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12.3机械效率(无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机械效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机械效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机械效率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功之间的数量关系。

2.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并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

3.知道机械效率取值范围及原因。

【预习生成】知识回顾:(要求:独立完成)时间3分钟每空0.5分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作用,二是物体要在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2.功等于与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______。

即W用机械 ____W不用机械.4.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越平缓越______(省力或费力)。

【新知探究】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时间20分钟每空 0.5分我们学校的学生宿舍楼正在建设中,现在需要把100N重的沙子运到6m高的楼上, 利用P107页的三种方法向宿舍楼上运沙子,按表中要求通过计算回答哪种方法最好?哪种最不好?并说明理由。

问题:1.本图中我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方法二为例:A.那么为了完成目的而做的功是对_____做的功。

这部分功等于______________J。

B.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多做的功是对_______做的功。

这部分功等于__________J。

C.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人所做的总功是对____和______做的功。

这部分功等于______J。

结合108页内容总结: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1.甲用桶从井中提水其中对_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是__________。

2.乙从井中捞水桶,桶中带有半桶水,则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2.3 机械效率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2.3 机械效率导学
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械效率总小于1。
难点: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课型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第二课时:展示交流课
学习
流程
学案(学生)第一课时




明标: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械效率总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总功。
2.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 ____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
导学:机械使用也有效率问题,如果问你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把同一个物体提起相同的高度,谁的效率高呢?你怎么回答?要回答准确,需学习本节内容。
导案
(教师)




结合课本P85---87页内容独学:完成以下填空
1.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有用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额外功;
2、斜面的长为20m,高度为5m,小明用手沿斜面方向用180N的力向上把重为6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 拉上斜面,则
(1)有用功是多少?
(2)总功是多少焦耳?
(3)额外功是多少焦耳?
(4)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以下为下节课展示任务,请同学们先熟悉所有内容,做好抽签展示准备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2、3 机械效率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学习分析联系前面学习的功和简单机械的知识,计算功的多少不是太难,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用什么式子表示,重点是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学习准备滑轮、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学习流程导学策略一、独学回顾、答问观察、思考、计算、讨论三、独学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功,对水做的功是功。

做完例题后上展示。

四、组学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87)分组合作探究,填写数据,并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五、练习《优化设计》相关习题。

一、复习引入1、功的定义和公式。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各有什么特点?二、引起注意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

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砂子运上去?三、告知目标在投影仪上用动画出示上面运砂子的过程。

我们的目的是把砂子运上楼,所以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这是有用的功。

用滑轮组将砂子运上去,在完成运砂子的同时,还不得不对桶和动滑轮也做了功,此外还要克服各种摩擦做功,这部分对砂子提上楼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四、演示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按课本图12、3-1演示,读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量出钩码上升的距离和细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算出有用功和总功。

由计算得出使用动滑轮时不能省功。

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人教版

12.3 机械效率一、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功之间的数量关系。

2.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并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

3.知道机械效率取值范围及原因。

二、学习重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学习难点:机械效率,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温故知新】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作用,二是物体要在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2.功等于与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

3.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越平缓越______(省力或费力)。

【探究新知】一、自主预习认真阅读课本P85-8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额外功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三者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字母 ___________表示。

公式:η=_________________,η_____1或100% 。

3.有一机械做的总功为500J,有用功为400J,机械效率是二、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按课本P85进行实验,请设计一个数据记录表格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表明:。

2.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是,额外功是,总功是;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额外功,总功是总功是。

3.在保证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

即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少越好,引出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有单位吗?为什么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3.理解运用推导公式,根据W有=G·h,W总=F·s,W总=W有+W额外等公式,你能把η的公式进行其它方式的变形吗?4.例1: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X104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N/k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 导学案

12.3机械效率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4、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重难点:正确找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一、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第85页至86页,并完成下面的填空:1.功的分类:(1)有用功: 。

(2)额外功: 。

(3)总功:_ 。

(4)三者关系: 。

2.机械效率:(1)定义: 。

(2)公式:。

二、合作解疑(一)实验探究:使用机械省功吗?实验:观察课本P85图12.3-1所示实验并完成下面的填空,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A提升0.2m;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只动滑轮将同样物体A提升0.2m。

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表格。

比较弹簧测力计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吗?实验后回答:使用机械时,会有省力的情况,但由于机械本身的以及等因素,所以要做更多的功。

由实验数据可知:直接提升物体时Gh FS,使用动滑轮时Gh _FS。

(“=”“>”“<”)探究归纳:使用任何机械都省功。

(“能”“不能”)(二)有用功和额外功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

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 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

“实验数据:G =5N ,h =0.5m ,F =3N ,s =1m 。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W 拉=F ·S =3N ×1m =3J , 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W 动=G ·h =5N ×0.5m =2.5J 2、可能的猜想:由实验可以看到W 拉>W 动,这是为什么? 3、我来归纳:①在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样的功叫做 。

即:W 有用= 。

(填公式)②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动滑轮提升0.5m 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 。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机械效率学习目标 1、能理解为什么使用机械不省功,即理解机械效率。

2、能正确找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会推导出使用滑轮组时机械效率的常用公式。

4、理解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学习重点 5、能正确找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习难点 会推导出使用滑轮组时机械效率的常用公式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有用功和额外功”,完成下列问题:1. 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叫 功,用 表示;并非我们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叫 功,用 表示;有用功和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 功,用 表示。

阅读教材“机械效率"完成下列问题:2.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 表示。

计算公式是 。

由于 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 1。

3.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 ,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定时 ,使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点1.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情景思考: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根据“自主学习”处理的理解,分析有用功有W 、额外功额W 、总功总W ,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 由上式可以看出,任何机械所做的有用功只是总共的 。

练习1. 如图,用滑轮组提起重为900N 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400N ,重物匀速上升了10m ,求:(1)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提起物体所做的总功。

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 》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机械效率(新授,实验)学习自我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课时:日期:使用人:学习目标: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3.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1.知识储备:功的概念,公式2.新知识学习一.认识三种功学习指导(一):阅读课本85-86页内容,分析演示实验,认识三种功,收获以下成果:影响原因:2.三种功的含义:(1)有用功:字母:(2)额外功:字母:(3)总功:字母:做额外功的原因:(4)三种功的的关系式:(5)上述实验中:W有= W总= W额=针对练习:1.当水桶从井中提水时:三种功分别是对谁做的?2.当水桶掉进井中,向外捞水桶时:三种功分别是对谁做的?二.机械效率学习指导(二):自己学习86页内容,认识机械效率的概念,分析例题学会运用公式进行机械效率的计算,收获一下成果:1.机械效率:2.公式:3.机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4.例题中应用到的公式有哪些:针对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2题)3.小结本节所学,自我评价与学案开始当堂达标题(独立完成,检查自己的收获情况)1.三种功的关系式:2.机械效率的定义式:3.如图所示,小聪用桶、小明用口袋,各装重120N的砂子从一楼运上三楼.小聪做的有用功为 J,小聪做的额外功为 J,小聪做的总功为 J,小葱的机械效率为小明做的额外功为 J,小明做的总功为 J小明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及摩擦)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 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效率》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效率》导学案

第3节 机械效率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______的功。

2.额外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得不克服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而做的功。

3.总功: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4.关系:W 总=W 有+W 额。

二、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____。

2.公式:η=W 有W 总。

3.规律:因为有用功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______。

4.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__________;(2)__________;(3)滑轮与绳子之间的______。

答案:一、1.必须做2.机械本身的重力 摩擦力3.有用功 额外功二、1.比值3.小于 小于14.(1)提升的物重 (2)动滑轮的重力 (3)摩擦力理解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

(2)因为W 有总小于W 总,所以机械效率η总小于1。

(3)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

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工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完成的功的多少也无关。

(4)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如图,W 有=Gh ,W 总=Fs ,η=W 有W 总=Gh Fs =Gh Fnh =G nF。

(5)机械效率具有可变性:由公式η=W 有W 总=W 有W 有+W 额可知,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当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一定时,机械做的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例题】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货物缓慢提升3 m ,已知货物重850 N ,所用拉力F 为300 N (不计摩擦和绳重带来的影响)。

求:(1)有用功W 有;(2)总功W 总;(3)额外功W 额;(4)动滑轮的重力;(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点拨: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下:解析:(1)有用功:W 有=Gh =850 N ×3 m =2 550 J(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nh =3×3 m =9 m总功:W 总=Fs =300 N ×9 m =2 700 J(3)额外功:W 额=W 总-W 有=2 700 J -2 550 J =150 J(4)动滑轮的重力:G 动=W 额h =150 J 3 m=50 N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2 550 J 2 700 J≈0.94=94% 答案:(1)2 550 J (2)2 700 J (3)150 J(4)50 N (5)94%一、有用功、额外功1.李玲同学值日时用水桶提水从一楼到三楼教室,她做的有用功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内容
1、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实际上使用机械还要多做功。

例如用
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把滑轮本身也提起来了,滑轮受到重力作用,也发生了一段距离,对滑轮也有做功。

另外滑轮与绳子之间存在着摩擦,克服阻力也要多做功。

2、有用功(W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额外功(W额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功(W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械效率(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公式:
二、预习检测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2、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4、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现用该滑轮组把重40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有用功是J,总功是 J,额外功是 J。

三、预习反思:你还有哪些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
一、合作探究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小明体重400N
滑轮重5N
每层楼高3m
1、用图中三种不同的方法,把100N重的沙子运上三楼,哪种办法最好?为什么?
2、我们的目的是将沙子运到三楼,所以把100N重的沙子提升6m,做的功为 J,是必须做的功,这样的功叫做功。

有用功——使用机械时为达目的必须做的功。

3、第一种方法除了对沙子做的600J的功外还做了哪些功?这些功有用吗?不做行吗?。

4、第二种方法除了对沙子做的600J的功外还做了哪些功?这些功有用吗?不做行吗?。

5、第三种方法除了对沙子做的600J的功外还做了哪些功?这些功有用吗?不做行吗?。

总结:
三幅图中除了对沙子做的600J的有用功外,还不得不对人体和水桶、和动
滑轮、和动滑轮等做一些没有用处的功,这些功叫做功。

使用机械时都要做有用功和额外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我们使用机械时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

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W总=
例题:甲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乙同学用绳把掉在井中的桶捞上来,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关于两同学做有用功、额外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 、乙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C 、甲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D 、乙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二、合作探究2:机械效率
人们在使用机械时都要做有用功和额外功,你是希望有用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多还是希望额外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多些呢?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

我们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来衡量一个机械的性能。

1、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

2、如果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那么,η= 。

3、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 1。

4、提高机械效率的经济意义,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5、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使它更合理、更轻巧;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定时,使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保持和提高机械效率也
有重要作用。

阅读教材第86页例题,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三、探究实验1: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
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用/J
测力计拉
力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1 1 0.1
2 2 0.1
3 2 0.1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升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上所述,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有用功,额外功。

(填“增大”或“减小”)
四、探究实验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器材:长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越_______力,机械效率越_________。

实验结论:a、省力多少与斜面的_________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_______无关
五、课堂练习
1、用一个动滑轮将重480N的货物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300N,则总功是 J,有用
功是 J。

2、一辆重5×104N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000m,已知在这段路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3000N,则汽车在这段上所做的功 J。

3、小刚将重为100N的水提到6m的楼上,小刚同学体重为400N,装水的水桶重20N,在这个过程中,他克服自己的体重做功为 J,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总功为 J.
课后延伸学案
1、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现用该滑轮组把重40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有用功是J,总功是 J,额外功是 J。

2、斜面长为L,高为h ,将重为G的物体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至顶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推力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米。

如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4、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提升2m时,求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g=10N/kg)
5、如右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800N的重物G,已知动滑轮的总重为200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求:a、匀速拉动绳端所用的拉力F为多大?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