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 高中 区域地理 中国的交通
合集下载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交通运输建设相 关技术水平提高
自然条件限制 减弱
课堂总结
区域 发展 对交 通运 输布 局的 影响
依据运输需求
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土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交通运输需求对等高交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平衡需求
资金对交通运输布 局的影响
活动: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教材P85)
一 因地制宜
般 原
尽量少占土地
则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平衡地区发展、适 应国防需要
最重要的原则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活动探究
材料一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F 级民用机场,截至2019年9月, 总面积145.6万平方米 ,有两座 航站楼,340个机位 ,跑道4条。 鄂尔多斯机场 分别为3800米2条、3400米1条、 4000米1条。 2019年,年旅客吞 吐量7615.34万人次。 材料二 鄂尔多斯国际机场,4E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级国际支线机场,位于中国内蒙 古自治区。截至2021年5月,总 面积10.53万平方米;设19个机 位;跑道长3200米;可满足年旅 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使用需求。 国内机场拥有直飞航线数量分布
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应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货 货物的性质、数量 物 运距、价格、时效
贵重或急需货 物、数量不大
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鲜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 粉末状固体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路 管道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价格、安全 客 运距、时效 运
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 650万人次的旅客。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 站的选择、标准,以 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 等,都应依据运输需 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 后一定时期的运输 需求,但标准过高 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线、站的选址 以及设计标准要充 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 尽量少占土地,尤 其是耕地。
问题一:(区域认知)
描述广西铁路布局的特点。 (可以从疏密、形状、节点等方面描述)
结论1
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 连接了广西各城市,形成多个高速铁路枢纽; 以南宁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区域内交通运输需求差异
重点关注点(城市)和线 (城市间)
问题2:对比南宁东站和贺州站的情况,说说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问题3:(实践能力)分析柳南高速扩建和增
加新柳南高速的原因
南宁和柳州是广西的核心城市,随着区域的发展产生了 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旧的柳南高铁已趋饱和,因此扩 建和新增道路以满足两地的运输需求。
结论3
需求的变化和分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材料四:南宁东站是南宁铁路枢纽 的核心,是一个集铁路客运、轨道 交通、长途汽车及城市公交等多种 运输方式紧密换乘的区域综合交通 枢纽体系。它是一座特大型客运站, 设柳南车场、南广车场、南钦车场3 个车场,共30条到发线、13座站台, 与既有南宁站、规划预留的五象辅 助客站,一同形成"两主一辅"的南宁 枢纽客站格局。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 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 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十一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共71张PPT)

管道运输
运具和_线__路__合二 为一的运输方式,
气体不挥发,液体
不外流,损耗小, 连续性_强___,运量 很大
设备投资__大__,灵 活性最差
2.发展趋势 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_专__业__化__方向发展。
思考探究: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小,铁路运输
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试分析原因。 答案: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西部,而煤炭、石油、森
1.线路 M、N、P 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2.线路 M 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
线路 M 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
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 32 km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_公__路__、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_航__空__港__。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_综__合__运__输__网__。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地区 级和_国__家__级_。 2.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_自__然__等因素。
1.命题重点:五种现 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点与选择,交通线、 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 线、点的建设及其变 化对聚落、商业网点 等的影响。重点关注 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 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 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 划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变化的
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 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 变化
特 运速
慢
点
灵活性
连续 性
差差
较快 差 好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城市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共65张PPT)

中国地理高考复习之
城市、交通运输业、商业 和旅游业
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老胡)
一、城市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P164-165)
走出去 就是指一般加工业,如果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一定要向
周边地区辐射。
请进来 主要是请进来一些适合上海环境、特别是能承受上
海本地成本的一些企业,主要是服务业,也包括一些 加工工业的高精尖生产制造业。
放下去 一般的制造业就转移出去。一般的、低层次的加
工制造业,上海要主动放弃,这是加强长三角合作 的一种好的手段。
提上来 指上海整个城市功能要提上来,真正增强它的服务
功能、市场配置功能,一种内联外引的市场平台的功 能。
大北京城市群: 北 京、天津、唐山、保定
环渤海城市群
、廊坊、承德、秦皇岛 、张家口、沧州、石家
115°
120°
125°
庄。
辽中南城市群: 沈阳 、抚顺、鞍山、大连、锦州 、朝阳。
鲁东、鲁北城市群: 济 南、淄博、潍坊、东营、烟 台、青岛、日照。
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京包线
包头
北北京京
京哈线
上海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广州 九龙
主要铁路枢纽 郑州
北京
兰州
郑州
陇海线
连云港
京广线
广州
主要铁路枢纽 徐州
京沪线
北京
兰州
城市、交通运输业、商业 和旅游业
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老胡)
一、城市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P164-165)
走出去 就是指一般加工业,如果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一定要向
周边地区辐射。
请进来 主要是请进来一些适合上海环境、特别是能承受上
海本地成本的一些企业,主要是服务业,也包括一些 加工工业的高精尖生产制造业。
放下去 一般的制造业就转移出去。一般的、低层次的加
工制造业,上海要主动放弃,这是加强长三角合作 的一种好的手段。
提上来 指上海整个城市功能要提上来,真正增强它的服务
功能、市场配置功能,一种内联外引的市场平台的功 能。
大北京城市群: 北 京、天津、唐山、保定
环渤海城市群
、廊坊、承德、秦皇岛 、张家口、沧州、石家
115°
120°
125°
庄。
辽中南城市群: 沈阳 、抚顺、鞍山、大连、锦州 、朝阳。
鲁东、鲁北城市群: 济 南、淄博、潍坊、东营、烟 台、青岛、日照。
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京包线
包头
北北京京
京哈线
上海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广州 九龙
主要铁路枢纽 郑州
北京
兰州
郑州
陇海线
连云港
京广线
广州
主要铁路枢纽 徐州
京沪线
北京
兰州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8讲中国的交通课件

• (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 增加。这促进了( )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 模扩大 •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 业联系 •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了城市交通发 展。题干中信息“实现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 的联通”说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互相补充, 形成网络,体现了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特点, 故B项正确;高速化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工
国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00500305
• 二、综合题
6. (2016·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月考)读“新亚欧大陆桥中
• (1)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穿越了我国一条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分界线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 (2)指出宁西(南京—西安)铁路沿途所联系的主 要铁路和水路运输线。 • (3)从地形和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宁 西铁路和南昆铁路自然区位与作用的差异。
• 1.自然因素:沿线地区地形平坦,但河流众 多,且东部地区耕地有限。 • 2.社会经济因素: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 缓解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快 “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 人流、物流的发展,促进沿线工业化、城市 化发展。 • 3.技术因素:先进成熟的技术为高速铁路建 设提供保障,并且提升我国铁路建设的现代 化水平。
• 4.管道运输
管 道 运 输 运输对象:液体和气体,在我国主要运送石油、天然气 优点: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管理方便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 5.航空
优点:速度 快 、舒适、安全 航空缺点:运量 最 小、运费最高 重要航空港: 北京 、上海、香港、广州
典例剖析
• 考点剖析1 交通点的选址
(2014· 广东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 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导学号 00500301 ( )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交通

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网络布局
是指各种交通线路和设施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线路和车站、港口、机场等设施。
交通网络布局的原则
在规划交通网络布局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出行需要、提高运输效率、保护生 态环境等。
交通网络布局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交通网络布局分为不同的形式。按照运输方式可以分为铁路网、公路网、 航空网、水路网等;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交通网络、省级交通网络、市级交通网络等。
02
中国地理交通方式
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是中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 一,覆盖了全国各个角落,包括高速 公路、国道、省道和乡村道路等。
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公路交通的投资 和建设力度,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 性。
公路交通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适合 短途和长途旅行,以及货物运输。
铁路交通
铁路交通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和安全可靠等 优点。
04
中国地理交通影响 与挑战
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资源流动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 善,使得地区间的资源流 动更加便捷,有助于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提升 地区的区位优势,吸引更 多的投资和产业集聚。
促进旅游业发展
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旅游业 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 吸引力和竞争力。
交通枢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枢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状况、 政策支持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城市在区域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1.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1课时)高一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2024
必修 2·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区域认知) 2. 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区域认知) 3.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航空 管道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 急需、量小、
高
贵重、长途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 续性强
投资大、灵活性差
液态、气态货 物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原则:多快好省
数量 运距 价格 时效
货运
性质
贵重或急需货物 数量不大
易死亡,变质的活 物、鲜货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运 管道
思考:为什么中国的高铁线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2. 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 因地制宜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 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 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
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2019年建成的部分为大兴机场一期,满足 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需求,一期完成后二期 同步开建,于2025年达到7200万人次的吞吐量。 大型机场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北京面临的航空 运输紧张局面。
牛刀小试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00多千米,总投资约2200亿元。沿途设24个车站,
运营时速可达350千米,八成以上的线路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自2011年通 车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京沪高铁运力趋于饱和, 常常一票难求。为满足京沪高铁沿线地区未来的运输需求,国家拟规划建设京沪 高铁二线工程。下图为京沪高铁站点设置示意图。
必修 2·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区域认知) 2. 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区域认知) 3.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航空 管道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 急需、量小、
高
贵重、长途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 续性强
投资大、灵活性差
液态、气态货 物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原则:多快好省
数量 运距 价格 时效
货运
性质
贵重或急需货物 数量不大
易死亡,变质的活 物、鲜货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运 管道
思考:为什么中国的高铁线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2. 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 因地制宜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 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 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
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2019年建成的部分为大兴机场一期,满足 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需求,一期完成后二期 同步开建,于2025年达到7200万人次的吞吐量。 大型机场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北京面临的航空 运输紧张局面。
牛刀小试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00多千米,总投资约2200亿元。沿途设24个车站,
运营时速可达350千米,八成以上的线路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自2011年通 车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京沪高铁运力趋于饱和, 常常一票难求。为满足京沪高铁沿线地区未来的运输需求,国家拟规划建设京沪 高铁二线工程。下图为京沪高铁站点设置示意图。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A.葡萄酒、服装
B.纺织品、水产品
C.蔬菜、水果
D.灯具、煤炭
(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
(D)
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
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
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
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
[解析] 第1题,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 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 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水产品、水果以 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 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故选A。第2题,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 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 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对。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 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 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故选D。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 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 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横跨欧 亚,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且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但建设成本较 高。第(2)题,“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建成后,会形成新的亚欧经济 走廊,可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 过此大通道,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以贸易往来为主,而不是促使欧洲 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海洋运输
1. 我国海运分为 沿海 航线和 远洋 航线 2. 沿海航线有 北方 航区和 南方 航区
3. 北方沿海航区以 上海 、大连 为中心 主要海港: 秦皇岛 天津 烟台
1、速度快、运价高、运量小。 2、速度较快、运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3、灵活机动、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强。
4、运量大、速度较慢、运费省,受天气条 件影响较大。
公路的发展和分布
1.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 “门口 到门口” ,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2. 在没有或很少有铁路和水运的地区, 还可以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3. 联系我国青藏地区的公路有:
3. 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
南京 重庆 武汉
上海
4. 京杭运河航线 (1)沟通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2)目前黄河以南从山东济宁至江南 仍可通航 向南---- 运煤 向北---- 运工业品
{
5. 珠江航道 (水运中心---- 广州 ) 沟通广西、广东各地与沿海的联系
主要铁路枢纽 兰州
乌鲁木齐
兰新线
包 兰 线
兰州
包头
连云港
陇海线
主要铁路枢纽 成都
宝成线 成 昆 线
昆明 成都
宝鸡
重庆
成渝线
做一做
哈尔滨
京哈线
北京
郑州
株洲
京 广 线
广州
三.铁路的发展方向 1、货运重载化 2、管理自动化 3、建设高速铁路
课堂小结
• 一、交通的重要性。 • 二、几种运输方式:
• 1、五种运输方式; • 2、运输方式的特点;
京 沪 连云港 线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包头
京包线
北京
京哈线
京 广 线
京 沪 线 京 九 线
九龙 上海
广州
主要铁路枢纽 郑州
北京
兰州 郑州 连云港
陇海线
京 广 线
广州
主要铁路枢纽 徐州
兰州
京 北京 沪 线
徐州 连云港 上海
陇海线
主要铁路枢纽 株洲
北京
京 广 线
杭州 株洲 贵阳
湘黔线
广州
浙赣线
选择运输方式 容易死亡、变质的, 活物、鲜货,短程可由 公路 运输。
选择运输方式 容易死亡、变质的, 活物、鲜货,远程而又数 量大的可用 铁路 运输。
选择运输方式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 用 水运 或 铁路 运输。
选择运输方式
货物和数量
两箱急救药品 一吨活鱼 五十吨钢材 一万吨海盐 十万吨大米
二.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1、南北铁路干线
京哈线 北京----哈尔滨 北京----广州 北京----九龙 北京----上海 焦作----柳州 宝鸡----成都 成都----昆明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焦柳线
宝成线 成昆线
2、东西铁路干线
京包线 包兰线 陇海线 兰新线 北京----包头
沪杭线 浙赣线 湘黔线 贵昆线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滇藏公路 新藏公路
4. 现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 北京沈阳 广州 ----天津 -------大连线 深圳线 ----塘沽线
做一做
1. 从洛阳乘火车(或汽车)到北京, 选择最近便的路线,沿途经过哪些 铁路线(或公路线)以及重要的交 通枢纽 陇海线
京广线 郑州
洛阳
北京
做一做
1. 从洛阳乘火车(或汽车)到上海, 选择最近便的路线,沿途经过哪些 铁路线(或公路线)以及重要的交 通枢纽 陇海线
速度快,运量小,运价高。
交 通 运 输 方 式 及 特 点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二、运输方式
1. 现代运输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路(河运、海运) 航空 管道 水运 最低。 2. 运输价格: 空运 最高,陆运 其次, 3. 运输速度:飞机 最快,火车 汽车 次之,船舶 最慢。
火车 轮船 最大, 汽车 次之, 4. 运量方面: 飞机 最小。
• 三、铁路运输:
• 1、铁路运输的发展; • 2、五纵三横的铁路网; • 3、主要铁路枢纽。
• 四、铁路的发展方向:
• 1、货运重载化; • 2、管理自动化; • 3、建设高速铁路。
课堂练习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有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航空 和 管道 等五种方式。
2、连线题:把下列运输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特点, 用直线连接起来。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航空
起点至终点
北京----拉萨 密云水库--北京 上海----济南 天津----上海 武汉----上海
铁路公路 河运海运 航空
第二节 中国的铁路
一、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1、新中国成立前,铁路只有 2.2万 千米。 大多集中在 东北 和 沿海 地区。 2、1992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 5. 4万 千米。 3、现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都有了铁路。
包头----兰州 兰州----连云港 兰州----乌鲁木齐 上海----杭州 杭州----株洲 株洲----贵阳 贵阳----昆明
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哈尔滨 乌鲁木齐
兰新线
包 兰 线
兰州
包头
京包线
北京
京哈线
焦作 宝鸡
宝成线
京 陇海线 上海 焦广 成都 京 成 沪杭线 杭州 柳线 九 昆 线 株洲 线 贵阳 线 湘黔线 浙赣线 昆明 贵 柳州 广州 九龙 昆 线
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去开会, 第二天必须赶到。
选择交通工具:
飞机
暑假从上海到大连旅游, 选择最经济的办法。
选择交通工具:
海轮
从重庆到武汉,沿途 观赏三峡风光。
选择交通工具:
江轮
从拉萨到西宁,沿途 参观访问。
选择交通工具:
汽车
从武汉到郑州探亲。
选择交通工具:
火车
选择运输方式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数量又不大的,多由 航空 运输。
京沪线 徐州
洛阳
上海
做一做
1. 从洛阳乘火车(或汽车)到广州, 选择最近便的路线,沿途经过哪些 铁路线(或公路线)以及重要的交 通枢纽 陇海线
京广线 郑州
洛阳
广州
第三节 中国的水运、航空和邮电 一、内河航运 1. 我国内河航运比较发达的水系: 长江 京杭运河 珠江 松花江
2. 长江航线---- 黄金水道
中国的交通
第一节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一、交通事业的重要性
1. 交通 事业
{ 邮电业 ----传递信息和物品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各地联系
运输业 ----运送旅客和货物
2. 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 开发自然资源
3. 交通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铁路
运量大,速度较快,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大,运费便宜, 速度较慢,受天气条件 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