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微生物学 实验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1日 星期五 2时53 分37秒0 2:53:37 11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2时53 分37秒 上午2时 53分02 :53:372 0.12.11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1/
2020 2:53:37 AM02:53:372020/12/11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1/
谢 谢 大 家 2020 2:53 AM12/11/2020 2:53 AM20.12.1120.12.11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1-Dec-2011 December 202020.12.11
值日要求:每四人一组,包括物品归位、 黑板、地面、台面等,值日结 束后经老师同意方可离开。
2020/12/11
一、实验目的
ß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掌握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ß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ß 了解并观察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部分:
高倍镜的操作
1. 转换物镜。旋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注意: 在转换物镜时要从侧面观察,以防镜头与标本片相撞, 如果高倍镜触及标本片,应立即停止旋转,并重新用 低倍镜调焦);
2. 调焦。调节光圈,使光线亮度合适,再调节细准焦螺 旋直至目的物清晰;
3. 观察。移动推动器,找到合适的目的物,并移至视野 的中心进行观察。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1 日星期 五上午 2时53 分37秒0 2:53:37 20.12.1 1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01
深入学习微生物学
本次实验让我对微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来我将深入学习微生物
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特性、分类和应用。
02
探索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其在环境保护、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并记录观察结果。
02
CHAPTER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物镜
将观察物象放大,同样有多种 倍率可选,如4X、10X、40X 等。
聚光镜
常有5X、 10X、40X等倍率选择。
载物台
放置和固定观察样本。
调焦旋钮
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03
CHAPTER
细菌三形的观察
细菌的形态分类
01
02
03
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 一般在1μm左右。
杆菌
呈杆状或近似杆状,长度 一般在2-3μm,宽度在 0.5-1μm。
螺旋菌
呈弯曲的杆状或螺旋状, 长度一般在2-6μm,宽度 在0.3-0.6μm。
细菌的染色与观察
染色原理
利用染料与细菌细胞壁结 合,使细菌着色,以便在 显微镜下观察。
常用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
观察方法
将染色后的细菌涂布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 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染色 情况。
细菌三形的观察实例
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杆菌
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03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本次实验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
建议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同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计划
拓展观察对象
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
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了解其基 本形态特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 等。
通过观察不同细菌的形态,理解其在 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学习细菌的观察与识别
掌握细菌的染色和观察方法, 了解常用的染色技术和原理。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 态、大小、排列等特征,提高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04
革兰氏阳性菌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阳性 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细
胞壁厚,表面光滑。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或球状, 细胞壁薄,表面粗糙。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呈杆状,两端钝圆, 无芽孢和鞭毛。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 芽孢和鞭毛。
细菌形态特征的描述与分类
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可以将细 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
性菌两类。
根据细菌的形状、大小、排列方 式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
种类。
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 特征,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实验结论的总结与归纳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菌的形态特 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革兰氏染色是区分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方法。
了解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特征对 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 意识。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工具,能够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到细小的结构。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显微镜之一、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并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材料和方法:1.准备细菌涂片。
准备一份细菌涂片,将其放在显微镜载片上。
2.放置载片。
将细菌涂片置于载片上,用显微镜夹子固定。
3.调整镜头。
在显微镜上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通常在使用40倍至100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将镜头调整到最低位置,然后慢慢向上调整,直到能够看到细菌。
4.调整光源。
用光源照亮样品,然后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使样品清晰可见。
5.调整焦距。
通过转动焦点调整器,使细菌变得清晰。
如果观察中出现模糊或扭曲的图像,重新调整焦距。
6.观察并拍照。
使用目镜和物镜逐步放大细菌,并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拍摄细菌的图像以作进一步分析和记录。
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发现,细菌的形态分为以下三种:1.球形(球菌):球形菌又称为球菌,其形状近似一个圆球。
球菌通常呈现出单个细胞独立生长的特点,例如葡萄球菌。
2.杆形(杆菌):杆菌是一类细菌,其形状呈长棍状。
杆菌通常呈现出链状生长的特点,例如大肠杆菌。
3.螺旋形(螺旋菌):螺旋菌的形状呈螺旋状。
螺旋菌有时会呈现出较长或较短的螺旋形态,例如鼠疫杆菌。
讨论:本实验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细菌的三种形态,即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鉴定和分类细菌非常重要,因为形态可以反映细菌的生态和代谢特征。
球形细菌通常是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并繁殖。
由于其小尺寸和圆滑的表面,球形细菌对于机体的作用较小,通常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此外,一些病原细菌如葡萄球菌等也具有球形。
球形细菌在显微镜下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染色以增强可见性。
杆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其形状与一根棍子类似。
杆菌通常生活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体的表面。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细菌形态结构。
二、材料和方法1. 显微镜: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2. 细菌样本:从实验室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样本。
3. 玻片和盖玻片:用于制作样品载玻片。
4. 意式染色剂:用于染色处理,增强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三、显微镜使用方法1. 调整光源:打开显微镜后,在透明底座上放置一个白色纸片,调整光源位置和亮度,使得纸片上呈现均匀明亮的白色。
2. 调整目镜:将目镜对准眼睛,调节焦距,使得目视舒适且清晰。
3. 调整物镜: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转至位置,并调节焦距,使得样品清晰可见。
4. 调整聚光镜:根据需要调整聚光镜的大小和位置,以增强样品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细菌形态结构观察方法1. 制作载玻片:在干净的玻片上挤出一滴细菌悬液,在另一个玻片上盖上一张盖玻片,轻轻压紧。
2. 意式染色处理:将制作好的载玻片浸泡在意式染色剂中,静置5-10分钟。
3. 洗涤处理:用蒸馏水洗涤载玻片数次,直到洗涤后水不再有颜色。
4. 干燥处理:将载玻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如球菌呈圆形或半球形,链状菌呈长条状等等。
通过染色处理后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形态特征。
2. 观察细胞大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测量细菌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细菌大小也不同,如球菌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链状菌长度则在数十到数百微米之间。
3. 观察细胞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结构,如某些细菌具有鞭毛、纤毛或胞外多聚物等附属结构。
这些结构对于细菌的运动和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3-2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15页
3.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 壁结构和组成不一样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全部细菌都 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 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结协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 类细菌脱色效果是不一样。G+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 成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 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 碘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依然 保持初染剂蓝紫色。G-细菌则不一样,因为其细胞壁肽聚糖 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 细胞壁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比较轻易被洗脱出 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颜色。
总菌数 A 16104 B 32000A B(个 / ml) 5
4-3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4页
2. 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基础原理 美蓝是一个无毒性染料,它氧化型呈蓝色,
还原型是无色。用美蓝对酵母菌活细胞进行染 色时,因为细胞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含有较 强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变成无色 还原型。所以,含有还原能力酵母活细胞是无 色或淡蓝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衰老细胞则 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死细胞和活细胞进 行判别。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5页
四. 试验内容
1.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判别 (1) 在载玻片上加半滴美蓝染液,在染液上 滴一滴菌液。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 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盖在菌液上。
(2) 将标本片放3分钟后,先用低倍镜然后用 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依据颜
实验指导_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了解油镜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观察各种染色标本,认识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二、基本原理显微镜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微生物个体微小,难于用肉眼观察形态结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对其进行研究和利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是观察微生物最常用的工具。
细菌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需要使用油镜观察其形态结构。
而油镜头晶片极小,投入光线少,从载玻片透过光线,又被空气折射(空气折光广率1.00、玻璃折光率为1.52),更不易射入镜头内,致使光线较弱物像不清。
当在镜头和载玻片之间滴加香柏油后,由于香柏油折光率为1.515,与玻璃相近,可消除光线通过玻璃与物镜间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避免光线损失,使亮度和清晰度都得到了提高,几乎可以看清所有细菌。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1)标本及试剂:微生物标本片、香柏油、二甲苯。
(2)仪器及其他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等。
四、实验步骤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有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
A.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包括镜座、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调节器(粗调螺旋)和细调节器(微调螺旋)等部件(图1-1)普通光学显微镜机械部分各部件的构造与功能见表1-1B.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由反光镜、聚光镜、物镜、目镜、虹彩光圈等组成,光学系统使标本物像放大,形成倒立的放大物像。
表1-2普通光学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构造与功能2)普通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
从镜箱中取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以防反光镜及目镜脱落被摔坏,将显微镜放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
端正坐姿,镜检时两眼同时睁开,单目显微镜一般用左眼观察,用右眼帮助绘图或做记录。
双目显微镜用双眼观察。
②使低倍镜与镜筒呈一直线,调节反光镜,让光线均匀照射在反光镜上,电光源显微镜打开照明光源,并使整个视野都有均匀的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简单 原理
1。支持部分:镜臂、镜筒、精细调节 2。放大部分:接目镜、接物镜 3。照明部分:反光镜、取光器、滤光 镜
四、油镜的识别及使用原理
1 光圈调最大 2 标本上滴加香柏油0.5-1滴 3 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
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
水产微生物学实验
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1。穿工作服 2。书本等物品放入抽屉 3。树立无菌概念 4。不能抽烟、吃零食 5。爱护公物,注意节约
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 1.防止微生物散布:穿好工作服,废弃物置 于指定地点
• 2.节约:节约实验药品,试剂,使用仪器要 小心,注意保养
• 3.标记与记录: • 4.清洁:个人完成实验后清洁桌面,全班分
五、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和玻片擦拭干净 如油渍已干,须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溶液拭去油渍, 再用干擦镜纸拭净镜头
作业
1。普通显微镜与油镜使用上有何区别? 2。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
枯草杆菌,革兰氏染色
枯草杆菌,芽胞简易染色
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
小组值日实验室公共卫生。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 2、学习掌Βιβλιοθήκη 油镜的使用技术 3、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材料:普通光学显微镜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标本玻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枯草杆 菌、炭疽杆菌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四、油镜的识别及使用和原理 五、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