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闻评论教程PPT-马少华

新闻评论教程PPT-马少华

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
范荣康《新闻评论学》:
我们不妨说,“时评”的兴盛 是对“论说”的一种挑战。有了时 评,那种坐而论道的长篇论说文章 就很难再照老样子做下去了。
《东方杂志》时评报样
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时评” 再度兴盛现象。 时评复兴的当代背景——普遍 表达的需求。 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 冰点时评开栏 2005年4月: 《人民日报》 人民时评开栏
1.表达的实用文体:与美文相区别
2.讲究效率的实用文体:与私人书信相区别 3.现代大众传播的实用文体:与古文相区别
这些区别有一个核心点:传播效率
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和规范就是效率。学写评论, 就是学如何一种 文体一样。新闻评论与新闻的其他文体及标题、版面等的处 理方法,都讲求效率。
结构: 评论中不同内容先后次序的处理及其节奏
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或政论的地方:
1.传播对象:
新闻媒体的受众--不确定的陌生人。
2.评论对象:
直接的、即时的事物。
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或政论的地方:
3.文本结构的不同:
新闻评论是简洁的事/理结构: 由事说理,依理评事。并不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周 密、自成一统的逻辑与概念结构。 后者是一般论说文和政论的形式特征。
本电子文本供评论课教师参考使用
请尊重原本的完整性和作者、制作者的著作权
新闻评论教程电子讲义
马少华 编著 制作:徐菁菁(第一、二、十五讲) 刁 莹(第三、四讲)杨丽(第五、六讲) 吴艳玲(第七、八讲) 沈闰州(第九、十讲) 翟钟磊(第十一、十二讲)
李成(第十三、十四讲)

新闻评论怎么写ppt课件

新闻评论怎么写ppt课件
7
标记关键词
近日,新闻专业 考研决定把新闻评 论的分数提高20分,想以此为手段 来培养锻炼新闻系学生的理论论述 水平,某高校新闻系学子纷纷开始 练习新闻评论的写作。
8
确立概念范畴
新闻专业:新闻专业或者某行业领域 考研:考试 分数:衡量标准 手段:方法 理论论述水平:某种能力 某高校:高等教育 新闻评论的写作:某项活动
新闻要点 News
其他观点 Others


你的观点 Question

分析自我观点 Anlysis

解决办法 Solution
11
大背景 Background
大学教育以其自由开放而著称,但是在这种 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能 力水平,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12
新闻要点 News
2
例子
“近日,新闻专业考研决定把新闻评 论的分数提高20分,想以此为手段 来培养锻炼新闻系学生的理论论述 水平,某高校新闻系学子纷纷开始 练习新闻评论的写作。”结合材料, 就这一新闻发表自己的评论。
3
如何找观点?
4
如何找观点?
标记关键词
5
如何找观点?
标记关键词 确立概念范畴
6
如何找观点?
标记关键词 确立概念范畴 联系概念找观点
近日新闻报道,为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 评论写作水平,新闻专业考研出台一项新 规——提高新闻写作题目20分的分值。
13
其他观点 Others
此消息一处,引发广大考生纷纷吐槽,有考 生称:新闻写作是新闻考研中最主观的题, 也是最不好拿分的题。因为复习的时间有限, 这种暂时提高考试分数的规定,除了增添自 己对成绩的担忧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益处。

新闻评论ppt课件

新闻评论ppt课件
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12
新闻评论的要素
▪ 论证: ▪ 所谓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
论据去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 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 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 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
保证。论证越是严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就 越是紧密,观点和材料就越是得到统一,中心论 点就越是突出,文章就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逻辑 力量。
的论说文都可以称作是政论。 “政论”专指一部分政治性的评论,政论未必都是
新闻评论。
8
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
▪ 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
引导舆论,影响社会,指导人生。
▪ 舆论:是社会群体对某种事件或者事态发展所持
的大体一致的意见与议论,是一种社会思潮。
▪ 新闻媒介反映与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
一是新闻报道手段,即采写消息,通讯,特写, 调查报告等。 二是评论手段,即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 等。
▪ 二 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年) ▪ 改良派的办报活动:
强学会《中外纪闻》,《强学报》。 著名报刊政论家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6年8月),
▪ 《时报》首倡“时评”,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
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 “时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短评”或“编后”, 使报纸找到了一种新闻和评论相配合的形式。
9
新闻评论的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证明什么
用什么来证明
如何来证明
10
五 新闻评论的要素
▪ 一 论点 ▪ 作者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
的态度,他明确的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 论点有两种,一种叫总论点,一种叫分论点。

《新闻评论讲座ppt

《新闻评论讲座ppt

分别为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
名字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即“北 京欢迎你”。
①吉祥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们大量使用 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 样性。 ②吉祥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们的原型和头 饰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多方联系。
③吉祥物具有独创的知识产权和广阔的市场开 发空间。它们蕴含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无限的创 意,必将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过早过度的精英式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金钱难买高素质。教育,不只是增加孩子的知识与技 能,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过早过 度的精英式教育,不仅会剥夺孩子成长的乐趣,往往 还会加剧他们的优越感;以金钱财富为依托的教育, 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容易让他们养成奢侈 浪费、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 提出观点
社论的类型
1、短评及其种类
短评:是一种 篇幅短小,内容单一, 简明扼要,机动灵便 的编辑部评论。
针对某一问题 种类 配合某一报道
发 表 言 论
月 饼 消 费 要 讲 文 明
中秋吃月饼,和端 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 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 传统习俗。 古往今来,人们把 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 象征。每逢中秋,皓月 当空,阖家团聚,品饼 赏月,谈天说地,尽享 天伦之乐。
揭示新闻材料的实质
对材料中行为的评判 支撑评判观点的论据
包含的要点
理论支持
危害一
危害二
常理、危害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就刘翔退赛谈谈你的 看法。
材料一: 2008年8月18日中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 赛中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被视为国人的骄傲的中国 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 对中国人来说,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期待的恐怕就是刘 翔的110米跨栏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场比赛刘 翔就黯然退场了,给数万名正在狂热呼喊“刘翔加油” 的观众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刘翔的退赛,引发了热 议……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一、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1、作为议论文语言特点:以概念和判断为主。

在词汇选择上,尽可能使用确定性的概念,而少用形容词或转喻性的词汇。

因为新闻评论主要靠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法。

冗余信息理论2、作为新闻文本的语言特点;讲求表达的效率。

字词不能生僻;句子不应该过长,过于完成,而应该短促有力,朗朗伤口。

新闻评论采用的是逻辑方法,将概念、判断、推理,讲论点、论据‘论证。

杂文思维方式一般为联想,联想是一种形象思维。

二、语言风格情感化和理智化。

在一定程度上,评论的情感性与形象性可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在意见传播的伦理上和效果上都是值得警惕的。

1、理性化的语言应该处于全文论证的主线上,情感化的语言则应处于“支线”上,不应“喧宾夺主”。

如果相反,确实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 一篇评论中充满理性的语言,也许会给读者“干枯”的感觉,也增加了阅读的“费力程度”。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入这些语言?参考答案:可以根据情况加入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增加读者的亲切感。

但不应该过度,尤其是不应该“以文害意”,削弱表达的准确性。

一、平易近人深入浅出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这主要是评论作者的写作态度、思想作风问题。

一个人的文风和他的思想作风是一致的,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就容易在文章中发号施令;如果把自己和读者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就能用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2.要了解读者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在说理方式上才能有针对性,适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

评论作者要时刻想着读者,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论述方式,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把评论所讲的道理同他们所熟悉的事和他们的切身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写出的评论才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新闻评论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它的语言首先要平易通俗,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其次要新鲜活泼,接近群众,反对各种空话、套话和令人厌恶的八股腔。

语言表达之新闻点评 ppt课件

语言表达之新闻点评  ppt课件

(3分)
PPT课件
4
2013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考试大纲说明(语文):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 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 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PPT课件
5
旧题回顾:
2013年1月16日首先由腾讯微博认证用 户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 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 微博一经发布既得到社会各界、众多媒 体的支持和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请你 以网友的身份,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则网 络留言,表明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观 点并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
PPT课件
15
答案展示二
• 经典文本需要有所删减。
• 中小学生处于思想意识的形成期,删减就更有 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才能更好教化人心,
提升道德水准。否则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
入学校,只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 孩子的心灵。
• 另外,适当地“去其糟粕”等“活化”处理,
更符合现在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更符合时代
PPT课件
18
展开说理的角度
点评:青歌赛选手不识中国国旗,实 在令人难以理解,凸现其素质低下。
PPT课件
11
新闻点评的格式:
叙事件 明观点 析本质
• 概述材料 • 简明扼要 • 旗帜鲜明、明确肯
定什么,否定什么 • 评析材料 • 精到深刻
PPT课件
12
难点突破
PPT课件
1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北省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 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再发给学 生学习。在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中,“昔孟母, 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等句子被删掉。校方解释,“昔孟母,择邻处” 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书中自有黄 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读书考取功名是 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新闻评论课件PPT

新闻评论课件PPT
跨领域融合
新闻评论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与其他领域 如科技、文化、娱乐等相互融合,为读者提供更 全面的视角。
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
真实性问题
01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到挑战,虚假信息和
谣言的传播给评论的真实性带来威胁。
主观倾向性
02
由于个人立场和价值观的影响,新闻评论容易存在主观倾向性
导性的信息。
客观
新闻评论应当以客观的 态度分析问题,不带有
个人主观情感色彩。
负责任
新闻评论应当对社会和 公众负责任,避免引发 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新闻评论的法律法规
01
02
03
04
宪法
新闻评论应当遵守宪法规定, 不得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隐
私权等基本权利。
广告法
新闻评论中的广告内容应当符 合广告法的规定,不得虚假宣
发掘独特的新闻视角和观 点,避免与他人雷同,增 加评论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
观点阐述巧
明确性
在阐述观点时,要开门见山,直 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避免
含糊不清或绕弯子。
逻辑性
遵循逻辑推理原则,从事实出发, 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使观点更具 说服力。
客观性
在阐述观点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 态度,不偏不倚,避免主观臆断和 偏见。
文化类新闻评论案例
总结词
关注文化现象,探讨价值观念
详细描述
选取文化事件、作品或人物作为评论对象,分析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文化传承问题。
04
新闻评论的伦理与法规
新闻评论的伦理原则
公正
新闻评论应当公正地对 待所有涉及的利益方,
不偏袒任何一方。
真实
新闻评论应当基于事实 ,不能有任何虚假或误

【高中语文】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ppt精品课件

【讨论交流】
近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程派青衣张火 丁在演出京剧《江姐》最后一幕“红梅赞”一段 中,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 来。演出结束后,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哽咽着说:“我对不起大家了!请求大家原谅!” 随后,她招呼准备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 唱完整的“红梅赞”再唱一遍。当张火丁“补唱” 完这段长达8分多钟的《红梅赞》后,观众全部起 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张火丁再次向 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含泪退场。 点评(不超过50字)
评分标准
能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 件(1分);评论中鲜明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 问题实质 (3分) 超过字数扣1分。
请你评卷
• (1)现在由于社会风气不好,人与人的诚信越 来越小。 得分: 0分 • (2)部分青年爱心满怀,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 任存在于大部分青年身上。 得分: 1分 • (3)“爱心大巴”行动是爱心社学子们爱心的 表现,而返校大学生却糟蹋了爱心。得分: 1分 • (4)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社会上的欺骗之风 盛行,杜绝这种风气是关键。 得分: 0分 • (5)由于猜疑,使爱心大巴成了伤心大巴,可 见社会信用的缺失。 得分: 3分
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 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 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 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漫话漫画:处罚之爱
报载,一位杭州的小伙 子,开车途经某交通岗 亭,发现值勤的是一位 漂亮女交警,怦然心动。 之后他就经常在此路口 故意变更车道,满心欢 喜地等她来处罚。三个 月下来,小伙子领了近 十张罚单之后,也赢得 了女警花的芳心。
【牛刀小试】
1、阅读并点评下面一段新闻,要求: 语句简明,见解深刻,是非分明,不超过25 个字。 2006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来自山西的 原生态选手的“羊倌歌王”——石占明在综 合素质考试中,竟然说英国、澳大利亚国旗 是中国、日本国旗,引起台上台下一片震惊。 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论是说理的艺术,新闻评论不仅要讲求 时效性、思想性,也要讲求群众性、可读 性。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表达的效果不仅 在于表达的内容,还在于表达的形式。
新闻评论写作,在强调效率化、理性化表 达之余,也要遵循一定的语言要求。
一、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新闻评论的道理要讲得深刻,讲得正确,也要
是新闻评论论证的确定性所要求的,否则就会减弱 论证与说服的效果。
(二)慎用形容或转喻性的词汇 确定性的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可以作为
判断与推理的基础,而形容与转喻则难以 作为判断与推理的基础。
形容或转喻的词汇在阅读感觉上确实要好 看一些,一篇评论,如果满纸抽象的概念, 很可能给人以一种干枯、沉重的印象,对 于接受也是一种障碍。
后来呢?狗没了,狗房子没了,博士的工作条 件和时间也没了。结果,这个博士除了他原来写 的那个博士论文是很好的专著外,以后没有见到 他有什么很好的成果了。现在想起来,假如当时 我们略知动物实验的科学知识,给他创造条件, 他这门学问可能早就发挥出来了。可见,一个领 导者要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自己也得有点 知识。做领导工作的人,如果自己没有知识,往 往会对人家的学问进步成为一个障碍。
评论的句子应该是确定的,能揭示所表达 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模糊的,会引 发歧义的。
评论的语言应该是凝练的,也可以有适当 的“信息冗余”,缓和文章节奏,增进受 众理解。
二、作为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体的 语言特点 (一)新闻评论的语言讲求表达的效率
阅读教材:P139-141 (二)新闻评论与杂文在语言上的区别
——《清代学术概论》 政论时代的产物:《少年中国说》P152 诉诸情感,酣畅淋漓;堆砌铺张,不经检讨。
“现代新闻评论有一个进步的趋向,就是 循民主与科学的路线,不作呐喊式的狂吼, 而作事实的分析;‘滔滔雄辩’在评论中的 地位降低了,代之而起的是理智的说明。用 资料代替议论,用资料加强论据。主观的成 见可以减少,客观的真理更易突出,这事比 较能够获得好效果的评论方法,是进步而科 学的评论方法。”
明白晓畅,通俗浅近,使读者易于接受。 评论语言深入浅出,不仅是论述方式和语言运
用的问题,也是写作态度的问题。 阅读:《领导有识才能尊重知识》
——1986年2月7日《人民日报》
领导者有知识才能尊重知识
记得上海刚解放时,复旦大学理学院院长 是卢于道博士,他是研究神经学的。他买了条 狗,要砌个狗房子。有的同志批评他说 ,你这 个神经学博士也害神经病了,人的房子都没有, 你还要砌狗房子!他给我反映,我当时是教务 处长,也没这个知识,只好拖。后来向校领导 反映,领导和我一样也不懂这个狗呀、狗房子 的有什么作用,就是拖。
情感化和形象性的语言容易越过接受者头脑中的 “理性审查机制”而达到劝服对方接受的目的。
情感化和形象性的语言可能干扰评论者所要表达 的观点的理性内涵——人们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态度和倾向,却难以接受你得出这种结论或倾向 的理性思考。
二、理性化
“我们基本不用感叹号和问号。问号就是反讽, 感叹号容易给人以拍桌子的印象。新闻评论要讲理 性,不需要反讽和拍桌子。反讽,首先是把自己放 到比别人高的位置,带着自我身份的炫耀。评论必 须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站在跟对方平等的位置进 行交流,避免语气的傲慢,避免媒体霸权。这是和 杂文在文本上的区别,更讲究说理,而不是行文的 技巧”。
时评腔:学术概念密集化,评论语言脱离生 活气息。
新闻评论的理性特征、大众传播的表达效率 可能导致其语言和生活语言有一定的距离。
评论作者还是应该力求深入浅出地表达观点, 不要炫耀学识,过分追求“专业”。毕竟, 大众传播的目标群体是普通公众。
泛读: 《谁肯为“土飞机”的蓝天权上书》
——2006年7月26日 《南方都市报》 “交流”的语言
——《新京报》评论部主编王爱军
理性表达本身就是传播理性 参阅:《理性表达,何处有用? 》 合“情”合“理”,“理”重于“情” 分析《祝老师节日快乐 愿教育更加公平》
——2010年9月10日南都社论
三、梁启超的“新文体”
“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 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 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 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 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 一种魔力焉。”
泛读: 《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
——1968年1月1日“两报一刊”(《人民日 报》、《红旗》杂志、《解放日报》)元旦社论 《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
——200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让每一个中国人也站起来!》
——2009年10月1日《南方周末》社论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要求
——程仲文,《新闻评论学》
第三节 新闻评论文风的变化
当代新闻评论文风的 转向:“官话”——“民 话”
1)政治民主的进步,言论写作广泛的社会参与 (90年代末期言论版创办风潮)
2)新闻媒体的“企业化经营”实践 3)媒体格局的变动:都市报的勃兴 4)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等参与性、交流性较强
的评论形式,给评论语言带来冲击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
一、情感化
从语言使用看,新闻评论大抵呈现两种风格: 情感化和理性化。
一篇评论文章,情感化语言和理性化语言的 “比例”不同,受众的认知就不同。
泛读:《体制之痛,孩子无法承担太久》 ——2004年8月19日《新京报》
思考:情感化语言的传播效果
人们容易被情感化的语言所触动,容易接受形象 化的表达。
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 新闻评论文风的变化 新闻评论的语言要求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
一、作为议论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 新闻评论是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 (一)确定性 概念有着确定的界定,判断有着确定的对象,这都
时效性 内容
新闻评论
杂文
注重时效 时效性差
强调理性思辨 强调情感性,以文本取胜
社会影响 建设性 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
破坏性 联想:形象思维
泛读: 《如何大修恭王府才能重现盛世王气 》
——2005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形式美感VS表达效率 新闻评论的文风宜直不宜曲!
三、当前新闻评论语言面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