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校本研修的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的案例

——组织研究课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我校史地生教研组教师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等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本周,历史教师李海英上了一节以历史剧形式来展现的研究课,课题是:漫游宗教景观,感受多元文化。针对当今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以一种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课堂形式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怎样才算一堂好课,以适合学生的方式把学生需要的知识传达给对方,我们想,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课前,就有老师对此课模式提出质疑。最大的缺陷在于:整个课堂过程预设多,即席生成的问题少,师生互动活动少,学生的疑问在课堂得不到解决;上台表演的学生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只能当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本科组教师及李老师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堂课的定位究竟在哪儿?它不是一节纯粹的新授课,更准确点说,这节课的特征在于:实践性和总结性。它是“综合探究三”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同时它是对第三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提炼(教学参考的“结构分析”中明确地提到这一点)。因此,这节课所有的学习过程并不仅只体现在课堂45分钟里(实际所有的新课学习也是如此),课前和学生一起参观宗教场所,批阅学生的观后感,和学生一起编演历史剧,包括课后的问卷调查及学习反馈,这都是师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这是师生共同喜爱的学习方式。整个过程是所有同学在参与,所有同学在学习。

课后从教师的评课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这节课有三个值得肯定之处:一是历史剧的形式。新颖、独特的形式,大多数听课教师认为“有看头”“形式新、喜闻乐见、效果生动”。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二是对课程资源的挖掘。本科组一直在致力于历史校本教研方面资料的搜集及整理工作,准备以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方式呈现成果。本课宗教景观资料也是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重要的,也是一个学习者。跑遍了书城、市(区)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实地参观拍摄及现场请教神父、阿訇及宗教信徒。“寓教于无形”,教师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第三是怀着人本主义的精神来编剧和排剧。因是一部宗教剧,中国人自来对宗教问题敏感。所以在编剧时突出主要观点“宗教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老百姓到寺庙烧香只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祈求”。当然,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也不能采取“谈宗教色变”,避而不谈的愚昧学生的观点,因而剧中还告诉学生“在宗教活动场所,不得说伤害信徒宗教感情的话”“我们得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和爱,只有这样,这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丰富多彩和充满爱的世界”。人本主义的精神还体现在:在排剧中,敢于启用其他班的学生上公开课,尽量给更多孩

子提供上台机会,共有11多人与教师同台演出。绝大多数同行赞赏“大胆、勇敢”“对平行班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

当然,既是一节研究课,课堂的不足也是多多的。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有:首先,在于历史剧这种形式。剧本语言的口语化、生活化、趣味性程度不够;剧情的矛盾冲突、高潮特征不明显;简单的舞台布景、服装、道具几乎没有。其实,创设一个情境后,师生的互动也完全可以在剧中直接体现。既是学生剧,终究与专业剧不同,可适当留出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由于排练的时间紧和过于拘泥于剧本,老师和学生的表演皆显生硬、呆板。当然,这种演剧的方式不会像有人杞人忧天认为它会代替常规的课堂教学。

其次,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挖掘程度不够,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明显。虽然编、导过程中不断在修改,采纳学生及其它教师的建议,但终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其实,如果三个宗教场景中分出两个让学生自己去自编自导,自己布景,准备服装、道具,完全民主地让他们自己挑演员,其结果会怎样呢?只要教师一直在旁协调、参谋,一团糟的可能性不大会出现,只怕是电子琴、多媒体、绘画作品、英语、网络语言,甚至灯光、游戏机都会派上用场。整个舞台成为声、色、光、电的世界,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和游戏的场所。这种学习效果会更理想吧?

值得庆幸的是,本科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没有停留在一味抱怨、自怨自艾的阶段,而是扎扎实实走着自己的路,尽自己的能力改变着自己能改变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