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生理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
• 记忆痕迹理论:
认为短时记忆是脑内神经元回路中,电活动 的自我兴奋作用所造成的反响振荡;这种反响振 荡可能很快消退,也可能因外条件促成脑内逐渐 发生着化学的或结构的变化,从而使短时记忆发 展为长时记忆。 • 该理论是解释记忆机制的主要传统理论


5
实验一:电抽搐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结论:电抽搐为什么会干扰短时记忆? 这是由于短时记忆是神经元反响回路中的电活动。在强 烈电抽搐作用以后,这种反响受到阻断或消失,打断了反响 回路引起生化改变的过程。反响回路1小时以上的连续振荡 引起回路的化学变化,形成稳定的长时记忆痕迹,就不再受 电休克的影响。
该实验成为记忆痕迹理论最初的有力证据。
记 忆 8
三、记忆痕迹的脑形态学基础—细胞水平
传统记忆痕迹理论认为 : 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 的变化。 1、突触前变化
: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
释放等环节;
有3方面含义: 2、突触后变化 :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 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 变化;
3、形态结构变化 :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应性反应的记忆,称为习惯性记忆。
连续的、协调的、自动化的运动旋律,这种熟练技巧的记忆, 就程序记忆。
联想性记忆: 指两个无关的事几乎总是同时发生,重复次数
多了,这两件事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其中一件事 一出现,自然就想起另一件事。
内隐性记忆: 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常可
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验程序:
1、训练动物完成主动躲避条件反应或被动躲避条件反应; 2、对动物进行电抽搐处理,检查电抽搐之前习得行为保持 的程度。 3、自变量:习得行为训练和电抽搐处理之间间隔时间 因变量:短时记忆丧失量


6
结果: 随着两者间隔时间的延长,电抽搐对短时记忆的干扰作用 明显变弱。 间隔1小时以上则电抽搐已不影响记忆。 1小时的时间是 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记 忆 15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1966年,罗莫(T.Lomo),长时程增强现象: 即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 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 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10秒内给出, 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25分钟之后增强了2.5 倍。 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 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 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 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31
五、心因性遗忘症&原因不明的遗忘症
• 心因性遗忘症:包括不良的个性特点、重大精神创伤、心理 暗示作用和赔偿心态等多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症。
不良的个性是指歇斯底里发作的特性,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情况下 容易导致遗忘状态,以摆脱内心的苦闷,称癔病性遗忘症。 精神上受到重大创伤后产生的遗忘症状,称反应性遗忘症。 某些个性特征中易受暗示作用的人,过分相信命运、天意、神灵启示 作用的人,最易受暗示作用出现心因性遗忘症。
发生的事进行回忆。
逆行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
时间
26
伤病
记 忆
柯萨可夫氏遗忘症: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
柯萨可夫氏遗忘症:遗忘综合症(遗忘+虚构)
(1)严重的逐渐遗忘,即顺行性遗忘,学习和记忆新资料 的能力严重受损 (2)对往事的回忆不良,即有一定程度的逆行性遗忘 (3)由于不能回忆和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很难应付不 熟悉的新处境,病人的交往变得无效,生活变得贫乏 (4)为了掩饰记忆缺陷,常出现明显的虚构现象
•在 这 条 环 路 中 , 海 马结构是中心环节。


14
三突触回路
内嗅区皮层的神经元轴突形成穿 通回路,止于齿状回颗粒细胞树 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
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轴突形成苔状 纤维与海马 CA3 区的锥体细胞树突 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
CA3 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 CA1 区的锥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 联系,再由 CA1 锥体细胞发出向内 侧嗅区的联系。 这种 3 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 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 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 忆机制的证据。
一、海马的形态与功能特点 二、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 三、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过渡


11
一、海马的形态与功能特点
海马是端脑内的一个特殊古皮层结构,位于侧脑室下 角的底壁,因其外形酷似动物海马而得名。 海马 齿状 回 下 脚 胼胝上 回 束状 回
海马结构
海马损伤的病人发生顺行性遗忘症。
二、长时记忆的生化基础—分子水平
长时记忆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1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干扰蛋白质合成—从有到无
注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显著破坏长时记忆。这说明对 于长时记忆痕迹的形成,合成新的蛋白质是必需的。
2
出现了哪些特殊蛋白质或哪些蛋白质的合成 最活跃—从无到有
一些分子量较小的糖蛋白或酸性蛋白质,在记忆痕迹形成 中作用最明显。
一、短时记忆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 (一)离子通道受体蛋白 (二)G蛋白依存受体蛋白 (三)局部膜蛋白变构作用在记忆过程的意义 二、长时记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长时记忆的分子生物学过程 (二)记忆分子生物学变化的意义


24
第五节
人类的记忆障碍
一、间脑与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
二、海马与顺行性遗忘症
记 忆 9
对比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 结果:在优越箱中成长的大
丰富环境
白鼠大脑发育得好,神经 元树突分枝多,突触平均 尺寸增大,乙酰胆碱类神 经递质合成代谢与分解代 谢均很活跃。
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
力与脑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
记 忆 10
第二节
海马的记忆功能
记 忆 29
三、脑震荡与逆行性遗忘症
•脑震荡以后,首先出现短时期的逆行性遗忘症, 无法回忆受伤的原因和经过,但几天后这种逆行 性遗忘症状就会缓解。 •脑震荡后的记忆问题,几乎不会出现远事记忆障 碍,对自己的童年或经历不会丧失回忆能力所以, 脑震荡的遗忘症并不可怕。


30
四、短时记忆障碍—老年退行性痴呆的先兆


28
二、海马与顺行性遗忘症
病人H.M, 1953年,27岁,因癫痫而切除了大脑 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
术后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 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 都与过去无关。
海马对记忆的重要性在于:从短时记忆向 长时记忆的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该指出,海马除了记忆功能之外,在注 意、学习、运动和情绪等功能中,也有一 定的作用,所以说海马并不是专管记忆的 特异性结构。
双重任务法: 1 、请被试看一封信,并告诉他看完后要详细讲出信 中的内容。在被试看信的同时,室内放音乐。 2 、当被试讲述完信的内容时,顺便问他对听到的音 乐有何看法。
主要任务:理解和记忆信的内容
次要任务:记住听到了什么音乐(次要任务大多数都不事先
告诉被试)


20
采用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实验方案,在脑损伤病人和正 常人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记忆系统。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Contents:
第一节 记忆的痕迹理论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海马的记忆功能
多重记忆系统及其脑结构基础 记忆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人类的记忆障碍
记 忆 1
重点:
• 海马在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过渡中的作用 • 顺行性遗忘 • 逆行性遗忘
了解:
• • • • • 记忆的痕迹理论 帕帕兹环路(Papaz circle) 三突触回路(Trisynaptic circuit)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记忆的多重系统
记 忆 22
二、记忆的脑结构基础
情景记忆: 语义表述性记忆: 内隐记忆: 工作记忆:
人类记忆障碍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说明仅仅用单一记 忆过程的概念是无法理解这样多姿多彩的记忆活动。 因此,多重记忆系统和多重编码理论为当代心理学所 广为接受。


23
第四节 记忆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
情景性表述记忆
陈述性记忆:
又称外显记忆。可以 用口头或笔头表达的。
语义性表述记忆
程序性记忆 非陈述性记 忆:
又称内隐记 忆。是难以言 传的。
习惯性记忆 联想性记忆 内隐性记忆


21
程序记忆: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使一个个孤立的动作变成 习惯性记忆: 单一刺激重复出现,仅引起脑内单一中枢的适
记 忆 12
二、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
• 帕帕兹环路(Papaz circle)
• 三突触回路(Trisynaptic
circuit)
•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13
帕帕兹环路
•30 年 代 就 认 识 到 的 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 称为帕帕兹环: 海马-穹窿-乳头体 -乳头丘脑束-丘脑 前核-扣带回-海马
记 忆 2
第一节 记忆的痕迹理论 • 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痕迹理论,将人脑内的记
忆过程分为两类: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神经回路中生物电的反响振荡 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
海马作为记忆功能的脑结构,不仅在当时广为接受并
流传至今。
记 忆 3
一、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
二、长时记忆的生化基础 --分子水平 三、记忆痕迹的脑形态学基础—细胞水平
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 的长时记忆; 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 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
• 这些事实说明: 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
程是两个不同的记忆功能系统,记忆可以分离为不 同系统。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


19
* * *
组间差异不 显著
析:
数据分 组间差异显 著
实验结果表明:损毁双侧海马对记忆的影响依赖于记
忆巩固水平,海马在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中起着重要作 用。
记 忆Biblioteka Baidu17
第三节 多重记忆系统及其脑结构基础 一、记忆过程与记忆系统 二、记忆的脑结构基础


18
一、记忆过程与记忆系统
• 人类记忆是十分复杂的多功能系统,每个系统又进 行着动态的多重编码活动。
• 原因不明的遗忘病:原因不明、短暂性、全面性。
这种病人没有任何心理上和脑疾病因素,突然丧失记忆能 力,不能从近事记忆和远事记忆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也不能 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既有顺行性遗忘也有逆行性遗忘症的症 状。
记 忆 32
练习题
1.海马损伤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 )。 A.瞬时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顺行性遗忘 D.反应性遗忘 2.在帕帕兹环路中,( A.乳头体 B.丘脑前核 )结构是中心环节。 C.扣带回 D.海马
• 老年退行性痴呆:又称阿尔采莫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 病理学基础:脑神经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淀粉样变性,从 而形成神经炎性斑块,神经纤维发生缠结。
• 短时记忆障碍是蛋白质发生淀粉样变性产生神经炎性斑块 的先兆,如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抗炎治疗和 功能训练等,可以有效的延缓神经炎斑块的形成,以此延 缓病程。

是元记忆发生了障碍
元记忆(Metamemory):人们对自己记忆力的自知之明。
记 忆 27
对这类病人尸体解剖发现,脑内突出的病变是在 下丘脑乳头体和内侧丘脑。 乳头体或间脑损伤造成的遗忘症比海马遗忘症要 复杂得多。 两者最大差别是对远事记忆的影响。间脑 损伤的病人远事记忆也遭到破坏,而海马损伤的 病人,远事记忆却保持良好。
三、脑震荡与逆行性遗忘症 四、短时记忆障碍—老年退行性痴呆的先兆 五、心因性和原因不明的遗忘症
记 忆 25
一、间脑与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
重点
顺行性遗忘 (Anterograde amnesia 简称AA): 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 (Reterograde amnesia 简称RA): 不能回忆受伤前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但能对较早
记 忆 16
三、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过渡
• 海马在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善循、匡培梓实验研究了这一问题。 分组 术前 损毁海马 21日 9日 5日 损毁皮层
重点
未形成组 经1日训练,40% 不巩固组 巩固组 经4—5日训练,80 % 经20日训练,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