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内容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考点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_______半球,_______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_______带,没有______带。

(主要位于_____纬度)(3)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大陆的_______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_______;是一个性_______的国家。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我国地理位置优越,_______兼备。

我国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_______经济、_______业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_______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临太平洋,沿海多_______,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便于从陆地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2、我国领土四至点:(1)最北端:黑龙江省_______北端的_______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N)(2)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______(4°N)(3)南北纬度相差约_______度,距离约5 500千米,因而产生了______________差异(4)最东端:_______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5)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高原上(73°E)(6)东西经度相差约_______度,距离约5 200千米,因而产生了_______差异。

3、疆界与海域(1)中国陆地总面积约_______万千米2,差不多与_______面积相等,仅次于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万多千米,领海宽度为_______海里。

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知识点图表

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知识点图表

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知识点图表地理学科中,民族知识点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八年级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习关于民族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知识点图表: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

中华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是中华民族中最大的民族,占中国总人口的91.51%。

二、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地。

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游牧为主,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三、回族回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唯一的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少数民族。

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回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四、藏族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素有“雪域高原”的美誉。

藏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畜牧业和农业。

五、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同时也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民族。

维吾尔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手工艺等。

六、苗族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手工业和商业。

苗族文化丰富多彩,有着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

七、彝族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彝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为主,同时也是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包括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

总结地理学科中的民族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和地域特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知识点图表中包括中华民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学习和了解这些内容。

七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点

我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点一、疆域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疆域辽阔,东起东经60度12分的黑龙江龙江口,西至东经73度40分的帕米尔高原的康定门(我国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的边界地区),南起北纬3度52分的琼州海峡,北至北纬53度32分的黑龙江中游黑龙江与额尔古纳河汇合的地点。

1. 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亚,处于北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之间,地处世界东经73°40′至135°03′、北纬18°03′至53°33′之间。

东临黄(东海、南海)、东海(琉球岛属于日本)、南濒东、南我国海,西隔新疆、青藏高原与中亚、南亚接壤,北与俄罗斯、蒙古、朝鲜三国相邻。

2. 地理环境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和山地等地貌类型。

我国地形横断面具有东高西低、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

我国地质构造多样,地震、地层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气候带式和地形地貌分异。

地理环境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区划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四级。

二、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人口密集,中西部人口稀疏。

我国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是我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人口数量2021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1442万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之一。

2. 人口分布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等。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

3. 人口政策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包括计划生育政策等。

4. 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老龄化问题、人口过多问题、城乡差异等。

未来,我国的人口问题将是一个持续关注的话题。

结语我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是地理学重要内容,对于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的人口一、中国的人口特征: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7亿)。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停止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正增长,人口一直增长。

3、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多西少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人口密度表示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黑河位于黑龙江,腾冲位于云南)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2、人文因素:交通、经济水平、开发早晚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

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

三、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四、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五、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

每年仍有大量增长人口是因为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六、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

(性别比例失调)七、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中国的民族我国共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为壮族。

民族结构以汉族为主。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部地区。

云南是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蒙古族—蒙古包、那达慕大会;傣族—竹楼、泼水节(云南省);吊脚楼--便于通风、散热、排水、防潮(自然环境湿润);藏族—雪顿节、锅庄舞、糌粑、油酥茶;朝鲜族(东北地区)—长鼓舞、跳板;维吾尔族—手鼓舞;侗族—风雨桥(便于行人休息,遮风挡雨防晒)。

中国的地形一、地形类型: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二、地形区:地名加地形类型地势:地表高低三、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四、山区面积广大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利影响:1、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林业、牧业等);2、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等。

八上地理《人口》知识点+练习

八上地理《人口》知识点+练习

八上地理《人口》知识点+练习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一、单选题1、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D、死亡率低2、(2011·泰安)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全国山东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面积(万平方千米)960 15 19 120人口(万)133972 9579 3732 300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39.5 638 196 2.5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3、(2017·赤峰)“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4、从陆地面积和人口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A、第二位,第三位B、第三位,第二位C、第三位,第一位D、第一位,第一位5、(2017·福建)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图2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迅速增长B、人口数量缓慢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口的是()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6、读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面下列各小题(1)图四个省区,没有陆上疆界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四个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区域是()A、①B、②C、③D、④7、(2017·广东)图中的我国东西不之间明暗交界线与我国_______吻合度最高。

初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其中人口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学习人口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人口的分布、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人口地理知识点。

下面是对初中地理人口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人口与人口分布1. 人口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居住和生活的人的总数。

人口数量的多少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人口的数量,通常以人/平方公里来表示。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一般是城市、沿海地区或肥沃的农业区,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则是高山、沙漠或寒冷地区。

3.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在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流域,而西部地区人口较为稀疏。

二、人口与人口增长1. 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增长的速度。

人口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正的人口增长率表示人口数量在增加,负的人口增长率则表示人口数量在减少。

2.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除去迁移因素后,因出生和死亡引起的人口变化。

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3.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上升趋势。

老龄化是许多国家社会面临的挑战,其原因包括生育率下降、医疗条件改善和人均寿命延长等。

三、人口流动1.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迁入和迁出两个方面。

2. 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是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3.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化可以带来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也同时带来了城市过度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人口与环境1. 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密切。

人口的增长会对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包括粮食、水资源、耕地等。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中国的民族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中国的民族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占8%,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4、民族风情:如:少数民族乐器:①长鼓(朝鲜族) ②两面鼓(傣族) ③马头琴(蒙古族) ④合欢萧(壮族)⑤冬不拉(哈萨克族) ⑥神鼓(藏族) ⑦鹰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⑧芦笙(苗族、侗族)节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等。

中国的人口1、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黑龙江省)(53N附近)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海南)(4N附近)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黑龙江省)(约135E)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新疆)(约73E)3、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
1、到第五次人口普查为止,中国共有12.9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中国的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占8%,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4、民族风情: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