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课件PPT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77965.
主目录
01 课 前 导 读;
03 课 文 赏 析;
02 字 词 学 习;
04 拓 展 学 习;
第一节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 。 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 《彷徨》、《呐喊》、散文《朝花夕 拾》、诗歌《野草》等。1918年发 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 日病逝于上海。
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试着描述一下你的老师
秉性慈祥 为人正直 酷爱读书
拓展学习;
鲁迅名言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拓展学习;
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哪几种动植物
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 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 蛉、蟋蟀、蜈蚣、斑蝥
作者简介
课前导读;
塾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 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
师
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
寿 镜
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 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 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
七年级课件
下课啦!
教师:77965.
48
可添加内容.
可删除页面.
添 加 内 容
01
02
03
04
可添加内容
可添加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优秀课件

整体感知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百草园的景物
雪地捕鸟
自由快乐的乐园
美 女 蛇 故 事
三味书屋环境
“事先?生枯”,‘燥怪哉无’味这虫的,是书怎么塾一回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 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能力提高
免费下载:本单元试卷或课文练习
如果试卷不会下载,请先学习下这个:免费下载教程 试卷内容非常多,可以拉到网页底部进行“翻页”“下一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 革命家。原名为周树人,笔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与弟弟 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 弟”。1918年5月,首次用“ 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__________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精神的 扬人”。作品包括杂文集:《热风》、《坟》、《且介 杂文》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
三味书屋
过渡 环境 活动
留恋
对 严肃 老 枯燥 师
也有趣
方正、质朴、 博学
不回答“我”的 问题 有戒尺不常用
读书入神时学生可画 画
深入探讨 你认为作者描写三味书屋的生活意图是什
你说我说: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 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 心理。
增添神秘色彩
冬天有趣的游 拍雪人
戏:
捕鸟: 扫、支、撒、系、牵、看、拉
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1)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方正、质朴(2)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热爱学问,醉心读书(3)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热爱学问,醉心读书(4)外貌描写: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和蔼
4.从炼字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品味语言。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连续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着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体现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情。
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脉络。 2.精读描写“百草园”的语段,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1.品味描写“百草园”的语段,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2.赏析具体的句子,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寄寓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教师点拨:发散思维,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观点一】“我”在“百草园”中感受到了自由、纯粹的童年快乐,而在“三味书屋”中体会到压抑、沉重的成长压力。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保护孩童天真本性的重要性,也更清楚地认识了封建教育的落后与腐朽。
【观点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成长的两个精神空间,“百草园”中自由、无虑的成长岁月和“三味书屋”中严厉、枯燥的学习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正是借此表达对孩童纯真、美好天性的赞美,对快乐童年的怀恋。
人教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写法思考: ①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 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 下雪带来的乐趣。
②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前边写了春、夏、秋三季的景物,这里再单写 一下冬天的捕鸟活动,正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③第9自然段中,三个“也许……”句我们该怎么理解 ?
动 态
听觉
高
低
斑蝥 人形的何首乌根
覆盆子 木莲
句式二: 单是...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翻开 按住
低唱 弹琴
拍喷
声音 动 动作 物
就有...
何首乌藤 木莲藤
缠络
木莲果
像莲房
何首乌根 拔 像人形
形状 植 味道 物
覆盆子 摘 像小球 又酸又甜
4.试着分析这一段的写作方法有何妙处?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地抚摸,写出少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3.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分别写了哪些
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哪些角度、什么顺序描写
这些景物的?
句式一: (碧绿的)菜畦
高
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静 态
视觉
低(紫红的)桑椹来自也不必说鸣蝉 长吟 (肥胖的) 黄蜂 伏 (轻捷的) 叫天子 窜
1.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 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部分是对比关系,把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 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适 合儿童心理和发展的乐园,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 活乐趣,一个是妨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私塾生活, 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张PPT

水审車◎別三媒节术鲁迅疑难字词辨析*罕h占n 塾sh j 髓suT 敛li占n 塑su 觅mi攒cuQn 箔b6 蜕tui* 确凿quezao 菜畦cai qi 蟋蟀xT shuak 竹筛zhd shai渊博yu召n bo对匕谷bY gu 缠络chan lud 绣像xiu xiang崇鼎沸ding fei作者介绍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它的笔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h 鲁0■IJ.'I B F T**«辭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歸瀛臍鶴辭麟斯 如ffiSxT hai (醋肉醤)徙,心情苦闷之中。
“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 静来”,原集名《旧事董捷》,后改为.《朝 花 二为龙喻, ~~著到了中年才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写,/〒味是指毒 之味,史书之味,子书 文章选自少这本散文集,散文集的崇该文写于1926年9月,作者正生活在辗转流曹轄菁蠶到亲切「生动;课文分析崇[■百草园在我的心中是什么地位呢?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乐园”乐在何处?有趣的景物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活动乐我儿时的乐园乐景乐乌百草®的自倉术汤和命崔 (碧绿的)(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植 鸣蝉(长吟) ) ) (肥胖的)黄蜂(伏 (轻捷的)叫天子(窜 静 态低一高 裂高一低 描侈农物:有序多角度多感 音、状、味)(色、课文分析糸全段重心在哪儿?重心是“单是”以后,详写“泥墙根4+4-一帀。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找抿蚣摘覆盆子 单是 就有 按斑螯 拔何首乌何首乌的根课文分析崇写捕鸟用了那些动词?“扫、露、支、系、牵、看、拉、罩” 九个动词■准确生动描绘出捕鸟的全过£ 程,表达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
虽没有点明“乐园”,却乐在其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精彩课堂
(4)“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 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句中连用三个“也许”有什么表达效果?
连用三个“也许”表猜测,表达出作者深刻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无奈与依依惜别的深 情。 (5)第9段最后两句是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
两个感叹句。写出了“我”即将离开百草园的无限依恋之情。
精彩课堂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精彩课堂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为了表现主题,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精彩课堂
(3)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 情态。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精彩课堂
步骤一 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彷 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精彩课堂
2.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
• 动物界下又分为若干门,分别是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古杯动物门、腔肠动物门 、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螠虫动物门、舌形动物门、奇 怪动物门、纽形动物门、颚胃动物门、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线形动 物门、鳃曳动物门、动吻动物门、棘头虫动物门、铠甲动物门、内肛动物门、环节动物 门、星虫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舌螺动物门、缓步动物门、有爪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帚虫动物门、古虫动物门、棘皮动物门、须腕动物门、毛颚 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七年级语文上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8张PPT)

这种表述不仅没有矛盾,反而通过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了童年 视角的纯真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了成人与儿童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这样的 开篇为读者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成长过程中失去的纯 真世界的感慨。
精读课文
朗读课文第10至24段,思考:三味书屋是怎样的地方?作者在那里有 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味书屋:古老庄重,有陈旧的书桌椅子、字画、木质窗户。 有趣的事:折腊梅花,花瓣洁白如雪,香气扑鼻;寻蝉蜕,仔细寻找 后兴奋地与小伙伴分享;捉苍蝇喂蚂蚁,观察蚂蚁忙碌搬运食物。
精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中关于寿镜吾先生的描述,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根据文中的描写来分析他的性格和教学特点。
精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中关于寿镜吾先生的描述,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根据文中的描写来分析他的性格和教学特点。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 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分析:这里体现出寿镜吾先生教学循序渐进。一开始严厉可能是为了 让学生快速适应学习环境和规矩,后来逐渐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学习任 务,说明他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是一位认真负责且 有教学智慧的老师。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地方的生活? - 这两个地方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
1.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地方的生活? 本文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的生活。 2. 这两个地方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在环境、活动、氛围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环境差异:百草园是一个自然的环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着各种植物和昆虫,是一个孩 子们可以自由玩耍和探索的地方。而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典型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严肃的教室, 有着严格的纪律和学习氛围。 活动差异:在百草园中,孩子们可以进行各种游戏和探险,如捉迷藏、观察昆虫等,这些活 动充满了乐趣和自由。而在三味书屋,活动主要是读书、写字和听讲,这些活动更加注重学习 和知识的积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

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 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共10篇文章。 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 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即:晚年回忆起少 年时代的事。
三味书屋
学习环境
封闭、沉闷
教课先生 学习内容
老先生 (死板、冷漠)
不懂的古文 (枯燥乏味)
百草园
开阔、优美
长妈妈、 闰土的父亲 (亲切、耐心) 自然景物、 故事、捕鸟 (神奇、有趣)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写作特点
(1-8)
(9)
(10-24)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赏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欣赏精妙写景,学习写作手法。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简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段。 2.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 模仿课文第二段,写一段不少于 400字的写景文字。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5.三味书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草园中有许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 在三味书屋中有没有类似的趣事?
爬上花坛去折腊梅; 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捉了苍蝇喂蚂蚁。
小组讨论: 鲁迅对三味书屋到底怀着怎样的情感呢? 复杂的: 既有对先生教育的不满, 又有对先生为人的敬重和怀想; 既有对只要读书的无奈, 又有对做戏画画的乐趣和怀念; 既有对三味书屋的不安, 又有对后院戏耍的沉迷和快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一幅童 年生活的精彩画卷,成年后的鲁迅在仰望 流云时,追寻闪烁在他眼前的一朵朵晨光 里绽开的花朵,是何等的诗意,又是何等 的惆怅,放下手中的书本,人生经历的书 本却又悄然翻开,让我们也拿起笔,精心 描绘一段精彩的童年趣事。
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策划:屠元成 斯苗儿 郑少艾 制作:姚 莉 审核:刘飞耀 责编:张作梅
读书是贯穿三味书屋的关键词,跳读课文: 圈画包含“读书”意思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
“只要读书”
“就只读书”
不满 无奈
“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有没有乐趣可言呢?
人声鼎沸的读书
画画做戏的学生
入神专注的先生
怀念、惆怅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入神的观察描写,幽默温馨的文字, 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 都是值得怀想的。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时间:2011-11-20
实际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 成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 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 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 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 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 个充满生命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与孩 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 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 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 ——钱理群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பைடு நூலகம்
齐读第10自然段,说一说:
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
自由朗读10-24自然段,整体感知:
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 主要有那几个场景?
只要读书的无奈 习字对课的辛苦 后院偷得的乐趣 人声鼎沸的读书 画画做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