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艾艺伟的艺术人生
吴振平发现的艺术

吴撮平
山东 人.笔名 艾山人 ,自幼酷爱 艺术 涉 猎广泛 摄影 书 法 绘 画 学院 摄影 系毕 业 ,现进 计艺 术学 砸士 在读 。 刻苦学 习中国 传统绘 画十采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承 是冠中 张彝 .井为著 名国 画家 .书庸 设计 末张森 教授 唯一 入室 弟子 . 曾 任全国 高校传 媒联盟常 务理事 .现为北 京市朝 阳医 空 联 蔓 协、摄 协会员 其绘画 摄影作 品多次 参加全 国
金石 古 琴等。北京 服装
比赛获 奖并披 国家机关单 位殛个人 收藏 . 2 0 2 0 年 参 加中国 平避 圈际摄 J 06 07 燕;
2 0 年策划 来*艺 术展.酒 厂艺术区 .北京 ; 08 2 0 年策划 《 09 学院 派青年艺 术家作 品晨 *。
析《艺术人生》节目形态

析《艺术人生》节目形态作者:张明志来源:《艺海》2009年第07期《艺术人生》归属于哪种节目类型,似乎很难界定。
她是“戏剧类”吗?从演播室设计可以看出《艺术人生》具有一些舞台剧的特点,确切地说有点像小剧场。
舞美设计慕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在设计理念上追求“静”的观剧氛围:深蓝色的丝绒庄重肃穆,因为本身有重量感,所以垂挂起来很像舞台的边幕。
“中戏黑匣子”是一个诞生戏剧明星的地方,令许多毕业生终生难忘,我也是如此。
那是一个通体都被涂成黑色的小剧场,置身其中,你能很快地进入情境,静静地看戏、投入地演戏,观众能心无旁骛地近距离感受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情感跌宕;演员能直面观众,投入角色,不受环境的干扰。
而这样一种观演关系,放在灯光闪烁、纷繁花哨的布景里恐怕很难建立。
为了调和蓝色丝绒的肃穆和典雅,设计师大胆地把舞台主色调设计成红色,火爆、开放、夺目,如此单纯的大红大蓝的对比,让人在沉静中躁动着热情,在热情中始终伴随着理智。
恰恰很多时候,主持人和嘉宾都在以这样一种恰似红蓝色调的激情与理智中讲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
舞美设计和整个现场如此契合,真是难得。
满眼看多了越来越浮躁艳俗的演播室,《艺术人生》舞美设计的优雅和凝重能让人建立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贴近感。
之所以归属于“戏剧类”,一定少不了故事和人物这两大要素。
《艺术人生》侧重“人生”多于“艺术”,节目中很难听到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观念的探讨,而大多是在讲述明星背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最吸引观众的也莫过于此。
那些走下“神坛”的明星们褪去了华彩的外衣,还原成普通人,他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或是隐私呢?故事元素构成节目主体,悬念吊足了观众胃口,一个真实、鲜明、充满个性的人物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有人说,戏剧作品要想做到好看的捷径就是制造悬念,这一点,影视远比戏剧做得好,《艺术人生》做到了。
悬念、故事、人物、剧场、观众等戏剧元素在《艺术人生》中都能找到。
我觉得《艺术人生》就是“一个人的戏剧演出”,主持人只是观众之一,是一个演员用叙述的方式,或者说垂直表演的方式说出台词,给我们讲述了他扮演的人生角色中的一个个充满悬念、精彩动人的故事。
五洲唱响乐团

演艺经历
2009年10月 星光大道五周年特邀嘉宾 2009年10月 湖北利川“龙船调”文化节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0月 莱芜国际航空节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0月 首届中国“桐城”文化节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1月 吴桥杂技节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1月 第二届巴马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1月 北京台新年戏曲晚会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1月 2009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邀嘉宾 2009年12月 云南卫视《谁最闪亮 音乐现场》演出嘉宾 2009年12月 中央电视台 “第八届宣南文化节”演出嘉宾 2009年12月 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国际电视广告艺术节演出嘉宾 2009年12月 CCTV-5 冬奥会热身《冰雪嘉年华》特邀演出嘉宾 2009年12月 吉林卫视《超级乐8点》春节特别节目演出嘉宾 2010年1月 山东卫视《2010贺年会》特邀演出嘉宾、唐伯虎担任主持 2010年1月 BTV-新浪首届网络春晚录制特邀演出嘉宾 2010年1月 CCTV-3《与您相约》春节特别节目特邀演出嘉宾 2010年1月 四川卫视春晚特邀嘉宾 2010年1月 CCTV-4第12届大世界吉尼斯颁证晚会特邀演出嘉宾 2010年2月 中国税务总局新年晚会特邀嘉宾 2010年2月 菏泽春晚特邀演出嘉宾 2010年2月 西藏卫视2010春节联欢晚会特邀嘉宾
演艺经历
• 2011年2月 浙江电视台“我爱记歌词” 演出嘉宾 • 2011年3月 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演出嘉宾 • 2011年3月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 特邀演出嘉宾(唐伯虎) • 2011年3月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演出嘉宾 • 2011年3月 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周末版”特邀演出嘉宾 • 2011年3月 天津电视台“当红不让”嘉宾评委(唐伯虎、好弟) • 2011年4月 中央电视台“艺览天下”演出嘉宾 • 2011年4月 天津电视台“红歌会”演出嘉宾(好弟) • 2011年4月 中央电视台“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会”演出嘉宾 • 2011年4月 湖北卫视“穿越火线”演出嘉宾 • 2011年4月 湖北卫视“我就是天才”演出嘉宾(好弟) • 2011年5月 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演出嘉宾 • 2011年5月 呼和浩特电视台“全民乐翻天”演出嘉宾(唐伯虎) • 2011年5月 黄果树龙虾节开幕式 (好弟) • 2011年5月 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录制 • 2011年6月 北京青少年频道“北京客”录制 • 2011年6月 宁夏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嘉宾 • 2011年6月 中央电视台首都机场“心连心”录制
艾中信

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 时代转机
崭露头角 个人擅长
重要贡献
辉煌阶段
晚期阶段
艾中信旧照(5张)艾中信和很多同代艺术家一样,他的足迹走过了从20世纪初到世纪末的途程,他的人生与艺 术都与时世紧密地联系着。要全面认识这样的艺术家,最好是先不要局限在其专业身份上。在回望艾中信隐去的 身影时,我们可以突出地看到,作为画家,他是20世纪第二代中国油画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尤其是致力于推进写 实主义的一位先驱。
作品赏析
收藏 艾中信1940年代作品(4张)《枕戈达旦》《紫禁城残雪》《雪中送炭》由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 《卖柑者》获重庆抗战美术展览会青年奖,由中央图书馆收藏; 《沙坪小景》获重庆"第3届全国美展"教育部奖; 《通往乌鲁木齐》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 《红军过雪山》 《东渡黄河》等被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忆嘉陵》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个人著作 主要有《徐悲鸿研究》《读画论画》《油画风采谈》《艾中信画集》等。
《瓦特堡》(1954)他的风景画体现了艺术家心情的明朗晓畅,对新生活新社会的歌唱,题材包括石景山工 厂的钢花,山野间奔跑的列车,林场上的烟气,烽火台残墙上的记忆等,《炮击金门》《大炼钢铁》《钢花》 《十三陵雷雨》《麦秸垛》《木材场》《大兴安岭在望》《瓦特堡》 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1956年 访问东德的一批写生,是意气风发,对异国风物新鲜感受的产物,他自谓“写生最勤快,收效最大,完成了写生 近百件”,自由自在,畅所欲画。这一系列作品标志着文中信作为写意性的写实画家的成熟。
《通往乌鲁木齐》作于1954年,表现的是大建设时期人民创建新业的壮阔局面。生活、传统和作者的豪兴融 合在一起,具有催人奋发的震撼力。
《东渡黄河》油画 300x130cm 1959年作中国革命博物馆藏《东渡黄河》采用大场景的手法,表现了在日寇 进逼的民族危机面前,红军英勇挺进前线的场景。画家从俯视的角度画出滚滚黄河奔流而下,队伍向渡口集结的 待发之势,磅跨壮阔。
老艺术家王德顺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艺术人生。
我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艺术家,名叫王德顺。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我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今天,我就以《岁月留声,艺术永恒》为题,与大家共同回顾我的艺术之路。
一、艺术初探,立志终身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心中,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品,是心灵的寄托。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毅然决然选择了艺术道路,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二、砥砺前行,艺术成就1.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我最初接触的是京剧,那时我便对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京剧舞台上,我扮演过各种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白蛇传》中的许仙等。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既传承了京剧的精髓,又有所创新。
2. 舞台剧的探索与实践在京剧艺术的基础上,我开始尝试舞台剧的创作与表演。
我主演了《茶馆》、《雷雨》等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
在舞台剧创作中,我注重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力求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3. 影视剧的挑战与突破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开始涉足影视剧领域。
在《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中,我成功塑造了孙悟空、诸葛亮等经典角色。
在影视剧中,我不断挑战自我,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4. 话剧艺术的拓展与传承近年来,我致力于话剧艺术的拓展与传承。
在话剧《茶馆》中,我扮演了男主角王利发,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话剧《雷雨》、《日出》等剧目的排演,为话剧艺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岁月留声,艺术永恒回顾我的艺术生涯,我感慨万分。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热爱,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以下是我对艺术的一些感悟:1.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写照,艺术家要关注生活,关注人民群众。
走进艺术人生

走进艺术人生
冯爱国
【期刊名称】《兵团工运》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 也许是受母亲的熏陶,小时候总听到周围的大人们说我有灵气,有表演天赋,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表演、唱戏,一看一学就会.自从4岁开始登台表演,以后在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作中都成了文艺骨干.
【总页数】1页(P30)
【作者】冯爱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走进艺术人生 [J], 冯爱国;
2.梅花香自苦寒来,艺术人生盛世开r——走进广西木偶剧团艺人从艺心路历程 [J], 韦新琳
3.\"三化\"为研学旅行插上翅膀\r——以\"匠心传承走进艺术人生\"研学旅行初探为例 [J], 于婧
4.穿过伟人光影,走进孙维民的艺术人生 [J], 高宏然
5.中西合璧和谐自然--走进美术家候耀洲的艺术人生 [J], 孟江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艺术人生:探讨人生真谛 感悟艺术精神概述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论《艺术人生》栏目的情感再现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继《中国音乐电视》、《同一首歌》栏目以流畅娴熟的形式打动观众之后,又推出了清新怡然的文艺访谈节目《艺术人生》。
不同于严谨、理性、写实的新闻访谈,也有别于起伏、跌宕的经济论坛,《艺术人生》打造了感性、写意、怀旧的荧屏诗学风格。
新老艺术家走下缤纷的舞台,将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徐徐道来。
节目请观众进入演播室,大家敞开心扉,促膝交谈,坦荡地诉说人生的真实,营造了人们灵魂和情感交流的浓郁氛围,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艺术人生》利用媒介的再现特点演绎了人生的艺术里程和情感里程,用多种不同或对立的方式来建构节目的人文价值。
在表现什么和表现谁的选择方面,在如何再现人物和事情、时间和空间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开拓和尝试。
一、从《东西南北中》到《艺术人生》,电视文艺节目走出风光片框架,以艺术访谈形式塑造全新形象。
2000年12月22日晚九点,《艺术人生》第一期节目开播。
突破了《地方文艺》、《东西南北中》等节目的风光片模式,栏目邀请文艺界的明星,展现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荡气回肠的情感,传达了人生旅程中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哲理。
在节目播出整整四个年头的今天,已经有近两百多位文艺界明星走进了演播室。
从对一位明星的采访,到对《红楼梦》、《东方红》、《无间道》等剧组的成功访谈,创造了制作人员实现电视理想,节目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双赢效应。
《艺术人生》的宗旨是:拾起人生记忆的碎片,感怀人生难忘的瞬间,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嘉宾和观众在主持人理性的引导下释放情感,让感情自然地流露。
不同于普通的明星访谈,《艺术人生》更加着重文化内涵。
在演播室,明星和观众零距离接触,真实地记录了每一位名人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以及他们坚定的人生理念和艺术追求,还有那些伴随着他们辉煌人生的实实在在的情感和故事。
艺术家在生命过程中的感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
他们还原为本质意义上的普通人,经历着普通人的痛苦、挫折、抗争和奋斗。
一生的方向

艺术鉴赏一生的方向文/刘春杰2005 年之于我非常重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像一块干枯的海绵如饥似渴,一旦天降雨露,便大口吸吮。
时刻带着“我的路该怎么走”的问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石家庄,无论参加艺博会还是观看美术馆,无论拜访画家工作室还是点交他们的作品,优秀的艺术家就像镜子一般反照着自己,我自我打量。
也就是2005年伊始,我认识了武艺。
对于艺术以及艺人的生活方式,他让我看到了又一扇门。
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春杰艺术鉴赏好的绘画应该更为平常化、自由化和多样化。
武艺,东北人,散淡、机敏、率性。
他画天上人间,人间天上,时空错乱,人物混杂,国内国外,无拘无束,手随心动,简单干净。
他的画与文章乍一看似乎平淡简单,仔细瞧处处藏着幽默和玄机。
一次在外地出差,武艺把当地朋友送的对虾转送我的同事,不巧被我看到,他红着脸对我说:“就一盒。
”后来,收到武艺由中央美术学院寄来的小画,一只大虾左右手各捧一朵鲜花,在满池花瓣的水中畅游。
右面一行字,春杰兄:这虾鲜不?武艺写之。
这哥们儿的作品貌似乱涂乱抹,实则处处与现实生活照面,精神与尘世亲近,充满诙谐与人情味。
日后凡在刊物中或展览会遇见武艺作品,我都会认真读,看他画外玄机,学他信手涂抹的精神。
小我一岁的武艺阳光生活的态度深深启发着我。
阳光之于一个人多么重要,你若阳光,照亮自己的同时,还可以温暖别人。
范扬仁兄就是这类人。
在他身边你会受到感染,快乐遍布周身。
而活在阴霾里的人,也会让别人心灰意冷。
显然,我要做阳光的人,快乐自己,感染他人。
有雨的季节,天总是灰蒙蒙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我身在半山园,想起当年的王安石,他就在这里会友、著书,烟雨迷蒙的天,一定会与文友开怀畅饮,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身在福地,我当珍惜。
不浪费任何经历,那段时光耳闻目睹了许多职场精彩的故事,比电影小说要生动许多,我如获至宝,统统记录下来,用作杂文的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9 生于湖北省洪湖市,祖籍江苏
1990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2005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论高研班
策展人、艺术家、诗人、教师
文化部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油画院秘书长、教育部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北京红旗飘飘书画院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洪湖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策展&联合策展
2019 58届威尼斯双年展行为艺术特展《行走的莲花》威尼斯2018 中国抽象艺术(联合国)展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中国抽象艺术(密西根)展密西根战争纪念馆
国际抽象艺术展济南涌泉书院
中国抽象艺术(西安)展西安十八度灰美术馆中国具象&抽象艺术展暨陶艺邀请展1915醴陵国际陶瓷拍卖中心写生中国——洪湖站湖北洪湖2017 好画主义第五回(湖北)展武汉凡高驿站美术馆中国具象&抽象(无锡)展无锡程及美术馆
中国抽象艺术(东莞)展东莞展览馆
美院力量——视觉艺术(呼和浩特)展呼和浩特艺泰空间
中国具象&抽象(济南)展济南西城时光国际艺术馆
触点与融合•艺术交流展北京798感叹号艺术空间
美院力量•影响未来步步高集团梅溪书院2016 聚•和——国际当代作品展武汉凡高驿站美术馆首届朝鲜绘画中国(北京)双年展北京墨堂国际馆
走进浦江——中国名家书画作品展浙江浦江2015 墨堂国际青年艺术家吉林站写生作品展北京墨堂国际馆广州——洪湖艺术公益慈善月拍卖展广州洪湖商会
宋庄艺术家走进江西华南博物馆2013 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油画精品展北京时代美术馆2010 鲤鱼跳龙门行为艺术陕西韩城黄河峡谷2009 五色烧赤壁行为艺术湖北赤壁•乌林寨2008 大地的悲伤记忆——纪念汶川5.12行为艺术北京798艺术中心2006 SOS——当代青年作品展北京国贸中心2006 乌中艺术设计交流展乌克兰哈尔科夫设计大学2005 上海春季国际艺术沙龙——艺术部落展上海世贸中心2002 抒情的直觉——新表现主义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1992 南下•南下——打工仔晒画季深圳东门村1991 视野&追逐——天下名人作品收藏展深圳天下名人专藏馆1988 5月话端午•三人作品展湖北师范学院
2020 北京"艺心抑疫"线上慈善捐赠义拍展徐悲鸿文化艺术中心
大河湾美术馆艺见领袖2019 中国文献大系提名艺术家
2017 《好画主义》第五回(武汉)展武汉凡高驿站美术馆2016 聚合国际当代作品展武汉凡高驿站美术馆2015 近代荆州美术家年鉴展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相聚宋庄2015综合艺术展宋庄美术馆
色彩开启梦想国际公益艺术采风行山东美术馆
广州——洪湖艺术公益慈善月拍卖展广东洪湖商会2014 古早续梦•中国青岛当代艺术展青岛文化城佚——梁敏.吴艾艺伟当代油画精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2011 中国当代艺术展巡展德国、法国、意大利2010 中国偶发艺术节北京宋庄美术馆1+1湖北当代艺术展湖北美术馆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爱希慈善拍卖展北京2009 GREEN当代艺术展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家一起玩——艺术联展北京798艺术区原色生活画廊2008 北京欢迎您——2008中国油画精品展北京环铁艺术中心2007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湖北美术馆2005 视觉惊艳——2005年上海青年美展上海明圆艺术中心上海春季国际艺术沙龙展上海世贸中心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文化部2004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北分展区湖北美术馆2003 湖北省第三届油画展湖北美术馆中美建交美术作品交流展美国
一百个艺术家讲自己的故事南京半坡酒吧2002 一百个艺术家的面孔观念摄影展南橙画廊湖北小幅油画展湖北美术馆2001 第二届亚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意大利热那亚国家现代美术馆1997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香港会展中心1995 中国油画年展广州
周恩来纪念馆
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央教科室
中央组织部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厅
国务院红旗飘飘丰碑颂书画院(香港)真•恒业电影公司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
教育部艺术教育促进会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馆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明圆艺术中心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台北山文化艺术中心
《今日画坛》
北京道谱画廊
北京环铁艺术中心
西藏藏画艺术中心
湖北省文化厅
炎黄艺术馆
湘鄂西瞿家湾博物馆
获奖
2017 获红旗飘飘书画院优秀艺术家
2015 获红旗飘飘丰碑颂书画院先进文艺工作者
获洪湖市政府津贴奖
2010 获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金奖
2005 获文化部举办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获湖北省教育厅、文化厅举办的全省美术作品展铜奖
获辽宁出版社举办的全国美术教师年度奖
获洪湖市宣传部颁发的文艺产品创作奖
2004 获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一等奖
2002 获湖北省小幅油画精品奖
获首届吴道子美术基金油画精品奖
2001 获日本北村奖
1996 获丁绍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