影响。

改善疗效的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中。

例如,开展联合化疗或放疗可以提高不同分期结肠癌的疗效,从而改善预后。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内窥镜子宫镜联合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优化术后的预后。

术后恢复不同分期结肠癌的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也不相同。

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术后病情较轻,恢复较快,通常能够在术后几天内恢复正常饮食。

而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恢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于一些高危患者,手术后还需要积极的护理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癌细胞浸润肠壁的程度对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有着重大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6例。

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以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I-II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II期患者,P<0.05。

结论:结肠I-II期为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不同分期;结肠癌;转移;复发;结肠癌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这与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1]。

结肠癌的发病比较隐匿,通常是到晚期后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这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2]。

本文为探究结肠癌患者的有效疗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现将研究成果做如下汇总: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112例。

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52--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2.3±5.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6例。

实验组中I-II期30例,III期26例;参照组中I-II期32,III期2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实验组:为患者实施全麻,将镜孔设于脐部,取一10mm的Trocar置于脐部,并在患者左右上腹部位置放2个5mm的Trocar;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12--14mHg之间。

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研究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1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常规组),另81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远程转移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在不同分期上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及1年存活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率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Ⅲ期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在手术时机选择上,结肠癌Ⅰ期、Ⅱ期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时应当结合临床分期科学选择术式,进行针对性预后。

标签:不同分期;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是发病率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该病高发于老年患者群体,随着近年老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从临床研究来看,结直肠癌具有病情变化快、预后效果差的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将面临生命安全危险[1-2]。

腹腔镜术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结合临床实例分析结肠癌的不同分期对腹腔镜术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0~82岁,平均(68.2 10.6)岁,根据治疗方法和临床分期将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8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常规组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具体方法为:分别在脐下、左右上腹放置5 mm的Trocar,在腹部两侧放置1 mm 的Trocar,镜孔设在脐部;腹部构建二氧化碳气囊,压力约12 mm Hg,依照解剖结构游离结肠,切除病变组织后吻合缝合术口,留置引流管[3-5]。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结构调整。

【背景介绍】2000字内容输出如下: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根治手术是目前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器械在体腔内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但是开腹手术作为传统手术方式,同样在结肠癌的治疗中有着较长的历史,术者操作熟练,能够有效彻底切除病灶,但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手术创伤、恢复周期长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和劣势,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及医生建议进行决策。

本文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原理、手术操作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的效果,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原理、手术操作、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比较研究,评估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腹腔镜技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探索并推广更加先进的、微创的手术方式,为结肠癌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为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大的益处。

2. 正文2.1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原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现代微创手术技术,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腹腔镜器械从腹腔内进入人体腹腔,直接观察和操作结肠癌的病变组织。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作三到四个小切口,然后插入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利用摄像头观察病变位置,然后进行切除和缝合。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结肠癌不同分期评价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结肠癌不同分期评价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结肠癌不同分期评价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临床效果。

方法6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者34例(腹腔镜组),依据分期分为A组8例,B组15例,C组7例,D组4例。

开腹手术治疗者34例(开腹组),依据分期可分为A组9例,B组15例,C组6例,D组4例。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3年后的存活率。

结果手术后,腹腔镜组A组、B组、C组、D组不同分期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组相应分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腹腔镜组总存活率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对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疗效好,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结肠癌;分期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极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过多的脂肪、高蛋白摄入,缺乏瓜果蔬菜类食物以及缺乏锻炼等,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1]。

临床上结肠癌可分为Dukes A期、Dukes B期、Dukes C期、Dukes D期,其临床症状与患者不同分期具有密切关系。

为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对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作者对本院6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者34例(腹腔镜组),男20例,女14例,依据分期可分为A组8例,B组15例,C组7例,D组4例。

开腹手术治疗者34例(开腹组),男18例,女16例,依据分期可分为A组9例,B组15例,C组6例,D组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并采取合理的麻醉措施。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利用腹腔镜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减少,而且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不仅疗效显著而且预后恢复较为理想。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结肠癌;疗效;预后[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lapa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Methods 70 cases of colon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ve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the first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the first time of eating and the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ll the abov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aparotomy,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is not only effective but also has a better prognosis.[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Colon cancer; Curative effect; The prognosis结肠癌作为临床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率近年来受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导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其缺乏早期特异性表现,往往并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造成漏诊[1]。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复快。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手术;免疫功能;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8174(2019)12 ̄2091 ̄02
结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主 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逐渐应 用于结肠癌治疗中,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但有研究表明,手术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1]。 鉴于 此,本文就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 疫功能的影响展开研究。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我 院 2013 年 8 月~2017 年 8 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 50 例,在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25 例。 对照组中男 15 例、女 10 例;年龄 47~73(51.25± 1.28) 岁 ; 肿 瘤 部 位 : 左 半 结 肠 13 例 、 右 半 结 肠 12 例;临床分期:Ⅰ期 3 例、Ⅱ期 15 例、Ⅲ期 7 例。 研究 组中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 45~74(52.82±1.37)岁; 肿瘤部位:左半结肠 15 例、右半结肠 10 例;临床分 期:Ⅰ期 2 例、Ⅱ期 17 例、Ⅲ期 6 例。 两组患者的一 般资料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 性 。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开
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 50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25 例。 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
腔镜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
扫 数 目 比 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P>0.05);研 究 组 手 术 切 口 长 度 、术 中 出 血 量 均 显 著 少 于 对 照 组 ,手 术 时 间 、 胃 肠 功 能 恢 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康德新发表时间:2017-09-22T15:01:46.5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作者:康德新[导读]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

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不同分期;合理性[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ity of laparoscopic colon cance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t different stages.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2013 year in October 45 cases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as the laparoscopic group,selected 50 cases of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groups respectively. Dukes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2 years survival rate. Results:the laparoscopic group,B,C,DukesA and D in patients with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laparoscopic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2 years survival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has good effect,bleeding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ime of the surgery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words colon cancer;laparoscopic colon cancer surgery;different stages;rationality;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但是早期结肠癌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往往被临床诊断出来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而且患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诱发其他疾病,严重的话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很多学者研究表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2-3]。

临床上往往将结肠癌患者的病程分为Dukes A、B、C、D期,为了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结肠癌手术成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及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同时选取本院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

腹腔镜组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53岁,平均(66.5±6.4)岁;患者临床分期:A期9例,B期19例,C期10例,D期7例。

传统开腹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52岁,平均(67.2±7.1)岁;A期10例,B期20例,C期12例,D期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临床分期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以及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都应该根据常规方法进行手术准备,而且应该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麻醉处理措施。

腹腔镜组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在患者的脐下以及左右上腹分别置入两个Trocar(5 mm),同时应该在患者腹部两侧分别置入一个Trocar(10 mm),而且应该在患者脐部放置镜孔,将一定量CO2输入到患者的腹腔内,常规建立CO2气腹,应该严格控制患者腹腔压力,大概保持12~14 mm Hg。

手术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解剖层次仔细游离患者的结肠结构,仔细结扎切断血管,病变结肠组织完全切除后,应该进行吻合,并且常规放置引流导管。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束手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记录并且统计两组不同分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分别统计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腹腔镜组A期、B期、C期、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比较腹腔镜组患者不同分期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方面的改变,日常饮食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富含脂质、纤维含量较少的食物,这使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4-5]。

结肠癌患者的预后通常都会比较差,生存质量较差,这样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结肠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临床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也越来越好[6]。

结肠癌分期可以准确的反映肿瘤的发展状况,这可为临床治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腹腔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

腹腔镜手术和传统结肠癌手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7]。

目前很多学者经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Dukes A、B、C、D期结肠癌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比较高。

本次研究表明,腹腔镜组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组A、B、C、D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和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一致[8-9]。

由此可见,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在临床治疗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

本次研究对象均进行了2年时间随访,在试验结果中也没有融入其他表示术后恢复的一些因素。

以往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考虑需不需要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很多学者研究提出,临床治疗结肠癌的最佳时机是A期、B期,当然C期患者也可以采用腹腔镜根治切除术治疗。

通过本次治疗,笔者认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过程中,术者应该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手术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心,如果患者体质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对腹腔脏器影响小,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低,多原发肿瘤一次切除等优点,但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需要的仪器比较特殊,因此,费用可能会高一些[10]。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崔立春,张楠.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65-66.[2]阮翊,王勇,武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00-102.[3]张愈伟.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5):190-191.[4]余静喜,黄进团,梁云鹏,等.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3,6(2):136-138.[5]陈中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J].当代医学,2014,3(8):115.[6]胡昌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不同分期结肠癌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33-34.[7]周昕.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药医学导报,2010,12(2):214-215.[8]马丽.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582-583.[9]胡侃.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2):176.[10]刘先武,朱晓亮.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14例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