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手稿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弘扬诚信精神,学校开展了“诚实做人,守信立身”主题宣传周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书写诚信1.在“一撇一捺写诚信”活动中,王同学书写了自律格言“行千里路诚为伴”。
欣赏后,完成各题。
(1)下面是三幅名家作品(局部),你认为王同学书写的作品最有可能临摹的一项是()A.【甲】王献之《十二月帖》B.【乙】米芾《紫金研帖》C.【丙】颜真卿《自书告身帖》(2)王同学打算为“行千里路诚为伴”匹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万紫千红信竞芳B.真挚恳切君子言C.读万卷书信作友D.跃万重山信同行任务二:宣传诚信2.下面是主题宣传周的海报(其中隐藏着“诚信”二字)。
请你向同学们介绍海报的内容和寓意。
(不少于50字)3.学校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下面是张同学的演讲稿(节选)。
阅读后,完成各题。
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内涵【甲】许慎《说文解字》云:“诚,信也。
信,诚也。
”所以诚信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
《易经·系辞上》说:“人之所助者,信也。
”可见人们所扶助的是笃守诚信的人。
《论语·为政》中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换句话说,人如果缺乏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乙】可以说,诚信既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每个人,无论成功与失败,高贵与平佣.,都应该将诚信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
诚信深深镌.刻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
古人留下了大量诸如“① ”“一言九鼎”这样称赞诚信精神的成语,“② ”“晏珠树信”等有关诚信的轶闻掌故也广为传诵。
由此可见,先人已将诚信的种子深植于华夏子孙的血脉之中,只要你坚守不缀.,它便会悄.然绽放美丽的花朵……(1)对演讲稿中加点字读音或字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佣”应写为“庸”B.“镌”应读为“juàn”C.“缀”应写为“辍”D.“悄”应读为“qiǎo”(2)任选①①其中一处,补充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马莲花像一朵朵湛蓝色的小喇叭,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动听的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B. “微波细浪”是并列短语,“聆听风声”是主谓短语。
C. “我喜爱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亚、毕淑敏……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开启了我的心门,丰厚了我的人生。
”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D. “艺术节上,孩子们最喜爱的节目是女教师们展示的模特秀《古韵旗袍》。
”句子主干是:孩子们喜爱教师。
2.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是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C. 《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精彩的谋略议论,《曹刿论战》是其中的名篇。
D.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敬辞和谦辞。
敬辞如“令尊、赐教”等,谦辞如“家父、见谅”等。
3. 下面的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因防疫需要,同学们必须在家上网课。
这天,到了做眼保健操时间,班主任老师在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况时,发现有的同学没有打开摄像头。
班主任老师想要求没打开摄像头的同学打开摄像头,班主任老师说:A. “做眼操了,有的同学摄像头怎么没打开?家长在家吗?在家的话看着点你家孩子,他眼睛坏了,你哭都来不及。
”B. “摄像头没打开的,人在吗?别以为我发现不了。
马上打开摄像头!要是不听话,返校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精品解析: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③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④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⑥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C.从此,麋鹿终于结束长达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
D.老李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在学校教书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在“辍学”前加上“不”)
B.广州市政府推行就近诊疗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删除“大约”,或者删掉“以上”)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但无出水处耳___________不尔___________
(2)对于文中的元方,有人笑他傻,有人赞他人品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玉笛”“故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8.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
B.康肃笑而遣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D.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
9.把“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翻译成现代汉语。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从卖油翁娴熟的技艺中获得启示,练就了举世无双的箭术。
书里书外尽显科学家本色——读钱学森六部手稿集有感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创新论坛书里书外尽显科学家本色———读钱学森六部手稿集有感刘菁菁(济南职业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250103)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锦涛会见钱学森先生时说:“钱老,您在科学生涯中建树很多,我学了以后深受教益。
”提及钱老的系统科学,他说:“您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
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让笔者对钱老发生了兴趣,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竟接踵购读了钱先生的六部手稿著作,果然眼界大开,受益良多。
一钱老的六部手稿著作大致反映了他在科学生涯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具有极高的科学史价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中期,钱老是在美国度过的,主要从事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从而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理论,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在国际科坛已崭露头角。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钱学森手稿》,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的十卷本《钱学森力学手稿》,收录了他这二十年间科学活动的代表性研究手稿,体现了他执著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创造性探索的动态过程。
五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钱老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创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方面。
他处于“科技主帅”的位置,集航空与航天科技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工程实施、科学管理于一身,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在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中发挥了无以替代的关键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亦是名不虚传,理当名垂青史。
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导弹概论手稿》、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水动力学讲义手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火箭技术概论手稿及讲义》三书,就是他在该时期献身航天事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历史见证。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朱墙点白梅,翘首(qiáo shǒu)盼春至。
近日,因红墙白雪和盛开的梅花,浙江杭州西湖边的钱王祠成了“宝藏打卡地”。
B.自入夏以来,多地相继发生数起学生溺水(nìshuǐ)事件,教训十分惨痛。
C.此前,广电总局也发布过一系列相关公告,数次提及,要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qíxíng)审美。
D.这些牺牲的革命先烈,把信仰镌刻(juān kè)在雪山之巅,用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2.(3分)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
B.值得期待的一点是,一旦这项技术进入实用阶段,它可以和已有的指纹识别技术相互验证,让疑犯无所盾形。
C.历史,是无法篡改的。
铁证如山,犯下罪行的人,将永远背负耻辱。
D.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刘建武胸怀军队文化战士的梦想与追求,潜心研习书法、常年笔耕不辍。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穿着礼服的孩子,正襟危坐、神采奕奕。
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不辜负每一次经历。
B.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异型稻株,吸引了湘西安江农校教师隆平的目光,第二年春天,他把变异稻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这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C.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深恶痛疾吗?D.唐诗、宋词不朽的魅力所在,是以“袖珍”式的篇幅,抑扬顿挫之音韵,可以诵可以唱,既可以摹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又可以抒发天下家国壮志豪情,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同步检测(A卷基础篇)(解析版)

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楷.(kǎi)彷.徨(fáng)轻捷.(jié)深恶.痛绝(wù)B.弄.堂(nòng)选聘.(pìn)元勋.(xūn)气冲斗.牛(dǒu)C.无垠.(yín)赫.然(hè)涉猎..(shè)鲜.为人知(xiǎn)D.挚.友(zhì)衰.微(shuāi)明朗.(lǎng)锲.而不舍(qì)【答案】C【解析】A.“彷”读作páng;B.“弄”读作lòng;D.“锲”读作qiè。
2.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竭力笼罩薪金如释众负B.草率迸溅颠沛毛骨悚然C.墨契吩咐咳嗽仙露琼浆D.累赘抹杀姣肉血气方刚【答案】B【解析】A.“如释众负”应改为“如释重负”;C.“墨契”应改为“默契”;D.“姣肉”应改为“绞肉”。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怎么都忘记了吗?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答案】A【解析】A.“药丸一、二粒”这里的顿号使用错误,这里表示约数,不需要顿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钱学森手稿》读后感1500字

《钱学森手稿》读后感1500字最近我读到一本好书,即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手稿》。
这本书是钱学森同志的学生郑哲敏送给我的,他是这本书的主编。
郑哲敏同志告诉我,学森同志当年在美国长达20年学习和工作的手稿,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钱学森在美国的同事和好友弗朗克马勃教授,在学森匆忙回国以后,细心收集、整理并长期妥善保管,于上世纪90年代送给我国的。
这是一份难得的世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
我虽不懂得英文,也不懂得力学专业知识,但看到学森同志当年做学问时写得清秀流畅的一串串英文,工整严密的数学公式推导,大量复杂的数值计算,严格规范的作图制表,再加上编者通俗易懂的中文说明,使我看到了在《手稿》中所体现的闪闪发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
它使我这个曾经在科学战线工作过的老人,边读边想,勾起我许多美好和幸福的回忆。
记得我与钱学森同志第一次见面,是xx年后在北京阜成门外的西郊宾馆。
当时有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那里,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订我国12年科学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我作为郭沫若院长的助手,主持中国科学院的日常工作,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
刚一上任,陈毅元帅就谆谆告诫我:“各学科的负责人,是科学元帅(意为科学大师),绝不要从行政隶属关系来看待,要从学术成就来看待。
尊重科学,首先要做到尊重学者。
中国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重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
”这段谈话对我教育至深,至今仍记忆犹新。
它成为我在科学院工作的座右铭,也成了我与钱学森同志及众多科学家建立深厚友情的思想基础。
当时,钱学森同志是力学所所长,还担任12年科学规划综合组组长。
那年我42岁,钱学森同志长我两岁半。
40多岁的他,身材不高,宽阔的脑门下,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白静的脸庞透着秀气,思维活跃,知识渊博,离开祖国20年之久,仍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浓重的京腔京味,使我感到惊讶。
他所作的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令人眼界大开,使大家看到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
我眼里的钱学森

我眼里的钱学森——观《钱学森和<钱学森手稿>》有感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题记不知在哪见到了这句话,便十分的赞同,那是一种仰望科学巨星的感慨。
现如今,观看了《钱学森和<钱学森手稿>》,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层。
1955年9月17日,太平洋上有一次巨浪翻滚,腾跃的浪花可还记得20年前的那一次远洋。
年轻的钱学森抱着建设祖国的宏伟志愿踏上了美利坚的国土,一晃就是20年。
20年前,那样的誓言:“再见了,祖国。
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20年里,适从冯卡门的钱学森刻苦钻研,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28岁便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而《工程控制学》的出版,也使的他成功的超越了他的老师,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
但是,钱老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伟大,在归国前的最后5年才真正闪耀到了极致。
面对美国政府的强硬手段,面对非人的待遇,全天候的监视,钱老的心从未动摇,归国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信念,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使命!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钱老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他把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告诉了全世界: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了中国的伟大复兴奉献我的一生。
于是,他把毕生才华献给了祖国,为了每一个科研课题,为了每一个工程项目,他那忙碌的身影出现在了研究室的各个地方。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
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
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记得在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台上,评委们这样评价了钱学森老人。
而当时的钱老已逾古稀,他一生的成就化成千秋赞叹,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航天之父”、“两弹一星”不足以涵盖你的成就,你的淡泊名利,你那率真的生活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品质,你是整个中国的榜样,我们将摸索着你曾走过的道路,开拓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 2010.10.31
1991 年 国 务 院 , 中 央 军 委 授 予 钱 学 森
“ 国 家 杰 出 贡 献 科 学 家 ” 荣 誉 称 号 。
1945年4-5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钱学森随冯· 卡门率领的科学考察团赴德国考察航空与火 箭研究的发展情况。这是钱学森(中)和他的老师冯· 卡门(右)在德国哥廷根会见空气动力学家L.普 朗特(L.Prandtl)。普朗特曾是冯· 卡门的老师,这是师生三代在战后会见的一个有意义的时刻。
1996年,国防科工委科技委秘书长王寿云研究员(右)和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薛 明伦研究员(左)在钱学森手稿交接仪式上和F. Marble夫妇合影。
手 稿 部 分 :
1. 空 气 动 力 学 Karman – 钱 近 似
Karman – 钱 近 似 手 稿 中 的 两 页 。
手 稿 部 分 : 固 体 力 学 柱 壳 轴 压 屈 曲
1989
年 国 际 技 术 ( 科 学 ) 与 技 术 交 流 大 会 授 予 钱 学 森 “ 小 罗 克 韦
钱学森夫妇和F. Marble 夫妇合影(1991年)。
钱学森在看F. Marble 赠送给他的近期论文,右一为郑哲敏院士,右二为庄逢甘院士(1991年)。
1996年钱学森与F. Marble教授亲切交谈。
194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左一为年轻时的F · 马勃(F.Marble)。
成 员 ” 称 号 。 这 是 钱 学 森 章 ” 和 “ 世 界 级 科 学 与 工 程 名 人 ” , “ 国 际 理 工 研 究 所 名 誉
2.
这 是 “ 柱 壳 轴 压 屈 曲 ” 论 文 手 稿 的 两 页 。
这 是 论 文 演 算 稿 ( 共 页 ) 中 的 两 页 。
800
存放手稿的信袋。上面写的“Final ”(最后的定稿)和“Nothing is final!!!” (没有什麽认识是最后的)的字样。其中含有深刻的哲理,说明了真理的相对性, 科学家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