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分类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分类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分类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分类管理办法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我司生产设备日常使用维护的分类管理办法,以保证生产设备的加工精度,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之能正常使用,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确定公司设备的分类如何,按影响生产及维修的难度、周期时间等进行相应划分成为几类设备,然后对主要的几类设备进行重点的跟踪维修,并进行预防保养和周期性的品质控制对应。

2、定义

2.1生产设备:指我司直接用于生产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工作的设备也包括在内;固定在生产设备上的工装、模具(基本不更换)视为设备的部件。本制度中所称“生产设备”简称为“设备”。

2.2备品:设备易损件的可更换备用品。

2.3设备异常指机械、液压、电气系统出现与作业标准表、点检表不相符合的现象,包括异音、异味、振动、冒烟等。

3、重点设备的划分依据

3.1生产方面

3.1-1——关键工序的单一设备

3.1-2——负荷高的生产专用设备

3.1-3——发生故障后影响生产的设备

3.1-4——负荷高并对均衡生产影响大的设备

3.2品质方面

3.2-1——精加工的重要设备

3.2-2——质量关键工序无法代用的设备

3.2-3——因设备因数影响工序能力指数Cp值不稳定的设备

3.3成本方面

3.3-1——台时价值高的设备

3.3-2——消耗动能大的设备

3.3-3——维修停机对产量产值影响大的设备

3.4安全方面

3.4-1——出现故障或损坏后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设备

3.4-2——对环境保护及作业有严重影响的设备

3.5维修方面

3.5-1——设备维修复杂程度大的设备

3.5-2——备件供应困难大的设备

3.5-3——易出故障,发生故障后不能短时间内修复的设备3.6重要度的等级判断评价表

?评分为50分~70分:设备等级为A类重点设备。2、评分为40分~50分:设备等级为B类次要设备。

?评分为20分~40分:设备等级为C类一般设备。4、评分为00分~20分:设备等级为D类普通设备。

4、设备的重点分层管理分类

5、保养方式、方法

1)☆预防保养PM——以设备的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为基础,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内容和标准,定期的检查设备,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设备劣化复原活动。通常需将设备部件拆解,以进行保养检查、测定、平衡校正、更换磨损或全部的零件等。

2)☆事后保养BM——设备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生突然发生的故障或是设备点检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一些无法继续加工的故障,要进行相应的对策以达到设备劣化复原的活动。

3)☆个别改善CM——总结在维修保全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一些设备局部的性能改善活动,例如更换精度等级高的轴承、更改部件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工艺等。

6、附加说明

4)本办法提出部门:

5)本办法归口部门:6)本办法主要起草人:本办法发布日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