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和农作物间作套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效益,间作套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柴胡玉米间作套种就是一种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和养分等资源,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柴胡玉米间作套种的高效种植技术。

一、种植地的选择柴胡和玉米对于种植地的要求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同时,要避免选择前茬种植过豆科作物或根茎类药材的地块,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品种选择1、柴胡品种应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柴胡品种。

常见的有北柴胡、南柴胡等。

在选择种子时,要注意种子的饱满度和纯度,以确保出苗率和植株的生长质量。

2、玉米品种玉米品种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的品种。

例如,郑单 958、先玉 335 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品种。

三、种植时间1、柴胡柴胡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

春季播种宜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进行,秋季播种宜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进行。

2、玉米玉米的播种时间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

春玉米一般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播种,夏玉米一般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播种。

四、种植密度1、柴胡柴胡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行距为 20 25 厘米,株距为 5 8 厘米。

每亩播种量约为 15 2 公斤。

2、玉米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

一般来说,紧凑型玉米品种每亩种植 4000 5000 株,平展型玉米品种每亩种植 3000 3500 株。

五、间作套种模式1、宽窄行种植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将玉米种植在宽行,柴胡种植在窄行。

玉米宽行 80 100 厘米,窄行 40 50 厘米;柴胡行距 20 25 厘米。

2、隔行种植每隔一行玉米种植一行柴胡。

玉米行距 60 70 厘米,柴胡行距 2025 厘米。

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点与技术要点

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点与技术要点

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点与技术要点农作物间作套种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农业种植模式,在现代农业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点(一)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多种作物的共同生长。

例如玉米和大豆间作,玉米植株高大,占据上层空间,而大豆相对矮小,在下层生长。

这样一来,原本只能种植一种作物的土地,现在可以同时收获玉米和大豆,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空间利用率。

而且不同作物的根系分布也有所差异,玉米根系较深,大豆根系较浅,它们可以分别利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养分和水分,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挖掘。

(二)增加作物产量间作套种能够增加作物产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不同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相互影响。

例如有些作物会分泌一些物质,对相邻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像洋葱和胡萝卜间作,洋葱的气味能够驱赶胡萝卜害虫,胡萝卜的生长反过来也有助于洋葱的健康生长,两者相得益彰,产量往往比单独种植要高。

另一方面,间作套种改善了田间的小气候。

高秆作物和矮秆作物搭配,高秆作物可以为矮秆作物遮挡部分过强的阳光,减少矮秆作物受到的高温危害;在寒冷季节,又能起到一定的防风保暖作用,从而为作物生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提高产量。

(三)减少病虫害单一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

间作套种多种作物可以打乱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

以棉花和玉米间作来说,棉花容易受到棉铃虫的侵害,而玉米是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的良好寄主。

玉米间作在棉花田中,吸引赤眼蜂栖息,赤眼蜂会大量捕食棉铃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

不同作物散发的气味不同,一些害虫可能对某种作物的气味有偏好,间作套种后会干扰害虫的定向迁移,减少害虫对特定作物的侵害。

(四)保持土壤肥力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例如豆科作物能够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将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含氮化合物。

如果将豆科作物与需氮量较大的非豆科作物间作套种,豆科作物固定的氮素就可以被非豆科作物部分吸收利用,减少了氮肥的施用。

农田的间作套种

农田的间作套种

农田的间作套种农田的间作套种是利用农田空间和时间的种植方式,是一种生态、有效的耕作方式。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这种种植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专家的赞赏和推崇。

本文将从什么是间作套种、套种的类型、农田间作套种的优点和实践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述。

什么是间作套种?间作套种是利用同一地块,在同一作物生长期内,同时种植不同作物(双熟)、不同品种(混栽)或不同结构(互栽),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下生长的技术。

套种类型有多重套种、轮作套种、组合套种等。

套种的类型多重套种:就是在一个季节中嵌入一种作物在另一种作物上面,也叫“垂直种植”。

如相思豆和玉米、豌豆和小麦等。

轮作套种:利用不同商品作物在同一地块上隔年种植的技术,促进及增进了土壤营养汇集,消灭了田间病虫害的许多废物体,改易连续种植枯萎病的形成,加速利落控议,防止土壤物质耗贝,丰厚土壤的再倚赖及利用率。

常见的轮作套种有小麦-豌豆、玉米-土豆等。

组合套种:也叫“复合种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在种植面积内以一定的比例适当的组合起来,达到增产、优质、抗逆性强等效益的种植方式。

农田间作套种的优点1、减少休耕期,增强土地利用率。

间作套种不仅能够享受两个作物的收获期,而且能够在休耕期间,利用区域和时间上的趋势,加速安放次作,从而减少了生产的障碍,增强了土地的效益。

2、增加经济效益。

可以增加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数量,有效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并缩短生产周期。

3、降低病虫害的几率。

不同类型的作物间、不同品种的作物间,都存在不同的功效,相互影响。

它们可以互相补充营养,共同调节地温、湿度及气氛等,从而防止病虫害的散播。

4、调节水分供应。

通过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可以使土壤的风水更加平稳,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蓄积,从而提高了作物的抗旱和生长质量。

农田间作套种的实践注意事项1、了解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调配好间作套种方案。

2、选择品种适合的作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柴胡和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它们的套种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减少害虫和病虫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柴胡玉米间作套种的高效种植技术,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后期的管理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土壤调理:柴胡喜欢湿润的土壤,而玉米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为了满足两种植物的需求,我们需要进行土壤调理。

首先,清除作物残渣和杂草。

然后,施入足够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改善土壤结构。

二、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播种时间:柴胡和玉米的生长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一般来说,柴胡的生长期较短,可以在玉米生长的早期进行种植。

这样,柴胡会在玉米开始结穗之前生长完毕,不会对玉米的光照和养分吸收造成影响。

2. 套种比例:柴胡玉米间作套种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柴胡和玉米的套种比例为1:3或1:4,即每亩种植1公斤柴胡种子和3至4公斤玉米种子。

3. 行距与株距:行距和株距的设置会影响到柴胡和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来说,柴胡行距应调整为25至30厘米,株距应调整为10至15厘米。

而玉米行距可以适当加宽,株距也可放宽一些,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三、后期管理1. 地面管理:定期除草是保证玉米和柴胡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

在玉米和柴胡生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检查田地,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2. 施肥管理:柴胡和玉米对养分的需求不同。

为了保证两种植物的正常生长,我们可以进行追肥和叶面喷施。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补充养分缺乏。

3. 病虫害防治:柴胡和玉米都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防止害虫的侵害,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的方法。

同时,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早期症状时进行防治,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后期的管理工作,我们可以助力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田的综合效益。

林地间适合套种哪些药材?林下套种药材栽培技术

林地间适合套种哪些药材?林下套种药材栽培技术

林地间适合套种哪些药材?林下套种药材栽培技术【导读】近年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林下不能间作粮食作物,但是可以套种药材。

那么有哪些适合林下种植的品种呢?林下套种药材怎么种植管理呢?下面小只一一为您解答。

近年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林下不能间作粮食作物,但是可以套种药材。

那么有哪些适合林下种植的品种呢?林下套种药材怎么种植管理呢? 下面小只一一为您解答。

一、间作桔梗
桔梗用根茎入药.具有宣肺祛痰及排脓的功效,是常用的菜、药、食兼用品种,市场需求量较大,种植前景广阔。

桔梗适应性强,在春夏季节均可播种。

林间套作要先施足底肥,耕后做畦有利于管理。

出苗后注意中耕锄草,按行距20厘米划1.5~2厘米深。

中耕以划破地皮为主。

播入种子后用大锄推平,轻轻镇压一下,如干旱可浇水.如畦面较湿润暂不要浇水。

在种植过程中注意,要离开树苗30-50厘米,避免以后采挖伤到树根,树太大采光效果太差也不好,其他套作品种均要注意这些。

田问管理
6月中旬要适量追肥,亩用10千克尿素或二铵,秋节后根部开始膨大,要追施人粪尿或氮磷钾三要素然后浇水。

如发现白粉病可用粉锈宁或多菌灵喷治,一次即清。

雨季注意排水,存水过多过久会造成烂根。

收获加工
桔梗可生长1年或2年,有的地区可多年生长。

在秋末或春季刨出去掉泥土,刮去外皮晒干即为药材。

增产措施
在生长期间适量喷打磷酸二氢钾或根茎膨大素,施肥时最好将肥料用。

农作物间作套种原则及技术要点的研究

农作物间作套种原则及技术要点的研究

Z a i p e i j i s h u间作套种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人数与范围程度逐渐扩大。

其不仅能够合理使用土地与自然方面的资源,还能够将农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大幅提升,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该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方法足够科学、合理的话,便能够将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农民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其技术要点。

一、农作物间作套种的原则优势1、优势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主要是使用不同植株生长与发育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性来进行栽培工作,是一种类型与方位立体都较多的种植方法,符合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内容。

该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方面进行节省、提高收入的效益,确保粮食的安全性,同时,还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其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在现实农业生产中,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将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②间作套种模式能够依据植株不同生长季节的特征,来让种植人员达到多收成的目标,从而使生产的效率与数量提升。

③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模式,能够让各类物种之间的关系保持平衡,促使生态系统平稳的增长,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的可能。

④农作物间作套种内包含了粮豆间套、粮肥间套等多种模式,不仅对土壤的品质进行了改善,还提高了总产出的数量,做到了以地养地。

2、原则为了保证间作套种的方法能够顺利实施,需要按照以下几点方法来进行种植。

①根据种植作物的生长发育时期,在栽种时要坚持一早一晚的原则,保证主要种植作物的成熟期要更早一些,次要农作物的成熟时期要相对晚一些,确保主要植物在收获之后,光照能够被副植物吸收,从而提高产出的质量与数量。

②依据植物的外形,尽可能选择出“胖瘦”与“高矮”两种组合,将高杆与低秆进行搭配,从而拼凑出良好的种植组合,让每一种作物都能感受到优秀的通风效果。

③依据根系分布的特点,选择出深浅两种作物进行搭配,将深根与喜欢阳光的浅根种植在一起,能够将土壤之中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减低能源消耗,同时提升总产出量。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类型和相应的轮次,可以实现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增加种植效益,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定义、原理、优点以及应用案例。

一、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定义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简称套种与轮作技术,是指在同一块农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通过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合理利用土壤养分、病虫害防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效果的一种农业种植方式。

二、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原理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一方面通过不同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和残留物对土壤进行调节和改良,增加土壤养分的供给和保持土壤肥力;另一方面,通过不同作物的生物特性差异、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三、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优点1.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使农田中各种养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

2. 病虫害防控:适当的套种搭配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3.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的遗留物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的肥力。

4. 平衡农作物生长周期: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减轻土壤反复种植同一作物带来的连作障碍。

5. 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套种与轮作技术,作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应用案例以小麦和豆类作物的套种与轮作技术为例,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又可以防治小麦病虫害。

在秋季播种小麦后,春季翻耕土壤并播种豆类蔬菜或豆类作物。

这样的套种方式可以使土壤充分利用,豆类作物根系能增加土壤养分,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同时,豆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某些物质,对小麦病虫害具有遏制作用,达到病虫害防控的目的。

中药材GAP立体种植模式

中药材GAP立体种植模式

中药材GAP立体种植模式一、中药材与农作物的套种模式:药材与农作物间作套种,就是在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作物的株、行余地或高秆与矮秆之间的立体空间,以及地下层深根系与浅根系的分布规律,相应种植一些符合生态要求的药材种类。

例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套种柴胡、旱半夏、白术、紫菀、穿心莲,板蓝根,草决明、菊花、车前子、荆芥,太子参、射干、薏苡等药材;在西瓜、冬瓜、南瓜或黄瓜地里,间作套种紫菀、白术、旱半夏、玄参、白芷、山药、百合等根茎类药材;在红薯、马铃薯地里,套种红花、木瓜、菊花、薏苡、草决明等花类或果实类药材;在水稻田里,可轮作间套水半夏,莲藕或放养水蛭等水生药用动物。

二、中药材与果园、林木的套种模式:我国有大面积的山区、丘陵及平原地区开发的果园、树林,如何利用其空间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种植,是施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措施。

如何利用林、果间的自然环境,合理地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套种一些喜湿耐阴、荫蔽惧晒的草本、灌木类药材,如正在推广的“成龄果园套半夏”、“速生林中种柴胡”、“幼龄果园套白术”、“高山林下种天麻”等,都是较成熟的栽培模式。

适合林果间作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有西洋参、紫菀、金银花、灵芝、黄连、砂仁、细辛、麦冬、石斛、千年健、茯苓等。

三、药材与药材的套种模式:药材间的套种,是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按照各自最佳生态习性,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材合理地组合在一起。

一般要注意高秆和低秆、株型庞大与瘦小、阔叶与窄叶、平行叶与直立叶的搭配,在根系上,深根性与浅根性中药材套种,多年生和短期收获的药材搭配,喜阳的高层药材和耐阴的低层药材套种,均可使土壤、水分和养分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材和农作物间作套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中药材和农作物间作套种模式的方法
1.农作物余零地边间套模式
一块田地间,可耕面积约为70%,而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山区、丘陵地所占比例更大。

利用这些闲置余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的中药材品种,既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增加收益,同时,也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蒸发,控制了因杂草生长而给农作物带来的病虫危害。

案例:金银花
教程:金银花,耐涝、耐旱,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在地边、路沿、渠旁,按株距80厘米挖穴,每穴内沿四周栽花苗6棵,每667平方米(1亩)地的余零地边约可栽60穴,每穴年单产商品花0.5公斤,市场价格30元/公斤,每穴年效益15元,每667平方米地每年可增收60×15=900元。

适宜余零地边种植的药材品种还有:甘草、草决明、急性子、苍术、五味子、木瓜、王不留行、玉竹、黄芪、红花、龙胆、大黄等。

2.高秆与矮秆间套模式
高秆的农作物与矮生的药材合理搭配,针对立体复合群体,利用垂直分布空间,增加复种指数,遵循前熟为后熟,后熟为全年的原则,提高了光能与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大幅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案例:板蓝根—玉米—柴胡
教程:早春,在耕细耙匀的土地上做成宽1.5米,两边留水沟的高畦,3-4月在高畦上播种板蓝根,5-6月于掉水沟内按株距60厘米点播玉米,每株留苗2棵,常规管理;8月待玉米完成营养生长时板蓝根就可刨收,接茬播种柴胡,这时玉米的遮荫能够为柴胡的萌发提供良好的备件,15-20天柴胡就可出齐苗,9-10月份,玉米收获后,柴胡苗就可茁壮生长。

适合此模式套种的农作物品种还有:玉米、高粱、甘蔗、棉花等茎秆高大、能提供荫蔽环境的农作物种类。

搭配种植的药材品种有生长时间较短、耐阴的板蓝根、白芷、桔梗、川芎、白术、丹参、射干、薏苡仁、柴胡、半夏、太子参、黄连、草珊瑚、草果等。

3.深根系与浅根系间套模式
根据植物品种的特性和营养,合理地组合成具有多层次地利用土地、光能、空气和热量等资源的群体,使之加大垂直利用层的厚度,使投入的能量和物质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经济产品,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案例:西瓜地里套种草决明、白术等
教程:由于西瓜根系浅,不能吸收利用土层较深处的营养,但其需水、肥量又大,而吸收率又低,因此必须人为地增施水肥等营养物质。

而套种的中药材草决明、白术等,因其吸收利用了表层多余的营养而减少了养分流失,且能吸收土层较深处的养分而满足了自己生长的需要。

适合此模式的农作物品种还有冬瓜、南瓜、红薯、马铃薯、大豆等。

搭配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甘草、金银花、黄芪、桔梗、白术、白芷、红花、山药、薏苡、木瓜、知母、生姜、西红花。

中药材与农作物的间套方法还有:隔畦间套、隔行间套、畦中间套、埂畦间套和混作等。

无论采用何种间套方式,都应注意株型庞大与瘦小、宽叶与窄叶、平行叶与直立叶、生长期长与短等合理搭配,注意各种植物之间光、温度、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关系,保持中药材品种的道地性。

二、中药材和农作物间作套种应注意的问题
1、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应能高矮搭配,这样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

2、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

3、间作套种的作物,根系应深浅不一。

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

4、间作套种,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

5、间作套种的作物,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

同时错开收获期,可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

6、间作套种的作物,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

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

7、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

也就是要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但不损害另一方的生长。

8、间作套种,耐阴作物宜与抗旱作物搭配,这样可充分发挥水肥作用,增强作物抗灾能力,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

9、间作套种的作物,结实部位以地上和地下相间为宜,就是茎秆上开花结实的作物与在地下结实的作物套作。

这样不会形成授粉上的互相争斗,地上茎秆开花结实的作物可独享风、虫媒介体,有利于增产。

10、间作套种的作物,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

一种作物种宽行,另一种作物种窄行,这样便于通风,保证增产优势。

11、间作套种,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能节约架条、省工省钱。

12、间作套种,爬蔓型作物宜与直立型作物套作。

如春玉米间作南瓜、晚玉米间作冬瓜,玉米往上长,南瓜、冬瓜横爬秧,互不影响。

且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天敌黑卵蜂寄生,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螟危害。

13、认识作物的相亲与相克,作物的相亲相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种植在一起,双方分泌的杀菌素,生长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方的生长。

促进双方正常生长的为“相亲”,反之,则为“相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