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精细化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方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个体化需求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
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并提升护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期内,常常需要进行持续、全面的护理。
这些患者多为老年人,同时伴随着其他疾病,对护理的要求较高。
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1. 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护士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
针对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全面的护理工作精细化护理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做到事无巨细,注重细节。
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各种药物的输注和监测、病情观察等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3.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在疾病抢救期内往往存在着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需要护士及时进行心理护理。
精细化护理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护理,通过言语安慰、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加快康复进程。
1. 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在急救抢救期内,生命体征的监测尤为重要。
精细化护理要求护士定期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合理用药及药物监测精细化护理要求护士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合理安排,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输注和监测。
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反应情况,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疗效结果。
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配合度分别是100.00%、94.44%以及97.22%,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后,可以有效提升急症危重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医护配合度,不断提升我院的医护质量水平。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当代社会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加,老年急诊护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医院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1],老年病患的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较差,因此需要更好的给予其护理服务,才能够保证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对于急症危重患者,及时的开展医护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急救护理质量,降低医护感染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使得其更加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医护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每组各36例。
男40例,女32例。
护理组,年龄59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66.22±9.45)岁。
对照组,年龄59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66.23±9.47)岁。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第一,精细化护理。
在精细化护理工作中,需要将其各个方面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2],精就是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比如对于一些脑血管急性病症,患者在临床早期的症状可能是部分偏身感觉和运动障碍,患者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常规护理需要,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进行观察和判断,精确分析护理方式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进一步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医护方案,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工作,提升急救成功率。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急救相关指标(接诊时间、抢救护理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SAS评分、SDS评分。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8.00%)和对照组满意度(82.00%)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急救指标和观察组急救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精细化护理方法,缩短抢救时间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急诊室停留时间和接诊时间均缩短,减少了不良情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老年人;危急重症;护理满意度;急救指标;不良情绪近年来,老年危急重症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治疗期间抢救方面存在改进空间,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需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速断患者的抢救护理时间,让患者快速完成诊断,从而提高诊治效果[1]。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效果不佳,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方法,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护理细节,保证护理规范性和标准性,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2]。
本文择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观察精细化护理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观察组年龄区间是62-82岁,均龄(72.62±0.72)岁;男女患者占比为23/27。
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急诊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急救护理中是否开展精细化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未开展精细化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4例:开展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心电图完成时间(1.43±0.05)min、静脉抽血时间(3.28±0.21)min、静脉通道建立时间(3.42±0.24)m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94%)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精细化护理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急诊科接诊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群体数量逐年激增,在落实急救护理的过程中急救护理人员发现,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身体、心理素质与中青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时多处于负性情绪中,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相对机构高,但相关诊疗护理配合度低[1]。
此外,由于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普遍多病共存,病情复杂,易产生碰伤或坠床、压疮等不良反应,因此,急诊科针对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应完善护理干预措施,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细节出发,提升护理质量[2]。
本次研究为论证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急诊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6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精细化护理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34例精细化护理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在64岁~80岁、平均年龄(73.28±1.47)岁。
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在66岁~80岁、平均年龄(73.52±1.41)岁。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察 判断患者的情况 , 精确分析 现有护 理手 段是 否合适 病情 , 根 据疾病 发展变化 , 断调整常规护理方 案 , 不 做好 护理记 录 , 支持
救治 的展开。护理工作细 主要表现 在观察 患者 的 临床表 现和
更细致如微 的诊 疗 和护理 。20 2 1 我病 区共 参与 1 8 0 5— 0 0年 0 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 的救治 与护理 , 年龄 从 7 . 0 3—9 . 岁 , 3 1 平 均年龄 8 . 17岁 , 中脑 出血 1 , 其 5例 脑梗 塞 2 6例 , 恶性肿瘤 晚 期 l , 性心肌梗塞 1 , 8例 急 6例 糖尿病高渗性 昏迷 8例 , 酮症酸 中毒 1 、 4例 急性 肾功 能衰竭 2 5例 。我们在 18例 老年急危 重 0
救患者 不断增加 , 尤其对老年急救患者来说 , 间就 是生命 , 时 高
质量护理就 是保 证 , 传统护理 已经不能满足矛盾 日益激化 的急
救护理 问题 了 , 在急救治疗展开 的同时就 已经需要 更加细致 如 微 的护 理工 作。如何提高抢 救 的成 功率 , 到患 者满 意, 达 减少
纠正 不当护理措施 , 真正 “ 做病 人需 要的事” 。 1 3 更新 护理观念 , . 实现精细化护理 现代 医学 高速 发展 , 急
准、 、 ” 严 细 。精就是护 理工作要 精益求 精 , 追求 最好 。比如脑 血管意外 ( C D 患 者早期 临床 可能 有部 分偏 身感 觉和 运动 AV)
绩 和护理质量 , 数字反映他 们 的成 绩和病 患 的满意 度 , 而 用 从 指 导以后的护理急救工 作。老年 护理从某 种 意义上讲 不光 是 标 准化的护理操作体现 , 还需要 老年病患 的护 理反馈意见来 指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一、精细化护理的概念精细化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个性化、细致化、全程化、持续性的照护。
其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对患者进行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通过细致的评估、因材施教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更为贴心、专业的护理服务。
二、精细化护理的原则1.全面性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疾病、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都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护理,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
2.个性化人的身体构造、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各异,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求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3.细致化精细化护理注重细节,护理人员要从最基本的护理行为到疾病的细微症状,都要进行仔细观察和关注,提高护理质量。
4.全程化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和患者一同度过治疗的全过程,不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5.持续性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不间断地持续进行,直至患者康复,以达到治疗效果最佳化的目的。
三、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1.对病情的全面评估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第一步是进行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包括生理指标、症状表现、心理状态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细致化的护理操作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对护理的需求更为细致,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更为细致入微,如翻身护理、擦洗护理、营养护理等,要更关注细节,提高护理质量。
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60期221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监护·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李静(北京市隆福医院 重症监护室,北京 100010)0 引言近些年,老年患病数量逐渐增多,致使急诊就诊率也随之增高,由于老年患者机体能力弱、合并症多,使得病情相对复杂,因此,对急救护理要求相对较高。
有研究指出,快速、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挽救老年危急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1]。
为此,本文对我院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66例老年危急重症患者,均符合急诊医学的急症危重症诊断标准[2],并在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
依照不同的急救护理方法分为以下两组,即研究组33例,1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60-85岁,包括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肺部感染、5例呼吸衰竭、8例急性心肌梗塞死。
对照组33例,1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63-89岁,包括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肺部感染、6例呼吸衰竭、6例急性心肌梗塞死。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 >0.05),均有可比性,并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即入院后,迅速提供抢救床,开通绿色通道,联系医生;备好一切抢救药物、物品等;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路等;安排心电图检查、血尿常规检查等。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精细化护理,如下:①更新护理流程,认真、详细的观察患者病情,确定利于其病情恢复的护理干预,一旦病情恶化,立即调整护理干预,加以做好记录、支持救治工作;每一项护理操作都应当满足抢救的步伐,紧急处理护理,确保护理得当;注意观察输液速度、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每项护理步骤、数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以提高护理质量;②加强质量控制,针对急危重症患者,需要保证每一项护理操作相互衔接,加强质量监控,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其心理情感相对敏感、脆弱,机体抗病能力差,加上合并基础慢性疾病的增多,使得病情更为复杂。
精细化护理对策应用于50例高龄急危重症急救护理的可行性

精细化护理对策应用于50例高龄急危重症急救护理的可行性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策应用于50例高龄急危重症急救护理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到我院进行急危重症急救的高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精细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0.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高龄急危重症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精细化护理;高龄急危重症;可行性现今,人们对于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急危重症的高龄老人,身体机能逐步下降,部分老人甚至行动不便,为此更加需要精心的诊疗和护理。
本文主要是以50例高龄急危重症急救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给予他们精心护理后的康复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到我院进行急危重症急救的高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
年龄范围从71~89岁。
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
两组患者经医护人员对其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情况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精细化护理所谓的精细化护理就是要求护理工作中要精益求精,给患者提供出最好的护理质量。
例如:对于脑血管意外的老年患者来说,在早期临床上部分患者会有运动障碍或者是偏身的感觉,患者对于一般的护理需求是远远不能满足的,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微的照顾,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情况,精准判断现有的护理方法是否可以满足患者的病情需求[1]。
按照患者的病情变化,把护理细节和问题做好详细记录,根据记录不断的完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的细主要是表现在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老年患者身体上的细微变化,例如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血糖监测很重要,为此,一定要准确的帮助患者进行监测,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生命安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1-18T15:05:51.117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晓君
[导读] 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后,可以有效提升急症危重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医护配合度,不断提升我院的医护质量水平。
(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疗效结果。
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配合度分别是100.00%、94.44%以及97.22%,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后,可以有效提升急症危重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医护配合度,不断提升我院的医护质量水平。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社会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加,老年急诊护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医院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1],老年病患的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较差,因此需要更好的给予其护理服务,才能够保证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对于急症危重患者,及时的开展医护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急救护理质量,降低医护感染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使得其更加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医护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每组各36例。
男40例,女32例。
护理组,年龄59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66.22±9.45)岁。
对照组,年龄59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66.23±9.47)岁。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第一,精细化护理。
在精细化护理工作中,需要将其各个方面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2],精就是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比如对于一些脑血管急性病症,患者在临床早期的症状可能是部分偏身感觉和运动障碍,患者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常规护理需要,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进行观察和判断,精确分析护理方式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进一步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医护方案,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工作,提升急救成功率。
细主要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护理需要准确把握和认识,比如对于一些细小的护理工作,气管插管是否稳定,昏迷患者是否出现了误吸现象[3],心电监护仪工作正常与否,患者的肢体是否能够进行活动等,在翻身过程中,患者身体是否出现障碍,这些都需要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细化护理工作,确保整个急救以及后续的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升护理疗效。
第二,环节监控管理。
在急救护理工作开展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护管理工作,重视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衔接,能够强化数字监控和管理,实现数字化监控管理,在不同的操作过程中,对于护理的强度。
开展工作的效能等采用量化的考核指标,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量化划分和分配,将其工作开展程度和奖金相挂钩[4],形成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正确的指导后续的护理急救工作开展,同时对于老年护理工作开展情况来说,不但要做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操作,同时需要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做好其他方面的护理管理,进一步提升护理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第三,更新护理理念,实现护理监控,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老年急救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在急救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精细化护理管理,前期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抢救护理管理,患者也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操作,提升护理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增加特色护理服务,不断扩大护理服务范围,实现创新护理管理,更改护理服务意识,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系统,进一步实现个性化护理指导,提升护理服务质量[5]。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配合度分别是100.00%、94.44%以及97.22%,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疗效结果对比(%)
3.讨论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于老年急症危重患者来说,一方面需要提升日常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创新护理服务理念,改善护理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措施。
在精细化护理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到人性化、专业化、精细化护理服务管理,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能够站在患者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状态,设计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案,同时对于患者的病情及其相关知识能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开展精准的护理服务工作,争取在护理工作开展
过程中,能够将医疗护理服务做到位,从专业性角度充分考虑,将其全面结合,从而能够提升护理高度,实现医护更加准确的协调,提升我院的急救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段玉琴,李嘉颖.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2,14(2):369-370.
[2]石岚,郭仙斌,何进椅等.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体系的临床实证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8.
[3]李丹,贝雅彬,袁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辽宁医学杂志,2012,26(6):324-325.
[4]路伟,靳雁,宋汉歌等.依据Waterlow评分进行分级护理在降低急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728,11(23):2161-2163.
[5]纪玲玲.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急危重症患者中临床路径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2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