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统计调查
人教版_《统计调查》_ppt1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对比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当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 适用 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 范围 全面时,一般采用全面调
查.
当调查对象涉及面大、范 围广,受条件限制或具有 破坏性时,一般采用抽样 调查.
优点
(1)结果准确; (2)能全面了解数据.
(1)调查范围小; (2)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3)受限制少.
4.(2020·广州)某校饭堂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套餐种类进 行问卷调查后(每人选一种),绘制了如图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学 生最喜欢的套餐种类是( A )
A.套餐一 B.套餐二 C.套餐三 D.套餐四
5.(嘉兴中考)2018年1~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月销量情况如图所示,
并根将据所 以得上数信据息象绘,制回的成答如下图列描统问计题图:述表..通过分析表和图,了解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
(1)结果不如全面调查准确; B.认为该扶的在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是234°
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 如图是这4款软件研发与维护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和利润的条形统计图.
x≥5.2
数量(只) m 400 550 30
(1)求表中m的值及图中B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2)问这些抽样检验的羽毛球中,合格率是多少? 5.(嘉兴中考)2018年1~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月销量情况如图所示,
当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全面时,一般采用全面调查.
如果购得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10筒(每筒12只), 在抽样调查中,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并将调査结果绘制成如图的统计图, 问题2 某校有 2000 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新课讲解
以下问题哪些适合全面调查? 1. 调查我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 2. 调查我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3. 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4. 调查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
除了全面调查,还有什么调查方法呢?
新课讲解
总结归纳
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 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总体是_七__年__级__5_0_0_名__学__生__的__体__重__情__况___, 个体是__每__名__学__生__的__体__重__情__况_________, 样本是__抽__取__的__5_0_名__学__生__的__体__重__情__况___,
样本容量是___5_0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样本尽可能具有代表性,抽取样本 时,应保证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 到.
总结归纳
新课讲解
简单随机抽样 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 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 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合作探究
新课讲解
• 抽取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节目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A新闻
个数较多、结 果具有破坏性 或危害性
合作探究
新课讲解
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1)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抽样调查 (2)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
全面调查 (3)调查海水的水质状况
抽样调查
典型例题
新课讲解
例1 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随机抽取 50名学生进行测量.在这一问题中,
课堂小结
统计调查
收集数据: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全面调查(教案)

2.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设计问卷时遇到了困难,问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项设计也存在问题。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专门的环节,详细讲解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面调查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以及调查问卷设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设计合理的问卷和实施调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全面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份关于校园环保意识的全面调查问卷。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全面调查的基本概念。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个、全部的调查方式。它是获取准确、全面数据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总体数量较小、调查内容简单的情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全班同学的阅读喜好,以及全面调查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以下方法:一是提前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
4.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全面调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对比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设计问卷和数据分析是统计调查的核心能力,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难点:
-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尤其是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规律。
-在实际调查中,如何有效地设计问卷,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讨论统计调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统计调查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统计调查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介绍统计调查的步骤: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
-讲解不同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强调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完成课后练习题: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统计调查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统计调查步骤和方法的理解。
-设计一份关于“学生课后作业时间”的调查问卷,包括至少5个选择题和3个填空题。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用条形图或折线图展示数据,并简要说明数据背后的信息。
2.小组合作调查实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材,进行一次简单的统计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学生能够明确统计调查的定义,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调查的步骤,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调查,或实地进行调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方案收集数据。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应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和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体验互动交流精神。
(2)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在我们熟知的一些科学家、历史人物中有很多在像和你们一样年轻的时候就显现出了他们在数学上的天赋,如“曹冲称象”就利用他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今天我也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这瓶子中装有一些豆子,你能用几种方法估计出这个瓶子中豆子的数目?(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问题1】瓶子中有多少豆子?先让学生初步探讨问题,交流方案;【学生实验参考方案】(一)(全面调查) 直接数瓶子中的豆子;(二)(抽样调查)<1> 先将豆子若干等份,数出其中一份豆子的数量,以此估计总量。
<2> 用称重的方法,先称出所有豆子的重量m,再称出一杯豆子的重量n,并数清这杯豆子的粒数p,则这一杯豆子平均每粒重m/p,以此就可以估计出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q ≈ p/n ×m<3> 采用“捉--放--捉”的方法;(本节课的主要实验方法)【课堂实验】实验步骤:(1)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m;(2)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3)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摇匀;(4)从瓶子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p和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的粒数n;(5)利用得到的数据m,p,n,估计原来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q ≈ p/n ×m(6)数出瓶子中豆子的总数,验证你的估计。
统计调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统计调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统计调查亦称“统计视察”。
有组织地搜集各种统计资料的工作。
明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表,规定调查时间和地点等,是统计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前提。
以下是我整理的统计调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统计调查:教案(第1课时)1、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经验了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但不是很完整,对每一个步骤的作用也不是特别明确.而明确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并明确每一个步骤的作用须要经历的积累,对初中学生有必须的难度.依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设计全面调查的方案并实施是难点.2、教学过程设计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本第135页第十章引言的第一段.这一章我们将学习收集数据的一些根本方法,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描述数据,从中发觉数据中蕴含的规律,获得我们须要的信息.因此,统计可以协助我们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创设情景,体会全面调查的方法思想活动:假如要了解全班对新闻、体育、动画、消遣、戏曲五类节目的宠爱状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怎么调查.问题1 调查到什么程度就到达了调查的目的了,调查的对象是什么?师生活动:预案:得到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宠爱人数的百分比,调查的对象是全班学生.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思索,更加明确完成一件任务首先要明确任务最终的目的.问题2为了得到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宠爱人数的百分比,我们须要做哪些事情?师生活动:学生答一:全班学生举手示意,通过计数,统计出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宠爱人数的百分比.学生答二:制作问卷,收集数据并整理,统计出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宠爱人数的百分比.设计意图:学生设计解决问题方案,体会进展全面调查的一些方法.问题3用举手示意的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师生活动:学生举手发言. 老师总结:举手示意的方法优点是简便、快捷,缺点是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多. 问卷调查的方法优点是程序标准,被调查的对象可以比拟多,缺点是被调查对象少时不够简便、快捷.设计意图:通过对两种全面调查方法的比拟,体会在调查过程中方法选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10.1统计调查同步练习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统计调查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收集数据一般采纳__________,整理数据一般采纳__________列统计表,描述数据一般采纳__________;统计图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练习1-1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空气的组成状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运用的统计图是( )A.扇形图B.条形图C.折线图D.直方图1-2 确定小明家五月份总支出共计1 200元,各项支出如下图,那么其中用于教育上的支出是__________元.要点感知2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__________获得__________的状况,结果__________,但工作量__________,费时费劲.预习练习2-1 以下调查工作适合采纳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学校在给学生订做校服前进展的尺寸大小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运用寿命的调查D.环保部门对某段水域的水污染状况的调查当堂练习:学问点1 全面调查1.以下调查中适合采纳全面调查的是( )A.调查市场上某种白酒的塑化剂的含量B.调查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的运用寿命C.了解某火车的一节车厢内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人数D.了解某城市居民收看辽宁卫视的时间2.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熬炼的时间B.某批种子的发芽率C.学校聘请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黄河三角洲中学调查全校753名学生的身高《10.1统计调查》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调查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值日教师调查各班学生的出勤状况B.调查长江水的污染状况C.调查某种钢笔的运用状况D.中心电视台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答案:A学问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析:解答:A.工作量小,没有破坏性,适合普查; B、D范围广,工作量大,不宜采纳普查,只能采纳抽样调查;C调查具有破坏性,相宜抽样调查.分析:有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拟精确,但所费人力、物、时间较多;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或无法进展普查时,应选择抽样调查.2.为了了解某县30~50岁成人的安康状况,采纳了抽样调查方式获得结果,下面所采纳的抽样合理的是( )A.抽查了该县30~50岁的男性公民B.抽查了该县城区30~50岁的成人20名C.抽查了该县全部30~50岁的工人D.随机抽查了该县全部30~50岁成人400名答案:D学问点:抽样调查的牢靠性解析:解答:A、没有抽查到女性公民,不具有普遍性;B、抽查范围小,不具有普遍性;C、只抽查了工人,没有抽查其他职业的劳动者所以不具有普遍性. 应选D 分析:采纳抽样调查时,应保证被抽中的调查样本在总体中的合理、匀称分布,调查出现倾向性的偏差是微小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是很强的。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课题:10.1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多, 调查不宜进行,或调 查具有破坏性时,一 般用抽样调查.
课堂练习
练习一:
下面几个问题,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1)要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
家标准; 抽样调查 (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抽样调查 (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全面调查 (4)调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抽样调查
解:设这批零件有x个不合格
5 由题意可列:
x
100 ≈ 10000
x ≈ 500
答:设这批零件约有500个不合格
爸爸:“你滚出去!”
3
导入
探究一:为调查一导弹的杀伤半径,应采取 怎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要将所有的导弹都试 射吗?
知识讲解
抽样调查:
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 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课堂练习
2010年,为了更加准确了解全国人口 数量,采用___全__面__调__ 调查方式
课堂练习练习二:
1、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 体、样本、样本的容量各指什么。
(1)为了检查一批保险丝的安全 性,从成品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 实验。
(2)为了解我国职工的收入情况, 对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工种的 10000名职工的收入进行调查。
导入 探究二
为了了解伊宁市老年人的健康 状况,你准备采用什么方式收集数 据?
查
课堂练习
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应采用 ____抽_样__调_查_调查方式
课堂练习
想了解一个铁矿的含铁量 ,采用什么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课堂练习
2018年4月,《奔跑吧第二季》开播,为 了了解该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应采用 抽_样_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0.1第1课时《统计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0.1 第1课时《统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统计问题,如何设计统计方案,以及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的基本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统计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如问卷、实地考察等。
3.演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
执教者:佟玉锋
指导教师:***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如何调查?
进一步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就上面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制作一份调查问卷
出示调查问卷
讨论: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看出全
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怎
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全班同学喜爱
各类节目的情况?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整理一下?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
各类节目的情况.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
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扇形图
总结一下条形图和扇形图各自的特点。
怎样画扇形图呢?
我们知道,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且扇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
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
答案:C
3.下图是某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的统计图,则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是( )
A.棋类组 B.演唱组
C.书法组 D.美术组
答案:B
4.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5日每
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5天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是( )
A.30吨 B.31吨
C.32吨 D.33吨
答案:C
5.(上海中考)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所示,那么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
为.
答案: 40%
6.下列图1、图2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
已知该校在校学生3 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共捐款___________元.
答案: 37770
7.2016年某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第
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已进入千亿元,如图表示2016年该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部分情况,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2016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2)请将条形统计图中第二产业部分补充完整;
(3)求扇形统计图中第二产业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答案:解:(1)237.5÷19%=1 250(亿元).
(2)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 1 250-237.5-462.5=550(亿元)如图.
(3)扇形统计图中第二产业部分的圆
心角为550
1 250
×360°=158.4°. 8.(北京改编)某市2011~2016年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统计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中提供信息,预估2017年该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约多少万人次?你的预估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答案不唯一,参考答案①:如:1 038,按每年年平均增长人数近似相等进行估算;
参考答案②:980,因为2014~2015年发生数据突变,故按照2015~2016增长进行估算;
参考答案③:1 140.按照2014~2015年的变化数据进行估算.
(因为题目问法比较灵活,只要答案在980至1 140之间,理由合理均可给分)
巴彦县镇东学校数学组佟玉锋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