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DOC 51页)
枸杞采摘园建设实施方案

枸杞采摘园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枸杞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保健和药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枸杞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建设枸杞采摘园成为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规模化的枸杞采摘园,以提供优质的枸杞产品和采摘体验,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地区建设枸杞采摘园,以保证枸杞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2. 设施建设在枸杞采摘园内建设采摘工具、休息区、厕所等基础设施,提供给游客和采摘者使用,提升采摘体验。
3. 枸杞种植选择优质的枸杞种植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保证枸杞的品质和产量。
4. 采摘体验提供给游客和采摘者不同的采摘体验项目,如采摘比赛、枸杞制品DIY等,增加游客参与度。
5. 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和采摘者前来参与,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项目实施1. 确定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地理位置选择、设施建设、种植计划、采摘体验项目规划等。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支持、银行贷款、合作伙伴投资等方式筹措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3. 团队建设组建专业团队,包括枸杞种植专家、营销人员、采摘园管理人员等,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4. 实施监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通过枸杞采摘园的建设和运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 社会效益提升当地枸杞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 生态效益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六、总结枸杞采摘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枸杞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将枸杞采摘园打造成为一个集枸杞种植、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枸杞产业发展方案

枸杞产业发展方案一、前言。
枸杞,这颗小小的红色果实,可是个大宝贝。
它在养生界那可是相当有名气,就像养生界的小明星一样。
咱们要是能把枸杞产业好好发展发展,那可不得了,既能让大家更健康,又能让咱们的腰包鼓起来,这可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二、现状分析。
# (一)优势。
1. 养生功效被认可。
枸杞具有明目、滋补肝肾等多种养生功效,大家都知道“保温杯里泡枸杞”,这说明枸杞在养生方面的知名度可高了。
不管是年轻人想养生,还是老年人保持健康,都会想到枸杞。
2. 种植基础较好。
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大片的枸杞种植园。
这些种植园就像枸杞的小王国一样,有经验丰富的果农在辛勤照料着。
而且,枸杞适应能力还挺强的,在不少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都能生长。
# (二)劣势。
1. 产品单一。
现在市场上的枸杞产品主要就是枸杞干,就像枸杞一直在走单一的“风格路线”,缺乏创新。
除了直接吃或者泡水,很少有其他新奇的产品形式。
2. 品牌知名度低。
虽然枸杞有名,但是专门知名的枸杞品牌却不多。
就像一群有才华的演员,却没有几个能成为大明星一样,很多枸杞都是默默无名地在市场上。
3. 市场竞争混乱。
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市场上的枸杞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不良商家把不好的枸杞混在好的里面卖,这就像在一群好人里混进了几个坏蛋,把整个枸杞市场的名声都有点搞坏了。
# (三)机会。
1. 健康养生需求增长。
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了,对养生产品的需求就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枸杞作为养生佳品,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候,就像搭上了顺风车,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2. 电商平台助力。
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展得热火朝天,这给枸杞的销售提供了一个超级大的舞台。
不管是深山里的枸杞,还是偏远地区的枸杞,都能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
# (四)威胁。
1. 其他养生产品竞争。
在养生市场里,还有很多竞争对手,像人参、燕窝之类的,它们也都在争夺消费者的钱包。
枸杞要想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还得下一番功夫。
枸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

枸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枸杞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枸杞产业现代化种业水平,保障枸杞良种的充足供应,夯实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根据《农业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推进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产业发展现状枸杞产业是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是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最具潜力的富民产业。
在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培育出枸杞新品种X个,储备新优系X个;基地标准化率达到X%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X%以上,清洁能源设施制干率达到X%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X%,加工转化率达到X%以上。
打造出X个区域公用品牌、X个枸杞知名品牌和X个优质基地。
其中:枸杞连续二年稳居全国农产品中药材品牌榜第二名,区域品牌价值达X.X亿元;截至X 年底,全市枸杞累计种植在册面积X万亩,年产量X万吨,年产值X亿元,枸杞生产、加工、流通企业X余家,产品达十大类X余种,有X万人从事枸杞生产经营,枸杞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劳动力就业和脱贫富民的朝阳产业。
枸杞引领着全国枸杞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市枸杞产业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枸杞制干、加工、鲜食、菜用等专用品种匮乏,优质种苗纯度不高,良种区域化发展格局未形成,苗木市场监管信息化程度低,枸杞良种育繁推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功能性品种培育滞后成为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短板。
二、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技术路线(一)总体思路坚持市场导向、标准引领、创新驱动、扶持、品牌经营的原则,按照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思路,聚焦枸杞产业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种质资源评价利用、良种种源保护、良种繁育示范企业培育及良种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我市枸杞育种科研优势,加强功能性良种选育攻关,高标准构建枸杞产业现代种业体系,推动我市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目标到X年,高标准建设X个枸杞种质资源库,加快选育一批具有区域表征、优质高产多抗、经济效益明显的枸杞专用良种;大力开展枸杞良种种源保护,提高良种穗条供应能力,建设X 个枸杞良种种源基地;提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枸杞良种流通市场,加快主栽良种和标准化繁育技术推广,培育X-X个级枸杞良种繁育示范企业。
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实施方案范文

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实施方案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于保健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枸杞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因其独特的功效被广泛认可。
现代枸杞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国许多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
为了实现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供五实施方案,以促进现代枸杞产业的发展。
一、健全枸杞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生产流程是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在枸杞种植、收获、加工等环节制定标准化管理方案,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于提高枸杞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要求枸杞生产环节中从最初的育苗、浇灌、施肥到成熟采收、真空包装、储运保鲜全程监管,确保商品枸杞的生产工艺、环节遵守标准化技术管理要求。
二、扩大枸杞基地种植面积现代枸杞种植规模的扩大,是实现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全国各地均在积极发展枸杞产业,应进一步加大枸杞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在产业链延伸方面下大功夫,从产量、品质、工艺和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加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这样才能够推动枸杞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推进枸杞深加工技术研发枸杞深加工技术,是提高现代枸杞产业附加值的核心技术之一。
因此,要大力加强枸杞深加工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拓展枸杞产品的市场应用领域。
同时要加强装备、工艺、技能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为实现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四、提高枸杞品牌价值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品牌价值的提升是关键,也是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重要步骤。
由此,需要注重提升枸杞品牌的文化内涵、产品品质和市场影响力,建立品牌效应,促进销售,增加收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枸杞品牌推广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五、加强枸杞产业政策支持为发展现代枸杞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十分重要。
相关政策包括对枸杞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财政激励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扶持金融政策、科技支持政策等。
此外,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和实施监督,确保枸杞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惠农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惠农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为充分发挥枸杞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快枸杞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我区枸杞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聚焦枸杞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立杞、质量兴杞、品牌强杞、改革活杞,进一步提高我区枸杞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影响力。
二、目标任务到2023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培育枸杞种植及加工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5家;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5000万元;到2025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培育枸杞种植及加工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8家;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1亿元。
三、重点任务(一)枸杞园区建设工程。
以种植企业和经营主体为主导,在星海镇、沟口街道办事处逐步扩大枸杞种植面积,扩大现有枸杞种植基地规模,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枸杞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促进枸杞种植、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枸杞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质量追溯体—1—系。
筛选修订建立统一的宁夏枸杞生产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进一步促进枸杞种植、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
做好“富硒枸杞”文章,利用现有土壤富硒优势,生产加工特色枸杞产品,打造枸杞及相关食品品牌。
(二)枸杞质量提升工程。
制定符合我区的枸杞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大力推广实施枸杞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控制病虫害危害损失。
大力推进枸杞区域化发展、良种化栽培,规范准化生产和机械化装备,鼓励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两品一标”认证,支持枸杞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富硒枸杞”示范区建设,推动我区枸杞“富硒”认证工作。
(三)枸杞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利用项目支持、金融补贴等方式,优先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枸杞生产加工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
有计划、分步骤推广枸杞种植新技术新产品,实施枸杞行业人才培育工程,着力破解枸杞产业人才缺乏、支撑能力弱的问题。
枸杞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枸杞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枸杞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中草药材,被誉为“红枣之后的第二宝”。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枸杞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枸杞产业也逐渐成为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枸杞产业在我国仍存在着种植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开发不足等问题,亟需制定科学的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枸杞产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枸杞种植技术水平,实现枸杞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2. 建立完善的枸杞产业链条,推动枸杞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3. 拓展枸杞产品市场,促进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策略。
1.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枸杞种植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科研力量,推广优质种苗和种植技术,提高枸杞产量和品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2. 建立枸杞产业合作社,推动农户规模化种植。
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引导农户共同投资种植,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提高枸杞种植效益。
3. 加强枸杞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
鼓励企业投资兴建枸杞加工厂,推动枸杞产品深加工,开发枸杞饮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4. 拓展枸杞产品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加强对外宣传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枸杞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促进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枸杞产业科技创新、种植规模化、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 资金扶持。
加大对枸杞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支持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建设和市场开拓,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 技术指导。
加强对枸杞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 市场监管。
加强对枸杞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保障枸杞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
五、总结。
枸杞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枸杞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民都应共同努力,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推动枸杞产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枸杞项目计划书

枸杞项目计划书1. 项目背景枸杞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中国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它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目前,枸杞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质量控制和产品营销等问题,使得枸杞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枸杞产业的发展,制定本项目计划书,以实现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枸杞生产基地,实现枸杞的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推广。
具体目标包括:•建立一套规范的枸杞种植和养护技术体系;•建立一家专业的枸杞加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枸杞产品;•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推广枸杞产品;•提高枸杞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 项目计划3.1 枸杞种植基地建设为了实现枸杞的规模化生产,我们计划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枸杞种植基地,并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枸杞的质量和产量稳定。
具体计划如下:•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提高土壤肥沃度;•种植优质的枸杞种苗,并进行适时的浇水和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枸杞的抗病虫害能力;•建立枸杞生产数据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生产情况;•定期进行枸杞的采摘和养护工作。
3.2 枸杞加工企业建设为了保证枸杞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计划建立一家专业的枸杞加工企业,以进行枸杞的初加工和深加工。
具体计划如下:•购置先进的枸杞初加工设备,包括清洗机、烘干机等;•与冷链物流公司合作,确保枸杞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新鲜度;•建立合理的枸杞产品质量检测流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开展枸杞产品的深加工,包括提取物的制备和制成品的生产;•建立枸杞产品追溯系统,确保产品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3 枸杞产品市场推广为了提高枸杞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
具体计划如下:•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包括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推广渠道选择;•开展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包括参加行业展会、举办线下专题讲座等;•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与零售商和餐饮企业合作,推广枸杞产品的消费场景。
宁夏生态枸杞实施方案

宁夏生态枸杞实施方案宁夏是我国重要的枸杞生产基地,枸杞种植业在宁夏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促进宁夏生态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优化土地资源。
1. 合理规划枸杞种植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加强土壤改良工作,提高土壤肥力,为枸杞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科学种植技术。
1.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利用率。
2.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科学施肥,提高枸杞的产量和质量。
三、产业升级。
1. 加强枸杞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
2. 发展枸杞旅游产业,推动枸杞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宁夏枸杞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政策支持。
1. 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枸杞产业发展,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2. 加强对枸杞产业的监管,保障枸杞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市场营销。
1. 加强枸杞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拓展国内外市场,开拓枸杞产品的出口渠道,提高枸杞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生态保护。
1. 加强对枸杞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水源地和生态功能区。
2. 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工作,保护野生枸杞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七、人才培养。
1. 开展枸杞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推动枸杞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 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枸杞科技创新,提高枸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宁夏生态枸杞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宁夏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枸杞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为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宁夏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DOC 51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宁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中宁县人民政府2018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加强宁夏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及市场规范的指导意见》(宁政办发【2014】57号)。
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颁布,进一步确立了枸杞在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中的战略性主导地位,同时也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1.2中宁是宁夏枸杞产业的核心产区中宁是宁夏枸杞产品生产与文化聚集的核心区,是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的龙头。
近年来,中宁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成立了推进中宁枸杞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枸杞产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汇各方之力,集各方之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展,系统描绘中宁枸杞产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从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标准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细化方案、明确职责、严格考核监督,把中宁枸杞产业放到宁夏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加快中宁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宁枸杞品牌价值,提升枸杞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引领中宁枸杞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1.3 中宁枸杞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宁枸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4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有10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
中宁枸杞作为道地药材记载于多种医书中,神奇功效为历代医家和食疗学家所推崇,也是大多数家庭保健常用的滋补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本经上品,清代《中卫县志》记:“各省入药枸杞皆宁产也”。
中宁枸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唯一药用枸杞来源。
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种植的正宗原产地,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明•弘治(1501年)年间首次将中宁枸杞列为“贡果”(《宁夏新志•物产》),被誉为“红宝”,作为历代“贡品”延续至今,已成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中宁县把枸杞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初步建成包括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生产加工、营销流通、文化旅游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催生了一批关心研究枸杞养生文化的创作队伍,成为全国枸杞文化展示窗口。
1.4 中宁枸杞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宁是全国枸杞的集散地,是全国枸杞价格的晴雨表。
建成的占地1300亩的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集枸杞交易、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发布、观光旅游、枸杞文化及黄河文化展示为一体,被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枸杞干果达7万吨以上,市场交易额达25亿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宁枸杞保健功能被进一步认可,枸杞保健品、药品得到深度研发,枸杞出口持续增长,需求量大增,中宁枸杞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章产业发展现状2.1 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枸杞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稳居世界第- 1 -一。
2017年全国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区,其中以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等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形成了中宁枸杞核心区,宁夏枸杞辐射区,青海、甘肃、内蒙等地枸杞带动区的产业布局。
2017年宁夏枸杞面积发展到90万亩,青海约44万亩、甘肃约35万亩,新疆约32万亩、内蒙古约20万亩、河北约8万亩,其他地区约有6万亩。
全国干果产量约27万吨,年出口10000多吨,出口额为12000万美元,枸杞产值超过100亿元。
如图2-1 所示图2-1 2017年全国枸杞种植情况2.2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宁夏作为我国枸杞最早的种植地区,生产规模、果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均居全国前列。
2017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90万- 2 -亩,占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45%,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川以北为重点的区域布局。
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8.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年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
以枸杞干果、果汁、果酒、籽油、芽茶等产品为主的各类销售、加工企业达到200余家,其中规模加工流通企业超过60家,枸杞加工转化率15%,枸杞及产品出口量与出口额分别达到6500吨与7000万美元,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宁县枸杞收入占农民纯收入40%以上,一些产区规模乡镇及专业村农民收入占到了60%以上。
2.3 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20.3万亩,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0.41万亩,建成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3万亩,有机枸杞基地5000亩,中药材GAP基地2020亩。
全县枸杞加工流通企业13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企业自建、联建基地的有33家,其中:基地面积在500亩以上的17家,500亩以下的16家。
全县共有枸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0多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宁枸杞、宁夏红、百瑞源),宁夏著名商标11个,企业自主品牌34个。
开发生产枸杞果酒、籽油、花蜜、芽茶等六大类30多种加工产品,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杞皇”、“杞王”、“宁安堡”、“杞之龙”、“DDST”等34个自主品牌。
全县枸杞营销队伍超过1.2万人,年营销枸杞- 3 -干果100吨以上的流通企业达72家,其中有16家企业取得了进出口经营资格。
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国家。
2.4 中宁枸杞产业园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县枸杞产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再造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安排部署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以六个中心、六个小产区、六个关键环节、六个全覆盖的“四个六”为载体,推动枸杞产业向着规模化种植、科技化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2017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3万亩,干果产量达4.7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达161.56亿元人民币,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前十强。
枸杞产业已成为中宁最具特色的一项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养生产业和文化产业。
在基地建设方面,全县规模化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76%,在基地建设上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六个全覆盖”技术,建成六个小产区标准化枸杞基地10.4万亩,创建国家级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3万亩。
“中宁玺赞枸杞”获准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杞之龍”枸杞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质果园”;百瑞源、源乡、杞泰、大地4家枸杞基地获得宁夏枸杞优质基地;舟塔、源乡、杞泰、早康、大地、中杞、百瑞源7家枸杞基地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宁枸杞种植系统示范区”称号。
在科技支撑方面,加强与中科院、宁- 4 -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先后实施枸杞新品种培育与反季节高产栽培、新型制干与保鲜技术研发及示范、枸杞活性物质提取与保健品研发等科技合作项目15个,破解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在枸杞加工方面,建成中国枸杞加工城、中宁县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枸杞加工园区,入园企业20家。
全县枸杞加工企业发展到5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出口企业17家,上市企业2家,开发生产枸杞果酒、籽油、花蜜、芽茶等七大类4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枸杞加工转化率达15%以上。
在市场流通方面,拥有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年交易量及交易额分别达12万吨、50亿元。
开通淘宝网中国特色宁夏馆中宁枸杞专区,渤海商品交易所枸杞交收运营服务中心落户中宁,建成中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和O2O线下体验馆,启动顺丰杞航枸杞鲜果营销,实施中宁枸杞“百城千店”计划,在南京、银川、海口建立3家“中宁枸杞馆”,“中宁枸杞生活馆”进驻大连、成都、郑州等12个大中城市,并在多地建立50多个“中宁枸杞旗舰店”,在区内建设枸杞专卖店35个,形成了实体营销、电商、微商多元化销售的现代新型营销体系。
在品牌保护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
加强“中宁枸杞”证明商标管理,实行中宁枸杞包装物备案制度,强化动态管理。
建立中宁枸杞质量检测体系、中宁枸杞质量追溯系统,强化全程质量监管。
坚持不懈地开展证明商标维权、枸杞市场清理整顿、枸杞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严厉打击硫磺熏蒸枸杞及假冒中宁枸杞销售等不法- 5 -行为,维护中宁枸杞产销市场经营秩序,有效保护了中宁枸杞的品牌和声誉。
第三章产业发展优势3.1资源优势中宁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
正是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全国最优越的自然环境,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和“甘美异于他乡”的美誉。
气候条件--中宁县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9℃,年日照时数达29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92.3mm,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1898.3mm,≥10℃的有效积温达3349℃,无霜期161天。
光照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为中宁枸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中宁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得益于黄河与清水河的交汇形成,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拥有532平方公里富硒土地,分布在黄河和清水河两岸,含量多在0.225-0.5mg/kg之间,土层厚度达40-50厘米,且硒元素含量适中,土壤偏碱性,有利于枸杞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吸收利用。
水文条件--黄河居中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清水河自南向北与黄河交汇,旱能灌、涝能排,为中宁枸杞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3.2区位优势中宁县位于宁夏的中部,是中国和宁夏的几何中心,京藏、福- 6 -银、中郝、中营、定武、乌玛6条高速公路,包兰、宝中、太中银等3条铁路,以及109、101、102国省道贯穿境内,建设中的宁夏城际铁路更是将中宁与首府银川的车程缩短到50分钟以内。
中宁县位于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距河东机场160公里,距香山机场与沙坡头5A级景区5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和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是天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3.3科技优势中宁枸杞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实用管理技术,以枸杞硬枝、嫩枝扦插育苗,幼龄立体复合套种和密植早丰产,科学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设施烘干,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滴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枸杞现代新技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备,产业联盟、协会、商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机构健全,院地(企)合作紧密,初步建立起了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控体系、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枸杞科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