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研究报告
《2021中国房地产超级产品力年度报告》

中国房地产超级产品力年度报告2021中国房地产超级产品力年度报告选取在中国内地从事房地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按照产品品牌价值体系研究模型,从品价值标准、服务价值标准、品牌价值标准三大角度出发,对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进行量化测算,采用指标建模计算出测评时点各参评房企的产品品牌价值。
计算公式:V=P*W+S*X+B*Y【W=F1(a,b,c,d,e,f),S=F2(g,h,i),B=F3(j,k,l,m,n)】其中,V为企业产品品牌价值, F1、F2、F3为二级指标(a~n)的测算公式组合。
研究模型与计算方法核心价值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指标说明企业品牌基因产品价值标准(P)W工程标准a 制度体系、智能建设、绿色建筑标准及其他景观特色b 植物配置、文化内涵、社交景观及其他建筑设计c 立面设计、流线设计、细节装饰及其他室内设计d 户型设计、精装细节、智慧家居及其他社区配套e 归家动线、智慧安保、活动空间及其他需求捕捉f 城市地图、客户画像、组织职能及其他服务价值标准(S)X客户维系g 客户圈层维护、全产品周期服务及其他社区服务h 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及其他社群建设i 运营模式、实体空间、社群主题及其他品牌价值标准(B)Y衍生内容j 品牌故事、视觉演绎、跨界合作及其他传播形式k 传播活动、传播工具、奖项认证及其他超级IPl产品IP、社群IP、项目IP及其他场景打造m 示范区场景建设、社区共享场景建设及其他口碑形象n客户满意度、老带新率、维权&负面及其他政策环境:宏观政策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市场情况:市场需求呼吁产品品质提升第一批集中供地第二批集中供地成交宗数874648成交金(亿元)10630.46439.4成交建(万方)10985.47132.9图表:前两批集中供地成交情况-25.9%成交宗数-39.4%成交金额(亿元)-35.1%成交建面(万方)土拍政策促产品品质稳定回升两批土拍结果显示今年土地市场整体降温,在流拍率上行的情况下,大量房企被“竞品质”的政策卡住拿地资格,但第三批土拍政策显示国家和政府仍为房企留足提升产品品质余地。
“201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成果发布

4
通讯
过不 断 提升 项 目品质 . 积 累 良好 的 口碑 以获 得更
高的认知度。 中海 1 号系列将 中海 的精 品理念渗
透 至产 品 的每 一个 细节 , 以优 化 的产 品设计 规 划 全方 位 满足 城 市高 端人 居 的极 致需 求 . 缔造 出地 标 级产 品 的经 典案 例 。第 二 , 全 国项 目品牌承 载
T o p l 0研究 组 ” 自2 0 0 4年 开始 . 已连 续第 十年对 中国房地 产企 业 的品牌 价值 开展研 究 , 研究 成果 引 起 了社会 各 界 的广 泛关 注 ,会上 发 布 了( ( 2 0 1 3 中国房地 产 品牌价值 研究 报告 》 。
报告 总结 . 全 国品牌企业 的发展 呈现 出如下
通讯
“ 2 0 1 3中国房地产 品牌 价值 研究报告’ ’ 成 果发 布
本刊 记 者 李 美婷
2 0 1 3年 9月 1 2 — 1 3日中 国房地 产 品牌 价值
研究 发布 会在北 京举 行 。 由国务 院发展研 究 中心
2 0 1 2年 创新 性地 提 出 “ 城 市综 合 营运 模 式 ” , 以
品 结构 和 不 断提 升 的产 品 口碑 契合 市场 主 流需
求, 实现 品牌影 响力 的稳步 提升 。 第二 , 均 衡布局
经 调查 研究 发现 , 专业 领 先 品牌房企 十分 注 重 品牌 核心 竞 争 力 的打 造 ,致力 于提 升 产 品 品 质、 强 化产 品 特质 , 其发 展 特点 体 现 在 : 第一 地产 研究 所 和 中国指数
研 究 院三 家 研 究机 构 共 同组 成 的 “ 中 国房 地产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doc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篇一: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完整榜单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完整榜单篇二: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3月23日,XX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转型、创新、责任”成为本次峰会主题。
《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分享领先企业成功经验,整合全产业链核心资源,探讨房地产业转型与发展。
XX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 1.41万亿元,占总销售额26.9%3月23日,XX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转型、创新、责任”成为本次峰会主题。
《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分享领先企业成功经验,整合全产业链核心资源,探讨房地产业转型与发展。
同日发布的榜单还包括《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建材采购首选品牌测评研究报告》及XX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10强等系列测评榜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现场发言,近500家房地产企业与会。
苗乐如:对中国房企XX年的全面总结与经验透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表示,此次的测评成果发布是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的年度综合测评,也是对房企XX年的全面总结与经验的透视,从而可以清晰地把握市场脉搏,有助于房企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提升房企应对未来变化局面的能力,有助于房企携手共进迎接“十二五”开局,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此次测评较以前做了一些新的探索,首先充分考虑了XX年乃至“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形势发展、行业转型、结构调整以及时代要求,展示了成长型企业有效适应市场形势调整结构、加快转型、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成效;其次,测评充分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除反映企业规模的总资产等指标外,还考虑了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租赁经营、新材料新技术运用等内容,加重了销售面积在企业规模中的比重;再次,此次测评提高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权重,强调了企业参与住房保障建设、税收贡献、社会捐赠等内容,以使测评结果更加完整,为促进房地产业调整转型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大房地产商

中国10大房地产商〔下〕房地产2023-09-24 15:05:46 阅读68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李思廉大学出来的第一份工是证券金融从业员,后来慢慢做起中国贸易,最后转向房地产。
1993年,李思廉与张力以2000万元资金携手进军广州房地财产,拆迁广州嘉邦化工厂建设广州名震一时的富力新居住宅楼,赚得第一桶金。
此后屡次上演“拆旧厂、建新房〞的好戏,持续多年获得广州房地产发卖冠军。
李思廉仅用了短短十余年时间将富力地产建成为一个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财产之一,2004年的发卖金额将超出60亿元。
富力地产:“规划与时俱进,紧扣城市化建设〞是富力多年来的拓展模式,成功的策略使富力的每一个工程都成为城市开展的坐标,极大提升了富力品牌影响力。
从大本营广州开始,富力的业务已扩展至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重庆、成都、太原、海南、江苏、沈阳、惠州、佛山十三个省市,底子上已实现全国性的布局策略。
冬天的严寒,富力可能压根体会不到。
背城借一——富力地产力保240亿元年发卖目标按照财政报表,上半年富力地产完成了79亿元的发卖额,占其全年发卖任务的32.91%。
尽管发卖额的同比增速回落到17%,但是凭借投资物业的重估收益,富力仍然获得了亿元的纯利,同比增长近133%富力地产暗示,尽管由于宏调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不明朗因素,但是将凭借多元化的业务模式抵当风险。
比方2007年上半年虽然重庆地域在集团内暗示超卓,但是到了2023年上半年,太原及海南新开售的工程则成为后起之秀,合计带来3亿多元的发卖,弥补了其他地域的业务持平暗示适者保存——李思廉:市场承受力就是平衡点太高的东西本身会掉下来。
房价跌下来也没有什么,等于是股市会跌下来,跌下来也不代表它不会涨上去,也不代表它永远就掉下来了。
我们这个行业的最终的平衡点,我理解它叫做承受力,我们是卖给用家(买家)的,用家的承受力,就代表了整个平衡点,对吧?看点: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霸主。
房地产这个蛋糕是这样大,包罗我们也好,大师公认的万科也好,其实都是很小的,调控城市影响你的。
2008《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2008年11月目录一.测评背景二.测评榜单三.测评分析四.测评结论附录1500强测评榜单各区域上榜企业附录2 研究方法体系附录3500强测评相关事项说明附录4测评中心简介及以往研究成果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构成:顾云昌、张永岳、李春伟、冯长春、罗军、丁祖昱、龙胜平、彭加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研究团队:龙胜平博士、孙斌艺博士、刘顺玲、陆勇、王盛博士、胡金星博士、杨木旺博士、谢福泉博士、关涛博士、项秀伟、张伦锦、姜云卿、石碌、何德媛、黄珍珠、左娜、朱玉娜一.测评背景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是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测评机构,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
继2008年5月份推出《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榜单和报告》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之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本次全面启动“2008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为房地产行业整个产业链上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一种决策基准点,重点评价和研究被测评企业在房地产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确定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标杆企业,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需要。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依托发起单位具备的核心优势,试图建立“科学、公正、客观、权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测评体系:(1)遵循专家委员会审核论证与多种评价方法并举原则,同时运用国际上成熟的Borda组合评价法对不同方法得出的测评结果进行综合,以保证科学性;(2)遵循非盈利原则,不牵涉商业利益,以保证公正性;(3)遵循测评中心主导原则和独立测评原则,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审核校验,以保证客观性;(4)依托克而瑞(CRIC)决策咨询系统丰富而完整的数据资源和专业团队,强调多渠道数据,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各个数据渠道相互验证,以保证权威性。
通过科学、公正、客观和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房地产建筑十大品牌

业务范围:房地产开 发、物业管理、商业 运营等
品牌价值:稳健经营 、品质至上、诚信为 本
中海
成立时间:1979年
品牌价值: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社会 责任
业务范围: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 业运营等
总部地点:中国香港
品牌愿景: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运营商 和世界500强企业
金地
总部地点:中国深 圳
业务范围:房地产 开发、物业管理、 商业运营等
恒大
总部地点:中国深 圳
业务范围:房地产 开发、金融、健康 、文化旅游等
成立时间:1996年
品牌愿景:成为全 球规模最大、实力 最强的房地产企业 之一
品牌价值:稳健经 营、品质至上、诚 信为本
碧桂园
总部地点:中国佛山
业务范围:房地产开发、物业服 务、商业运营等
成立时间:1989年
品牌愿景:成为全球领先的全生 命周期绿色生活运营商
成立时间:1988年
品牌愿景:成为具 有全球竞争力的房 地产企业之一
品牌价值:稳健经 营、品质至上、诚 信为本
华润
总部地点:中国香港
业务范围:涵盖地产、商业、科 技、医疗等多个领域
成立时间:1938年
品牌愿景: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 集团之一
品牌价值:稳健经营、品质至上 、诚信为本,追求卓越。
03
品牌项目与产品介绍
2022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四名
02 2022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四名
03
2022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第四名
保利
01
2022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五名
02
2022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五名
03
2017中国房地产服务品牌价值研究报告

1.研究背景与目的2.研究对象与方法3.2017中国房地产服务品牌价值研究成果3.1 2017中国房地产销售服务品牌(1)顺势而为扩规模增业绩,品牌价值提升20.60%(2)借助智能技术引领服务创新,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品牌三度(3)完善品牌谱系丰富品牌内涵,布局多元业务转型综合服务商(4)加大品牌投入强化客户关系,多维度建设焕发品牌新活力3.2 2017中国物业服务品牌(1)物业服务市场空间巨大,品牌价值增长超30%(2)匠心匠技雕琢品质服务,智能化服务提升品牌三度(3)资本市场重估品牌价值,吸聚优势资源深化品牌内涵(4)加大投入强化品牌管理,多渠道传播撬动品牌价值3.3 2017其他房地产服务品牌(1)2017中国房地产金融服务品牌(2)2017中国房地产关联服务品牌4.结语研究主持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席组长马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莫天全: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主要成员黄瑜: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张永伟、马淑萍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吴璟、徐玉勇、徐跃进、张莉、张标中国指数研究院:蒋云峰、牛晓娟、李建桥、张璇、黄靖、张蕾、王昭玥、韩瑾、修功全、邓会娟、柴志宏、李畅、费博文、刘佩佩、石晓晶、王琳、蒋金丽、颜海清、蔡艳平、杨秀、古超、王怀泉、田爽、房利松、赵鹏花、张冉、迟行、邱玲玲、马岚、汪勇、黄秀青、李力、张志杰、胡超、刘萱、林建晖、张化学、丁晓、赵玉国、张伟、高院生、祁丽静、金宁宁、程玉、薛建行、薛琳、黄雪、钱慧群、曹旭东、王玲、袁彬彬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1. 研究背景与目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持续深化“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政策,房地产服务品牌把握大势,深化服务能力,持续创新求变,焕发品牌新活力。
品牌凝聚产品灵魂,以工匠精神成就客户梦想,铸造企业独特的竞争力;品牌凸显企业价值,强化市场协同,高效整合优质资源;品牌引领转型升级,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解析:2006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

2006 年 中
TOP1 0要 相 关 的企 业 情 况 ,包 括 国 际 的 投 资 机 构 ,管 理 资
金 , 还 有 证 券 交 易 所 , 把 这 个研 究 成 果 作 为在 中 国投 资 的
重 要 参 考 资 料 ,他 们 也 是 以 TOP1 究 组 的结 果 来 作 为选 0研 择 合 作 伙 伴 的依 据 。 国 房 地 产 品 牌 价
维普资讯
Br d F cu 牌 聚 焦 an o s I 品
解析 :20 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 P 0 06 O l研究
口 本刊 记者 张 坤
20 0 6年 以 来 , “ 国六 条 ”及 其 配套 政 策 出 台 以来 ,政 府 为稳 定 房 价 ,加 强 了对 房 地 产 市 场 的 调 控 力 度 。 可 以预
这是 2 0 0 4、 2 0 0 5年 研 究 的背 景 ,在 这 个 前 提 下 我们 在 今 年 五 月份 再 度 启 动 2 0 0 6中 国 房 地 产 品 牌 价值 研 究 ,这
个 研 究 是 结 合 中 国宏 观 经 济 和 房 地 产 行 业 发 展 特 点 。 大 家 知 道 最 近 一 段 时 间 国 家 的宏 观 调 控 比 较 全 面 , 这 促 进 了 中
三 四 年 下 来 我 们 发 布 了 十 几 个 研 究 报 告 , 包 括 从 200 3—2 四 年 度 中 国 房 地 产 上 市 公 司 十 强 报 告 , 从 06 0
2 0 — 0 6中 国房 地 产 企 业 的 百 强 研 究 , 中 国房 地 产 百 强 04 20 研 究 也 受 到 相 当 多 的 关 注 , 除 了 三 家 主 办 单 位 以 外 还 会 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报告序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2004年1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200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
该成果对品牌企业提升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强化行业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海、万科、复地、金地、沿海等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也成为房地产的品牌标杆。
一年多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企业出现了结构性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凸显品牌价值在房地产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因此,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2005年5月再次启动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课题研究。
本次研究总结了过去一年中研究的经验,在“BVA系数”及“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三度)”的量化方面进行了深化研究,完善了BVA(Brand Value Added)研究方法体系,并且结合专业市场细分特点及企业品牌特色,针对2005中国主要大中城市近100个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房地产公司和项目,进行深入的品牌调查和研究,最终形成了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
一、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综述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在BVA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实证研究,量化计算出房地产品牌价值;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和房地产企业顾客满意度调查,形成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
研究结果显示:1.房地产品牌价值普遍增长,央企房产品牌突显受益于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房地产品牌价值实现了普遍的大幅增长。
一方面,中海和万科两大行业领导品牌价值平均增长达到34.17%,中国公司品牌价值TOP10平均增长71.47%,中国项目品牌价值TOP10平均增长41.52%,中国地方公司品牌价值平均增长28.43%。
另一方面,品牌价值差距正在逐步扩大,10强中国公司品牌第一名与最后一名的品牌值差距达到了10.66亿元,而去年这一差距仅为5.65亿元;中国公司品牌与地方公司品牌平均品牌价值差距为8.43亿元,而去年这一差距仅为4.26亿元。
从企业属性来看,行业领导品牌中海地产以及10强中国公司品牌的招商地产、华侨城和保利地产皆属央企房产。
四家央企房产资产规模合计近500亿元,年销售额合计近200亿元。
这四大家央企不仅实力雄厚、历史悠久,而且在客户关系上获得良好的美誉度和忠诚度,特别是在目前央企房产重组的大背景下,更加突显了企业的品牌优势,四家央企品牌价值合计超过70亿元,位居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的前列。
2. 强势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度和溢价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品牌价值评价经验表明,品牌价值与销售额的比值最能够反映品牌的市场影响强度,比值越高对市场影响越大。
本次研究显示,强势品牌影响力度逐步增强,两大领导品牌及10强中国公司品牌价值与销售额比的平均值为0.43,中国地方公司品牌为0.39,都较去年增加0.1~0.2。
同时,从“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问卷调查”情况看,强势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美誉度较去年更加突出,两大领导品牌中海地产和万科以及10强中国公司品牌综合得票率达到54.3%,较去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
2005房地产品牌溢价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随着强势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度的增强,溢价水平也随之提高,品牌贡献率(BVA系数)由去年的0.1~0.14变化为今年的0.12~0.18;另一方面,房地产上市公司得益于资本市场溢价,品牌贡献率在0.15以上,普遍高于未上市公司。
3. 房地产品牌仍停留在打造阶段,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品牌管理系统品牌间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加强品牌管理和经营,特别在大规模的跨区域开发过程中,强势品牌往往更能够迅速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
从目前房地产品牌的管理现状看,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逐步加强,多数房地产企业从品牌形象推广入手,开始进行企业品牌或项目品牌的打造。
然而,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还没有将品牌纳入到系统的管理工程,中国房地产企业尚未进入品牌管理阶段。
目前能够组织实施品牌系统管理的房地产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品牌管理仅仅是商标及无形资产的注册、续展、许可的管理。
从国际知名品牌的管理经验看,要实现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必须要有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和清晰连贯的品牌策略,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品牌管理架构及保障体系。
二、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基本情况评析1. 2005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2005中国两大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是:中海地产和万科。
两大品牌继续保持了在房地产行业的领导地位,并且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大幅度提升。
中海地产品牌价值为33.1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1亿元;万科品牌价值为32.0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9.71亿元。
2004年是两大领导品牌加速发展的一年,中海地产完成了中海系地产业务的强势整合,并借助行业领导品牌的优势,销售收入突破90亿元、资产规模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56%;万科借助企业20周年,对企业品牌继续扩张,新进入东莞、昆山、无锡三个城市,品牌分布达到了17个城市,销售收入实现91.6亿元,同比增长43.57%,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62%。
2. 2005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2005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品牌价值较去年大幅提升,平均品牌价值达到了12.04亿元,与去年10强中国公司品牌相比增长5.06亿元,增幅达到72.49%。
其中,超过15亿元的1个,10~15亿元之间的6个,9~10亿元之间的3个,而去年10强中国公司中未有一家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
新世界中国地产的品牌价值达到了18.98亿元,较去年相比增加13.39亿元,由去年的第七位攀升为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榜首;招商地产、华侨城、保利地产、顺驰首次入选TOP10,四家公司品牌都超过10亿元;绿城、大华、金地集团、沿海绿色家园和北京城建地产作为去年的10强,今年品牌价值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增长幅度在1亿~4亿元之间。
3. 2005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TOP10研究组延续去年的研究,对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了品牌价值的量化评估,产生了“2005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见下表。
2005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的平均品牌价值为4.73亿元,分布在2~7亿元之间,价值跨度较大,其中超过5亿元的有5家,有4家在3~5亿元之间,另外1家在2~3亿元之间。
项目品牌物业特征鲜明,SOHO是写字楼、高档公寓品牌的代表,中融系列、海上海新城在写字楼、商业物业的运营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西郊庄园、同景·高山流水、泰晤士小镇是别墅及低密度项目品牌的杰作;奥园、香梅花园、卓越系列、星河湾是住宅品牌的典范。
同时,TOP10研究组也对地方项目进行了品牌价值的评估,龙王庙商贸广场、湘隆·时代商业中心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品牌价值都在亿元以上。
4. 2005中国房地产专业领先品牌TOP10TOP10研究组本次深入研究了企业在专业市场的品牌特色,挖掘出一批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品牌,这些品牌代表着房地产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先水平。
金融街控股开发建设的“金融街”成为了中国的金融商务中心;华侨城的旅游地产模式深入人心,在深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沿海绿色家园的多个项目成为国家健康住宅的试点项目;合生在天津打造的京津新城成为京、津、河北三地的休闲胜地;新世界中国地产作为老牌的香港地产商,对中国大陆的城市运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领导作用;阳光100在多个城市实施了品牌复制,是国内第一地产连锁品牌;颐景园作为园林地产的领先品牌在产品方面独树一帜;百仕达·红树西岸是科技人文创新的杰出代表;上海城开是核心城区运营的典范;杭州开元采用“住宅+商业+酒店”联动开发模式,是行业内酒店&地产运营的领先品牌;铜锣湾广场在全国42个城市有44家SHOPPING MALL,运营总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是中国SHOPPING MALL行业第一品牌。
5. 2005中国房地产地方公司品牌价值TOP10TOP10研究组对在各地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房地产公司进行了品牌价值的量化评估,评选出“2005中国房地产地方公司品牌价值TOP10”,他们是:华北区域的北京天鸿、北京城开、北辰实业、人济集团、伟东置业、首创置业、海信地产和世纪城地产等;华东区域的上海绿地、中华企业、上海金鹏、正阳投资、栖霞建设、上海城建和江苏新城等;华南区域的合生创展、富力地产、百仕达地产、佳兆业地产、中惠地产、惠通地产和厦门建发房产等;中西部区域的武汉地产集团、长房集团、福星惠誉、江东集团、东方航洋、重庆龙湖和金科实业等。
地方公司的品牌价值平均值为3.47亿元,主要分布在1~6亿元之间,与10强中国公司相比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体现在规模及区域分布上。
从地方公司的特点来看:华北地方公司品牌大多集中在企业所在城市进行开发,在当地的品牌美誉度较高,人济地产开发的人济山庄在取得非凡市场效果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伟东置业从旧城改造做起,在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之后逐步发展成为享誉青岛的一大品牌。
华东地方公司品牌具有一定规模实力,部分企业向周边城市进行了小范围的扩张,如上海城建立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商品住宅与办公楼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益;栖霞建设立足南京,向周边积极拓展,江苏新城则立足常州,并在上海、苏州进行异地开发。
华南地方公司品牌开发项目产品线较为丰富,项目布局较为完善,与城市化进程结合相对紧密,如佳兆业、中惠地产的产品,覆盖面从大众精品住宅到高端别墅物业,从都市高级酒店式公寓到购物、休闲、娱乐综合性商业街区,产品丰富。
中西部地方公司品牌在当地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开发物业多以普通住宅为主。
武汉地产、长房集团和福星惠誉主攻普通住宅,东方航洋主攻商业地产,成为当地的领先品牌。
三、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品牌强度评析1.品牌市场份额和品牌分布中海地产和万科2004年的全国商品房市场份额都达到了0.88%,而专注于住宅市场的万科,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06%,是首个商品住宅市场份额超过1%的公司。
TOP10中国公司品牌业绩增长快速,市场份额之和达到了3.15%,平均销售收入达到35.53亿元,较去年10强公司增长86.51%。
其中,顺驰、保利地产、大华凭借全国各地的大规模开发,分别完成销售额95亿、45亿和47亿,在10强公司中表现抢眼。
两大领导品牌中海地产和万科较早的完成了全国重点城市的业务布局,进入的城市数量分别达到了12个和17个,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三大经济圈,两大领导品牌已经从最初的品牌扩张走向品牌强化阶段。
从10大中国公司品牌看,2004年多数公司大举进行品牌扩张,从原先的以一线城市为核心,到2004年相继进入中国主要二、三线城市,如招商地产新进入苏州、天津、重庆;大华集团新进入南京、武汉、马鞍山、沈阳;沿海绿色家园新进入成都、西安、沈阳、天津、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