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335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李玉——南京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 长的回忆
• 南京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打倒了 地主,分得了田地。穷根子拔了,刚过上 富日子,农民又开始出现新的两极分化。 为避免土改后农民重新丧失已分得的土地 等主要生产资料,党和政府引导农民走农 业合作化道路。克服农户分散经营中劳力、 畜牧、农具、资金不足的困难,促进农业 生产协调发展。于是我积极响应,成了第 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00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请结合前面我们看到的材料分析这种愿望和思想会 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人们思想带来什么影响?
○砍伐了大量树木,在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 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
○只求数量,忽视质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地主土地私有制
土 地 改 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三 大 改 造
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放牌汽车
• C、这是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你知道它
是什么牌子的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
○对中国国情缺乏准确的认识,造成了人们急于 求成、急躁冒进,使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 放 足 你觉得这些说法对么? 开 肚 干 ——“公共食堂万岁” 皮 劲 ——“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吃 加 ——“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共产主义就是吃大锅饭” 饱 油 ——“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干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饭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思考课本第13页活动题
(结合1+1)
镇压反革命
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 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土地改革(简称“土改”)
成果:1952年,中国大陆基本完成土改,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土改的意义: 1.彻底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到 解放,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 4.巩固了国家政权
时间:1953年~1957年 成就:(课本16页) 取得成就的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人民当家 作主、创造新生活的热情 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知识点)
经济上: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治上: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大跃进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 风和共产风
1958年
农民人民公社 化运动
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 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66年 ~1976 年
文化大革命
过分严重地估 计了我国的阶 级斗争形势, 又采取了“大 民主”的错误 做法,党内个 人专断,个人 崇拜
林彪、江青等反党 政治上:破坏了原有的 集团想趁机夺权, 国家政权,践踏民主和 一大批学者和国家 法制 领导人被罢免职务,经济上:由于大范围停 遭受迫害,各级政 工停产,国民经济处于 府瘫痪,许多学校 停滞、徘徊和困难时期 停课,工厂停工, 文化上:大量珍贵遗产 大规模武斗。文化 遭破坏,学校停课,科 大革命是一场严重 研停止 的内乱,是中国人 思想上:思想混乱,伦 民的一场浩劫。 理道德水平下降
《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PPT课件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②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出 兵朝鲜
2.目的〔必要性〕:保家卫国
美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 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武 力阻挠中国统一,干预中国内政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③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军事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外〕
1、原因〔背景〕
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进行武装干 预,在仁川登陆,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 边;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我人 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预中国内政〔统一〕。
第2课巩固新生政权

中朝友谊纪念碑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 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 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 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 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 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 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 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 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 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 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一、二战后的国际背景
中国 朝鲜 三八线 韩 国
朝 鲜 全 图
1、二战后 的朝鲜:二战 结束后,苏美 以北纬38度线 为界,分区占 领朝鲜。
日 本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并企图称霸整个世界。
美国白宫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 控制操纵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 联合国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 500个军事基地。
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柏林墙全长近154千米,高3.5~4.2米的柏林墙,其中水泥墙 114.5千米,铁丝网55千米。沿柏林墙建有108千米长的防坦 克路障,123千米长的电网和装有一触即发装置的铁栅栏、 布雷区和自动射击装置等。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冷战”的影响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
黄继光在上 甘岭战役中,用 胸膛堵住敌人的 机枪口,掩护部 队前进而英勇牺 牲。
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故事 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杨根思抱起炸药 包纵身冲进敌群
罗盛教冰窟救人
毛岸英之坟
克拉克后来在回忆朝鲜战争的情况时说: “……这协定暂时停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 争。对我来说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 束。它是我军事经历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 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
巩固新生政权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 消灭,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消灭,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为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对外 对内 肃清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 肃清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 和平解放西藏;( 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 ;( 年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彭德怀 年 月 彭德怀 彭德怀) 抗美援朝
简要谈谈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意义
◇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捍卫 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 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 民的民族自尊心; ◇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内 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设,等等。 建设,等等。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刚刚 诞生的新中国仍处在内忧外患、 诞生的新中国仍处在内忧外患、风雨 飘摇之中。那么, 飘摇之中。那么,中国共产党又是如 何战胜困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 何战胜困难、 呢?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战斗英雄
邱少云 (19 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 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 进而英勇牺牲。
四川铜梁人。在潜伏时, 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 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 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本ppt来自:
毛岸英 (1922- 1950年)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 子,在朝鲜战争中战死。 彭德怀司令员称其为志愿 军的第一个志愿兵。现葬 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本ppt来自:
1953年7月27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
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 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克拉克《从多瑙河到鸭
“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 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绿江》
本ppt来自:
黄继光 (1930— 1952年)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不出 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会 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
本ppt来自: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 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 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 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 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 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 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 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为满新足1解9放广4区73年大.1亿1农0人月实民行 对土地的要求(原因)
分期分批历的土史改意运动义: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老解放区1.6亿人促实进行 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本ppt来自:
批斗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
杨根思 (1922— 1950年)
巩固新生政权

填一填
抗美援朝起 止时间 作战部队 目的 著名战役 结果
1950年10月----1953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 保家卫国 上甘岭战役
中朝两国人民取得胜利, 中朝两国人民取得胜利,签定朝鲜 停战协定
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义 革命的主要内容 1950年国家制定颁布了 年国家制定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完成 年完成. 年完成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 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广大农 意义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广大农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 年 月 日在 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 月 日 所谓的“ 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 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 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 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 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 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 东北边境的城市, 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 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 内
军事
巩固 新生 政治 政权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 川教版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2)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1)通过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讨论和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土地革命必要性和,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1.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黄继光、邱少云的资料,并加以整理,上台讲述;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
为巩固新建立的政权,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了哪些艰苦卓绝的斗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抗美援朝显国威土地改革利人民镇反运动定局面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过渡:新中国政权成立时面临那些严峻的形势,面临着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其中美国干涉中国最严重的事件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抗美援朝显国威师: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发生呢?(一)抗美援朝战争学生活动:请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
一、课程标准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以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和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即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走的弯路。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进入社会主义”──主要围绕新中国的成就展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主要通过“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事例,来阐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
重点叙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成功和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从总体上看,本课真正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色,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学生对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
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2-1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
1-2-2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1-2-3失误与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1-2-4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
五、教学方法
制作课件、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4课时
七、教学过程
1-2-1巩固新生政权
[导入新课]
导入建议
建议一:歌曲导入
可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然后提出问题:“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建议二:问题导入
教师直接提问:“你们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由此导入新课。
建议三:故事导入
可让学生结合语文课学习的内容讲述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然后提问:“这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在学生回答出“抗美援朝”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那我们为什么要出兵朝鲜呢?”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1、抗美援朝的原因
教师可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朝鲜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
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展示亚洲地图,指出美国的目的是在亚洲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
与此同时,特别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朝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唇齿相依的关系。
让学生读图1-11和图1-12及其文字说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我们友好的、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弱小的邻国遭受强国的欺凌时,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当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当美帝国主义将第七舰队开到我国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公然干涉我国内政,
通过侵略朝鲜,进一步侵略中国,扼杀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阴谋昭然若揭时,除了出兵反抗,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归纳上述内容,说说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
朝鲜战争爆
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
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
【活动答案】
○见上,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环境和宝贵的时间。
2、抗美援朝的经过和结果
指导学生读图1-13及其文字,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如何?(中朝军队取得了胜利。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
○面对如此强大的美国,我们是怎样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的?(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是胜利的主要原因。
)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可指导收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如黄继光、邱少云等。
【活动答案】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美国军队远离本土作战,战线过长,而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如中国军队适应。
如,中朝军队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物资,虽然在一些方面受到极大限制,但却机动灵活,不受公路的制约;只要有路可走,他们就可在正面、侧面,或敌后进行作战。
而联合国军队却恰恰相
反。
它必须依靠卡车在公路上运送给养,而公路最易被路障所截断。
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在作战方面训练有素,尤其善于打夜战;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
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而抗美援朝是正义战争。
○略
[课堂小结]
1、抗美援朝的原因
2、抗美援朝的经过和结果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