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马鞍山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调查报告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概述黄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其中,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村落、徽州古城等景点更是享誉海内外。
此外,黄山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温泉资源以及独特的徽州文化等。
这些资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 开发成果黄山市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通过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黄山市还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2. 开发问题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不足,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二是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三是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区服务质量不高。
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
一方面,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另一方面,推广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2. 创新旅游产品针对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应加强创新和特色开发。
结合黄山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开发徽州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展示徽州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开展户外运动、生态体验等旅游活动。
3.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安徽省推出旅游投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推动旅游业 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旅游税收政策
安徽省实行旅游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降 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竞争力。
法律法规
旅游法
01
安徽省根据国家旅游法,制定和完善相关地方法规,规范旅游
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环境保护法
02
安徽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确保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相协调,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土地管理法
03
安徽省在土地管理方面制定相关法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支
持旅游业的发展。
政策法规对旅游业的影响
促进旅游业发展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旅游 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 于吸引投资、扩大市场、提升
服务水平。
市场需求对旅游业的影响
市场需求对旅游产品和服 务的影响
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发展,推动 安徽省旅游业不断创新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 务。
市场需求对旅游业竞争力 的影响
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 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安徽省旅游业的竞争力
和市场份额。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山水景观、湖泊、河流、森林等。这些 资源为游客提供了观光、探险、休闲等多种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 游和消费,从而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人文旅游资源
总结词
人文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对游 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安徽省的公路交通建设不断完善,提 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为区域 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徽省马鞍山市环境调查报告

安徽省马鞍山市环境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安徽省马鞍山市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综合分析,报告揭示了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马鞍山市目前存在着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为了改善马鞍山市的环境质量,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行动,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推动环保技术创新、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等。
1. 引言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马鞍山市的环境挑战,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其次,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
最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调查结果。
3. 环境问题分析3.1 大气污染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马鞍山市存在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工业排放和车辆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
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还对植物和动物生态造成了威胁。
3.2 水体污染调查发现,马鞍山市的水体污染问题同样严重。
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和氮磷化合物。
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是主要的污染源。
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资源的健康有害影响,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3.3 土地退化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马鞍山市的土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原因包括土地污染和土地沙化。
工业废弃物和过度的农业开垦是主要的原因。
土地退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4.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马鞍山市的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4.1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提高环境监管的效果。
马鞍山十四五文旅解读

马鞍山十四五文旅解读马鞍山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中游,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制定,马鞍山将进一步发展其文旅产业,以提高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对马鞍山十四五文旅规划的解读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马鞍山的优势与定位马鞍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以及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
根据十四五规划,马鞍山将打造成为四季宜居、山水相融、文化旅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马鞍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马鞍山将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参考内容:马鞍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宏村、宛陵和圣墟等,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保护经验,如黄山风景区和扬州古城的保护模式。
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马鞍山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参考内容:可以参考国内外生态优美城市的经验,如瑞士洛桑和加拿大温哥华等,借鉴其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
3. 旅游业发展:马鞍山将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质量。
参考内容:可以从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如厦门和三亚等旅游城市。
4. 乡村振兴:马鞍山将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参考内容:可以借鉴湖南长沙的乡村振兴模式,同时结合马鞍山的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
三、马鞍山十四五文旅规划的具体举措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力度,并开展相关的文化旅游活动。
同时,可以建立相关的文化产业园区,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2. 提升旅游景区服务和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硬件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和卫生间的建设,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3. 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丰富多样的乡村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4.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安徽马鞍山市主要旅游景点

安徽马鞍山市主要旅游景点
安徽马鞍山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其中的主要旅游景点:
1.花山景区
位于市区西北方向,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景区内山峰峭立,溪流潺潺,景致十分壮美,是登山爱好者的胜地。
2.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市区南端,占地面积广阔,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望江楼公园
位于市区南端,紧邻长江,是一处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为主的公园。
步步有景,风景优美,适合散步游览。
4.天平山景区
位于市区北部,拥有天然气峰、龙门古寺等景点,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是游客感受本地风土人情的好地方。
5.鸠兹遗址文化公园
位于市区东北部,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内保存着鸠兹古城遗址、博物馆和民俗文化展览等,让人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
以上景点是安徽马鞍山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前往欣赏,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马鞍山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实践报告

马鞍山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实践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马鞍山凹山地质文化公园位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地质文化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园。
安徽马鞍山市主要旅游景点

安徽马鞍山市主要旅游景点
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旅游资源。
下面是安徽马鞍山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介绍:
1. 马鞍山市博物馆
马鞍山市博物馆是马鞍山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展览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地质、生态等多方面,是了解马鞍山市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
2. 马鞍山市神仙山
神仙山景区是马鞍山市的一处自然风景区,景区内有著名的仙人洞、神仙湖、天门冲等景点,是旅游和避暑胜地,也是拍摄影视片的理想场所。
3. 马鞍山市南湖风景区
南湖风景区是马鞍山市的一处人文景观区,景区内有南湖、灵山、玉带湖等景点,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景和文化人文的旅游胜地。
4. 马鞍山市火车站广场
火车站广场是马鞍山市的一个城市中心广场,是马鞍山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 马鞍山市天平山风景区
天平山风景区是马鞍山市最大的山岳风景区,景区内有天平山、下坑村、清水谷、雀鸟谷等景点,是一处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
以上就是安徽马鞍山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介绍,希望对您的旅游行
程有所帮助。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优秀9篇)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优秀9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一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⑴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⑴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XX)标准。
⑴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⑴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
花溪是一个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一qi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
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
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鞍山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调查报告摘要: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安徽省的东大门,紧邻江苏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是马鞍山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了马鞍山的旅游业现状,调查问卷表明,马鞍山旅游主要业态逐步发展齐全,在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带三区”的马鞍山旅游业总体空间布局,并形成了多个旅游品牌与多条旅游线路,也指出了马鞍山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各旅游景区开发尚有欠缺、城市知名度不够高、旅游业推广力度不够、已开发旅游资源整体分布不均衡、旅游商品发展力度不够,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围绕“休闲”二字做文章;开发环马二日游路线,打造精品品牌;以诗歌文化为依托,动静相宜发展旅游;政府强化主导作用,做好品牌推广。
关键词:马鞍山、旅游资源、开发、整合旅游业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加地方收入的产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的关注,同时,旅游业也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呈平稳上升趋势,在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下,近年来马鞍山市政府也将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瑰丽的山水风光、悠久的文明历史、绚烂的诗歌文化构成了马鞍山市众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众多经济数据表明,马鞍山市旅游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缺乏旅游知名度,缺乏品牌特色。
如何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换成旅游竞争优势从而推动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我们成立的调查小组对马鞍山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拜访专家、查找书面资料等多种方式对马鞍山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深入细致的分析了当前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同时,我们还针对马鞍市如何做好资源开发与整合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与措施。
一、马鞍山旅游资源介绍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北与南京江宁接壤,南与芜湖毗邻。
背靠两淮,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碧水东流至此回”说的就是此地。
这里山环水绕,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文人骚客多驻与此,五千年来的岁月沉淀,两千年来的城镇兴废,王朝更迭,多少文物古迹、名篇佳作封存于历史典卷中。
自1956年建市以来,现如今,马鞍山形成了瑰丽的山水与灿烂的文化相互依存,悠远的历史与崭新的现实有机融合的城市格局,可见,这片土地旅游资源密集程度高,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并存。
自然景观观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三大类构景要素。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四大类构景要素。
按照旅游行业实施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上所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用此旅游资源分类表对马鞍山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之后经过认真分析,将马鞍山的旅游资源大致分为8个主类、18个亚类、33个基本类型。
本表是通过本队的实地旅游资源调查、图书资料查询及网站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对马鞍山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所形成的分类表。
(参见表l)表1马鞍山旅游资源分类表1.1滨江山水文化旅游带马鞍山地处长江之滨,其采石古镇更是马鞍山名胜古迹集萃之地。
这里地势险要,是古代边防要塞,关津渡口,多少风云人物在这里争雄逐鹿,无数有志之士与此倾注心血。
在采石古镇的西南临江处,一山拔地而起,突兀江流,因形似田螺,故名翠螺山。
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现,太白楼,广济寺,燃犀亭,娥眉亭,怀谢亭,翠螺轩等古建筑咸集于此,错路有致,谐和成趣。
山间小道蜿蜒曲折,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翠林中山花艳放,争奇斗艳。
泉声鸟语,清幽辽远。
游人拾级而上,登山远眺,视野豁然,远山一碧如黛,尽收眼底。
娥眉亭背山面水,景色优美,历代雅士登亭游览,北宋沈括《峨眉亭》诗中有“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南宋文天祥被俘后,曾泪洒与此,明杨基,袁宏道,清成运等名人都与此留下名篇佳作。
亭左三元洞陡嵌悬崖绝壁中,游人可立此眺望江景,此处傍崖依山,下落无底,江水拍溅崖壁,探身俯视,如倚危楼,令人目眩。
相传吴承恩著西游记的灵感就获与此。
姿态瑰丽的翠螺山麓,还长眠了一位老人,他就是林散之,老人羡慕李白,林老便长途跋涉到此地,只为领略太白遗风,先后描绘了《翠螺秋色》、《翠螺山》、《秋行横江》、《横江秋趣》、《牛渚晚归》等画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浓墨与枯笔相配,梦绕斯地诗仙。
林散之艺术馆收藏了他各个时期的佳作,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是中外游人观赏当今草圣墨宝的好去处。
太白楼背依翠螺山,浓荫簇拥,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古建筑,今太白楼飞檐重阁、歇山屋面、雕梁画栋,碧瓦朱甍,具有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中飞檐走壁,造型古朴典雅,回廊嵌有李白生平碑刻,多有名家楹联,并珍藏郭沫若亲笔书诗一首。
缘木梯登至三楼,推窗远眺,但见长江如练,白帆点点,江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翠螺山三面为锁溪河环绕,河畔横江馆则以诗仙的《横江词》而名声大噪,杜牧横江馆内议古今已成佳话,历代文人途经采石,无不到此馆一游,松柯芝,王世贞等都留有横江馆的诗句。
翠螺山西麓伸入江中的悬崖峭壁便为采石矶,壁高数十丈,巨石排空,危岩临江,独立峥嵘。
早在1400年前,南朝诗人王僧孺就赞誉采石矶“危岛耸峙,枫林如画”。
公元762的那个秋日的黄昏,花甲之年的李白乘一叶扁舟从天边飘来,小船遥对敞开的天门,他陡然想起自己20岁时途经这里就吟出的诗作《望天门山》,时过近迁,依然大江若带,烟水苍茫,沙鸥翔集,每到夜晚,皓月清辉,江枫渔火,诗人醉了,醉倒在江边的联璧台,台下,绝壁临江,深渊万丈,诗仙挥墨,一首《夜泊牛渚怀古》便跃然纸上。
美酒浇湿了他的怅惘,他看到不远处小山上的竹子,便吟出了《慈姥竹》,看到江边的人头装的石头,又吟出了《望夫山》,飘过横江,他一口气吟出了六首《横江词》,政途的不顺让此时的李白孤愁难耐,他登上高高的矶石,朦胧的醉眼里,月影摇江,他情不自禁的张开双臂,向着江中的那轮醉了的月亮扑了过去。
从此民间便流传了李白身着宫锦袍泛舟赏月及跳江捉月的动人传说。
采石腰间现有一座李白衣冠冢,据说埋葬的就是诗人的宫锦袍。
李白在采石的事迹反应出他对这方水土的热爱,其在马鞍山地区游踪达33处,留下诗作60余首。
离翠螺山不远处有座望夫山,原有地藏王店,宋明以前,地藏王殿僧侣众多,香火极盛,因称小九华山。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锣鼓喧天,夜以继日。
远如苏、杭、沪、汉口、九江,近如南京、芜湖、含山、和县、江宁、当涂等地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
乃为佛教圣地。
山顶临江处有块望夫石,似妻望夫归,是记载最早的望夫山的传说,望夫女感天动地,多被雅士颂赞,陶安来游,诗兴大发,作有《望夫山》。
1.2中心城区都市休闲旅游区位于市区中心的雨山湖,水域面积上千亩,雨山湖娟秀妩媚,周围九峰远近错落,环湖而立,素有“九山环一湖”的美誉。
景区内自然风光旖旎动人,湖水淼淼,水波荡漾,一碧万顷,草合情,花含笑,天水相连鸟飞翔,是远离城市喧哗的一方净土,是人们回归自然,寻求世外桃源的极佳场所。
湖面平静清澈,微波荡漾,湖岸曲桥卧波,绮楼朱阁亭台长廊应接不暇。
北园花繁树茂,曲径通幽,花卉万盆以及雪松,龙柏,广玉兰等名贵树木。
鱼港,莲池,竹林,长廊,水榭等错落其间,疏密有致。
此院的“芬芳苑”内花团锦簇,清香扑鼻,美不胜收。
南园则以幽、雅、静为特色,双虹桥,勿染亭,淡悠亭等园林小品建筑或点缀在碧波之滨,或直落于奇花异草之中,亦显风姿别具。
现园区修建了多处儿童乐园及运动健身的场所,常见老人晨练,儿童嬉戏与此,更有一家三口傍晚园中散步,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四条繁华的街道环湖而立,湖东路两侧百年梧桐耸立,金秋时节,落英缤纷,遍地金黄,蔚为壮观,一方面成为城中一景,另一方面也净化了空气,酷暑之时更是为市民撑起一片阴凉。
能在市中心商业繁华地位拥有这样的一座集休憩,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公园,实属国内罕见。
雨山湖东侧的佳山四季常青,松树繁茂,有十多条道路直达山巅。
山顶两则有望景台,可以观赏日出,也可俯瞰全市。
每天清晨,登山者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唤醒了沉睡的山峦。
与佳山遥遥相望的雨山,林木葱郁、层峦迭翠。
两山夹一湖,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另外,以翠林为主的主题洗浴休闲场所,以节庆广场为代表的文化娱乐场所,特色餐饮街区,融城市观光、休闲游憩、商务会展、文化娱乐、综合接待与一体,为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开辟了都市休闲旅游的新天地。
1.3城东濮塘休闲度假区位于马鞍山东部的濮塘山区,面积为57.82平方公里,南部14,78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高,从05年开始实行封山育林的保护性开发。
北部40平方公里分12个片区,以休闲度假为核心,重点建设龙湾水文化休闲主题公园、体育公园、玉泉湖度假村、凤凰湖原生态山庄、马钢盆山度假村、主题度假酒店以及运动、健身、养老、休闲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
西南的剑湖景区山水相连,景观奇特,有剑湖画舫、绣帘鸟语、钟鼓奇观、龙尖揽胜。
东北的黄庄景区,山高谷深,竹翠树密,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龙戏珠、深谷古庵、龙泉寿树、星湖山村。
整个景区山峦起伏,竹海泛浪,茶园成片。
万亩竹海青竹挺拔,绵延数里,微风轻拂,涛声不绝,素有‘竹海听涛’的美誉,皖江一绝。
山中还有终年流水不枯的玉乳泉,龙泉,虎泉,清泉等泉水,玉乳泉位于天马山麓的幽谷庵,因水色乳白而得名,泉水清冽可口,涓涓溪流,潺缓而下,流水之声在幽谷深处格外清脆悦耳。
林中鸟类繁多,尤以阔叶杂林藏鸟最盛,中有画眉,黄莺,布谷,百灵,白头翁,灰喜鹊等20余种,游人泛步山区,顿时众鸟齐鸣,娓娓动听。
历史上这里又是佛道两教争相建庙设庵的好地方,香火旺盛一时,如今有的遗址尚存。
1.4青山太白文化旅游区青山位于当涂县城南7.5公里处,青山宛如翠黛,临溪带湖,有阡陌纵横,有十里桃花,还有小桥流水人家,山风袅袅,烟雨朦胧,好一幅江南水墨画。
南齐宣城太守谢眺当年曾筑室于山南小市,人称谢公祠,距宅三里处有一小庵,庵前有一小池,人称谢公井,山顶有一小亭,即谢公亭,登亭远眺,龙山,白竺山等群山拱立,姑溪河,青山河波光如烟,近处长松古刹,桃林村落,田园翠竹,尽收眼底。
“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李白,多次凭吊谢公故宅,曾作《谢公宅》,《游谢氏山亭》等诗篇以述怀寄意,死后终以埋骨青山,终实现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
太白墓园座北朝南,枕山面水。
园内青翠沁绿,池水泱泱。
太白祠飞檐耸脊,雕梁画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