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试题库完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一)-自考法学类中国法制史试卷与试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一)-自考法学类中国法制史试卷与试题一、名词释义题:1. 法经参考答案: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刑法典。
分为六篇:盗法:有关侵犯财产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贼法:有关侵犯他人人身及国家政权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囚法:有关违反监狱管理以及诉讼程序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捕法:有关违法追捕法律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杂法:以上各篇没有规定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具法:有关刑法适用原则的规定。
2. 决事比参考答案:汉代的判例法。
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比照判例判案。
3. 五服制参考答案:西周时期形成的亲属等级制。
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4. 官当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以官职抵徒刑的制度。
明以后被废除。
5. 保辜参考答案:汉唐以来形成的以伤害结果论罪的制度。
凡伤害案,在法定期间内死亡者,以杀人罪论;期间外死亡者,以伤害论。
6. 刺配参考答案:宋代刑罚。
宋太祖首创以代死刑,后发展为独立刑种。
它是墨、杖、流刑的综合刑。
7. 厂卫司法参考答案:明时司法制度。
即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以外由太监负责的厂以及锦衣卫负责的卫行使司法权。
8. 预备立宪参考答案:清末政府为实行宪政而进行的预备活动。
它包括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咨议局章程》、《资政院院章》。
9. 贿选宪法参考答案:北洋政府时期(或曹锟)颁布的宪法。
因贿选而得名。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10. 保安处分参考答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一项刑法制度。
即对有犯罪有可性但并未构成犯罪,或犯罪后已受到刑罚制裁但仍有犯罪危险者,限制其自由。
二、简答题:11. 简述唐朝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参考答案:(1)法律形式:律:刑法典;令:有关国家各项基本制度的法规。
格:经过整理后的皇帝敕令。
式:国家机关经常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2)相互关系:凡违反令、格、式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者,由律处罚。
12. 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参考答案:(1)改革的起因:汉初约法省刑的需要(写缇萦上书亦可)。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810宪法与行政法(宪法75分行政法7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810宪法与行政法(宪法75分行政法7目录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 ........................................2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810宪法与行政法(宪法75分,行政法75分)之《宪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二).......................................................... ......................................12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810宪法与行政法(宪法75分,行政法75分)之《宪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三).......................................................... ......................................20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810宪法与行政法(宪法75分,行政法75分)之《宪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四).......................................................... ......................................29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810宪法与行政法(宪法75分,行政法75分)之《宪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五)......................................................... (38)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经济基础【答案】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制史真题

2002年卷一:中国法制史学100分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0 .5分,共10分。
)1、我国封建社会的五刑是--2、《法经》的编纂者是--3、唐朝的法律形式有--四种4、隋唐至明清中央三大司法机关是--5、《通制条格》是--朝的法律。
6、朱元璋为惩治贪官污吏,特意颁布了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共四篇,史称《》。
7、明清时期,大理寺、刑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刑部负责--,大理寺负责--。
8、清末变法修律活动中,清廷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9、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它首次规定国家权力属于我国国民。
10、北齐律规定了十种严重罪行须受重惩,称为--。
二、标点下段古文,译成白话,并简述其法律思想要点。
(20分)其有情恣庸愚识沈愆戾大则乱其区宇小则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则未之前闻故曰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刑罚不可驰于国笞捶不得废与家……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注:沈,通沉;愆:罪过;戾:暴戾;睽:违背]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明德慎刑2、云梦秦简3、六礼4、亲亲得相首匿5、十恶6、张杜律7、鞫谳分司制8、宋慈9、沈家本10、马锡五审判方式四、简述题(20分,任选一题即可,两题都做不加分)1、简述唐宋两代法律中关于法官责任和审判回避的主要规定。
2、与中华法系的有关传统比较,试述我国诉讼制及司法制度在清末法制变革中发生的主要变革。
卷二:法理学一、辨析下列各组名词。
(每组5分,共25分)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社会作用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法规二、试述法制现代化及其基本特征(20分三、试述法对利益调整的方式方法(20分四、试述法律传统及其社会价值(20分)五、试述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应坚持的法的评价标准。
(15分)卷三、综合课(中国法律思想史学40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1、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中,在"法"、"术"、"势"三种治国手段上,商鞅尤重于"法",--侧重于"术",--偏重于"势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三)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届正式国会成立于时期。
[2分] A清末B南京国民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强迫人民分家而居的“分户令”是颁布的。
[2分]A李悝B商鞅CD汉武帝3.唐朝时皇帝就重大案件或事宜发布的制敕,经整理编纂为有永久法律效力的规范者,被称为。
[2分]A敕B诏C格D令4.《中华民国民法》是仿照民法典的编制体例制定的。
[2分] A法国B德国C英国D5.在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标准的是。
[2分]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6.清朝刑法典《大清律例》的基本律文在皇帝时期最后确定下来,再无大的变化。
[2分]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7.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为。
[2分] A国民大会制B责任内阁制C总统制兼责任内阁制D总统制8.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2分]A廷行事B比C成案D断例9.大理寺代替廷尉作为中央专职司法机关形成于朝。
[2分]A汉朝B北齐C隋朝D唐朝10.“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2分] A汉朝B西晋C北魏D唐朝马锡五审判方式[3分]参考答案:2.会审公廨[3分]参考答案:睡虎地秦墓竹简[3分]参考答案:“准五服以制罪”[3分]参考答案:五听[3分]参考答案:务限法[3分]参考答案:明大诰[3分]参考答案:录囚[3分]参考答案:简述春秋时期各国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
[6分]参考答案:2.清末修律“礼法之争”的双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观点。
[6分]参考答案:简述唐律中“八议”制度的主要内容。
[6分]参考答案:汉代有哪些主要法律形式?分别指什么类型的法律规范?[8分]参考答案:简述清代的会审制度。
[10分]参考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五)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较为系统并成为后世封建法典的最初蓝本的法典是[2分]A《禹刑》B《吕刑》C《法经》D《云梦秦简》2.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的朝代是[2分]A西周BC汉朝D唐朝3.由“刑名”、“法例”两篇合并而成的“名例律”,最早出现于《》[2分]A九章律B北齐律C晋律D唐律4.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2分]A廷行事B比CD断例5.最早确立“八议”制度的封建法典为.[2分] A《九章律》B魏《新律》C《北齐律》D《晋律》6.清末法制变革后确立的司法审级体制为[2分] 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D三级二审制7.将徒流刑易科为笞杖刑的“折杖法”出现于[2分] A唐代B宋代C明代D元代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审级体制为[2分]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制D三级二审制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2分]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天坛宪草》D《中华民国约法》10.存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丞(宰)相制度于被正式废除[2分] A秦代B唐代C明代D元代春秋时期最早以铸刑书于鼎的方式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中国古代的身份(或宗法权益)的继承制主要中国近代第一次列举了“臣民权利义务”的宪法性文件为清朝于每年秋天举行的对全国各地死罪囚犯集中会审的制度,民国时期的民法典改变清末草案的体例,采取唐律规定,诸制敕断罪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这说明在唐代,皇帝的断罪敕令一般都可以成为判例法,具有永久法律效力[5分]参考答案:“奸党罪”为汉朝首创,主要是为了打击中央官吏与诸侯王勾结的“阿党”“附益”行为[5分]参考答案:唐宋时期刑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审判,明清时期的刑部主要负责复核[5分]参考答案:宋代“翻异别勘”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原审官重审囚犯翻供案件可能造成的不公正[5分]参考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五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分]参考答案:1.五听[6分]参考答案:春秋决狱[6分]参考答案:三司推事[6分]参考答案:领事裁判权[6分]参考答案:简述《法经》的主要结构、内容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12分]参考答案:综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创立的对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刑法制度[9分]参考答案:。
200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17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17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及详解【417中国法制史】一、诠释古代法言法语1.神农无制令而民从答:神农无制而民从来源于《淮南子》,是关于我国法起源的一种说法,也说明原始社会社会关系的调整方法——习惯。
2.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答:父子兄弟,最不相及的意思是父子、兄弟间,罪不相株连。
3.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答: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意为有天命还要统治者自己的德去配合。
天也是指的统治者,这是告诫统治者的。
西周时期礼法结合的表现。
4.狱疑,泛与众共之;众疑,赦之答:狱疑,泛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对于疑难的案件,交与众人共同讨论;众人讨论后依然有疑问的,赦免其罪。
5.分争辨讼,非礼不决答:分争辨讼,非礼不决体现的是周礼是法律,是一个系统化的法律,依照礼来作为定纷止争的依据。
6.耻诸嘉石,役诸司空答:耻诸嘉石,役诸司空出自《周礼》,意思是:嘉石设在外朝的左门,由朝廷司法官吏掌管,对犯了轻罪的人让他坐在石上,依次使之受辱。
犯重罪的人,从事劳役,劳役的长短由司寇决定。
7.三宥之法答:三宥之法即要宽宥、原谅三种犯罪,一是过失犯罪,二是因无知而犯罪,三是因为遗漏忘记而犯罪。
8.三刺之法答:西周确立三刺制度,中国古代不仅有罪疑从赦的有利于保障人权的无罪假定思想,而且有死罪疑狱公决的民主参与司法审判的思想。
9.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答: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
10.现禁囚不得告举他事答:现禁囚不得告举他事是对唐朝告诉的限制之一,对囚徒的限制。
囚徒除以下三类情况可以告诉外,对其他的犯罪均不可告诉,即“诸被禁囚,不得告举他事”。
三类情况为监狱官吏女代囚徒;知道他人有谋反,谋大逆和谋叛的严重犯罪;在自首其他罪行时,牵涉到他人的犯罪等。
11.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答: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出自《汉书·杜周传》,不仅对于前主所立之法是如此,就是对于现主从前所立之法也是如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九)-自考法学类中国法制史试卷与试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九)-自考法学类中国法制史试卷与试题一、填充题:1. 关于夏商周的刑律,史载:“夏有乱政,而作______;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 ______ 。
”答案:九刑吕刑2. 在周代,后世意义上的“法”的概念尚未形成,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只有“礼”和“刑”。
礼刑二者的关系,后人总结为 ______答案:出礼入刑,礼去刑取3. 中国古代,在君主之下的中央专责审判机关,夏商周时期叫 ______ ,秦汉时期叫 ______ ,隋唐时叫 ______ 。
答案:司寇廷尉大理寺4. 仿照《周礼》六官的构思,中国自隋唐时代即在中央设立吏兵、 ______ 、刑、工 ______ 六部。
答案:户礼5. 春秋时期,郑国人 ______ 私造法律,刻在竹简上,史称 ______ .答案:邓析竹刑6. 战国时,秦国变法领导人 ______ “改法为律”,此后中国历代法典一般称为律。
答案:商鞅7. 《云梦秦简》中,有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治狱程式、调查勘验方面的规定,称为 ______ 。
答案:式8. 秦汉的诉讼中,被告或其家属不服判决时,可以要求复审,称为 ______ 。
答案:乞鞫9. 自汉文帝刑罚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新的五刑是笞、 ______ 、 ______ 、杖死。
答案:徒流10. 唐律中的 ______ 制度,即在伤害案件发生后,规定一定的期限,限满时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负担的刑事责任。
答案:保辜11. 唐代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称为 ______ 。
答案:三司推事12. 元朝的法典有《大元通制》和 ______ 、《至正条格》、《风宪宏纲》。
答案:《至元新格》13. 明初,朱元璋仿照《尚书》某篇的体例,颁布了许多关于打击贪官污吏的刑事特别诏令,合编成书,称为 ______ 。
答案:明大诰14. 明清时期,遇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下令 ______ 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等九个机关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 ______ 。
2003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

2003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一、填充题(共60空,每空1分,共60分)1.关于夏商周的刑律,史载:"夏有乱政,而作——;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
"2.在周代,后世意义上的"法"的概念尚未形成,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只有"礼"和"刑"。
二者的关系,后人总结为"——"、"——"。
3.周朝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天,明德慎——"的思想。
4.西周时,形成了——的法律原则,旨在强调贵族和平民之间在法律上的不平等。
5.周代有所谓"三赦"之法,即赦幼弱.赦老耄.——。
又有"三宥"之法,即宥不识.——.宥遗忘。
6.中国的中央审判机关,夏商周时期叫——,秦汉时期叫——,隋唐时期叫——。
7.仿照《周礼》六官的构思,中国自隋唐时代即在中央设立吏.——.——.兵.刑.工六部。
8.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在财产权利方面基本上是诸子平均分配财产,出嫁女没有继承权。
在政治特权及宗法权利的继承方面实行的是——。
9.春秋时期,郑国人——私造法律,刻在竹简上,史称"——"。
10.战国时,秦国变法领导人——"改法为律",此后在中国历代法典一般称为律。
11.《云梦秦简》中,有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治狱程式.调查勘验方面的规定,称为——。
12.在秦代,一些判案成例也有法律效力,称之为——。
13.汉景帝时曾规定,老幼.孕妇.师.侏儒等"当鞫系者,——之"。
意即不戴刑具.不加桎梏。
14.自汉代开始,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国家正式确定了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执行赏和罚的制度,此即"——.——"。
15.秦汉的诉讼中,被告或其家属不服判决时,可以要求复审,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一)一、名词释义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法经2、决事比3、五服制4、官当5、保辜6、刺配7、厂卫司法8、预备立宪9、贿选宪法10、保安处分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唐朝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2、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3、简述《大清新刑律》相对于传统刑法典的主要变化三、论述题:(共1题,共20分)论《唐律疏议》的历史地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横线上。
共10题,每题1分)1.汉朝时的判例法叫做。
A.廷行事 B.条例C.断例D.决事比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于时期。
A.元B.明C.清D.临时政府3.首次规定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的法典为。
A.《九章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唐律疏议》4.古代刑法典中的“名例律”篇为首创。
A.《九章律》B.《魏律》C.《北齐律》D.《开皇律》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A.《法经》B.《唐律疏议》C.《开皇律》D.《宋刑统》6.中国近代第一部效法西方的专门刑法典为。
A.《大清新刑律》B.《大清现行刑律》C.《暂行新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7.在代,对宗教教徒的审判实行专门管辖。
A.夏B.商C.元D.清8.寺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关最早形成于时期。
A.汉朝B.曹魏C.北齐D.唐朝9.“训政”理论首创于。
A.袁世凯B.梁启超C. D.蒋介石10.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公开颁布成文法的国家为。
A、晋国B、国C、魏国D、秦国二、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5分)1.春秋决狱2.廷杖3.六礼4.领事裁判权5.秋审6.折杖法7.保安处分8.义绝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唐律疏议》中对官僚贵族在刑法适用上规定了哪些特权?2.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3.简述《大清新刑律》相对于《大清律例》在容上的主要变化。
4.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刑罚改革的主要容。
5.简述“准五服以制罪”的刑法原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1.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届正式国会成立于时期。
A、清末B、国民政府C、北洋政府D、国民政府。
2.强迫人民分家而居的“分户令”是颁布的。
A、悝B、商鞅C、吴起D、汉武帝3.唐朝时皇帝就重大案件或事宜发布的制敕,经整理编纂为有永久法律效力的规者,被称为。
A、敕B、诏C、格D、令4.《中华民国民法》是仿照民法典的编制体例制定的。
A、法国B、德国C、英国D、意大利5.在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标准的是。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6.清朝刑法典《大清律例》的基本律文在皇帝时期最后确定下来,再无大的变化。
A、顺治B、康熙C、雍正 C、乾隆7.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为。
A、国民大会制B、责任阁制C、总统制兼责任阁制 D、总统制 8.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A、廷行事B、比C、成案D、断例9.寺代替廷尉作为中央专职司法机关形成于朝。
A.汉朝B.北齐C.隋朝D.唐朝10.“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A、汉朝B、西晋C、北魏D、唐朝二、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5分)1.马锡五审判方式2.会审公廨3.睡虎地秦墓竹简4.“准五服以制罪”5.五听6.务限法7.明大诰8.录囚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简述春秋时期各国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
2.清末修律“礼法之争”的双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观点。
3.简述唐律中“八议”制度的主要容。
4、汉代有哪些主要法律形式?分别指什么类型的法律规?5.简述清代的会审制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四)一、名词释义题:(共10题,每题5分)1.《云梦秦简》 2.春秋决狱 3.义绝 4.八议 5.三司会审6.存留养亲 7.鞫谳分司 8.预备立宪 9.六法全书10.领事裁判权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1、简述春秋时期各国公布成文法的运动以及围绕公布成文法引起的争论2、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主要法典?这些法典分别创设了哪些重要的刑法制度?(至少举出五项)3、简述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容(至少举出五项)三、论述题:(共1题,共20分)论汉朝刑法的儒家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横线上。
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较为系统并成为后世封建法典的最初蓝本的法典是。
A、《禹刑》B、《吕刑》C、《法经》 D、《云梦秦简》2、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的朝代是。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3、由“刑名”、“法例”两篇合并而成的“名例律”,最早出现于《》。
A、九章律B、北齐律C、晋律D、唐律4、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A、廷行事B、比C、成案D、断例5、最早确立“八议”制度的封建法典为 .A、《九章律》B、魏《新律》C、《北齐律》D、《晋律》6、清末法制变革后确立的司法审级体制为。
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D、三级二审制7、将徒流刑易科为笞杖刑的“折杖法”出现于。
A、唐代B、宋代C、明代 D、元代8、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审级体制为。
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制D、三级二审制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天坛宪草》D、《中华民国约法》10、存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丞(宰)相制度于被正式废除。
A、秦代B、唐代C、明代D、元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西周时,刑事诉讼被称为,民事诉讼则被称为。
2.春秋时期最早以铸刑书于鼎的方式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为国和。
3.秦朝时的判例法叫,汉朝时的判例法被称为。
4.中国古代的身份(或宗法权益)的继承制主要为制;财产继承多为_________制。
5.中国近代第一次列举了“臣民权利义务”的宪法性文件为《》。
第一次确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原的宪法性文件为。
6.清朝于每年秋天举行的对全国各地死罪囚犯集中会审的制度,叫做。
盛夏季节集中审录笞杖罪囚犯,迅速决放,以消冤滞的制度,被称为。
7.近代第一部专门民法草案为,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为《》8.民国时期的民法典改变清末草案的体例,采取“”的编纂体例。
三、判断正误,并对错误作出更正。
(每题2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划“╳”。
仅判断正确,未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错误者,只给1分。
)1.唐律规定,诸制敕断罪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
这说明在唐代,皇帝的断罪敕令一般都可以成为判例法,具有永久法律效力。
2、“奸党罪”为汉朝首创,主要是为了打击中央官吏与诸侯王勾结的“阿党”“附益”行为。
3、唐宋时期刑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审判,明清时期的刑部主要负责复核。
4、宋代“翻异别勘”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原审官重审囚犯翻供案件可能造成的不公正。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五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五听2、春秋决狱3、三司推事4、领事裁判权五、简答题(共45分)1、简述《法经》的主要结构、容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
(20分)2、综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创立的对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刑法制度。
(25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六)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横线上。
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封建法典为。
A、《九章律》B、《晋律》C、《北齐律》D、《永徽律疏》2、《中华民国民法》在国家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定位上采取的原则。
A、国家本位B、家族本位C、个人本位D、权利本位3、中国近代最早的《行政诉讼法》颁布于。
A、清末B、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4、西周时期借贷契约叫。
A、质 B、剂C、券书D、傅别5、“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A、汉朝B、西晋C、北魏D、唐朝6.“八议”入律最早始于时期。
A、西周B、西汉C、三国D、唐朝7.宋元时期的判例法被称为。
A、比B、判例C、断例 C、条例8.战国时期,作“改法为律”的重大改革者为。
A、悝B、商鞅C、吴起D、秦始皇9.《北齐律》共有篇,为隋唐律的体例蓝本。
A、十八B、二十C、十二D、七10、中央监察从御史台改称“都察院”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在秦国主持变法是,在楚国主持变法的是,在魏国主持变法的是。
2.历史上最早正式确立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的的法典为《》。
3.《名例律》正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律》。
4.曹魏时,受《周礼》“八辟”的影响,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八议”制度,八议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议功、议贵、、议宾。
5.南北朝时,法律首创以或抵当徒刑的制度,称为“官当”。
6.中国封建时代正式颁布的第一部具有行政法典性质的国家典章为《》。
7.宋时曾实行讯问调查案件事实与检法用律由不同或官员分别负责的制度,称为。
8.明初,朱元璋仿照《尚书》的体例,颁布了许多关于打击贪官污吏的刑事特别诏令,合编成书,称为。
9.明清时期,遇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下令和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等九个机关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
10.清末修律的主要负责人家本,他负责修律时所担任的具体职务是。
三、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作出更正。
(每题2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划“╳”。
仅判断正确,未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错误者,只给1分。
)1、在唐朝的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四者中,“令”是指皇帝的诏令。
2、唐律中的“同居相为隐”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刑事犯罪。
3、曹锟时期颁布宪法(人称“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
4、中国古代在私人财产继承上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5、国民政府时期的民、商法实行“民商分立(离)”的立法体制。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十恶2.翻异别勘3.秋审4.六法全书五、简答题(共45分)1.简述汉初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主要容及其对中国封建法制的影响。
(25分)2.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2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考试试卷(七)一、名词解释题:(共10题,每题5分)1.则例 2.申明亭 3.永佃权 4.刺配 5.礼法之争6.保安处分7.贿选宪法8.保辜9.五服制 10.决事比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1.简述唐朝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
3.简述清末法制改革的主要容(至少列举五项)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论《唐律疏议》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