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及展望
台湾问题的历史、现状与展望_0

台湾问题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篇一:结合历史与现状,谈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20XX-20XX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专业:油气储运班级:储运13-1任课教师:赵芳姓名:江锐峰学号:成绩结合历史与现状,谈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
其实讲到底就是,领土纷争的问题嘛。
自从三国时期起,孙权派人去台湾插旗,宋元划入中央管理,台湾是炎黄子孙的领土,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荷兰和美国搞事,加上日本捣乱,再加上湖南人和江苏人党派斗争,于是,台湾问题成为留给这一代人吃不饱死撑着的问题。
原有一件事我有些想不明白,就是当今中国,虽说不是世界第一强国,起码温饱小康,而且整天花天酒地,酒池肉林的也不少吧。
但是为什么台湾不归顺大陆呢,额,回归大陆。
然后我想明白了,同样是中国人,别人有钱和你自己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像别人老婆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了关系是犯法的,要浸猪笼的,至少不能光明正大地说,看我和别人的老婆睡了怎么的。
再说,台湾假如独立,假如啊,你当个大总统,和你当个省长,傻子都知道是总统名字更霸气。
当然,如果真为了一个名号做领导人,这领导不要也罢。
其实呢,台湾这位置风水好,有山有水还有石油,要啥有啥。
我国南北贸易,走这水路便宜,而且台湾处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中心,是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此岛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命财。
拦路开个收费站,是发家致富好途径啊。
再考虑军事利益,美帝和日帝如果控制台湾,中国你就别想出来混了,以台湾为前沿阵地,对大陆打击的话,就算大陆死撑到底,顶多一尸两命。
有了这么多有利条件台湾才敢跟大陆叫板。
但是,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国就像被人掐着脖子一样,迟早会到到达发展的瓶颈。
虽然马英九这几年来做得不错,但是台湾和大陆关系仍在不断下降。
最近的服贸事件就是关系下降的标志之一。
台湾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台湾问题的回顾与展望台湾问题的回顾与展望胡海舫-12服设(2)班2012328401059通过网上资料的收集和自己客厅那个上学习到的内容以及自己课外的了解。
我这篇文章将主要阐述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持续到现在也没有很好解决的台湾问题。
对其进行回顾并分析,且展望未来的发展。
首先,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抗拒统一,图谋反攻大陆。
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从中国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台湾回归中国,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但是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阻挠和台湾当局抗拒统一,两岸分离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
此时,中共中央已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作出了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
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
而后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
征文 台湾问题研究

征文台湾问题研究台湾问题研究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台湾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台湾被视为中国主权的一部分,然而,台湾地区却一直在实际运作中保持一定的自治和独立性。
这一情况给两岸关系带来了诸多复杂性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台湾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他们的历史背景、两岸关系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背景台湾问题起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大陆败给了共产党,并撤退到了台湾。
此后的几十年里,两岸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双方各自发展,互不干预。
然而,台湾地区在国际社会中以“中华民国”名义存在,在一些国家与地区与大陆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
这种状况形成了现今台湾问题的基础,也造成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
二、两岸关系现状目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并不乐观。
台湾当局坚持追求“台独”路线,一些国际势力也借机操弄。
大陆方面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行径。
这种对立态势导致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纷争和矛盾。
例如,国际上只有少数的国家与台湾保持正式的外交关系,而大多数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外交关系。
此外,两岸之间的经济交流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两岸关系及其发展方向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个问题。
三、未来发展方向面对复杂的两岸关系及其发展方向,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非常重要。
首先,双方应该保持沟通和对话的机制,加强交流与互动。
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进一步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够相互谅解和寻找解决方案。
其次,国际社会应正确看待台湾问题,尊重中国大陆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
不应支持或鼓励台湾的“台独”行径,以免加剧两岸之间的紧张局势。
最后,两岸各自应保持和平稳定的发展,以维护民众的福祉和共同利益。
结论通过对台湾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台湾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只有通过和平的对话和交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两岸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时政演讲--台湾问题

一个中国
深入交流 合作共赢 血浓于血 守望相助
三、台湾问题的现状
03
大陆对台湾问题的做法
两岸“三通”
经济唱戏
两岸“ECFA”大交
流、大合作、大发展
教科文卫体深入合作
文化搭台
赠台“大熊猫”
四、台湾问题的前景
解放台湾,统一中国
谢 看 谢 观
二、台湾问题的本质
内政 问题
1
国际共识
2
法律依据
3
心理认同
4
文化认同
三、台湾问题的现状
01
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01
1949-1978 政治对立、武力解放台湾
祖国统一
02
1978-200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03
2000-2019 “九二共识”、一国两制
三、台湾问题的现状
02
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方针
台湾 问 题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 汇报人:凌楚源 刘睿谦
01
02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本质
目录
03
04
台湾问题的现状
台湾问题的前景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01
台湾自古以来就感 需求
文化 需求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02
台湾问题的成因
国共 内战
反华 势力
台独 势力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台湾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关心。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的形势与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与研究。
一、台湾问题形势的变化台湾问题始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分离,由于历史、文化、国家意识等原因,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形成了一道由国境线、政治、军事等因素构成的界限。
从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已经持续存在了70多年。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的嬗变和台湾本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问题的形势也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冷战结束时期,许多国家认为与大陆接触是会产生风险的。
而现在,随着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台湾的存在和台湾民众的权利,支持台湾的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
例如,美国和台湾关系日益亲近,近几年来通过军售、对台湾官员的高层访问等方式,加强对台湾的支持。
其次,台湾问题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台湾民众开始关注和追求民主和自由。
这种愿望在台湾的政治领导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台湾持续推动实现全面民主化。
在大陆方面,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港澳台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开始增加。
同时,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联系也比以往更为频繁,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二、台独问题的现状与政策在台湾问题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台独”问题。
所谓“台独”,就是指台湾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实现独立的一种可能性和倾向。
尽管如此,台独的问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各方面的政策也没有执行。
目前,中国大陆对台独问题采取的政策是一贯的“一国两制”原则,即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在实际操作上,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和平统一、两岸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同时,中国大陆还为台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帮助台湾维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解决猜想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三、解决台湾问题的猜想1.台湾问题的由来1.1国民党败退台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邀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抓紧时间调运兵力,把国民党军队部署到原日本占领地区,伺机发动全国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撕毁双方协定,命令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在各战场节节败退。
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
面对艰难的形势,蒋介石采纳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
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共产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但实际掌控权力。
1949年春,以李宗仁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派出代表与共产党在北平进行最后的和平谈判。
由于蒋介石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1949年4月,共产党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以强大的攻势迅速解放了国民党统治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国民政府”各部门从成都逃往台湾;12月10日,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乘飞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飞往台湾。
1.2中国解放军积极准备解放台湾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中共领导人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
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
台湾问题课件

三、解决台湾问题
(一)从“武力解放”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二“、和平解放台 湾”的方针二“、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3、“一纲四目”的设想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反分裂国家法》与四点意见——从党的方针政策 上升到国家意志
三、解决台湾问题
三、解决台湾问题
(四)解读台海未来十种可能模式 美国兰德公司去年7月份在网上公布了一份 由其高级研究员柯瑞杰博士和政策分析员戴 维什拉帕克撰写的题为《台湾地位解决之后 的中美关系》的报告。《报告》分析了解决 台湾问题的十种可能模式:
三、解决台湾问题
一、以和平方式维持现状; 二、以和平方式统一; 三、以和平方式独立; 四、以和平方式达成妥协方案; 五、在美国不介入条件下以武力实现统一; 六、在美国不介入条件下以武力实现独立;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台湾问题原本没有问题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 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台湾问题原本没有问题
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 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随着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进程,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大战进程中,中国 关于从日本收复台湾的正义要求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同盟 国的支持。1943年下半年,同盟国将取得战争胜利的形势 已比较明朗。美国总统罗斯福热衷促成美、英、苏、中四 大国首脑会议,以便协调盟国力量,尽快战胜法西斯,同 时商议战后世界格局事宜。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问题与国共内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是导致台湾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 华民族反抗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国共两党都扮 演了重要角色。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 肩振兴中华大业,遗憾的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 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 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 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未来展望
台湾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远古时代 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 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 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 • 所以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的历史与经历
一:台湾的发现 二:台湾的失去 三:台湾的现状
•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 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 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历代对台湾的管理与移民 )、历代对台湾的管理与移民 )、荷兰殖民时期 (二)、荷兰殖民时期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政府收复台湾及对台湾的管理 (四)、清政府收复台湾及对台湾的管理 (五)、马关条约后沦为日本殖民地 )、马关条约后沦为日本殖民地 )、抗战结束台湾重回祖国 (六)、抗战结束台湾重回祖国
(一)、统一方式从解放战略到和平统 )、统一方式从解放战略到和平统 第二次台海危机 一战略 )、对台湾的具体政策从 对台湾的具体政策从“ (二)、对台湾的具体政策从“社会改 一国两制” 革”到“一国两制”
五、台湾问题的现状与展望
(一)、时代背景转换--冷战的结束与国 )、时代背景转换--冷战的结束与国 时代背景转换-- 际社会反恐的开始 (二)、两岸交往 )、两岸交往
蒋经国自一九六五年出任“行政院” 蒋经国自一九六五年出任“行政院”副院长 以来,到一九八八年去世, 以来,到一九八八年去世,实际领导台湾有 二十三年之久。 二十三年之久。台湾的经济奇迹就在那时产 生,侪身亚洲四小龙之列
三、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一)、二战时期的美国对华关系--扶植 )、二战时期的美国对华关系--扶植 二战时期的美国对华关系-- 中国作为远东大国合作伙伴 )、开罗会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罗会议确定台湾未来归属 (二)、开罗会议确定台湾未来归属 )、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 (三)、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亚太地区 遏制链条的重要一环 遏制链条的重要一环 )、中美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四)、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与台湾关系法 与台湾关系法( 年通过) (五)、与台湾关系法(1979年通过) 年通过
台湾问题的由来
主讲人 李霞 政管学院
一、台湾的历史 台湾地图 福建地图 台湾历史 台湾问题的由来-- --中国内战遗留问题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战遗留问题
内战遗产
三、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美国因素 毛泽东、 四、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战略构 想 五、台湾问题的现状与展望
一、台湾的历史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战的遗留 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战的遗留 -- 问题 (一)、抗战结束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局 )、抗战结束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局 势 )、国共内战 (二)、国共内战 )、国民党战败 退台湾, 国民党战败, (三)、国民党战败,退台湾,开始了 台湾与大陆的敌对状态
四、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 毛泽东、 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