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
职称评定查重要求

职称评定查重要求
职称评定查重要求因职称级别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
初级职称论文查重率要求低于30%合格。
中级或省级职称论文的查重率要
求低于25%合格。
高级或国家级职称论文的查重率要求低于20%合格。
对
于高级或核心期刊职称论文,查重率要求在8%-15%之间合格。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在30%以下(即0%-9%)为合格,具体要求如下: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要求为准。
教育部门职称论文评定级别

教育部门职称论文评定级别问:高级职称评定需要什么级别的论文答:1.教育教师系统:小学高级职称或者以下,2—3篇文章。
2000字符左右。
省级御拍迟教育类期刊即可。
中学中级职称,2—3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教育类期刊即可。
中学高级职称,2—3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教育类专业期刊,(教育厅主管单位)。
中专技校职称,2—3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教育类期刊即可。
高职高专讲师,3,5篇文章。
2000字符以上。
省级期刊即可。
副教授(副高)或者正教授(正高)要求4篇左右中文核心期刊,一般杂志数量不定。
2.经济财会系统:高级经济师:3篇左右文章,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经济管理类期刊即可。
高级会计师:3篇左右文章,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经济管理类期刊即可。
3.建筑工程系统:中级工程师:2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技科工类期刊即可。
高级工程师:2篇以上,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工类或者建筑类等专业期刊。
4.农林水利系统:中级工程师:2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技科工类期刊即可。
高级工程师:2篇以上镇李,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工类或者专业期刊。
5.医学护理系统:中级职称,2篇以上,2000字符以上,省级医学类期刊即可。
副高职称,2篇以上,2000字符以上,医学类专业期刊或贺敏者国家级医学类期刊。
答:职称评定一直是僧芹卜多粥少,竞争很激烈。
评职称,职称论文是关键轮首敬。
腊慎那么如何去准备职称论文呢?问:论文分为哪几个级别答: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1、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医学职称评定sci认定要求

医学职称评定sci认定要求医学职称评定中的SCI论文认定要求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旨在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以下是具体的SCI认定要求:一、论文原创性首先,被认定的SCI论文必须是原创性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
论文必须未在其他地方发表过,且不存在抄袭、剽窃等问题。
二、期刊选择SCI论文必须发表在经过认证的SCI期刊上。
这些期刊经过严格的评审过程,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论文作者应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期刊,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三、论文质量SCI论文的质量是评定的重要标准。
论文应具备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准确的数据分析、清晰的结论阐述等要素。
此外,论文的撰写也需规范,符合学术规范和标准。
四、影响因子SCI论文的影响因子是衡量其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指标。
影响因子越高,表明论文的学术价值越大。
在职称评定中,通常会考虑论文的影响因子,以评估作者的学术贡献。
五、审稿过程SCI论文的发表需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
评审专家会对论文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确保论文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
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更能体现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水平。
六、引用次数SCI论文发表后,被引用次数也是衡量其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
被引用次数越多,表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价值越大。
在职称评定中,被引用次数也是评定作者学术贡献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医学职称评定中的SCI论文认定要求包括论文原创性、期刊选择、论文质量、影响因子、审稿过程和引用次数等方面。
这些要求共同构成了SCI论文评定的体系,确保了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职称论文的要求。职称论文的要求是什么?

职称论文的要求。
职称论文的要求是什么?职称论文的要求是对于职称评定者而言,是提交职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条件,也是评定职称等级的重要依据。
在此,本文将详细列举职称论文的要求,采用九个提纲标题:一、论文主题论文主题应与所申请职称的领域或范围相关,同时应能反映申请人的研究方向和水平。
二、格式要求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规范,要求字体、字号、行距、页码等符合学术要求。
同时还要求论文内容应有章节、图表及参考文献等标准部分。
三、论文篇幅论文的篇幅一般在20000字以上。
不同职称级别的论文要求的篇幅也会有所区别,一般随着职称级别的提高,论文的篇幅会相应增加。
四、内容要求论文内容应突出申请人的研究成果,能够证明申请人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论文的内容应符合学术规范,注重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
五、数据来源论文中的数据来源应准确、可靠,并且来源应被明确标注出来。
此项要求也可促使申请人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六、语言要求论文的语言应符合学术标准,严谨规范、简练明了。
应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不规范的语言表达。
七、图表要求论文中使用的图表应符合通用规范,清晰易懂。
考虑到评审人员的角度,可为图表添加简要解释。
八、成果陈述论文中应突出申请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陈述、阐述。
成果的陈述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生动性,以便让评审人员更好地理解。
九、学术水平论文的学术水平是职称申请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
因此,申请人需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以证明自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综上所述,职称论文是对于职称申请者而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
申请人需要注重论文的内容质量、学术标准、语言表达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水平。
1. 论文主题:这一提纲强调了职称申请者论文主题的重要性。
申请人应当选择与所申请职称的领域、范围相关的主题,以表明其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实践知识。
2. 格式要求:这一提纲明确了论文格式的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码等方面。
中级工程师发表论文一般对哪些方面有要求

中级工程师发表论文一般对哪些方面有要求随着职称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现在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也是需要发表论文了,而且在论文要求上也是有所提高,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表示论文越来越难发表。
但其实只要人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去一步一步完成,相信论文要审核通过也不是很难,至于一般对哪些方面有要求呢?一、评中级职称的论文要求
评中级职称要在刊号为CN、ISSN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还要一篇专业技术报告。
注:部分专业评委会有要求2篇论文的话,按照该评委会要求。
还有中级职称论文发表的期刊一定要是正规的,要求文章查重率不能超过30%,具体还要看实际城市的要求。
另外由于论文刊登在网上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建议人才发表文章的时间需提前。
且文章上传在网上的时间越早对评职称越有利。
一般来说,论文发表到刊物上再到刊物出版,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要想评定职称的论文能赶上职称申报截止时间,那么论文是越早发表
越好。
职称材料申报的截止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八月底,这个时间点很重要,要发表中级工程师论文的人才可要记住了。
三、职称评审论文署名
四、发表刊物的正规性
那么怎样鉴别论文期刊是否正规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新闻出版总
署网站上进行查询,一般查询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登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官方网站;
第二步,在媒体名称:输入期刊名字,输入验证码点击“查询”;
第三步,最后会显示你查的期刊的一些情况,如果没有正规刊号或查
询不到正规刊号都是非法刊物。
关于副高职称评定论文要求

关于副高职称评定论文要求一、评副高职称鉴定论文要求:关于具有规则学历、资历的副高档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需论文2篇(申报医学科研副研讨员须供给3篇);不具有规则学历,副高档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需论文3篇(申报医学科研副研讨员须供给4篇)。
二、鉴定副高职称论文需具有的条件:1.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揭露发表研讨方向共同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
2.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揭露发表研讨方向共同的专业学术论文二篇以上。
底层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减少一篇论文,但要求供给一篇能够彻底反映自己任现职以来专业作业数量和质量的作业总结。
作业总结应包含专业技术人员完结的本专业作业的数量和质量。
数量指标应从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的作业业绩数量来体现;专业作业质量应经过专业作业取得的作用、做出的奉献、社会、同行的认可程度来衡量。
3.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本专业科技着作一部,自己编撰部分不少于3万字,并一起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揭露发表研讨方向共同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4.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及以上奖一项(为额定获奖人员,并有一级证书)或相关荣誉奖项,并一起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揭露发表研讨方向共同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期刊收稿一般以版面为单位,所谓的版面实际上是一本杂志的页面,一般为16开的规范。
但由于一些期刊对字体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其特点是不同的。
加上除了文字外,还包含标点符号、空格等。
在论文中,如果它涉及到图像、形式、空间占用必定的空间,而且还能够根据必定的字符空间。
因而,每个期刊的版面编列都是有限的,一般一个版面字符数在2000-3000左右(不算图或表格)。
四川省医生副高职称评定论文要求

四川省医生职称评定论文要求关于如何申报现在有较多的帖子在解释,前面的考试和申报跟多的是看自己的资料复习和申报情况,而我这里说的是关于论文方面和科研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要求(一)论文要求。
聘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期间,出版、发表的本专业著作、论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的、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三级医疗机构在A类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论著2篇以上)。
2.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且已正式出版)1部以上。
(二)科研要求。
此项不作为申报必备条件,但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项目,尤其对三级医疗机构申报人员应进行重点考察。
聘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成果之一:1.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含同级政府颁发的同等级别奖项)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市厅级以上立项综合研究课题1项或县级政府单项研究课题2项以上的课题负责人,已结题(以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为准)或课题进展良好、取得阶段性成果(以项目申请合同书为准,并提供年度执行报告)。
3.获得本专业新技术国家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以专利证书为准)。
二、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要求(一)论文要求。
聘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期间,出版、发表的本专业著作、论文,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的、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三级医疗机构在A类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论著1篇以上)。
2.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且已正式出版)1部。
(二)科研要求。
此项不作为申报必备条件,但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项目,尤其对三级医疗机构申报人员应进行重点考察。
聘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成果之一:1.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及相应奖项(含同级政府颁发的同等级别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北京理工大学职称评定论文要求

北京理工大学职称评定论文要求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到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
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
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
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
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
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
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
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
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
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到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职改办[2004]7号各市(州)人事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为了在职称评审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按照国家人事部和一些国家行业主管部委联合下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对论文的要求,并根据《甘肃省评定职称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试行办法》(甘职改办[1998]07号文件)在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近几年来一些学术期刊的变化情况,现就我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学术刊物级别的认定制定如下办法。
一、职称评定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要求(一)申报评审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聘任副高级职务以来,须有由本人独立撰写或作为第一撰写人、执笔人(以期刊中标注为准),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专辑)全文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二)申报评审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聘任中级职务以来,须有由本人独立撰写或作为第一撰写人、执笔人(以期刊中标注为准),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专辑)或在正式出版的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申报评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是否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由各部门、各单位自行确定。
学术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和单位,一般应该要求有正式发表的论文。
不要求正式发表论文的人员,必须提交1篇本人撰写、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技术报告或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总结。
应鼓励申报评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钻研专业理论,撰写学术论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正式发表论文者优先晋升中级职务。
(四) 独立完成或作为第一完成人公开出版了本专业专著、教材,可视为已达到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要求。
在1部公开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教材中撰写3万字以上,可视为已达到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要求。
(五) 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得公开发表论文的部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用在本部门、单位内部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在有关学术技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代替公开发表的论文,并附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二、刊物级别的认定(一)国家权威学术刊物的认定执行《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见附件)。
(二)省部级学术期刊的认定认定省部级学术刊物的原则为:1.国家行业学会、专业学会和国家部委主办或主管的学术期刊(列入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名录除外)。
2.全省大行业学会和省直厅局主办、经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批准登记的学术期刊。
3.省部大报理论版。
4.一般本科院校学报。
5.在正式出版的全国性本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可视同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三)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1.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科技新闻等,以及不足一个印刷页的资料;2.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四)我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均按上述规定界定学术刊物级别,各系列不再另行制定学术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三、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前我省职称评聘中有关对论文要求的规定不再执行(包括各系列、专业制定下发的量化评审条件中有关论文的基本要求)。
附: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二00四年四月二十二日附件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一、名录《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解放军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3000字以上论文)、《人民大学复印资料》(3000字以上论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人才》、《经济法制》、《党建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国人口科学》、《史学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哲学动态》、《中国科技论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辞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古代语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语文》、《文艺理论与批评》、《方言》、《民族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当代语言学》、《当代作家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电影艺术》、《民族文学》、《明清小说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语言与翻译》、《回族研究》、《蒙古语言文学》、《中国民族教育》、《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育》、《外语与外语教学》。
《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电视》、《舞蹈》、《黄钟》、《音乐艺术》、《中国书法》、《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美术》、《美术研究》、《中国摄影》、《舞蹈艺术》、《中国油画》。
《中国工艺美术》、《雕塑》、《装饰》、《中国纺织美术》、《中国服装》、《服装科技》、《中国包装》、《国外包装技术》、《中国广告》、《国际广告》、《家具》、《中国陶瓷》、《中国宝玉石》。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党的文献》、《历史教学》、《历史档案》、《文物》、《考古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西欧研究》、《美国研究》、《考古》、《文献》、《考古与文物》、《中国钱币》、《中国博物馆》、《敦煌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资料工作》、《中国出版》、《编辑学报》、《编辑学刊》、《图书发行研究》、《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中国地方志》、《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中国广播》、《新闻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
《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家》、《人民司法》、《人民检察》、《人民公安》、《法学研究》、《现代法学》、《刑事技术》、《公安研究》、《警察技术》。
《教育研究》、《心理学报》、《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心理科学》、《课程教材教法》、《心理科学进展》、《电化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教学与研究》。
《经济研究》、《经济科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计划经济研究》、《经济研究资料》、《国际经济评论》、《财政研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中国统计》、《统计研究》、《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金融研究》、《审计研究》、《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保险研究》、《财政》、《中国人口研究》、《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工业产权》、《税务研究》、《投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旅游学刊》、《数理统计与管理》、《生产力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国际金融》、《经济学家》、《财经研究》、《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对外经贸实务》、《中国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研究》。
《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B、C、D、E、G辑》、《数学年刊·A辑》、《数学年刊·B辑》、《数学进展》、《科学通报》、《计算数学》、《计算机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应用概率统计》、《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运筹学杂志》、《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机器人》、《自动化仪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电气自动化》、《电信科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小型计算机系统》。
《物理学报》、《光学学报》、《声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物理学报》、《化学物理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红外研究》、《光谱与光谱分析》、《计算物理》、《物理实验》、《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计算机科学》、《强激光与粒子束》、《波谱学杂志》、《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物理学进展》、《低温与超导》、《材料研究学报》、《半导体技术》、《光子学报》、《量子电子学报》、《力学与实践》。
《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分子催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学通报》、《结构化学》。
《地理学报》、《地质学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天文学报》、《气象学报》、《海洋学报》、《海洋科学》、《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冰川冻土》、《经济地理》、《中国岩溶》、《地球化学》、《地层学杂志》、《岩石学报》、《沉积学报》、《古生物学报》、《岩矿测试》、《天体物理学报》、《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人文地理》、《干旱区地理》、《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古生物学报》、《动物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遗传学报》、《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自然科学史研究》、《生物物理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生态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生物化学杂志》、《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生物数学学报》、《昆虫分类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植物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植物保护》、《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中国生物防治》、《蛛形学报》。
《导航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煤炭学报》、《石油学报》、《测绘学报》、《化工学报》、《建筑学报》、《水利学报》、《土木工程学报》、《铁道学报》、《金属学报》、《硅酸盐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半导体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原子能科学技术》、《力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宇航计测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大气环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软科学研究》、《管理现代化》、《煤矿设计》、《煤矿科学技术》、《矿山测量》、《石油勘探与开发》、《矿物学报》、《矿床地质》、《燃料化学学报》、《测控技术》、《中国铁道科学》、《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化工冶金》、《中国造纸学报》、《纺织学报》、《食品科学》、《中国酿造》、《冶金自动化》、《建筑结构学报》、《水力发电学报》、《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水运工程》、《有色金属》、《材料科学进展》、《粉末冶金技术》、《复合材料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学报》、《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热处理学报》、《发光学报》、《钢铁研究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电子科学学刊》、《无线电工程》、《中国激光》、《光电工程》、《通讯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信息与控制》、《核电子学与探索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技术》、《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机械工业自动化》、《中国机械工程》、《太阳能学报》、《内燃机工程》、《动力工程》、《内燃机学报》、《空气动力学报》、《航空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实验力学》、《爆炸与冲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电工技术杂志》、《中小型电机》、《大电机技术》、《制造技术与机床》、《轴承》、《低压电器》、《电气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