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第7章

合集下载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第4-5课件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第4-5课件
⑸ 对分离菌菌落不了解时,分离时要选择优 势菌落移入斜面。 如果无优势菌落,则要重新分离或将各种 菌落都分离出来,再进一步选择。
2019/9/28
吉林农业大学
11
(二) 稀释分离法
1.事先准备 大体同划线分离法
2019/9/28
吉林农业大学
12
(二) 稀释分离法
2.操作步骤(大体同真菌)
切取病组织 →表面消毒 →无菌水洗3次 →制备菌悬液 →稀释 →用约50℃培养基倒平板 → 25℃培养 →选择优势单菌落移入斜面25℃培养检查斜面上分离菌 →保存菌种
一般常用NA培养基,在25~30℃培养。
2019/9/28
吉林农业大学
22
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在平板上形成菌落,在斜面上形成菌苔
在斜面上 画直线
2019/9/28
吉林农业大学
23
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菌落
罗氏培 养基
2019/9/28
吉林农业大学
24
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菌落可扩 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 局限性。菌落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 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 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 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植物病害的关系》第Ι卷。
国际细菌学分类和命名委员会以他的名字作为植物病原周毛
杆菌属的命名,即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
2019/9/28
吉林农业大学
Erwin Frink Smith (1854~1927)
2
第四章 细菌病害研究技术
第一节 病原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和 菌种保存
第二节 细菌的接种 第三节 病原细菌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病害防治策略

植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病害防治策略

植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病害防治策略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科学,旨在理解和掌握病原体、宿主植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找到有效的防治策略。

它涉及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包括病原体识别与分离、病原生物学、宿主抗性与易感性机制、病害监测与病害防治等。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病害防治策略。

一、病原体识别与分离病原体识别与分离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基础。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原核生物等。

病原体识别与分离的目的是确定引起植物病害的具体病原体,建立病原体的培养和保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探索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植物的侵染过程。

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即病原体是如何侵入植物、繁殖、扩散以及对植物造成损害的。

通过深入了解病原体的生命周期、菌丝结构、毒素产生机制等,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三、宿主抗性与易感性机制宿主抗性与易感性机制是指植物对病原侵染的反应。

一些植物具有天然的抗病能力,而另一些植物则易受病害侵袭。

研究宿主抗性与易感性机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作物品种间的抗病遗传差异,还可以为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植物基因组、抗病蛋白质的合成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等方面,可以揭示植物的抗病机制,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四、病害监测与病害防治病害监测是植物病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病害发生与发展的情况,可以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病害防治策略包括文化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等。

文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技术,降低病害的发生。

物理措施包括使用隔离措施、杀菌灯、温湿度控制等方式来预防病害。

化学措施是利用农药来防治病害,选用适量和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生物措施则是引入天敌、利用植物抗病物质等方式来控制病害。

总结:植物病理学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科学,包括病原体识别与分离、病原生物学、宿主抗性与易感性机制以及病害监测与病害防治等。

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3):97-101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h t t p://h l j n y k x.h a a s e p.c n D O I:10.11942/j.i s s n1002-2767.2024.03.0097李永刚,刘金鑫,张雪,等.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3):97-101.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李永刚1,刘金鑫1,张雪1,姜佰文2,金羽2(1.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能够为学生毕业后职业准备的范围和质量提供保证㊂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是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认证的核心建设课程,也是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实验课,是学生能够进入农业科研领域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基础工具㊂本课程依据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体系,力求实现 教书 育人 创新能力 和 职业能力 的协同一体化,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㊂关键词:专业认证;项目教学法;教学体系;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思政元素高等教育认证(A c c r e d i t a t i o n)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资格认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即‘华盛顿协议(W a s h i n g t o nA c c o r d)“[1]㊂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协会将 成果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和 持续改进 并列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2]㊂我国于2013年正式加入成为签约成员,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3]㊂国以农为本,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农学专业实施专业认证是培养高质量农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追寻内在发展的需要[4]㊂农学专业的专业认证是在2016年底,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首次接受了国家三级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5]㊂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收稿日期:2023-08-1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S J G Z2020002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S J G Y2021005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2020Z D B53);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N e a u2021-y k c s z032)㊂第一作者:李永刚(1975-),男,博士,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㊂E-m a i l:n e a u l y g@126.c o m㊂L o g i c S h i f t a n dP r a c t i c a l P a t h w a y o fD i g i t a l F o r e s t r y a n dG r a s s l a n d E m p o w e r m e n t i nC u l t i v a t i o no f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T a l e n tW A N GL e i1,2,Z H A N GX i n y u1,2,Z H A IY a l i n1,2,Y A OY u n l o n g2,3(1.C o l l e g e o f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H a r b i n150040,C h i n a;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o fG a r d e nP l a n t s i nC o l dR e g i o n s 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H a r b i n150040,C h i n a;3.C o l l e g e o fW i l d l i f e a n dP r o t e c t e dA r e a,N o r t h e a s tF o r e s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H a r b i n15004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f o r e s ta n d g r a s s l a n ds y s t e m,a sa ne s s e n t i a l g r e e nf o u n d a t i o nf o re n s u r i n g n a t i o n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s e c u r i t y,h a s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t o e n h a n c e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d i g i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s.I t e f f e c t i v e l yp r o m o t e s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s a c r u c i a l v e h i c l e f o r c u l t i v a t i n g t a l e n t i n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f a c e s c h a l l e n g e s s u c h a s a r i g i d t e a c h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i n d u s t r y-a c a d e m i a i n t e g r a t i o n.S e i z i n g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y f o r i n n o v a t i o n i nd i g i t a l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 su r g e n t l y n e e d e dt ob r i d g e t h e t a l e n t g a p.T h e r e f o r e,t h i sa r t i c l e p r o p o s e da ni n n o v a t i v e m o d e l a n d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p a t hf o r e m p o w e r i n g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 t a l e n tw i t hd i g i t a l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c a p a b i l i t i e s.I tw a sb a s e do nd i g i t a l t e c h n o l o g y,e x p l o r e s n e w d i g i t a l i d e a s,e n c o u r a g e sr e s o u r c e s h a r i n g,a n d e x p l o r e s s c r i p t s o l u t i o n s t o p r o m o t e s y n e r g y b e t w e e n i n d u s t r y,a c a d e m i a,r e s e a r c h, a n d l a b o r e d u c a t i o n,a sw e l l a s 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 e d u c a t i o n.T h ed i g i t a l f o r e s ta n d g r a s s l a n d e m p o w e r m e n tm o d e la i m st oc u l t i v a t eh i g h-q u a l i t y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w i t hi n n o v a t i o na n d p r a c t i c a l s k i l l s,m a k i n g a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c o n t i n u o u s i n n o v a t i o no fd i g i t a l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K e y w o r d s:d i g i t a l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d i g i t a l l a n d s c a p e;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o n;p r a c t i c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79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3期本科专业也相继开展并通过了专业认证[6]㊂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认证仍处在积极筹备的阶段,这些农业高校相关专业认证的通过,为开展专业认证下的核心课程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㊂在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快速推进的同时,2020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 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7]㊂ 课程思政 的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以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实现育人理念[8]㊂ 课程思政 将是未来高校课程教改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背景下,如何将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㊁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成为今后课程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9]㊂在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农科类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从课程所在学校优势和地理区域农业特色寻找突破口,紧跟国家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级农业人才的需求,既要保证毕业生质量符合认证要求,还要培养造就一支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思想政治觉悟高的 三农 人才队伍[4]㊂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体系构建是在认真研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国家思政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从北方寒地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明晰课程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依据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对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开展项目教学法融入思政元素的改革探索,力求实现 教书 育人 创新能力 和 工作能力 的协同一体化㊂1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是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经过4代人建设与完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植物保护专业认证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共56学时的实验课㊂本课程以操作性实验为主体,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阅读㊁科研思维㊁动手㊁创新㊁写作和就业等综合能力㊂但随着国际专业认证及思政课程建设的需要,原来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㊂因此,在原有基础上,依据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对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开展项目教学法融入思政元素的改革和探索㊂2 挖掘 课程思政 元素,融入教学课程思政是以 课程 作为 思政 的载体,探索知识传授㊁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融合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教育已步入全面建设课程思政的新时期[10]㊂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和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11]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真正实现 全员育人㊁全程育人㊁全方位育人 的教师职责[12]㊂当前,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着系统不强㊁协同性不足㊁广度和深度不够,以及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等困境[13]㊂因此,开展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学生 大国三农 情怀㊁增强文化自信㊁强化兴农强农的责任担当,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形成 亲农㊁爱农㊁敬农㊁知农㊁用农㊁强农和兴农 的正确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 一懂两爱 的新型农业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14]㊂然而,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如何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实验项目中是实验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15]㊂教师通过对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实验项目的系统挖掘,凝练出较多精典的思政点(表1),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㊁人生观㊁社会责任感及对农业的热爱㊂表1 思政元素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部分知识点实验项目知识点思政材料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基的配制病原物的营养康振生院士揭示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营养转运机制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植物病原真菌分离与培养无菌操作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保持卫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测定毒素的测定方法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注意食品卫生生防菌的筛选拮抗作用测定青霉素的发现-医学上的一个里程碑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生防菌的应用方法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植物病毒的鉴定血清学鉴定方法核酸检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祖国的强大杀菌剂抑菌机理的测定四种抑菌机理测定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特长,展现自我,适应社会植物病原真菌的接种不同类型真菌的接种方法协同作用的重要性-锈菌与寄主的互作团结合作,抗击新冠,无坚不摧893期 李永刚等: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3 专业认证背景下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体系构建3.1 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 的 项目教学 课程设计目标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㊁突出产出导向与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育人全过程[16]㊂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中提出 项目教学+团队培养 组织教学+自主学习 思政元素+知识点 职业规划+实验项目 必修+选修 和 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的教学模式㊁内容㊁方法㊁考核机制和基础建设等系统建设,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和多元化发展,满足专业认证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图1)㊂图1 专业认证下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实验课程设计3.2 确定以成果导向 的项目教学课程内容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秉承 以学生为中心㊁以成果为导向㊁持续改进 的教育理念出发,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㊁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构建[17]㊂本课程紧紧抓住专业认证的 成果为导向 的教育理念,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座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在掌握用人单位对拟招聘人员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以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将应用普遍的和重要的工作任务划分为若干教学项目(表2),旨在通过项目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㊁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㊁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㊁课堂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目标多方位整合,将课堂变为用人单位的 田间地头㊁车间或检验室 ,促进学生㊁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在学习㊁教学和技能培养上的有机结合,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实现以 成果导向 为目标的教学内容改革㊂表2 项目教学法中选修内容设定的项目及对应清单选修项目拟调用的必修实验项目提供必要条件拟对应用人单位玉米大斑菌的分离与鉴定(柯赫氏法则验证)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与培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单孢分离/植物病原真菌的接种/植物病害的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科技论文写作玉米大斑病叶/大喇叭口期的健康玉米植株/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室㊁仪器设备及各种试剂植保站/农技推广中心/农药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科院植保所/农业高等院校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病原真菌的接种/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植物病害的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科技论文写作草莓灰霉病菌/健康的草莓/依学生提供的清单提供杀菌剂/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室㊁仪器设备及试剂农药厂/植保站/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香瓜果腐病的生物防治生防菌的筛选/生防菌的鉴定/植物病原真菌的接种/植物生防细菌的接种/植物病害的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科技论文写作香瓜果腐病菌/健康的香瓜/对照化学杀菌剂/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室㊁仪器设备及各种试剂生物农药关联企业/农场/农技推广中心/农科院植保所/大型蔬菜生产基地大豆根腐病菌的分子鉴定培养基配制与灭菌/D N A 的提取/P C R 产物的扩增及测序/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科技论文写作大豆根腐病菌尖镰孢/特异性引物/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室㊁仪器设备及各种试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99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3期3.3 坚持持续改进实现教学内容必修+选修 的有机结合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打破了本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对原有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18]㊂本课程改革是在系统分析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提出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教学,兼顾传统实验教学的精髓与 项目教学 的综合能力强化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㊂一部分实验内容(32学时)设为必修: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学生操作的模式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其他实验由课下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第二部分(24学时)设为选修:采用项目教学法,按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以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划分为3~5个项目,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将来拟从事的工作内容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后自行组团,设计㊁实施㊁总结和汇报㊂因此,本教学改革成功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与项目教学有机融合的问题,并且依据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和思政教育的热点对选修与必修的项目进行持续不断地更新和调整,以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教改失去传统实验教学的精髓㊂3.4 以学生为中心 的项目教学的实施本课程改革基于 成果导向 ,完善了课程建设㊁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㊁平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等, 以学生为中心 开展项目的选择和组队,分组后选举出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和整体分工,包括查阅资料㊁设计方案㊁开题汇报㊁实施㊁总结和结题汇报(图2)㊂项目运行中如果组员不主动学习和提高操作技能,不但自己的分数较低,还会影响团队成员的成绩,如果前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后面也无法实施;自学部分不及时完成,后面实验设计也无法进行;自己分工的内容未完成,整个项目就无法按时完成㊂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从多角度驱动学生团结合作㊁共同进步,突出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核心作用㊂图2 项目教学法实施流程3.5 基于专业认证的考核标准制定课程实施过程中,由各小组组长和教师组成监督和考核小组,对开题㊁实施过程和结果共同评价和打分,再加上平时考勤和团队合作表现的分数,形成考核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见图3㊂通过这样的考核既能体现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全面性,又能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㊂图3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考核标准及评价细则4 教学成果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基于 专业认证 教育理念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五年来,在本专业领域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㊂共完成大创项目178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35项;项目获奖95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43项,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4项,其他种类奖励20余项㊂一次就业率达99%,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学生进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㊁大型国有农场㊁海关㊁农业科研院所㊁植保植检站等,还有部分学生进入先正达㊁新安江化工和孟山都等国际知名企业,就业平均薪酬全校排名靠前㊂继续深造率逐年提升,本科学生考研率为54.5%,8%的学生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㊁浙江大学㊁南京农业大学等一流农业院校㊂教师完成教改革项目26项(省级12项),获得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4项㊂公开发表课程教学改革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9部㊂获得各类教学奖80余项,教学成果奖20余项(省教学成果5项)㊂0013期 李永刚等: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5 结语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型农业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而农林高校是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源头[19]㊂基于 专业认证 教育理念对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体系构建,使学生在高校实验教学期间,能够受到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专业知识㊁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㊂同时,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㊁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对农业的热爱[20],从而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出真正能落地的高级农业人才,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国家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发展㊂同时,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也为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㊁项目教学法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㊂参考文献:[1] 王铄.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官方认可研究:沿革㊁标准与程序[J ].世界教育信息,2021,34(11):57-65.[2] 徐爱玲,唐敬超,张焕云,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 B E )理念重构闭环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J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2):648-658.[3] 郑宾国,牛俊玲,梁丽珍,等.工程教育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8):96-97.[4] 卢碧霞,贺道华,冯永忠.农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作物育种学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9):28-31.[5] 刘晓雪,冯金侠,张慧,等.关于本科农学专业实施专业认证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1):119-122.[6] J I A W G ,D U A NZY ,X I NX.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r e f o r mo f p r o c e s s e q u i p m e n t a n d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a s e d o n t h e s p e c i a l i z e d p r o g r a m m a t i c a c c r e d i t a t i o n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J ].J o u r n a l o f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a n dR e v i e w ,2016,4(4):28-41.[7] 张海龙. 发酵工程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4):1394-1401.[8] 柳叶,胡佳杰,张胜威.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以微生物学为例[J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168-1177.[9] 曹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单片机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3(7):83-88.[10] 林海萍,周湘,张心齐,等.德融课程盐溶于汤: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8):3520-3530.[11]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6):30-31[12] 郭润芳,裴家伟,林杨.高校专业基础课程 微生物学 思政案例设计[J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5):1810-1814.[13] 卢会翔,张建奎.新农科背景下实践育人的价值㊁困境与出路:以西南大学为例[J ].高教学刊,2023,9(21):141-144.[14] 郑明娥.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融入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3,3(4):92-95.[15] 刘发,赵洪运,于静泊,等.浅析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83-384.[16] 孟德光,张立山,龙颖.专业认证下结构力学教学设计与实践[J ].内江科技,2023,44(5):42-43,53.[17] 钱铮,俞洋,蒋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2,33(1):69-73.[18] 陆有飞,梁珠民,莫文湛.项目教学法在‘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4):152-155.[19] 邱蓉,张明琪.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研究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23(12):103-105.[20] 胡国元,肖春桥,程波.代谢工程 课程思政案例的挖掘与运用[J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407-1414.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o f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B a s e d o nP r o j e c t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U n d e rP r of e s s i o n a l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L IY o ng g a n g 1,L I UJ i n x i n 1,Z H A N GX u e 1,J I A N GB a i w e n 2,J I NY u 2(1.C o l l e g eo fP l a n tP r o t e c t i o n ,N o r t h e a s t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r b i n150030,C h i n a ;2.C o l l e ge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N o r t h 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 a r b i n15003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i s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y a c c e p t e d q u a l i t y a s s u r a n c e s ys t e m f o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d u c a t i o na n d i s t oe n s u r e t h es c o p ea n d q u a l i t y o f s t u d e n t s 'c a r e e r p r e p a r a t i o na f t e r g r a d u a t i o n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m e t h o dw a s t h e c o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u r s e of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o fN o r t h e a s tA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i tw a s a l s o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c o u r s ew i th s t r o n g a p p li c a t i o n a n d p r a c t i c e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s t u d e n t sw i t h t h eb a s i s a n d t o o l s t oe n t e r t h e f i e l do f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a n ds o l v e p r a c t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i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t h r e ec o r ec o n c e p t s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t h i s c o u r s e a d o p t s p r o j e c t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a n d i n t e g r a t e s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i n t ot h e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o f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s ,s t r i v i n g t or e a l i z et h es y n e r g i s t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t e a c h i n g , e d u c a t i n g , i n n o v a t i o na b i l i t y a n d v o c a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a n d p r o m o t e t h e a l l -r o u n d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s t u d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i t e m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i d e o l o g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101。

《植物病理学》课件

《植物病理学》课件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 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 植物的抗病性。
化学防治方法
选择合适的药剂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 的农药。
合理使用药剂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合理配制和使用药剂,避免过量使 用或滥用。
注意安全间隔期
在采收前应确保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已过,避免农产品 残留农药。
生物防治方法
特点
不同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不同的症状和特点,例如病 毒病害通常表现为花叶、畸形等症状,真菌病害则表现为腐 烂、长霉等症状。同时,不同植物对同一病原物的反应也可 能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病性。
03
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与 特征
植物病原真菌的种类与特征
植物病原真菌的种类
主要有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等。
植物病原真菌的特征
具有菌丝和孢子,能够侵染植物引起病害,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死 亡。
常见植物病原真菌
如霜霉病、锈病、白粉病等。
植物病原细菌的种类与特征
植物病原细菌的种类
01
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等。
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
02
具有细胞壁和鞭毛,通过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植物,引起病害

常见植物病原细菌
因、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02
植物病害的分类与识别
植物病害的分类
按照病原物分类
根据病原物的不同,将植物病害 分为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真菌
病害等。
按照症状分类
根据症状的不同,将植物病害分为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等类型。
按照传播方式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将植物病害 分为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 害等。

植物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植物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植物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昆虫等病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植物的病理学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病理学领域中,分子病理学已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植物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植物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意义植物分子病理学关注微生物、霉菌、病毒和生物化学因素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追踪病原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和机制。

分子病理学可以通过分离和鉴定归因于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定量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疾病的症状和发生机制,有助于病害的诊断和治疗。

与传统的病理学方法相比,分子病理学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特异性。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在宿主植物中的基因表达、分子相互作用和代谢调控进行研究,可以阐明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中的寄生和感染过程,深入解释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二、植物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方法1. 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学研究是植物分子病理学的重点之一,包括测序、组装和注释植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

基因组学可以阐明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组变异,为不同病害的研究提供基础。

此外,基因组学还可以帮助探索微生物与植物的作用和互动,揭示基因或蛋白质功能、调节度、表达量和基因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新的蛋白质家族或功能分子,对植物分子病理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涉及所有蛋白质的集合体,包括它们的调控、分析和鉴定。

该研究方法可以识别植物内部病原微生物和来自它们的代谢产物及其诱导的植物防御机制的变化。

同时也包括了准确测定一种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变化等领域。

研究蛋白质组可以揭示植物信号通路的反应,如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并针对突然的外部自然因素进行猝变反应,比如气候变化和有害物质所引起的多种情况。

3. RNA分析RNA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技术,通过研究RNA的序列和表达量来揭示植物病理学的细节。

RNA的序列和表达量与影响植物的代谢和生长的基因直接相关。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件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件
培训检疫人员
农业植物病理学为检疫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检 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植物检疫工作的准确 性和有效性。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有害生物控制
农业植物病理学通过有害生物控制的 理论和实践,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修复
利用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 恢复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持续性。
精准诊断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测序 、显微观察等,对病害进行精准 诊断,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治理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 手段,综合施策,降低病害的危 害程度。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抗病育种
通过基因工程、分子标记 等技术手段,选育具有抗 病性的农作物品种。
品种搭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 的病害发生情况,合理搭 配种植不同抗病性的农作 物品种。
在植物检疫中的作用
检测外来病原体
农业植物病理学在植物检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外来的病 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保护本国农 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制定检疫标准
根据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制定科学合理的检疫 标准,对外来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处理, 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线虫性病害
由植物寄生线虫引起,如花生根 结线虫病。
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引起,如水稻白叶枯病菌 、柑橘溃疡病菌。
病毒与类病毒病害
由病毒和类病毒引起,如烟草花 叶病毒、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 毒。
病害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
气候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病
1
害发生有重要影响,如稻
瘟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

植物的病理学研究

植物的病理学研究
谢产物等。
血清学鉴定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 血清学试验鉴定病原生物种类

分子生物学鉴定
应用PCR、基因测序等分子生 物学技术,对病原生物的
DNA或RNA进行分析和鉴定 。
分类体系及命名规则
分类体系
根据病原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特征,采用自然分类法进行分 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别。
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01
实施步骤
02
1. 制定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 地点、试验材料、试验方法等。
03
2. 准备试验材料,如种子、肥料、农药等。
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01 3. 选择试验地,进行土壤改良和田间管理 。
02 4. 按照试验设计进行播种、施肥、灌溉等 田间操作。
加强田间管理
包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灌等,以提高 作物的抗病能力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方法
使用杀菌剂
杀菌剂是一类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化 学药剂,可以通过抑制病原物的生长 和繁殖来达到防治效果。但应注意合 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作物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 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常用的土 壤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 种。
腐烂
植物组织湿解,伴随异味,通 常由真菌或细菌引起。
萎蔫
植物失水导致叶片下垂、皱缩 ,最终干枯死亡,通常由根部
病害引起。
传播途径和侵染循环
空气传播
病原菌通过空气流动 传播,如真菌孢子、 细菌等。
水传播
病原菌通过水流传播 ,如雨水、灌溉水等 。
土壤传播
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 或越夏,通过土壤传 播给植物根部。
研究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 ,揭示致病机理。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第4-5章课件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第4-5章课件
⑸ 对分离菌菌落不了解时,分离时要选择优 势菌落移入斜面。 如果无优势菌落,则要重新分离或将各种 菌落都分离出来,再进一步选择。
2019/5/20
吉林农业大学
11
(二) 稀释分离法
1.事先准备 大体同划线分离法
2019/5/20
吉林农业大学
12
(二) 稀释分离法
2.操作步骤(大体同真菌)
切取病组织 →表面消毒 →无菌水洗3次 →制备菌悬液 →稀释 →用约50℃培养基倒平板 → 25℃培养 →选择优势单菌落移入斜面25℃培养检查斜面上分离菌 →保存菌种
植物病害的关系》第Ι卷。
国际细菌学分类和命名委员会以他的名字作为植物病原周毛
杆菌属的命名,即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
2019/5/20
吉林农业大学
Erwin Frink Smith (1854~1927)
2
第四章 细菌病害研究技术
第一节 病原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和 菌种保存
第二节 细菌的接种 第三节 病原细菌的鉴定
这种方法并非100%可靠,但可对分离出来的多个菌株进行初筛。
2019/5/20
吉林农业大学
19
烟草过敏反应:
在确定分离的细菌有无致病性时采用
马铃薯环腐病菌、梨火疫病菌在烟草上
引起过敏性坏死反应 (HR)
2019/5/20
吉林农业大学
过敏性反应
20
三.细菌的培养
在获得了细菌的分离物后,通常要进行细菌的培养, 即将病原菌移植于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并
发表了关于瓜类萎蔫病的研究论文。曾对果树根癌病、甘兰黑
腐病和茄科植物青枯病等进行过系统研究。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同德国细菌学家A.菲舍尔在细菌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要讲原则、讲风格。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17
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3.摘要Biblioteka 应写的内容:各项研究结论(包括定性、定量信息);
也可写入采用的方法、技术名称。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新的写法

内容要体现创新性。 文字要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 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12
2.科研总结报告
⑷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估报告 项目带来的: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安全、减 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等)、

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利润、投入产出比。间接效益: 扩大推广后带来效益)、 生态效益(减少污染或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维持生 态系统稳定、增加环境中有益生物及理化因子等)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2
二.正文
通常,要对正文中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写, 通常为: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2.1
3 讨论(3.1

2.2


3.2
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
前言部分一般不参加层次编排。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30
药剂
稀释倍数 抑菌圈直径(mm)
“三线表”
1 2





平均
通常表格各行的第1列列出不同处理, 4 各行第2列后记载试验测定结果。
表中各处理的排列顺序不一定按照试验前 的设计顺序, 一般应按明显体现试验结果规律性的顺序 进行排列。
例如,进行杀菌剂试验时可按药效大小顺 序进行排列, 进行品种抗病性试验时可按抗病性 高低顺序来进行排列。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8
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部分是文章的核心。 数据整理成的表格及图是核心中的核心。

试验结果部分不必有更多文字叙述, 是用表格和图来说明问题。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9
“三线表”
表格一般均采用“三线表”,
要作到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规范
(标目明确,名称符号单位符合国标, 采用法定剂量单位)。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3
一. 科研总结材料的类型
1.专题报告(试验报告)
2.科研总结报告 3.科技论文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4
1.专题报告(试验报告)

通常是子项目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写给项目主持人的。
可用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通常要求数据详实


(经常要附上大部分原始数据)。
2013-7-29

③分析数据的方法,判断结果的标准。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7
材料与方法示例

1.材料与方法
所有田间调查均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教学基地进行,调查地点为自然 发病的田块。 1.1 时间动态的研究 2006年7月下旬,选取有代表性的发病病叶进行标记,每隔两天调 查一次田间发病情况,共调查9次,调查叶片的大小(长和宽),叶片 上病斑的个数以及最大病斑的大小(长和宽)。计算每天的发病程度, 作出病害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曲线,计算病害的流行速率,并分析病害的 流行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2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方法 空间分布型调查方法是每隔5天调查一次,共调查3次,每次随机选 择300片叶子, 调查每片叶子上病斑个数。确定病害病斑的空间分布型 均采用空间分布型指标法。
31
3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三线表”示意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32
“三线表”示意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33
藻类提取物致突变性汇总表
样品
MC-LR MC-YR MC-RR 12%MCLR 藻细胞裂解液
Ames试验
+ +/++
UDS试验
+ ++
综合评价
阴性 阴性 阴性 弱阳性 阳性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15
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1.题目 好题目的标准:概括全文,体现特点,准确精炼、具体。如:

甜瓜霜霉病流行规律的初步研究
×
甜瓜霜霉病流行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分布型研究 √ 要避免使用非公知公明的缩略语( PCR、ELISA )、字符 ($、¥)、代号(110、119)。

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2.作者
要写出:姓名(顺序)、单位(邮编等)。
如: 王楠1, 韩学勤 2 (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春 130118; 2.抚松县泉阳农科站, 抚松 134505;) 又如: 王永丰1,2 (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春 130118; 2.临江市农业技术推 广站,临江 134600)

前言部分不宜过长,一般一、二百字,最多数百字即可。
前言示例

甜瓜霜霉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病害。该病发展 迅猛,再侵染频率高,病害潜育期短,各瓜产区不 少年份流行成灾,甚至有绝产的危险,对甜瓜生产 [1] 威胁很大 。国内外对甜瓜霜霉病的发生条件与综
合防治研究的较多,但是在病害定量流行学方面研 [2-6] 究的很少 。本文对甜瓜霜霉病发生的时间动态 和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可对病害的防治提 供理论指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5
1.材料与方法

材料,即供试材料,要逐项交代清楚,但也要详略 得当。凡与试验结果可能有关的内容均应明确交代, 其余可略写。 读者对方法非常重视:方法对,试验结果才可靠; 方法新,试验结果才先进。 论文中涉及到的具体试验方法要叙述详略得当: 常规的,指出名称即可(如:PDA培养基;组织分离 法;抑菌圈试验法等); 非常规的,易查的,指出文献即可;
吉林农业大学
5
2.科研总结报告

通常是项目负责人写给主管部门的。
也可用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通常要求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


(包括工作进展、技术论证、成果评价、效益评 估、经费使用等方面)。

篇幅较长。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6
3.科技论文

主要用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故专业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科普文章。 限于篇幅不能太长, 故要求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及图。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0
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4.关键词

列出关键词的目的是有助于读者检索到此文。
关键词应选择: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重要方法、 主要结果。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21
关键词示例
如:
关键词:
甜瓜 霜霉病 流行 时间动态 空间分布型
关键词:
甜瓜 病毒病 反转录PCR
0.72
1.73 0.46 0.50
0.15
0.37 0.28 0.29
nd
nd nd 0.44
西岑滤前水
西岑出厂水 长桥滤前水 长桥出厂水
0.88
0.69 0.30 0.36
0.53
1.05 0.29 0.29
0.84
0.79 0.29 0.23
1.06
1.27 0.55 0.47
0.22
0.20 0.34 0.31
nd
nd nd nd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35
必要试验结果用图表示

必要时可将试验结果用图表示
(注意减少与表格或文字表达重复)。

许多情况下图是必须要有的
(如:病原物的形态图、电泳谱带图、植物的症状图、表示 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等),是表格不能代替的。

有些情况下(连续线条图、柱形图)图形不为必须, 但运用的恰当可以起到直观、醒目的作用。
吉林农业大学
19
胰岛素口腔喷雾制剂在大鼠及家 兔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目的
探索胰岛素经口腔给药的可能性。方法 以大鼠和家兔为动物 模型 ,进行胰岛素口腔喷雾制剂的体内降糖实验 ,同时测定了口腔给药 后的胰岛素水平变化。以皮下注射胰岛素溶液为对照 ,计算口腔给药的 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 ,以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用 3P87程序拟合了大鼠 和家兔口腔给药及皮下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以皮下注射胰 岛素溶液为对照 ,胰岛素口腔给药后 ,大鼠及家兔口腔给药的药理相对 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30 .8%和 40 .3 %。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 2 .50 %及 2 3 .89%。胰岛素口腔喷雾剂经家兔给药的血药峰浓度及相对生物 利用度均比大鼠高。大鼠口腔给药及皮下注射给药、家兔口腔给药及皮 下注射给药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权重为 1 /C/C的一室模型。大鼠与家兔 皮下和口腔给药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显著性差别 ,胰岛素喷雾剂经大鼠 或者家兔口腔给药时的吸收较皮下注射给药时的吸收快。结论 胰岛 素口腔喷雾剂经口腔喷雾后 ,起效快 ,生物利用度较高 ,这证明了胰岛 素制剂在口腔部位吸收的可能性 ,为以后开发胰岛素口腔给药制剂打下 了基础。
2013-7-29
吉林农业大学
18
摘要示例

摘要:
本文对甜瓜霜霉病流行的时间动态和空间 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病害随时间发生变 化的曲线,推算了病害的流行速率,认为该病 害为流行速率极高的病害。根据空间分布型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