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模具设计说明书new

合集下载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冲压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3 国外模具工业的发展情况 (3)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3)第2章制件的工艺分析 (5)2.1设计题目内容 (5)2.2 材料的性能 (5)2.3 成型工艺分析 (5)2.4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6)2.5 模具结构型式确定 (6)2.6 排样的确定 (6)2.6.1 排样方法的确定 (6)2.6.2 确定搭边值 (6)2.6.3 确定条料步距 (7)2.6.4 画出排样图 (7)2.6.5 毛坯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7)2.7 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 (7)2.8 各部分工艺力计算 (8)2.8.1 落料力、冲孔力的计算 (8)2.8.2 翻边力的计算 (9)2.8.3 卸料力、顶件力、推件力的计算 (9)2.8.4 拉深力的计算 (10)2.9 总力的计算 (11)2.10 压力机的选择 (11)2.11 本章小结 (12)第3章模具的结构设计 (13)3.1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3)3.1.1 落料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3)3.1.2 冲孔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3)3.1.3 拉深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4)3.1.4 翻边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5)3.2 选用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 (16)3.3 模具各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17)3.3.1 拉深—落料凸模设计 (17)3.3.3 冲孔凸模的设计 (19)3.3.4 凸凹模的设计 (20)3.3.5 翻边凹模的设计 (20)3.3.6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21)3.3.7 垫板的设计 (21)3.3.8 定位零件的设计 (21)3.3.9 模柄的选取 (22)3.3.10 连接件与紧固件的选取 (22)3.3.11 下模板的确定 (22)3.4 模具材料的选用 (23)3.5 本章小结 (24)第4章模具的装配图的设计 (25)4.1 零件技术要求 (25)4.2 装配技术要求 (25)4.3 复合模具的安装调试要求 (25)4.3.1 复合模具安装的要求 (25)4.3.2 复合模具调试的要求 (26)4.4 主要组件的装配 (26)4.5 模具的装配图 (26)4.6 模具的工作过程 (27)4.7 本章小结 (27)结论 (2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JST模具使用说明书OM-703547J MK-L,MKS-L_中国语

JST模具使用说明书OM-703547J MK-L,MKS-L_中国语

重量
约 6.5kg
进给量 压接高度调整
30mm 以下
度盘旋转方式 金属线部:8 级 绝缘部:8 级
***处根据可压接的端子而不同。 例)端子 STO-61T-250N 的场合
压接模部型号:MK/STO-61-250N 主体+压接模组合型号:APLMK STO61-250N
MKS-L 型 横进给端子用
6. 压接高度的调整 6-1. 利用度盘调整 ·················································································································8 6-2. 利用调节块调整 ·············································································································9
主体部型号
MKS-L
压接模部型号
MK/***
主体+压接模组合型号 APLMK ***
重量
约 6.4kg
进给量 压接高度调整
30mm 以下
度盘旋转方式 金属线部:8 级 绝缘部:8 级
***处根据可压接的端子而不同。 例)端子 SPH-002T-P0.5S 的场合
压接模部型号:MK/SPH-002-05S 主体+压接模组合型号:APLMK SPH002-05S
顺序7
最后,请确认金属线部调整度盘在 H 的位 置、绝缘部调整度盘在 8 的位置。这是为了 防止过压而造成压接模的破损。
No. OM-703547 Rev. 1
2003 年 10 月 30 日 2004 年 5 月 12 日

接线端子冲压模具设计

接线端子冲压模具设计

接线端子冲压模具设计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接线端子冲压模具设计姓名学号系部专业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15-04-06摘要在这次设计中根据所给题目的要求,首先对冲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出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零件精度的要求,再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选择加工方案。

由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模具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工业的产值.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争夺中,越多越多地采用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地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的作用. 本设计接线端子零件冲压模具,凸凹模安装在模具下模座上。

倒装复合模废料清理无须二次清理,操作方便安全,生产效率较高。

设计上主要是对凸模、凹模的设计,其中主要是其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以保证制件的精度和质量要求。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ABSTRACTIn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opic, firstly, stamping parts are analyzed,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the parts of the analysis that the general accuracy of the moul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parts, from the shape, dimension and mass production situation,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scheme.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ld industry, mold form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sectors, so that the mold industry output value has been greatly exceeded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output value. This fully explained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economy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for each industrial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world market, more and more using mold for production, key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old industry obviously.Therefore, to make each depart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high speed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of socialism, we must mold industrial make up as soon as possible, so that the mold production formed an independent industrial sector,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key role of mold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design of bending plate stamping bracket parts of the die, punch and die installed in the mould of the lower mould seat. Flip composite modulus waste disposal, without two clean, convenient and safe operation,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design process of compound die and bending die compound die is similar, the bending di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The design is mainly the design of the punch, concave die and punch and die, which is mainly designed dimension of the part of the work, to ensure the precision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Keywords: mould,blank piece;punch;dies目录第一章工件分析 (1)第一节材料的工艺分析 (1)第二节材料选择 (3)第三节工件结构形状 (3)第四节尺寸精度 (3)第二章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5)第三章模具总体设计 (6)第一节模具类型的选择 (6)第二节操作与定位方式 (6)第三节卸料、出件方式 (6)第四节确定送料方式 (7)第五节确定导向方式 (7)第四章模具工艺参数确定 (8)第一节排样设计与计算 (8)第二节搭边值的确定 (8)第三节进距与条料宽度计算 (9)第四节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2)第五章计算冲压力与压力机的初选 (12) 的计算 (13)第一节冲裁力Fp的计算 (13)第二节卸料力Fq1的计算 (14)第三节顶件力Fq2第四节总的冲压力F的计算 (14)第五节压力机的初选 (14)第六章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5)第七章冲裁模间隙的确定 (16)第一节冲裁间隙Z (16)第二节冲裁间隙分析 (16)第八章凹、凸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8)第一节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8)第二节刃口尺寸的计算 (18)第九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21)第一节工作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21)第二节橡胶的选用 (27)第三节模架及其零件的设计 (28)第十章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30) 第一节闭合高度的计算 (30)第二节冲压设备的选定 (30)第十一章模具图纸的设计 (31)第一节落料模图纸 (31)第二节冲孔模图纸 (32)第三节弯曲模图纸 (32)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第一章工件分析第一节材料的工艺分析近年来,由于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一个行业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他在各种生产行业,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形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的产值约为50%.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的程度,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及高水平的生产技术管理等等,但其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进入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德国把模具成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成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由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模具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工业的产值.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争夺中,越多越多地采用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地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少工业产品质量上不去,新产品开发不出来,老产品更新速度慢,能源消耗指标高,材料消耗量大,这些都与我国模具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先进的模具工业密切相关.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的作用.冲压生产靠模具和压力机完成加工过程,与其他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其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有如下特点:⑴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可以生产十几个零件,高速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百甚至上千件零件.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⑵冲压件的尺寸精度由模具来保证,所以质量稳定,互换性好.⑶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小到仪表零件,大到汽车覆盖件,还可获得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制造的壁薄、质量轻、刚性好、表面质量高、形状复杂的零件.⑷冲压加工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需大量切削金属,所以它不但节能,而且节约金属,故冲压件的成本较低.由于冲压工艺具有上述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机械、电子通信、交通、兵器、日用电器及轻工等产业都有冲压加工,不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才用冲压工艺,而且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发生联系.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才用冲压加工方法加工零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表、仪器、电子、航空、航天、军工、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比例相当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广泛才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是难以实现的。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产品工艺分析工件图由图易知,冲压件外形简单,厚度适中,尺寸小,无特殊要求,属于普通冲压件。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工艺:单一冲裁工序:落料,采用闭式落料模。

1.整体说明:(1).上、下模板之间采用导向零件是为了给条料定位,防止错位。

(2).弹性卸料把板料安装在凸模一侧,用卸料螺钉连接于上模座或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和卸料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或橡皮等弹性元件,弹簧有一定的预压缩量,用于提供卸料力。

弹性卸料板还可提供压料力,防止条料不平或翘曲。

2.凸模采用全长统一尺寸是为了方面凸模的制造,保证精度。

淬火时下2/3为硬状态,上1/3保持为软状态用于紧配合。

3.凹模设计为矩形是为了配合工件,采用直柱面是因为落料口较大,简化造模。

4.凸模每次冲裁完后伸入凹模口1mm。

5.冲裁出的工件经过冲床工作台落料孔落入料筐内,过程是:冲裁时,后面的落料件进入凹模口内,把停留在凹模口(工作段)最下面的一个工件推出,经过工作台的落料孔排除。

6.生产步骤:(1)送料,利用导向零件固定条料的位置;(2)开动冲床,凸模挤压板料,冲出工件,复位;(3)进料,重复(1)、(2)步骤。

三、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的确定(1).条料裁条易知宽<100mm,厚t=1.5mm,故查得公差△=-0.8;(2).查《冲压工艺学》P25,表2-11,得a=1.8,a1=1.5A方案:横裁横排 B方案:横裁纵排C方案:纵裁纵排 D方案:纵裁横排(3).条料宽:B=D+2a+|Δ|式中B——条料宽度(mm);D——工件横向最大尺寸(mm);a——沿边;Δ——条料宽度公差。

计算利用率得:A方案:58.7% B方案:54.5%C方案:57.0% D方案:58.7% (4).采用D方案:纵裁横排2.力参数的计算=1.3ltττ取τ=350MPa(1).冲裁力 P冲P 冲=1.3×(41×2+20×2)×1.5×350=83265N=83.3KN (2).卸料力 P 卸=K ×P 冲 查《冲压工艺学》P23 表2-10,得K=0.05 P 卸=0.05×83265=4163.25N=4.2KN(3).推件力 P 推=n ×K ’×P 冲 查《冲压工艺学》P23 表2-10,得K ’=0.055P 推=8×0.055×83265=36636.6N=36.6KN (4).总冲裁力P ∑= P 冲+ P 卸+ P 推 P ∑=124.1KN=12.7t (5).压力中心计算 0x =13 (33415).203505.121...103505.133......621662211+++⨯⨯⨯++⨯⨯⨯=++++++S S S x F x F x F =17.8mm0y =13 (334143)3505.121...5.263505.133......621662211+++⨯⨯⨯++⨯⨯⨯=++++++S S S y F y F y F =13.8mm其中n F =τt S n3.模具工作部分(刃口)尺寸计算。

端子模具_精品文档

端子模具_精品文档

端子模具1. 简介端子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专用工具,主要用于制作电气连接端子。

端子模具采用高精度加工制造,可以实现精确的加工效果,使得电气连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端子模具的工作原理、常见类型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工作原理端子模具通过压力和热力作用于金属材料,将其压制成特定形状的端子。

在加工过程中,使用模具将金属材料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施加压力将其塑性变形,使其形成所需的端子形状。

然后,使用适当的冷却装置对金属材料进行固化,即冷却它们并使其保持所需的形状。

最后,将模具打开并取出完整的端子。

3. 常见类型端子模具根据其用途和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端子模具:3.1 管状端子模具:用于制作管状端子,如电缆连接端子。

3.2 板状端子模具:用于制作板状端子,如电子设备的连接器。

3.3 圆形端子模具:用于制作圆形端子,如电缆终端。

3.4 U型端子模具:用于制作U型端子,如汽车电器连接器。

4.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端子模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安全操作:使用端子模具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意外伤害。

4.2 材料选择: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确保端子的牢固性和电导性。

4.3 温度控制: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热力的温度,以防止金属材料过热或变形。

4.4 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和检查端子模具,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4.5 存储方式:正确存放端子模具,避免湿气和腐蚀物质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5. 结论端子模具在电气连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端子模具并正确操作,可以制作出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电气连接端子。

使用端子模具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材料选择,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端子模具的发展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电气连接技术的发展。

模具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说明书模具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要求1.1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模具设计说明,确保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模具设计团队,旨在指导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所有必要的因素。

二、设计流程2.1 需求分析2.1.1 目标产品描述描述目标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基本特征。

2.1.2 模具用途说明模具的具体用途以及所需功能。

2.1.3 生产量要求确定目标产品的预计生产量以及需求的时间表。

2.2 概念设计2.2.1 初步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目标产品要求,提出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

2.2.2 验证与修改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通过模拟或其他方法确定其可行性并根据验证结果进行修改。

2.3 详细设计2.3.1 结构设计根据概念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2.3.2 零部件设计对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形状、尺寸、材料等。

2.3.3 流程设计设计模具加工的详细流程,包括材料加工、装配过程等。

2.4 制造与组装2.4.1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材料,确保其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

2.4.2 加工制造按照流程设计,将所需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包括切割、锻造、铣削等工艺。

2.4.3 零部件装配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装配,确保模具的功能性和完整性。

2.5 试模与调试2.5.1 初步试模进行初步试模,验证模具的设计是否符合预期功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2.5.2 细致试模对初步试模的结果进行细致检查,调整模具的细节,确保目标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模具设计图纸- 模具加工流程图- 材料采购清单附件详细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 模具:用于制造特定产品的工具或设备。

- 设计:根据特定目标和要求制定方案或计划的过程。

- 需求分析:对目标产品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理解的过程。

RK4T_V端子的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RK4T_V端子的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设计题目 (7)第二部分冲压工艺分析 (7)第三部分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9)第四部分排样与定距设计 (10)第五部分冲压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3)第六部分冲压设备的选择 (23)第七部分模具的总体结构 (23)第八部分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选择 (24)第九部分模具装配要点 (27)第十部分设计体会与致 (28)第十一部分参考文献 (29)前 言一.冲压加工的重要性及优点。

1.重要性:冲压工艺应用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品。

如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电机,仪表,铁道,邮电,化工以及轻工日用产品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优点:1)生产率高。

2)精度高,质量稳定。

3)材料利用率高。

4)操作简便,特别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和自动化。

二.冲压加工的概念。

1. 概念:即利用压力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从而获得 一定形状和尺寸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床,模具,材料。

冲压是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类加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薄板料零件的加工。

在产品零件的整个生产系统中,冲压只是一个子系统,所涉及的也仅是产品制造过程的一部分。

随着市场对产品成本和周期等要求的提高,从系统的整体优化中确定相关的各要素已成为技术和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影响冲压加工的因素:三.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工艺按其变形性质可以分为材料的分离与成形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的工序。

冲压的基本工序:1.冲裁: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1)落料: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为工件,其余部分为废料,设计时尺寸以模仁为准,间隙取在冲子上;2)冲孔: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废料,设计时尺寸以冲子为准,间隙取在模仁上。

2.剪切:用模具切断板材,切段线不封闭.3.切口:在坯料上将板材部分切开,切口部分发生弯曲.冲 压 工安 全自 动 安 装润 滑生 产 质 量 价 格 运 输废 料 噪 音 后 序 工压力 机 模具 材料 辅助 装 置 工具 软 件 硬 件4.切边:将拉深或成形后的半成品边缘部分的多余材料切掉。

电脑连接器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电脑连接器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XX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学号:学院(系、部):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题目:电脑连接器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者:评阅者:2010年 4 月南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前言1绪论3第一章工艺分析51.1 零件介绍51.2 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6第二章工艺计算82.1 弯曲部分长度的计算82.2 工艺力的计算92.3 压力中心的确定112.4 压力机的选择12第三章排样图设计133.1 零件毛坯排样133.2 工位排样143.3 排样相关参数的确定16第四章级进模设计194.1 级进模的应用及特点194.2 级进模结构设计204.3 模具总体结构214.4 模具的基本尺寸244.5 模具工作单元254.6 卸料机构354.7 弹性元件364.8 模具非成形零件的设计384.9 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38第五章模具的加工40第六章结论41致谢42参考文献43前言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和市场竞争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

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模具产品发展将大型化精密化,多工位级进模具将进一步发展,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模具使用优质材料及应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受重视,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将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高速冲床及自动送料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研制和发展等等。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级进模,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加工的工件分为若干等距离的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个或几个基本冲压工序,来完成冲压工件某部分的加工。

被加工材料,事先加工成一定宽度的条料,采用某种送进方法,每次送进一个步距。

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工件。

在一副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压印、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课题:专业:姓名:班级:所在系:指导教师:目录摘要先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结合零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排样图;根据排样图,计算利用率、冲载力、压力、选用设备及刃口的尺寸。

根据资料再用PRO/E,对模具进行设计,然后将三维图转成二维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标注,并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卡。

关键词:落料折弯AbstractFirst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part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mold; combination of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ayout graph; layout plan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red edge is contained, pressure, choice of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size of .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re-use PRO / E, the design of the mold,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two-dimensional three-dimensional map of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marked maps and compile card processing parts.Key words:Blanking ; bend零件的工艺分析如上图所示,此制件为简单型冷冲件,形状比较简单。

需要落料,盾形和折弯三道工序完成加工。

首先定义冲裁:冲裁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裁模,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口、剖切、切断等。

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该零件形状较为简单,规则。

2、该零件底面的平面度要求比较高在进行模具设计的同时需要注意在这方面把好关。

3、冲件有尺寸要求4、该产品中间无孔。

制件的材料为H62钢,冲裁性能好。

在整个模具的设计工程中,模具的结构设计安排的是否合理将极大的影响整副模具的使用性能。

此工件需要落料盾形,折弯和冲孔三个工序。

材料为H62,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工件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1.1分析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公差该零件上的尺寸公差均有要求,按照其公差要求进行计算。

2、表面粗糙度此制件未作特殊要求。

3)被冲材料为H62,冲裁性能比较好。

材料的厚度在0.4mm,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和较高的弹性模量。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

此件的冲裁工艺性良好,适合冲裁和拉伸。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工件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后盾形折弯,再切断采用一副级进模。

方案二、先落料,再盾形最后折弯在采用三副单工序膜。

方案二,生产率高,即不能能满足要求又不经济。

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方案一,生产这个整体效能有所提升,况且产品很小很博采用连续模具成本高但是效率很快分析该制件的结构特征后,初步确定冲压工序:采用一幅模具加工。

一副落料模然后再一副拉伸模最后是冲孔模具。

足以满足制件的精度要求。

因为级进模因为成本偏高,难度加大,所以不考虑。

胚料形状和尺寸的确定5.1、毛胚尺寸的计算据上图所示,此工件比较简单,尺寸上图都以标注。

毛呸的尺寸L为毛呸长度方向尺寸L1宽度方向尺寸L2产品的厚度尺寸为0.4mm经过计算,该弯曲件的毛胚尺寸为21.4x2.8x0.4mm.5.2条料宽度的确定:5.2.1排样图由于模具的类型是单冲模具,形状较为简单。

可以采用如图2.2所示的排样方法,这样的排样方法能大大降低模具的制作难度和成本,使模具更加紧凑。

结合以上工艺性分析及基本工序,查阅相关资料,利用CAD软件进行排样设计,得到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所示,采用中间载体排样宽度为4mm,查表得搭边值,边距mm,a2则:条料宽度L=制件高度+a+载体=10.8mm歩距S=制件宽度+b=25.5mm材料利用率V=(制件面积/条料宽度×歩距)×100%=21.78%方案二:如图所示,13工位单边载体排样料宽34.91mm歩距 6.42mm材料利用率25.64%由上述两种方案,对其进行分析,如表1:表1 排样方案比对目方案一方案二料定位方式导正销精定位导正钉与工艺孔之间双面配合精度为0.02-0.04mm形式采用中间载体,间接导正,导正孔直径为2mm。

采用中间载体,间接导正,导正孔直径为2mm。

工序5道工序13道工序关据条料宽度:10.8mm导正步距:25.5mm材料利用率:21.78% 条料宽度:34.91mm 导正步距:6.42mm 材料利用率:25.64%缺点比对两个方案的材料利用率差不多,送料也较平稳,刚性较好,但是方案一中料带的效率不算高所以选择方案二综合上述,选择方案二做为后期模具设计的排样设计方案。

图2.2 排样图5.2.2计算利用率在确定了排样方法后就要对这种排样对材料板的利用率是否合理,通过计算,算出一个合格零件所需的材料面积占整个原材料面积的百分比。

材料厚度:T=0.4M条料宽度L=制件高度+a+载体=34.91mm歩距S=制件宽度+b=6.42mm材料利用率V=(制件面积/条料宽度×歩距)×100%= 25.64%5.2.3 计算冲裁力从排样图中可知,零件展开后的外形尺寸,计算出将H62厚度0.4板材冲出一个合格零件所需的冲裁力。

L=143.4F=klTt=1.3*400*1,5*143.4=111852N5.2.4 计算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算出冲裁力后,根据公式,算出卸料力和顶料力以及总的压力。

以便选用合适的冲床。

F 卸=0.05×111852=5592.6N F 顶=0.05×111852=.5592.6N 由于当中有折弯和敦型所以我们选用 压力中心的计算所以经计算的X=32.18 Y=10.32 比较大的设备5.2.5选用设备选用JC23-63最大装模高度-连杆调节长度+10<模具闭合高度<最大装模高度-5 360-80+10<模具闭合高度<360-5 290<模具闭合高度<3555.2.6 刃口尺寸计算1.8 计算刃口尺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直接决定工件的尺寸和模具间隙的大小,是模具上最重要的尺寸。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由于冲孔落料件都是测量其光亮带部分的尺寸,而冲孔的光亮带是凸模挤入而形成的,落料的光亮带是落料件挤入凹模型孔形成的,故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决定,落料时的外形尺寸由凹模决定。

由于冲裁时凸、凹模的磨损,使凸、凹模实体尺寸变小,故在设计凸、凹模尺寸时应考虑凸、凹模的磨损方向,使其磨损之后还能保证冲件尺寸的要求。

考虑凸、凹模制造公差的方向,确定凸、凹模的基本尺寸。

其凸、凹模制造公差为:max min ,0.4,0.6Z Z Z Z Z δδδδ≤∆=∆-=∆=∆凸凹凸凹+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1)、冲孔磨后变小的公式: ()()0min min 0b b x b b Z δδ-+=+∆=+凸凹凸凹凸 (2)、落料磨后变大的公式: ()()max 00min A A x A A Z δδ+-=-∆=-凹凸凹凸凹 按以上(1)、(2)之法可得出:(3)、冲孔磨后变大的公式: ()()max 00min a a x a a Z δδ+-=-∆=-凹凸凹凸凹 (4)、落料磨后变小的公式: ()()0min min 0B b x B b Z δδ-+=+∆=+凸凹凸凹凸 (5)、C 是磨后不变的尺寸,其公式为()min /28C C C ∆==+∆±凸凹以上各式中:b 凸、b 凹、A 凹、A 凸 ―― 为凸、凹模基本尺寸 max A 、min b ―― 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min Z ――为最小初始间隙 ∆ ――为工件公差x ――精度等级系数,并有:(高于)IT11时x=1;IT11~IT13时x=0.75;(低于)IT13级时,x=0.5δ凸、δ凹 ――凸、凹模制造公差由教科书表3-3查得:Zmin=0.064 Zmax=0.092 A=40 b=26 c=86.28 d=86.28 e=10.83F=Φ3由教科书表3-5查得:a b c d e f 磨损系数为:1G 磨损系数为:0.75 凹模a=40 b=26 c=86.28 d=86.28 e=10.83 f=Φ 3 F=(3-0.75X0.021) +0(1÷4×0.021)=2.9986 +00.005 a=40 b=26 c=86.28 d=86.28 e=10.83 f=Φ2 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6.79F=(6.79-0.75X0.21)+0(1÷4×0.021)=6.77+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2.81F=(2.81-0.75X0.021) +0(1÷4×0.021)=2.79+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13.09F=(13.09-0.75X0.021)+0(1÷4×0.021)=13.07+00.005 F=3.6F=(3.6-0.75X0.021) +0(1÷4×0.021)=3.58+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 F=6.15F=(6.15-0.75X0.021) +0(1÷4×0.021)=6.13+00.005没有注公差的注明以0.12-0.24间隙与落料凹模制5.2.7搭边值计算查表2-6得,a=11a =1.3,考虑此制件的特殊性,取a=6.52mm 1a =6.99mm a2=3.5=(21.4+6.99+6.52) = 34.91mm 式中:B=料宽基本尺寸l =条料宽度方向制件轮廓最大尺寸n=侧刃个数b=侧刃切料宽度δ=条料剪切公差,见表2-7,2-8 此处查表得δ=0.5 附表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直接决定工件的尺寸和模具间隙的大小,是模具上最重要的尺寸。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由于冲孔落料件都是测量其光亮带部分的尺寸,而冲孔的光亮带是凸模挤入而形成的,落料的光亮带是落料件挤入凹模型孔形成的,故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决定,落料时的外形尺寸由凹模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