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学调研报告.

旅游资源学调研报告.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制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旅游管理一班日期: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九号调查时间:2014年10月~11月调查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调查对象:岳麓山旅游资源——水域风光、建筑与设施调查方法:实地调查、网上查阅调查人:肖瑾、肖树莲、曾庆美、曾苏红、袁立霞、阳秀平目录(一)岳麓山旅游资源类型(二)水域风光的定义水域风光分类观光游憩湖区——穿石坡湖跌水——爱晚亭前不知名的瀑布冷泉——白鹤泉、清风泉(三)水域风光存在的问题(四)针对水域风光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五)建筑与设施的定义建筑与设施分类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麓山寺、云麓宫广场——东方红广场书院——岳麓书院楼阁——爱晚亭、翊武亭、自卑亭、印心石屋、仰云亭墓(群),归葬地————蒋翊武墓、陈天华-姚宏业墓、黄兴墓、蔡锷墓(六)对建筑与设施的建议(七)总结(八)参考文献(一)岳麓山旅游资源类型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天气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二)水域风光:水体及所依存的地表环境构成的景观或现象。

B.水域风光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湖区穿石坡湖BC.瀑布BCB.跌水爱晚亭前不知名瀑布BD.泉BDA.冷泉白鹤泉清风泉清风峡-兰涧石漱观光游憩湖区——穿石坡湖穿石坡湖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之上,是岳麓山东南幽谷中的自然景观。

整体景色风光宜人。

存在问题:游人行走与此,会给其带来一些垃圾污染,同时也有局部地方的水体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建议:设置一些醒世牌,告诫人们保护环境。

跌水——爱晚亭前不知名的瀑布存在问题:水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建议:时常清理水域内的物体,使水体畅通无阻。

冷泉——白鹤泉白鹤泉在麓山寺观音阁外南侧,上山公路旁。

白鹤泉有“麓山第一芳涧”之称。

相传古时候曾有一对仙鹤常飞至此因而取名白鹤泉。

现在的白鹤泉井已经改造成景点,水受到污染不能喝。

清风泉爱晚亭左边上去100米,有一个亭子,亭子中央有一口水井,就是清风泉。

岳麓山调查报告

岳麓山调查报告

岳麓山调查报告岳麓山是湖南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素有“南岳北山”之美誉。

在这个山区风景优美、文化厚重的地方,我们展开了一次富有意义的调查,以了解不同游客对于岳麓山的印象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的调查对象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职业的游客,总共有100位。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询问游客对于岳麓山的评价、游玩体验和建议。

二、综述1. 景点评价对于岳麓山的景观评价中,95%的游客认为山区美丽、景观丰富,其中极为出色的是橘子洲头、望岳楼等景点。

游客提到了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仍需改进的方面,比如环保意识的不足等。

2. 游玩体验大部分游客认为岳麓山的游玩体验是不错的,其中有80%的人对于餐饮和住宿设施感到满意。

对于岳麓山管理服务的评价中,75%的人表示服务态度较好,但也有25%的人认为服务不够完善。

3. 建议意见调查中游客们提到了一些改进和建议的意见:(1)建议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垃圾污染。

(2)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素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3)建议加强对岳麓山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三、结论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游客对于岳麓山的美丽自然景观评价很高,同时对于游玩体验也给出了较高的分数。

在服务方面,游客们认为可以有所改进,包括管理和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岳麓山管理部门和相关旅游企业需要重视游客建议和反馈,制定出改进措施。

除此之外,可以加强对岳麓山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游客的真实声音和反馈,对于岳麓山的发展和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报告,可以促进岳麓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提高游客的游玩体验。

岳麓山研究报告

岳麓山研究报告

岳麓山研究报告岳麓山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岳阳楼的背景。

岳麓山地势险峻,山势陡峭,被誉为“南岳”之称。

岳麓山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对于研究岳麓山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研究目的:通过对岳麓山的研究,深入了解岳麓山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等方面的特点,为岳麓山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丰富我国山地地理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1. 自然景观:通过实地考察和辅助资料收集,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水系特点等自然景观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生态环境: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岳麓山的气候特点、土壤性质、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因素。

3. 历史文化遗迹:对岳麓山上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调查和整理,分析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

4. 保护与利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岳麓山的保护与利用对策,探讨如何保护岳麓山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对岳麓山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特点。

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样数据和收集的辅助材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岳麓山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价值。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岳麓山的历史沿革和相关研究成果。

4. 交流合作: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岳麓山的研究问题和解决对策。

研究意义:1. 提升岳麓山的认知度和科学价值,为岳麓山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丰富我国山地地理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岳麓山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结论:通过对岳麓山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它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为岳麓山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保护与利用方面,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岳麓山的独特魅力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引言岳麓山是位于湖南长沙的一座著名的山岳景区,被誉为湖南的“天然氧吧”。

本文将对岳麓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旅游发展的建议。

2. 岳麓山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以南,地势起伏,山峦重叠,植被茂盛。

山上有多条清澈的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形成了壮丽的山水风光。

岳麓山还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植物品种。

3. 岳麓山的文化与历史遗迹岳麓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岳麓山上有许多古建筑群,如岳麓书院、岳麓寺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此外,岳麓山还是许多文化名人的诞生地,如望湘亭、望羊亭等,这些地方与中国文学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 岳麓山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岳麓山的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建设更完善的交通网络目前,岳麓山的交通还不够便利,影响了游客的到访。

因此,应加大对岳麓山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4.2 加强环境保护与管理岳麓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岳麓山的管理与监督,严禁采伐植被、乱倒垃圾等行为,确保岳麓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4.3 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应提升岳麓山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可以建设更多的观景台、休息区等,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同时,培训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4.4 丰富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除了自然风光,岳麓山还可以举办一些特色的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如山间徒步、传统文化展示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和文化内涵。

5. 结论岳麓山作为湖南省的著名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

通过加强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以及丰富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岳麓山的旅游资源,提升岳麓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湖南省的标志性山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岳麓山自古以来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将对岳麓山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然景观岳麓山地势崇高,山峰起伏,景色壮丽。

山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岳麓书院和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岳麓山的重要文化遗产。

书院内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藏品,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

岳麓山风景区是岳麓山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和壮丽的瀑布,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长沙市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夜景更是令人陶醉。

此外,岳麓山还有许多野生动植物,如猴子、鹿、松鼠等,对于喜欢生态旅游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二、历史文化岳麓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岳麓书院、岳麓山大成殿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岳麓山的历史变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源。

岳麓山还有许多与文化名人相关的文化景点,如朱熹纪念馆、陆游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通过展示名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三、旅游发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岳麓山已经成为了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探索和放松。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岳麓山的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岳麓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和旅游服务体系。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驾前往,同时山上也有多家酒店和旅馆提供住宿服务。

此外,岳麓山还开设了多种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摄影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问题与建议尽管岳麓山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山上的交通状况需要改善。

由于山路狭窄,游客在高峰期往往会遇到交通拥堵的问题。

游岳麓山社会实践的报告

游岳麓山社会实践的报告

一、前言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岳麓区的标志性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岳麓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以及社会功能,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我们对岳麓山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岳麓山的历史文化1. 岳麓山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山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岳麓书院、爱晚亭、云麓宫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2. 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书院内保存有大量的古籍、碑刻、文物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重要基地。

3. 爱晚亭是岳麓山著名的景点之一,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建。

亭子四周风景秀丽,是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画的佳地。

4. 云麓宫是道教圣地,始建于唐宋时期,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宫内供奉着许多道教神祇,每年吸引大量信众前来朝拜。

三、岳麓山的自然风光1. 岳麓山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异。

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

2. 山上有多条登山步道,如云麓宫步道、爱晚亭步道等,游客可以沿着步道欣赏沿途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岳麓山还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猴子石、白鹤泉、云顶寺等,都是游客必游之地。

四、岳麓山的社会功能1. 岳麓山是长沙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2. 岳麓山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年吸引大量市民前来登山、游玩、休闲。

3. 岳麓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员工来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 岳麓山是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社会实践成果1.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岳麓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社会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2. 我们对岳麓山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岳麓山的满意度、游览体验等方面的情况,为景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岳麓山的调研报告

岳麓山的调研报告

岳麓山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拥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旅游景点。

其中,岳麓山作为长沙市的象征之一,号称“中国名山之首”,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岳麓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长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岳麓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基本情况。

2. 研究岳麓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岳麓山在长沙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 调查岳麓山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分析游客对岳麓山的评价和需求。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书籍、研究报告和网络资料,了解岳麓山的历史和文化。

2. 采访调研:与当地居民、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相关信息。

3. 实地调研:亲自前往岳麓山,深入了解其自然风光、旅游服务设施等情况。

四、调研结果1. 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地理坐标为北纬2807'07",东经11257'36"。

山体由细碎、重叠的花岗岩构成,海拔为300多米。

岳麓山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包括山顶的岳麓书院、思源湖、湖心亭、岳阳楼等,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 历史文化底蕴岳麓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岳麓山上建有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悠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岳麓山还有许多古迹和文物,如岳台、垣墙和石碑等,记录了长沙的历史变迁。

3. 旅游服务质量走访调查发现,岳麓山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

岳麓山景区设置了餐饮、住宿和游览等服务设施,游客可以在山区内方便地解决生活需求。

同时,岳麓山的旅游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游客对其普遍评价较好。

五、调研结论岳麓山作为长沙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

调研结果表明,岳麓山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然而,岳麓山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推广工作可以进一步拓展岳麓山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doc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doc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一、评价原则(1)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进行,把主客观评价结合起来。

(2)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

(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单独评价。

二、评价方法、标准与指标1 、评价方法(1)景源调查。

(2)景源筛选与分类。

(3)景源评分与分级。

(4)评价结论2 、评价标准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

(2)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

(3)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

(4)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5)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6)三级景源应具有—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7)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

评价分析应表明主要评价指标的特征或结果分析;特征概括应表明风景资源的级别数量、类型特及其综合特征。

3 、评价指标风景资源评价单元应以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范围大小和景源规模、内容、结构及其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并作出等级评价。

在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应对风景区、景区或景点作出等级评价。

在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就对景点或景物作出等级评价。

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风景区或部分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唐菲悦,戎丽,马风丽,李楠,姜丽,罗婉庆,林万文学院:旅游学院(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年级:旅游管理(国际旅游)2010级题目: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指导教师:付蓉老师评阅教师:付蓉老师2012年05月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区域概况:岳麓山旅游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区的中心,岳麓区行政辖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112°48',北纬28°20'—28°27'。

岳麓山是个“大岳麓山”的概念,范围由橘子洲东侧湘江主航道中心线,南二环(猴子石大桥往西段)、西二环、金星路、枫林一路、潇湘大道北段与银盆岭大桥所围区域。

它包括麓山景区(5.57㎞2)、天马山景区(0.82㎞2)、橘子洲景区(0.68㎞2)、岳麓书院(0.21㎞2)、新民学会旧址(0.01㎞2)三个景区和两个景点构成的核心景区,总面积为7.14㎞2,还包括河西大学城、附近社区与湘江水域橘子洲东西两侧组成的旅游发展区和橘子洲头至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尾至银盆岭大桥间的湘江水域组成的旅游协作区,面积共计19.34㎞2。

一、岳麓山旅游环境分析(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质地貌岳麓山在远古时期为一片汪洋,沉积的最古老地层,出露在荣湾镇以北的地段。

距今3.2亿年的古生代时期,岳麓山位于古海洋和古陆地的边缘,海水时深时浅,时进时退,滨海区相互沉积了厚实的石英砂岩,夹带薄层。

[1]砂页岩、页岩、沙砾岩,人称“岳麓山砂岩”。

距今约七千万年中生代末期,“岳麓山砂岩”体系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形成了今天大岳麓山地貌的基本骨架。

第三纪堆积的红岩,沿湘江断裂,之后发生倾斜。

红岩在橘子洲南出露,是江心洲形成的重要原因。

从地貌类型看,岳麓山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江心洲组成。

麓山景区为中高山;天马山景区是丘陵;橘子洲是江心洲,绵长为洲滩地貌。

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和“长岛人歌”美景于此,构成了山水观光景区的地质地貌条件。

岳麓山地质构造稳定,在半径25km的范围内,历史上没有出现过4.75级以上的地震纪录。

岳麓山地区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环境。

[1]加上山体独立,坡度坦缓,不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2.气候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以上。

[2]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暑热,秋季凉爽,冬季湿冷。

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

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

全年无霜期约为275天,年平均总降水量丰沛,约为1422.4mm,岳麓山适宜旅游的时间很长。

岳麓山最高海拔300.8m,虽不典型,但也略显一定山地垂直气候带特征,相对山麓,山顶旅游区夏时轻风流畅,凉爽宜人。

即使在山麓,同比河东城区气温要低2-4℃。

冬季冰山顶雪天延续要更长。

酷暑时节,长沙市民纷纷来此避暑、健身。

山地气候具有开发高档休闲旅游产品的条件。

3.水文本区以地表水为主,全年水资源总量约1647万m3,过境客水量巨大。

湘江由南向北,江面宽阔,“漫江碧透”,景色壮观。

橘子洲将湘江分成东西两条河道,主河道在其东侧。

湘江段年均径流总量808亿m3,常年水位33.8m~35.1m,洪水位可超过40m,枯水位25.19m。

每年3月雨季开始,江水上涨,进入汛期,4月~7月水位最高,7月后开始低落,秋冬水位最低。

湘江水量年际变化大。

特大洪峰加上受洞庭湖水顶托和倒灌,橘子洲发生被淹现象,靠岳麓山的湘江西岸沿江筑起了高大稳固的防洪堤坝。

靳江河、龙王港从岳麓山南北两侧注入湘江,为湘江两条一级支流。

本区湖泊不连续镶嵌在岳麓山、天马山与湘江之间的河谷地带,有桃子湖、后湖、西湖和梅溪湖。

桃子湖、后湖被规划为水景区,西湖为水景休闲文化园,梅溪湖为国际功能区。

岳麓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在白鹤泉、湖南师大赫石坡地段为基岩裂隙水,水质清冽甘甜,前来汲水的市民川流不息;湘江西侧的沿江区是浅层地下水,水质欠佳,无人提取饮用。

4.生物和土壤岳麓山植物资源特点鲜明。

一是资源丰富,拥有各类植物资源174科597属977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3属41种;裸子植物8科20属28种;被子植物119科381属696种。

[3]二是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性树种主要是壳斗科的栲、青冈栎、苦槠、甜槠等,在庙宇周围分布较多。

三是岳麓山植被群落在清风峡地段是落叶阔叶混交林,枫树居多。

深秋时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四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树干通直高大,郁闭度高。

五是名珍奇古木众多,往往单株构景,如古麓山寺内的六朝松,时域1700年;云麓宫旁古银杏1000多年。

[4]六是灌丛草本繁花似锦,春时杜鹃花怒放,引来众多踏春人。

按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岳麓山属于东洋界、华中区。

据统计有哺乳动物21种,隶属7目12科。

鸟类129种,隶属16目37科。

129种鸟中东洋界36种,占27.9%,古北界1种,占0.78%;广布种92种,占71.32%。

[5]岳麓山到处“莺歌燕舞”。

只是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大型兽类基本绝迹。

本区的岳麓山、天马山、凤凰山基本是石英砂岩风化母质上发育的地带性红壤,植被覆盖的地方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总体土层薄,石质含量多。

沿江地段多为冲积土,被改造为耕作土壤。

(二)人文社会环境1.历史沿革岳麓山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

从原始农业社会起,长沙开始出现城市聚落雏形。

秦时统一中国,长沙郡为36郡之一;汉改郡为国,长沙王陵墓群选址在岳麓山北侧的咸嘉湖岸的阶地上,今辟为王陵公园;魏晋南北朝时,岳麓山始建湖南第一家佛教寺庙-麓山寺。

在刘宋时《南岳记》中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称岳麓山处南岳72峰之末,故名岳麓。

[6] 唐代文坛群星均登岳麓山,留下墨宝。

例李邕为古麓山寺题碑,杜甫留下《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多篇诗作;宋代创立岳麓书院,由理学大师朱熹与张栻主持,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

后历代帝王题额赐书,声誉更振。

明清时期本区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之一。

晚清外强入侵,岳麓山与各阶段革命者有密切关联。

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家经常聚会橘子洲头、爱晚亭,在周家台子创建新民学会,为中国革命事业留下辉煌业绩。

解放后,本区先后属长沙市的西区、岳麓区管辖。

2.社会经济把河西大学校园包含在内,称之“大岳麓山”,隶属长沙市岳麓区。

岳麓区人口约30万,139.07km2,是长沙市的新城区,几乎全是由过去的农区发展而来。

在传统水运立市的社会,湘江主航道靠河东一侧,河西无水运河道,城市发展不起来,最大的集镇荣湾镇,只是几百人的农区集镇聚落形态,起着轮渡口的作用。

1970年后,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相继建成,岳麓区迅速扩展成长沙市的新建城区,“大岳麓山”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阶段(1960年以前),农区围绕岳麓山景区。

此阶段的岳麓山东麓除几栋大学校区的建筑外,周围大面积是传统农业区,岳麓山相对河东城区来说是郊野景区。

第二阶段(1960-1980年),半农-半市区围绕岳麓山景区。

岳麓山前几所大学,依托狭窄弯曲的麓山路,形成带状的串珠式校区分布,也是长沙市的城区,岳麓山后山依然是农区。

后因交通状况改观,岳麓山景区已成为长沙城区的城市公园。

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今),校园围绕岳麓山景区。

岳麓山周围的几所大学用地由线状延伸改成面状扩展,校园范围推到江边。

麓山路、潇湘大道贯穿校区,农区基本消失,大量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

岳麓山旅游区范围扩大到天马山、凤凰山、橘子洲、新民学会旧址,岳麓山成为校园围绕的景区。

3.文化教育1982年,长沙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岳麓山古来就是闻名中外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旅游景区,自然是长沙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和名片。

1988年,岳麓书院、黄兴墓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授名为国家风景名胜区;2001年,岳麓山旅游区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十处;2009年,树立在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

大岳麓山中的三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被国家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与岳麓山景区相互增辉,而且岳麓山不少显性的、隐性的旅游资源也分布在这三所大学校园中。

规划中的大学城在2020年人口将达到40多万。

二、评述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岳麓山要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与协调,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未来子孙后代的需要。

现阶段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绿色经营要融合一体。

旅游开发要与周围社区良性互动,强调大学校园的社会参与,发挥大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将旅游经营的短期行为与长期效益,阶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形成有机统一。

(二)公益导向的原则岳麓山公共产品属性十分明显,它具有消费上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坚持岳麓山旅游的公益导向性导向,有利民生,有利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但公益导向不等于经营上的“公益唯一”性,局部领域可引入市场经营,同样有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坚持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保护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和旅游环境的生态性。

同时,又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客源市场的有效开发,实现岳麓山旅游产业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四)与国际旅游对接的原则5A级景区即国际性水准的旅游区。

岳麓山旅游区要依靠旅游资源,结合区位优势,以长沙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为指导,尊重现实要求和历史机遇,在旅游外围空间发展上与国际市场接轨,走产品建设国际化、形象塑造国际化和市场开发国际化的道路。

岳麓山旅游区建设为国家5A级旅游区,说明它是国际化的旅游产品,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具有与国际旅游对接的能力。

(五)与“两型”社会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是省市区当前及以后几年的工作重点,本区处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保护旅游环境、倡导低碳旅游、发挥产品公益性,实现岳麓山区域旅游与“两型”社会建设科学发展、同步推进。

三、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与类型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岳麓山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

并参考《岳麓山风景名(2010《天马山景区综合整治规划》胜区旅游总体规划》(2004年)、年)和《橘子洲景区详细控制规划》(2007年)中有关旅游资源的资料归类。

(二)旅游资源类型统计与评价1.岳麓山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富麓山共有142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属6大主类、19个亚类和47个基本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