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地形图知识点

地形图知识点

地形图知识点地形图是以比例尺为基础,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文字等手段表现一个区域的地表地貌特征及相关信息的地理图形。

它是地图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学习地形图知识点是每个地理爱好者的必修课程。

一、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是指地形图上图像与实际地类地貌的比例关系。

比较常见的有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等,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图像和实际被代表地貌的比例就越大。

二、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形图最常用的标记方式之一,通常用棕红色表示。

等高线是贯穿地图的线条,代表相同高程的地理线。

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高差可以计算出来。

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呈现山脊、山谷、水域等地貌特征。

三、地形符号地形符号是地图上标注地类地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标记各种地貌形态、地表特征,如山体、塔楼、平原、道路、桥梁、建筑物等。

地图上的地理西湖等水域通常用蓝色标记,山峰等地物通常用黑色标记。

四、颜色颜色是地面特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常用的颜色有绿色、棕色、深浅红色和灰色等。

其中,绿色适用于植被茂密的地区,棕色适用于荒漠、岩石等地貌特征区,深浅红色适用于高山、山谷等特征区。

可以通过颜色的不同来快速地识别地形的特点。

五、比例尺尺度线由于地图的比例尺代表实地比例的大小,所以在地形图的角落或多或少地还有一段比例尺线。

比例尺线通常会用中佑(mm)或英寸(英寸)代表,图中通过比例的变化来让读者知道多少远距离的地图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英寸。

六、注记注记是地图上除了图形符号和颜色之外的一种重要标记方式。

注记可以标示地名、标志点、测高值、坐标等信息。

注记既可以在坐标轴、比例尺线、图例甚至图框上加上文字也可以在地形图内的特定位置加上文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形图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地质地貌特征,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图判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图判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图判读
海拔:
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海拔也称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等高线: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称为等高线。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1.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2.等高线为闭合的平滑曲线;
3.等高线的疏密决定坡度大小;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地形图的分类:
常见的地形图有三种,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能最直观反映地表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平原,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分别是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地形图的识读:
1.判断地势高低: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图上是相等的。

地面越高,数值越大;反之,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2.判断坡度的陡缓:同一等高线的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海底等深线越密,坡度越陡。

地形图图例:
地形剖面图的制作:
在等高线地图上,沿着某一方向画一条直线,然后将该直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点,把着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构成地形剖面图。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外图廓线外,还应注明测量所用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坐标
系、比例尺、测绘日期和测绘单位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密级
22.0 10.8
21.0 10.8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附 注 :
10.0 22.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1000 1993年图式。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4 . 三北方向图

在中小比例尺的图的南图廓线的右下方,
还绘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的
方向的这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称为三北
方向图。

利用三北方向图,可对图上
任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
位角和坐标方位角三者间作 相互换算。

此外,在南、北内图廓线上,
还绘有标志点P和P’,该两点 的连线即为该图幅的磁于午 线方向,有了它利用罗盘可 将地形图进行实地定向 。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7.4 地物符号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地形
地 地 形 物 —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房
屋、道路、农田、桥梁……
地貌 Biblioteka 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如山脉、河流、平原、洼地……
地形图
如果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
• 定义: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 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
• 线状符号的长度方向按实际测定,宽度 和符号样式有专门规定。如铁路、高压 线路、围墙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例题解析【例1 —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 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

A. 8689 米B. 9003 米C. 8999 米D. 9009 米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

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 高度。

答案:C(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 B, C, D, E 。

(2) H 点与G 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3)沿B 虚线和C 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其原因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4)等深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②等深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深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判断海底的坡度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深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深线稀疏。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处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 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为鞍部;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相交,为陡崖。

第(2)题,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点处在200米等高线上,二者相对高度是200米。

第(3)题,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易攀登。

第(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A、M两点海拔高,是山峰,且M峰多了一条等高线,海拔比A峰高。

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200(3)B此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4)M基础知识二、分层设色地形图①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这样的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4) 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在 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 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计曲线的高程、碎 部点高程、独立性地物的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流速等。
三、地貌符号 1、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 闭合曲线。 例如,当水面高为70m时,曲线上任一点的 高程均为70m; 将这些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岛用等高线 表示在地形图上了。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 。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 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 示的越粗略。 测绘地形图时,要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和按国家规范要求 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见表9-4。
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将1:10万图幅按经差3′45″,纬差 2′30″ 分为64幅,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幅 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如G-47-124-(25)
y=[(φ左上- φ)/2.5′]×8+( λ - λ左上) /3.75′+1
四、1:5000、1:2000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5000地形图按经差1′52.5″,纬差1′15″ 将一幅1: 1万地形图分为四幅1:5000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万图 幅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用a、b、c、d表示, 如J-50-72-(32)- a 1:2000地形图按经差37.5″,纬差25″ 将一幅1:5000 地形图分为9幅1:2000用数字1、2、 …… 、 9表示, 如J-50-72-(32)- a-9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返回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可读性:全面客观 反映 地面情况:地貌、地物、 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讯、管线、 农林等多方面信息,作为设计依据。
可量性:提供地面基本数据:点、线、角、 高程、方向、面积、坡度等。
多用性:可编绘一系列专题图。
等高线并注记高程mm) 间曲线 — 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 线mm) 辅助曲线 — 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mm)
4.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
地貌是地形图要表 示的重要信息之一。 地貌尽管千姿百态、 错综复杂,但其基本 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 典型地貌:如山头、 山脊、山谷、山坡、 鞍部、洼地、绝壁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
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测 .


三、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关 全
称 10.0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21.0 标格网线
1988年5月 测图。
图廓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2.图示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00m 500m
0
1
1580m
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并可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 起的误差,速度快,直观;换算精度低。
(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图 l:500 、 l:1000 、 l:2000 、 l:5000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地形图图式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村庄、塔等主要的地物标,在开阔地区是准确 的,在隐蔽地区是表示大概位置。
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国家测量三角点,水准点的
位置是精确的,可用来对图和寻找方位。
爱护图纸,注意图纸的伸缩
谢谢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七年级地形图的判断知识点

七年级地形图的判断知识点

七年级地形图的判断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及其生态环境的科学。

对准确定位及描述地球的各个自然特征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使用地形图作图。

地形图是一种能够准确描述地球各个自然特征(如高低海拔,山脉,河流等)的地图。

在地理学中,地形图在探索、描绘地球表面特征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习地形图时,理解如何正确判断地形图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将要讨论的是七年级地形图的判断知识点,旨在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形图。

1. 地形图符号的理解地形图通过一些符号来表示地球上的自然特征,比如山脉、河流、湖泊、岩石等等。

初学者需要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解读地形图。

2. 起伏的理解在解读地形图时,你需要了解地图上的线条及其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着不同高度的地形。

蓝色线条代表河流的流向,越靠近中央的线越宽,表示河水越深,越靠近两边的线就越窄,表示河水较浅。

高处的地方用棕色线条表示。

3. 高度关系的理解地形图是用轮廓线表示高度关系的地图,因此,在解读地形图时,需要注意轮廓线上的数字,以及轮廓线之间的高差。

每一条轮廓线上的数字代表的是该线所表示的等高线高度,高低之间的数字差距越大,表示高差越大。

4. 路径判断的方法在解读地形图时,还需要了解路径的判断方法。

在判断路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高差、天然条件等因素,比如路程是否陡峭、是否能穿越悬崖、是否有河流等障碍。

5. 大地方位的判断最后一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大地方位的判断,即方向的判断。

在解读地形图时,需要明确方向,以便更好地理解地图。

学生可以通过地图上的方位点来判断方向,比如问路时就可以根据方位点的位置与自己的位置来确认自己的方向。

总之,判断地形图是理解和应用地理学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掌握符号,起伏,高度关系,路径和大地方位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不断练习,掌握基本技能之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地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含义
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地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

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二、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名: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

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图号: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

①1:100万,纬差4°,经差6°;
②1:10万,纬差20′,经差30′;
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分成12×122=144幅1:10万地形图。

③1:1万,纬差2′30″,经差3′45″;一幅1:10万地形图可分8×8=64幅1:1万地形图。

如:G-49-126-(45)
3、接图表:标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

4、图廓:地形图边界,内有经纬度和纵横坐标(公里网)。

5、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

1
•?数字比例尺:如:1:10000,10000
•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6、地形图的方向:一般地形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三.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
(1)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半比例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4)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

如地物名称、江河流向、森林类别等。

四、地貌表示: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称地貌。

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定义: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之差。

同一幅图上,等高距相同。

常用的有:0.5m、1m、2m、5m
3、等高线平距:图上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平距越大的地方坡度越缓,反之,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坡度越陡。

4、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按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计曲线:高程能被5整除等高线,加粗描绘;
间曲线:1/2等高距描绘,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1/4等高距描绘,短虚线表示。

5、典型地貌等高线
山丘和洼地(盆地):闭合曲线,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山丘,小于外圈者为洼地。

或用示坡线来表示,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为山丘;从外圈指向内圈,为洼地。

山脊和山谷: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

鞍部: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

鞍部等高线的特点是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

峭壁和悬崖:峭壁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

等高线重叠。

悬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

等高线相交,隐蔽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六、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即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疏的地方坡度越小。

七、地形图的应用
1、确定任意点的高程(海拔)和两点的高差
2、确定两点间的距离:直尺在地形图上量距L,则实地距离D=L×比例尺分母。

如:万分之一地形图上量距5cm,则:
实地距离D=0.05×10000=500m
3、确定任意直线的方向(方位角):
量角器量取αAB
4、确定直线坡度和坡向
AB直线为东坡,AC直线为东北坡。

C
5、利用地形图在野外定点:在精度要求不很高时可用目估法进行定点,也就是说根据测点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的相互关系,用眼睛来判断测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也可利用罗盘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盘的0度,同时与地形图北向一致,此时地形图的东南西北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相符。

这时线性地物如河流、公路的延长方向应与地形图上所标注的该河流或公路相平行。

6、地形图勾图:平地沿边线边走边勾绘,山地采用对坡勾绘。

7、计算面积:
实地面积=方格面积×比例尺分母的平方。

如万分之一地形图,图上1cm2面积,则:
实地面积=100002×(1/100)2
=10000m2=1hm2(公顷)(15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