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初中音乐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精选)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精选)单选题(共120题)1、与江苏民歌《茉莉花》属于同一种民歌类别的是( )A.《上去高山望平川》B.《川江船夫号子》C.《对鸟》D.《孟姜女》【答案】 D2、在学唱完歌曲之后,教师教学生用七个手势表示d0、re、mi、fa、sol、la、si七个音,引导学生带着手势去演唱歌曲,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最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表演展示。
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哪种音乐教学法()A.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B.柯达伊音乐教学法C.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答案】 B3、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④②③①B.⑤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⑤D.⑤③②④①【答案】 A4、下列不属于琵琶曲《十面埋伏》中的音乐段落小标题的是()。
A.“列营”B.“四面楚歌”C.“吹打”D.“诸将争功”【答案】 B5、乐队训练是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指导学生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时可以用来定音的乐器是( )。
A.二胡B.笙C.古筝D.琵琶【答案】 B6、某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唱一首歌时,请学生聆听、感受音乐之美,之后为学生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最后带着学生演唱歌曲。
上述案例中体现了音乐课程核心素养,下列选项中,对于核心素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B.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情感表达C.审美感知、实践体验、文化理解D.人文内涵、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答案】 A7、男性患者,52 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雷公藤片3 次/日,每次2 片,用药35 天后,患者出现小便色黄,皮肤瘙痒,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遂入院治疗。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胆原(+)、胆红素(+++);肝功能:谷草转氨酶581U/L、以谷丙转氨酶353U/L、谷氨酰转肽酶942U/L、总胆红素267.3μmol/L,直接胆红素161μmol/L、间接胆红素106.3 μmol/L、甲、乙、两、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呈阴性。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A. 重复练习法B. 分组合作法C. 模仿教学法D. 传统讲授法2、以下哪种乐器的演奏,最能够体现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态变化?A. 钢琴B. 小提琴C. 手风琴D. 长号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A. 模仿教学法B. 竞赛教学法C. 情境教学法D. 分组合作教学法4、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最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B. 课后作业C. 期末考试D. 音乐实践活动5、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一首民族风格的歌曲,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A. 分析歌曲的乐理知识B. 讲解歌曲的作者背景和文化内涵C.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歌曲中的故事情节D. 播放歌曲,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兴创作6、以下哪项不属于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B. 增强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C.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D. 提高学生音乐创作和表演水平7、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活动最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A. 节奏练习B. 音乐游戏C. 声乐合唱D. 音乐作品分析8、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B. 角色扮演C. 小组讨论D. 音乐实践9、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A. 模仿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角色扮演法 10、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B. 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C. 播放音乐作品并要求学生跟随哼唱D.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音乐11、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聆听、模仿等方法学习一首新歌,以下哪项不属于这一教学过程中的环节?()A. 感知歌曲旋律B. 分析歌曲结构C. 理解歌曲背景D. 模仿歌曲演唱12、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A. 讲授法B. 演奏法C. 创作法D. 体验法13、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A. 传授式教学B. 情境式教学C. 演练式教学D. 互动式教学14、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音乐作品最适合用于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节奏?A. 《茉莉花》B. 《长江之歌》C. 《红梅赞》D. 《黄河颂》15、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A. 重复练习法B. 分组合作法C. 情景教学法D. 比较教学法16、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存在偏差,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A. 直接纠正法B. 引导启发法C. 举例说明法D. 转移注意法17、【题目】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初中音乐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A. 情景教学法B. 分组讨论法C. 多媒体演示法D. 课堂教学法18、【题目】在分析一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应重点强调以下哪项内容?A. 音乐的旋律B. 音乐的和声C. 音乐的节奏D. 音乐的曲式结构19、【题干】在音乐教学中,下列哪项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A. 重复练习B. 歌唱比赛C. 聆听欣赏D. 创作实践 20、【题干】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极度紧张的情绪,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最为恰当?A. 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忽视该学生B. 鼓励该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给予关心C. 公开批评该学生,让其改正D. 强调课堂纪律,要求该学生遵守21、以下哪项不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理念?A.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 重视音乐实践,增强音乐体验C. 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D. 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22、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A. 演唱法B. 欣赏法C. 谈话法D. 创作法2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先选择哪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A. 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B. 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音乐C. 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歌曲D. 音乐史上有名的音乐家作品24、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首歌曲的旋律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有效?A. 直接向学生展示旋律图谱B. 让学生聆听歌曲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旋律C. 让学生跟随音乐唱出旋律D. 教师亲自弹奏旋律,并解释其特点25、以下哪项不是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启发式教学B. 情境教学法C. 传统讲授法D. 实践探索法26、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B. 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C. 学生的年龄特点D. 教师的兴趣爱好27、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即兴创作等方式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属于()A. 传授知识型教学B. 情感体验型教学C. 实践活动型教学D. 互动探究型教学28、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课堂讲解法B. 比较分析法C. 视觉辅助法D. 情感体验法29、下列哪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并以其欢快的旋律著称?A. 约翰·施特劳斯二世B. 贝多芬C. 柴可夫斯基D. 莫扎特 30、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代表的是什么?A. 五种乐器B. 五种演唱方法C. 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级D. 五种舞蹈步伐二、音乐编创题(10分)题目: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短歌,要求歌词押韵,旋律简单易学,并包含一定的音乐教育意义。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共100题)1、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江南丝竹——江、浙、沪地区B.广东音乐——珠江三角洲地区C.南音——海南D.潮州弦诗——潮汕地区【答案】 C2、小便不甚赤涩,淋漓不已,腰膝酸软A.热淋B.石淋C.劳淋D.血淋E.膏淋【答案】 C3、卡巴列夫斯基认为,( )的一致性在孩子与艺术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得最充分。
A.道德伦理与美B.素质与能力C.智力与能力D.修养与技能【答案】 A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0-93题A.虚劳B.腰痛C.胃痛D.泄泻E.呕吐【答案】 D5、下列速度标记由慢到快排序正确的是()rgo—Andante—Allegro—PrestoB.Allegro—Vivace—Presto—Largorgo—Allegro—Andante—VivaceD.Presto—Allegro—Andante—Adagio【答案】 A6、在音乐教学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得、音乐风格的掌握、文化内涵的理解,其实都离不开学生的()A.主动配合B.集体探究C.分组互动D.自然吸收【答案】 D7、学生在音乐技能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A.平衡期现象B.平稳期现象C.高原期现象D.徘徊期现象【答案】 C8、红线女是下列那个剧中的代表人物?()A.京剧B.粤剧C.豫剧D.川剧【答案】 B9、歌剧《爱的甘醇》的作者是意大利作曲家()A.罗西尼B.唐尼采蒂C.贝里尼D.威尔第【答案】 B10、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 )。
A.6岁B.9岁C.12岁D.15岁【答案】 B11、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以“田园”作为标题的交响曲是()。
A.《第三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第六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答案】 C12、李枫同学在音乐课堂中总是能开动自己的脑筋,为作品进行创作和创新,加入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一些理解,但是他不太爱开口唱歌。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音乐课堂上,张老师为学生讲解《小小少年》的创作背景用时30分钟,并播放歌曲出自的影片《英俊少年》,随后让同学们表演该影片的情景剧片段。
此课程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理念。
A.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答案】 B2、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相交于A.头B.足C.手D.背E.胸腹【答案】 A3、《跳蚤之歌》的体裁形式为()。
A.诙谐歌曲B.抒情歌曲C.讽刺歌曲D.叙事歌曲【答案】 C4、行于脉内的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答案】 C5、该患者的药总煎出量应为查看材料A.100~200mlB.300~400mlC.400~500mlD.400~600mlE.500~600ml【答案】 D6、初中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开发()。
A.审美能力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创造性潜质【答案】 D7、唐代李颀在《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中说:“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诗中谈到的乐器是()。
A.唢呐B.竹笛C.管子D.箫【答案】 C8、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对象、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A.教师B.学生C.行为标准D.活动环境【答案】 C9、20世纪现代派表现主义音乐的发起人是()A.贝尔格B.韦伯恩C.鲁宾斯坦D.勋伯格【答案】 D10、毒性中药的药性峻烈,掌握其用法用量显得尤为重要。
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的毒性中药是A.生附子B.蟾酥C.生甘遂D.红粉E.天仙子【答案】 B11、罂粟壳的使用注意A.不宜常服B.孕妇禁用C.儿童禁用D.运动员慎用E.老年人禁用【答案】 A12、下列不属于指挥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30题)1、“学生本位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分别是()。
A.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C.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D.面对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答案】 A2、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的角色行当是()。
A.老旦B.青衣C.闺门旦D.刀马旦【答案】 B3、“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
其中,()是小组的发起人以及核心。
A.巴拉基列夫B.鲍罗丁C.穆索尔斯基D.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答案】 A4、“在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时,姜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该主题的不同主奏乐器”,此环节关注的重点是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 C5、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第一回旋曲》B.《西藏音诗》C.《牧歌》D.《内蒙组曲》【答案】 D6、下列选项中,关于奏鸣曲的描述有误的是()。
A.奏鸣曲式适于表现音乐形象的矛盾、冲突以及戏剧性的发展B.呈示部维持在主调不会转调C.展开部是奏鸣曲中调式最不稳定的部分D.再现部需要回归奏鸣曲的主调【答案】 B7、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是()。
A.竹笛B.长笛C.梆笛D.曲笛【答案】 B8、下列作品中属于音乐剧的是( )A.《茶花女》B.《达芙妮与克罗埃》C.D.《沃采克》【答案】 C9、广义的课程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选()A.教学气氛、教学进程B.教学活动、教学进程C.教学经验、教学活动D.教学活动、课程进程【答案】 B10、在音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了舞剧《睡美人》,请学生说出看完后的感受。
之后,教师讲解了该音乐作品的风格及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音乐流派、作曲家。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音乐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题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A、音乐欣赏能力B、音乐创作能力C、音乐表演能力D、音乐审美能力2、题干: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讲授法B、讨论法C、演示法D、游戏法3、题干: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理解?A. 视唱练耳B. 模仿练习C. 创作实践D. 故事讲述4、题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A. 过度依赖多媒体,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B. 将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与实际操作相结合C. 忽视多媒体的作用,只注重传统教学手段D. 使用多媒体只追求形式,不考虑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结合5、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音乐感知能力的方法?A. 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B. 通过音乐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听力C. 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乐理知识,不注重实际应用D.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6、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中的文化内涵?A. 忽略文化内涵,只注重音乐技能的教学B. 简单介绍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C.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知识进行教学D. 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不进行任何扩展和讨论7、在音乐教学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A. 通过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B. 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增强理解C.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D. 让学生重复机械地演奏同一段旋律8、《茉莉花》这首民歌源自我国哪个地区?B. 山东C. 四川D. 浙江9、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音乐欣赏的基本环节?()A. 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容B. 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与表现C. 学习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与创作手法D. 模仿音乐作品中的演奏技巧 10、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节奏感B. 音准感C. 表现力D. 创造力11、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最适宜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 让学生反复听同一首歌B. 通过身体动作来体验不同的节奏C. 单纯讲解节奏理论D. 要求学生抄写乐谱1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民族乐器?A. 古筝B. 钢琴D. 二胡13、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A. 视唱练耳法B. 歌唱教学法C. 乐器教学法D. 音乐欣赏教学法14、在组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与学生兴趣的关系?A. 必须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教学,不能随意调整B. 只考虑学生的兴趣,完全忽略教材内容C. 在保证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兴趣D. 随意调整教材内容,只要学生感兴趣即可15、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节奏和旋律的教学法被称为:A. 奥尔夫教学法B.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C. 柯达伊教学法D. 铃木教学法16、下列哪一项不是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A. 过程与方法B. 知识与技能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创新与实践17、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音乐?A. 实践性教学B. 讲授法C. 情境教学法D. 比较教学法18、在组织音乐课堂活动时,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应遵循的原则?A. 确保学生安全B. 鼓励学生创新C. 过分强调竞争D.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19、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只让学生听节奏复杂的音乐B. 通过身体动作配合简单的节拍练习C. 避免使用任何打击乐器D. 让学生只专注于乐谱阅读 20、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以哪种速度标记开始的?A. Allegro(快板)B. Andante(行板)C. Adagio sostenuto(持续的慢板)D. Presto(急板)21、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体验式教学法D. 竞赛教学法22、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音乐课程的基本活动?A. 唱歌B. 舞蹈C. 音乐欣赏D. 信息技术应用23、下列哪位作曲家被称为“圆舞曲之王”,并创作了《蓝色多瑙河》?A. 贝多芬B. 约翰·施特劳斯二世C. 柴可夫斯基D. 肖邦24、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哪种方法最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反复听写B. 背诵乐谱C. 即兴创作D. 机械练习25、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时,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节奏感?()A. 单声部演唱B. 对唱练习C. 节奏练习D. 合唱指挥26、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该作品的特点?()A. 歌唱性的主题B. 激情四溢的旋律C. 浪漫主义的风格D. 丰富的和声语言27、在西方音乐史中,被称为“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A. 贝多芬B. 巴赫C. 海顿D. 莫扎特28、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代表的是?A. 五种乐器B. 五种唱法C. 五声音阶D. 五个音符29、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A. 艺术表现力B. 音乐审美能力C. 音乐创作能力D. 音乐欣赏能力 30、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A. 强调音乐理论知识B.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C. 过分关注学生的错误D. 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二、音乐编创题(10分)请根据以下要求,创作一首适合初中学生演唱的简单歌曲。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中国最早的古笛有9000年的历史,它出土在黄河流域的哪个省?( )A. 甘肃B. 陕西C. 河南D. 山东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力度记号中,表示强弱程度最强的是()。
A. ffB. mfC. PPD. f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乐曲《杜鹃圆舞曲》是一首()。
A. 钢琴独奏B. 小提琴独奏C. 箫独奏D. 巴扬独奏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小字组a至小字一组C 之间共包含()半音。
A. 二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长度相等的两乐句构成的结构形式是()A. 平行方整性结构C. 对比非方整性结构D. 平行非方整性结构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A. 鼓B. 号C. 琴D. 锣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日本传统乐器是()。
A. 三味弦B. 伽椰琴C. 甘美兰D. 马林巴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A. 《茶花女》B. 《纽伦堡的名歌手》C. 《塞维利亚理发师》D. 《费加罗的婚礼》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钢琴的总音域是()。
A. B—c4B. A2-c5C. A-c 5D. C2 -a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
A. 燕乐B. 清商乐C. 西凉乐D. 龟兹乐11.(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乐器中不属于民族打击乐器的是()。
A. 锣B. 拔C. 定音鼓D. 排鼓1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哪些方法不可以将音程扩大?()A. 重升冠音B. 根音重降,冠音降低半音C. 升高冠音,降低根音D. 同时降低冠音和根音1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各拍子中,属于混合拍子的是()。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之上?()A.民间音乐B.歌唱C.听觉D.节奏答案:C解析: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柯达伊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因此音乐教育应建立在歌唱的基础之上。
他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即音乐的听觉能力。
故音乐教育应该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之上。
2、学校组织歌咏比赛,王老师将班内的学生分成了“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王老师的分组依据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答案:B解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歌咏比赛时,王老师将班内的学生分成了“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即音调。
3、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这一教学理念体现的课程性质是()。
A.人文性B.审美性C.实践性D.多样性答案:B解析: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一、考试目标
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
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具备必要的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
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音乐学科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
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
具有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了解评价基本方式与方法,能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和运用与初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
3.熟悉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
1.熟知初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与学习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3.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突出学科特征,体现多维目标。
4.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状况,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能够选择多种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样教学手段,积极完成教学任务。
2.能够利用自身音乐特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能够对课堂音乐教学进行有效地组织与调控,重视教学现场的生成意义与课堂环境、资源的客观变化,强调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互动、互助中达成学习目标。
4.能够在课堂中体现一定的教学策略,强调情感体验,关注合作探究,加强综合实践,注重目标达成,能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四)教学评价
1.坚持发展性、自主性评价原则,以评价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2.能够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贯穿评价始终。
3. 掌握自评、他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培养音乐学习自信心。
4.能够对音乐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针对问题及时提出改进音乐教学的方案与措施。
三、试卷结构
模块比例题型
学科知识与技能43% 单项选择题
音乐编创题
音乐作品分析题
教学设计30% 单项选择题教学设计题
教学实施17% 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教学评价10% 课例点评题
合计100% 单项选择题:约40% 非选择题:约60%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谱例选择正确答案
谱例
A.晚会
B.瑶族舞曲
C.春节序曲
D.节日序曲
2.音乐编创题
为歌曲《送别》片段编配和声及键盘伴奏音型。
送别
3.音乐作品分析题
分析下列《七子之歌》歌曲谱例,回答:
(1)作品风格(2)曲式结构(3)旋律特征(4)演唱要求
谱例
4.教学设计题
对《七子之歌》进行“歌唱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
4.教学设计题
对《七子之歌》进行“歌唱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
要求:
(1)设计理念与学情分析。
(2)确定教学目标。
(3)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简易教学过程。
5.案例分析题
6.课例点评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永远的莫扎特
教学年级:初中—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第四十交响曲》片段《G大调弦乐小夜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
2.能够用唱、奏、指挥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3.欣赏《第四十交响曲》片段及《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感受、发现并了解古典乐曲的形式美,了解莫扎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近并喜欢古典音乐,产生主动了解和感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播放S.H.E《不想长大》听着音乐进入教室。
边拍边唱《不想长大》和教师一起拍拍唱唱。
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片段聆听音乐。
欣赏
《第四
十交响
曲》片段
教师:你对莫扎特了解多少学生:……
第二次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片段聆听,关注演奏乐器。
出示图形谱,带领学生第三次欣赏。
教师:用了怎样的符号,为什么?
跟着图形谱欣赏乐曲。
引导学生再次跟着图形谱欣赏。
第五次欣赏,请学生对比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的表现力。
再次欣赏这段乐曲。
G大调弦
乐小夜
曲》
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
聆听音乐。
播放第一句旋律。
教师用钢琴弹奏,请学生比较效果。
聆听、演唱和比较。
播放第二句旋律。
教师:和第一句比有什么变化?
用各种形式哼唱感受旋律。
引导学生聆听第三句旋律。
聆听并用形体动作来感受音乐。
引导学生聆听第四句旋律,提醒学生注意哪个地方比较特别。
复听音乐,用手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播效《G大调弦乐小夜曲》再现部,用手势引导学生关注古典
音乐的形式美。
聆听音乐的同时,观察教师的手势,
感受古典音乐的形式美。
播效《G大调弦乐小夜曲》展开部,引导学生聆听并参与音乐。
聆听并且参与音乐。
播放视频《G大调弦乐小夜曲》完整欣赏。
小结
教师:你能谈谈对本堂课的感受吗? 学生:……点题:莫扎特是永远的,古典音乐也将永恒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