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

合集下载

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8
知识点五:考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1、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所显示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金属的质量。 2、等时间内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越多,反应速率越大,金属越活泼。
知识点六: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1、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比较反映前后溶质中金属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 2、金属的化合价不同:比较反应前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计量数的积;
3
4
知识点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可发生反应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常 见 的 金 属 :Mg Al Zn Fe 常 见 的 酸 :盐酸,稀硫酸
知识点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1、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铁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二价铁 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先反应,该金属反应完其他金属按顺序参与反应
6
知识点四: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定与验证
判定:
1、与酸反应:能与酸反应的大于不能与酸反应的 与酸反应现象明显的大于不明显的
2、与盐溶液反应:能将金属X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大于不能将X从其金属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的,且能置换金属>X>不能置换的金属
验证:
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判断三种金属与水反应; 2、判断三种金属与酸反应; 3、判断三种金属与他们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小结
初三化学
1
主要内容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定与验证 5、金属反应的计算问题 6、探究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
知识点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内容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018初三化学人教版下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例导析含解析

2018初三化学人教版下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例导析含解析

第 1 页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3.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要点梳理】要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1.几种常见的金属(1)常见的重要金属:铁铝铜锌钛锡金银等。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常见金属的特性(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第 2 页4.合金知识(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2)生铁(含碳量为2%~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

因含碳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碳量越大,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3)黄铜、青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钛合金等也是常见的合金。

(4)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要点诠释】1.金属的用途要从不同金属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等各方面考虑。

如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因为铜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小,价格比银低很多,资源比银丰富得多。

2.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要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要点诠释】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12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12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通式:活泼金属+酸― →盐+氢气 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位于 氢 之前。
3.常见金属在盐酸、稀硫酸中的现象
考点三
金属与某些可溶性盐反应、置换反应
1.通式:金属+盐溶液― →新盐+新金属 2.反应发生的条件: (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前换后” ( K、 Ca、 Na 除外) ; ( 2)盐必须可溶。
( 3)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 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盐必须可溶于水, 金属不包括 K、 Ca、 Na,因为 K、 Ca、 Na 太活泼,会与盐溶液 中的水反应) 。 ( 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遵循优先原则:①多种金属和一种 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②一种金属和多种 溶质的盐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第12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通式: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 属 镁 在空气中点燃 在氧气中点燃或常温下在空 气中缓慢反应 2Mg+ O2=====2MgO 4Al + 3O2=====2Al 2O3(或 4Al+ 3O2===2Al 2O3)
点燃 点燃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1
2
3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 中用酒精灯加热 镁条剧烈燃烧,发 出耀眼白光
将另一片相同铝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 箔伸入到充满氧 酒精灯加热 气的集气瓶中, 引燃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 铝箔剧烈燃烧, 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 发出耀眼白光 一层薄膜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进行 1、2 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 度是否与氧气的 有关。
( 3)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金属必须打磨除去氧化层或污物。 ②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硝酸和 浓硫酸。 ③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盐必须能溶于 水 。 ④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钾、钙、钠。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金属的活动性是指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不同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

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一、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通常用与酸反应的强弱来表示。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与更多的酸发生反应,产生金属盐和氢气。

常见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包括钠、钾、铝等。

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则与酸的反应较弱或没有反应,如铜、铁和锌等。

金属的活动性还可以通过与水反应的表现来进行判断。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会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金属氢氧化物。

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在与水反应时反应不明显或产生缓慢。

二、金属的反应顺序在金属元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反应顺序。

反应顺序通常用金属的电位来表示,电位越负表示金属活性越强。

具体来说,金属A比金属B电位更负,那么金属A就会在与酸或其他金属离子反应时取代金属B。

以常见的金属为例,反应顺序为钾 > 钠 > 铝 > 锌 > 铁 > 镍 > 铜。

也就是说,钾能够取代钠、铝、锌、铁等金属,而铜则容易被其他金属所取代。

三、金属活动性的应用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 电池制造: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对电池的正负极选择至关重要。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常被用作负极,而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则用于正极。

通过反应释放的电子在电池中产生电流。

2. 防腐蚀: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用于防止其他金属的腐蚀。

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覆一层锌,形成镀锌铁,锌会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铁不被腐蚀。

3. 金属提取:根据金属的反应顺序,可以利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将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提取出来。

这一原理被广泛用于冶金工业。

4. 金属合金制备: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顺序,可以实现金属合金的制备。

例如,通过加入少量的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可以提高某种金属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综上所述,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顺序对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

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

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

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

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考查内容之一。

从每年的中考试卷评析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各地中考试卷,将相关题型及解题注意事项小结如下:【考点1 】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知识链接: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Au,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H)强,能把另一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例1、经过课外学习,小明发现镍(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________ 、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1)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2)已知镍盐中镍元素显+2价。

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及其应用,属记忆及简单应用考题。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所缺金属为Ca;(2)金属Ni的活动性比金属铜、金属汞强,所以金属Ni能够跟铜、汞等的可溶性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Ni+CuSO4=NiSO4+Cu或Ni+Hg(NO3)2=Ni(NO3)2+Hg等。

(只要合理并符合要求即可)【考点2】考查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知识链接: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前面;(2)酸要用无氧化性的酸,如盐酸、稀硫酸等;(3)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而不发生置换反应。

◎例2、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 Cu(Zn)稀盐酸B. 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C. CuO(Cu) 稀硫酸D. Na2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解析:A中Cu与稀盐酸不发生置换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的后面,而Zn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选项C中CuO能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与稀硫酸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选项B、D中的杂质及欲保留的物质均能与所选试剂反应,同样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知识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

知识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15字的断句: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8字的断句: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口诀)原子具有还原性,由强到弱分得清;离子也有氧化性,强弱顺序逆着行;置换反应前换后,氢前金属置换氢。

氢前金属易锈蚀,电化锈蚀最恼人。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从左→右顺序,反映了金属在溶液中失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即还原性),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氧化性)。

该表有多种应用,归纳如下:(1)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金属可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氢的反应。

氢前:Zn+H2SO4(稀)=ZnSO4+H2↑氢后:Cu+H2SO4(稀)(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排在前边的较活泼的金属能把后边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Fe+CuSO4=FeSO4+CuCu+FeSO4例外情况:①极活泼金属(K、Ca、Na等)与盐溶液反应:首先活泼金属置换水中氢,而生成碱和氢气;新生成的碱有可能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性碱。

如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依次是: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可合并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②活泼金属(Mg、Al、Zn等)和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可以产生氢气:如NH4Cl与Mg反应时,NH4Cl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Mg与溶液中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H+]的降低又促使NH4Cl水解平衡向右方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Mg2+与碱生成Mg(OH)2↓沉淀。

NH 4++H2O NH3·H2O+H+Mg+2H+=Mg2++H2↑Mg2++2NH3·H2O=Mg(OH)2↓+2NH4+③金属与具有强氧化性的盐发生非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

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

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

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

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
稳心态,重效率的复习,下面网小编整理了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内容,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2018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
1.概念金属性: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的大小金属活动性: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的大小
2.通过探究说明金属活动性a与酸:镁、锌、铁都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要强b金属间的置换反应铁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铜能置换出银,故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
(1)能否与酸反应
(2)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3)相同时间产生的氢气的量
(4)产生相同氢气的量所用的时间
(5)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越靠前越易置换出H2
(2)越靠后越容易被置换出来(不管是氢前氢后)
(3)K Ca Na太活泼,能与水起剧烈反应,故不能用于置换其他金属,故目前为止所学的置换反应有:金属置换氢金属置换金属炭置换金属
4.常考题型:
1以图表的形式考察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或时间或剧烈程度,从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2实验探究题,通过金属与酸或金属与金属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判断几种不同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