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理计算专题辅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2第3课时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

当堂测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开启计算器使之工作的按键是 ON 键 B.输入-5.8 的按键顺序是 5 · 8 +/- 或 - 5 · 8 C.输入 0.58 的按键顺序是 0 · 5 8 D.按键 6 9 +/- 7 8 +/- = 能计算-69-78 的结果
2.用计算器计算-28-53 的按键次序是( D )
解:(1)(答案不唯一)规律①:第一个因数都是 99 999 不变,第二个因数由 11 逐渐加 1,积的最高两位数随着第二个因数的增加由 10 逐渐加 1,中间三位数都 是 999,末尾两位数由 89 逐渐减 1;
规律②:因数的规律同上,积的最高两位数比第二个因数少 1,中间三位数都 是 999,末尾两位数与第二个因数的和为 100.
5.在计算器上按如图 141 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表中的 x 与 y 是分别输入的 6 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x -2 -1 0 1 2 3 y -5 -2 1 4 7 10
上述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 B )
A.“1”和“+”
B.“+”和“1”
C.“1”和“-”
D.“+”和“-1”
第一章 有理数
1. 第3课时 利用计算器进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学习指南
★教学目标★ 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情景问题引入★ 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任选 1,2,3,…,9 中的一个数,将这个数乘 7.再将结 果乘 15 873,任选几个数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C.582
D.502
2.用计算器计算(-62.3)÷(-0.25)×940 时,用带符号键 - 的计算器的按键顺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

1.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计算器的使用.2、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四、教学难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科学计算器的记忆系统有保留中间运算结果的作用,所以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只要依照算式原来的顺序进行操作,就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我们学习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讲授新课例1、用计算器计算:(1)-5.2×(2.97+1.63)÷(6.22-3.62);(2)2×3.13×4.22-8.2×1.6(精确到0.001).(三)重难点精讲典例:例2、我们已经知道,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的路程叫做1光年.据测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千米∕秒,请用计算器计算1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解:300000×365×24×60×60=9.4608×1012(千米).答:1光年相当于9.4608×1012千米.跟踪训练:德国科学家贝塞尔推算出天鹅座第61颗暗星距地球102000000000000千米,比太阳距地球还远690000倍.请用计算器计算出暗星到地球的距离,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解:102000000000000×690000=1.02×1014(千米).答:暗星到地球的距离是1.02×1014千米.(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1)3.6×(2.88-3.26)÷(7.65-4.32);(2)3×2.12×4.52-9.16×(-2.33).2、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0000千米,太阳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为500秒,请用计算器计算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六、板书设计用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9 习题 3八、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教案:《嘀哩嘀哩》

熟练弹唱《嘀哩嘀哩》。独立为歌曲《嘀哩嘀哩》编配伴奏并熟练弹唱。
学生回顾新课内容并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弹奏,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弹奏能力。
学生活动
目 的
(一)
回课
35分钟
1、教师逐个检查学生回课,并点评。
2、教师小结回琴情况,讲解共性的错误。
3、教师正确范奏。
学生依次回课,其他学生观摩。
1、通过观摩,交流,增强演奏能力。
2、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二)
导
入
5分钟
列出难点节奏,请学生按照节奏唱出时值。
复习难点节奏,为新课
弹奏做准备 。
为新课教学做准备。
将伴奏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
10分钟
三、课堂展示
1、分组请学生配合展示《嘀哩嘀哩》的弹唱。
2、试试将歌曲移调至C、G大调弹奏。
3、归纳总结学生的配合弹
奏,指出共性的错误。
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并评价。
通过展示,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并从展示中收获成就感。
(四)
课堂
小结、
布置
作业
5分钟
1、课堂小结,回顾新课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步骤编配和弦并练习弹奏。
进一步熟悉歌曲伴奏编配步骤。
15分钟
二、歌曲配弹《嘀哩嘀哩》。
1、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歌曲配弹步骤完成歌曲的编配。
2、学生分别练习左右手的旋律与伴奏,配合完成歌曲的弹奏。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生配合练习歌曲的弹奏与演唱。
课 题
F大调幼儿歌曲弹唱
课 型
新 授
教 具
钢 琴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任务驱动法。
《嘀哩嘀哩》教案

《嘀哩嘀哩》教案《嘀哩嘀哩》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表达春天来临时欢欣、喜悦的心情。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夜晚多美好》2、学唱歌曲《嘀哩、嘀哩》,并为歌曲配伴奏。
3、节奏视唱训练。
教学重难点:把握歌曲节奏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一、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三、律动四、练声五、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夜晚多美好》2、节奏视唱训练3、导入(出示一幅描绘春天到来的图片,让学生想想看到这幅图片想到了什么?从而引出今天所学的是一首歌唱美丽春天的歌曲。
)4、完整的'欣赏5、用“la”哼唱6、配上歌词7、完整的演唱8、为歌曲配伴奏9、再完整的演唱(配上小乐器)六、总结《嘀哩嘀哩》设计思路:篇二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同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和同学的实际情况,屏弃原来的教学模式,大胆改革,本着少讲精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同学。
让同学想学、愿学、乐学。
并给同学提供想像的环境和空间,充沛体现同学的自主学习和发明性。
教学过程:篇三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小小迎春花》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一首《小小迎春花》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之中较美的季节,什么季节呀?(春天)对,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出去找春天,同学们都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春天?生1:树木长出新的嫩叶,大地绿了,花儿开了。
生2:天气暖和了,不用再穿上厚厚的衣服。
生3:冬眠的动物醒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只要大家用心去看,去感受,其实春天就在咱们每个小朋友的眼睛里。
出示课件:(《嘀哩嘀哩》伴奏,边看图片边说)听,春天来了,它想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看,春天正向我们走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万物复苏,花红了,树绿了,太美了。
三、综合练习:师: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开心吗?生(齐答):开心。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嘀哩嘀哩》课件

合唱和评价
让我们齐唱《嘀哩嘀哩》,然后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同学们的表现,给予 肯定和建议。
结尾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同学们在下次课堂上继续努力练习,为自己的音乐之旅 添砖加瓦。
这一部分,通过PPT展示歌诀,解释歌诀中的生词和意思。我们还将引导同 学们朗读歌诀,并跟着节奏图谱。我们将引导同学们用手拍打,来 体验节奏感。然后分别练习各个小节的节奏,最后整合成完整曲目的节奏表 现。
唱歌练习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引导同学们跟着唱《嘀哩嘀哩》,反复练习,提高唱歌 技巧和准确度。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嘀哩嘀哩》PPT课件
#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嘀哩嘀哩》PPT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学习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曲目《嘀哩嘀哩》,让 我们一起感受音乐的魔力吧!
引入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本节课学习的曲目《嘀哩嘀哩》,并播放它,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节奏和旋 律。
歌诀讲解
七年级数学下册 课后补习班辅导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1)讲学案 苏科版(2021年整理)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数学下册课后补习班辅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1)讲学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数学下册课后补习班辅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1)讲学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数学下册课后补习班辅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1)讲学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1)【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1)“算对与算巧”求10099321+++++ 的和,从左到右逐次相加似乎很安稳的事,其实这样算下来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运算的次数太多,出错的可能性也大,聪明的高斯没有这样做,他把这个算式头尾倒过来写成129899100+++++ 然后将两个式子的对应项相加得到100个101,101乘100再除以2便得到所求的和.这样不但算得对,而且算得快,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数学运算不仅要算对更要算巧。
二。
重点、难点:有理数运算是代数中最基本的运算,若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掌握运用一些技巧,不仅可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还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介绍几种有理数运算中的解题技巧。
三。
基础回顾:(1)有理数的运算法则:① 加法法则: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
②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③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乘任何数都得0。
④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歌曲《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歌曲《嘀哩嘀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嘀哩嘀哩》选自人音版教材三年级第6册的第四课,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生动地表现孩子们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嘀哩嘀哩》。
2.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3.通过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五、教学准备:琴、响板、玻璃杯、瓷碗六、教学过程:<一>.律动《天天向上》<二>.导课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天天向上”的青春活力,一起走进歌曲《嘀哩嘀哩》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寻找春姑娘的脚步。
<三>.聆听1.初听: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天的景色真美!谁能告诉老师,春姑娘藏在什么地方?生: ……2.复听并思考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 ……3.再次聆听(用你觉得合适的节奏随音乐拍一拍)师:好听的歌曲百听不厌,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用你觉得合适的节奏随音乐拍一拍。
<四>.读歌词1.师示范读第一段歌词,让孩子们听听老师读的有什么不同?(引出有节奏的读歌词)2.生模仿读第一段歌词。
3.师指导纠错。
4.生齐读第二、第三段歌词。
<五>.学唱歌曲师:读的真美,这么美的歌谣,让我们赶快来学唱吧!1.用la随琴模唱。
2.处理休止符处的模唱。
3.“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处的模唱。
4.完整模唱。
5.填词:师:孩子们,模唱的真不错,让我们把歌词带进来唱一唱。
a.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
b.师纠正生唱错的地方。
c.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
e.巩固第一段歌词。
f.随琴填唱第二段歌词。
g. 随琴填唱第三段歌词。
六升七暑假每日一练(第 26 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

六升七暑假每日一练(第26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1.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计算,方便快捷,计算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工具,但生活中计算器类型较多,可参考使用说明,掌握操作方法,平时用的是带符号转换键(—)的计算器或带符号转换键+/—的计算器.2.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除法运算方法:用×、÷键.说明:也可以只用计算器算乘积的绝对值,然后再加符号.(l)-98×(-32. 7); (2)36÷7. 2 + (-48. 6) ÷ 2. 4.1. 用计算器计算(-62. 3) ÷( - 0. 25)×940 时,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用带符号转换键的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2.若 a = 25.6 , b= - 0. 064 ,c = 0.1 , 则(-a)÷(-b)÷ c = .3.某仓库存有商品125吨,规定货物运进为正,运出为负若某天进出货物记录如下:-12.5,-7.25, +8.6,-32.3,-0.85,+9.75,-6.2,-10.5,+17.85,+13.4(单位:吨)(1)该仓库现有这种商品多少吨?(2)如果每运输1 吨货物平均需要付8.5元运费,那么这天共付了多少运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99 999×11 = ;99 999×12 = ;99 999×13 = ;99 999×14 = .(1)你发现了什么?(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99 999×19 的结果吗?1、知识精讲填一填2、用计算器算一算3、填一填4、应用题 5 、思维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地理计算一、专题体系展示: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高度及其与海拔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n-1)d≤H<(n+1)d气温之间的计算(n 为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海拔与气温之间的计算地人口出生率=一定时期的出生人数/同时期总人口数×100%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死亡率=一定时期的死亡人数/同时期总人口数×100%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算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有关气候的计算年平均气温=各月平均气温之和/12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时时区:每15°经度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 360°÷15=24个时区区区时: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各地时间也不相同的时区的计算方法:已知经度数÷15=所在的时区数(取整数)(①整除了,说明正是所计在时区的中央经线;②余数小于7.5,则舍去;余数大于7.5,则进上算 1,即所求时区数再加上1)两地的区时计算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二、专题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仅从地形考虑,从刘家坪到李家坳的四条路线中,最容易到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若刘家坪至李家坳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500000B.1∶2000000C.1∶50000D.1∶200000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指挥官在比例尺为1"600 000的军用地图上量得我军指挥部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敌我两军指挥部的实地距离为 ( )A.36厘米 B.3.6千米 C.36千米 D.360千米读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A处与D处的相对高度是()A.100米 B.300米 C.500米 D.700米5.若B处气温为10°C,则C地气温为()A.11.2°CB.8.2°CC.9°CD.10°C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A.220千米 B.330千米C.440千米 D.550千米7.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是我国台湾岛 B.位于北温带C.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读下列表格,完成8、9题。
某研究性小组在室外测得一日内的气温如下表8、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A.8°CB.9°CC.10 °CD.12°C9、请你计算出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A.2°CB.6°CC.8°CD.10°C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表中气温资料可计算得知,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14°CB.15°CC.16°CD.17°C11、根据表中降水资料可计算得知,该地的年降水量约是( )A.540毫米 B 560毫米 C.580毫米 D.600毫米1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3.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在北京开幕时,莫斯科(东2区)居民收看实况转播的时间是()A.8月9日4时 B.8月8日14时C.8月8日O时 D.8月8日1 6时根据下表中的资料进行计算,完成14、15题。
14.该省于2009年的出生率、死亡率分别是 ( )A.1.1 5%,0.68% B.0.68%,1.1 5%C.1.1 5‰,0.68%o D.0.68‰,1.1 5‰15.该省200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1 5% B.0.68% C.O.47% D1.83%16.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了图上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的距离是2.5厘米,又在网上查了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 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1∶400 000 B.1∶4 000 000 C.1∶40 000 000 D.2.5∶1 00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上一天B.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C.由西1 2区过日界线进人东1 2区,日期要减一天D.由东1 2区过日界线进入西1 2区,日期要加一天二、综合题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比例尺 (大于或小于)B图比例尺。
(2)若用图中比例尺画你学校的平面图合适吗?为什么?(3)假设你所在学校面积为300米~200米,绘图纸的大小为20 cm~30 cm,你认为选用的比例尺应为多大?(4)若火车以1 2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少时间?(注:两城市图上距离为3 cm)19、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量算图中甲、乙两山顶的实地距离是。
(2)图中山顶甲的海拔是,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
(3)C处崖壁的垂直高度最大值可能接近。
(4)A处气温为1 8℃时,B处气温大约是。
20.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1)在上述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根据各国的数据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21.(探究创新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X国:,Y国:。
(2) 分析数据,关于X国和Y国说法正确的是 ( )A.X国可能在北美B.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C.Y国人口稀疏D.Y国可能在西欧参考答案1、2.【解析】1选B,2选B。
第l题,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仔细分析四条路线,只有路线②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坡度很小,距离较近。
第2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直接运用公式:比例尺算即可,注意单位的换算。
3.【解析】选C。
4、5.【解析】4选C,5选A。
第4题,根据等高距判断A地海拔为400米,由相对高度等于两地海拔之差,可计算出A、D相对高度为900米一400米一500米。
第5题,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来计算即可。
6、7.【解析】6选C,7选D。
第6题.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来计算,陔岛屿南北跨纬度约4。
,所以南北端直线距离约是110×4即440千米。
第7题.由经、纬度范围可判断,该岛是斯里兰卡岛,地处热带,粮食以水稻为主;根据图中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的特点可判断其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
8、9.【解析】8选C,9选D10~12.【解析】lO选D,11选A,12选B。
第lO题,气温年较差一月平均最高气温值一月平均最低气温值=23℃一6℃一17℃。
第11题,年降水量=一年中12个月的降水量之和,计算后可知。
该地年降水量足538毫米约540毫米。
第12豚,分析气候资料可知,该地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因此是地中海气候。
13.【解析】选B。
莫斯科(东2区)位于北京西边,时间上晚6个小时(东8~东2)。
即减去六个小时,20一6=14时。
14、15.【解析】14选A,15选C。
16.【解析】选C。
2.5厘米比1 000千米,统一单位约分后得出比例尺为I:40 000 000。
17.【解析】选A。
东12区.在日界线西侧,西12区在日界线东侧,不论怎样表达,只要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就要加一天,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就要减一天。
18.【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图比例尺为1:.400万,B图比例尺为1:8 000万,比例尺为分数,分母越大,比值就越小,可以判断出A图比例尺大于B图比例尺。
第(2)题,学校范围太小,而网中比例尺又太小,若用此比例尺绘学校平面图,内容就太简单,图幅极小,因此不合适。
答案:(1)大于 (2)不合适;图中比例尺太小,无法表示学校内具体事物。
(3)1:1 000 (4)1小时19.【解析】第(1)题,用直尺量出图中甲、乙两山直线距离约2.1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可知实地距离为2.1×200—420(米)。
第(2)题,甲山顶海拔为273.4米,乙山为268.2米,则其相对高度为273.4米一268.2米=5.2米。
第(3)题,利用公式(n一1)d≤H<(n+1)d,可计算出C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米≤H<50米,因此,陡崖垂直高度最大值接近50米。
第(4)题,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O.6℃来计算即可。
答案:(1)420米 (2)273.4米 5.2米 (3)50 (4)17.7℃20.【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一盖合罴,计算可知:四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分别是331人/平方千米、176人/平方千米、1.5人/平方千米、2.3人/平方千米,其中日本人口密度最大,蒙古人口密度最小;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能仅取决于人口数量和密度。
答案:(1)日本蒙古(2)D21.【解析】第(1)题,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计算即可。
第(2)题,分析材料中人口密度可知:X国人口分布较稀疏,Y国人口分布稠密;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可知:X 国人口增长快,而Y国出现了负增长,Y国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四个选项,只有D项正确。
答案:(1) 24%n 一1%。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