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
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

北曲苍凉、悲壮、激越、凝重。到了北方,听到的 是铿锵有力的鼓声,高亢激昂的唢呐,肃穆悠远的古筝。 吹唢呐时演员头往上扬,扭脖耸肩,表现出强烈的激情。 在节奏热烈的鼓声配合下,伴以高亢的唢呐声和笛声, 衬托出北人激昂火爆的民性。威风锣鼓是北方乐器的代 表。刚毅雄壮的威风锣鼓,有“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在陕北安塞,不论男女老幼,都 能挂鼓挥槌。安塞武鼓,粗犷激烈,讲究挥槌的狠劲, 踢腿的蛮劲,转身的猛劲,跳跃的虎劲,让人看了带劲, 听了鼓劲。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气吞山河的威 风锣鼓一亮相,深深感染了广大观众,烘托了竞赛场面 的顽强拼搏气氛。在北方声乐基础上的北方剧种,适合 演历史戏,适合演帝王将相。
二、中国人体质的区域差异
南矮北高 中国人身高的地域变化趋势是南矮北高。形成南矮北 高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食物结构。 北方以面食为主,肉和奶制品消费量较大。面食含蛋白质较高, 比较富于营养。南方以米食为主。大米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二)、气候差异。 北方日照时数长,低温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吸收钙和磷, 促进骨骼成长。南方多阴雨,日照时数短,不利于营养吸收,不利 于骨骼和肌肉发育。西南多山,农产品相对缺乏,日照时数又少。 (三)、遗传。 我国南矮北高的趋势由来已久。根据考古发现资料,早在新石 器时期,北人已经高于南人,黄河中下游男性平均身高165厘米以上, 粤、闽、浙男性平均身高162厘米以下。
高亢的秦腔兼容了淳朴西北民风和山地民歌的吆喝高调,激昂慷慨。 吼是秦腔的特色。陕西十大怪之一,“唱戏大声吼起来”。“八百里秦 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林语堂说:“秦腔声调铿锵,音 节高昂而响亮,有如瑞士山歌,使人联想到呼号的风声,似在高山上, 似在旷野里,又似风吹沙丘。”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描写:“声振 林木,响遏行云,风云为之变色,星辰为之失度。”吼声发自肺腑,磨 烂喉咙,悲壮肃杀,如黄河奔腾,如华山宏伟,如黄土地深厚。“一声 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 是陕西人民对秦腔的颂词。走遍关中,县县有秦腔剧团,村村有秦腔自 乐班子。每逢农历大小节日,镇镇村村,锣鼓齐鸣,粉墨登场。一场精 彩的秦腔演出,十几里内路断人稀。二人转是九大剧种中最接近民间小 戏和曲艺的剧种。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是东北十大怪之一。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音乐和舞蹈都有草原的芬芳气息。马头琴音色柔和、 浑厚、低沉。长调民歌声律悠远,舒缓自由,字少腔长。高原山地民歌 的特点是高亢嘹亮。同样是高山民歌,也有南北的区别。云贵高原气候 温和,流水潺潺,民歌优美多情。〈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 汪,……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便是代表。四川民歌〈川江号子》中的 喊句高亢流畅,体现船工与激流搏斗的情景。陕北民歌,粗犷有力,浑 厚朴实,有音域宽阔的拖腔。
南北方文化差异有趣例子

南北方文化差异有趣例子
一、食物方面
1. 北方人多以面食为主,南方人多以米饭为主:北方人日常餐食非常
依赖面食,比如面条、油饼、馒头等等;南方人则倾向于米饭搭配菜肴,并且更爱吃糖醋排骨、红烧肉等汤类菜肴。
2. 北方人爱吃大花生、冰糖葫芦,南方人更爱吃凉水果:如北方人喜
欢在街上买大花生、桂花糖、冰糖葫芦来消磨时间,而南方人会选择
芒果、火龙果、荔枝等凉水果来应景消夏。
二、语言方面
1. 北方人强调“有理有据”,南方人强调“真情实感”:当北方人做出决定时,会把前因后果考虑的很仔细,做事要有计划又有把握;而南方人
则更加注重情感的交流,同样在决定做事时,会把真情实感考虑进去。
2. 北方人喜爱“谦虚”的言行,南方人则热衷“禁欲”的精神:北方人经常用谦虚的言行来表示尊重别人,从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南方人
则常会训练自己,采取“禁欲”的精神进行自我控制,以培养自己的节
欲之心。
三、穿衣方面
1. 北方人偏向于简洁大方的风格,南方人偏向于装饰华丽又浪漫:北
方人穿衣一般比较简洁大方,偏向于沉着内敛的外观,而南方人则偏
向于艳丽色彩,喜欢浪漫典雅的搭配,服装更加华丽,以示自己的活
力与活泼。
2. 北方人容易把“充满自信”穿在身上,南方人更偏向于“贴身可人”:北方人在服装的选择上,经常会追求中性、凸显自己内在自信;而南方人则追求甜美、柔美,偏向于贴身可爱、个性鲜明的搭配,以示内心的萌动及活力。
中国的南北文化差异

中国的南北文化差异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在许多领域都可以明显地看到。
来自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在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饮食偏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文化方面,南北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
南方人喜欢用“撒娇”的方式表达情感,而北方人则更加直接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南方人与人交流时常常会用到更多的缩略语和词语省略,比如说“不要了”就会缩略成“不了”,而北方人则比较注重讲清楚话,不省略任何一个字。
南北两地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差异。
南方方言轻重音调节奏多变,北方方言则主要以音高和声调为特点。
南方方言的表达方式比较委婉,句式语法也比较灵活,而北方方言则给人一种朴实直接的感觉。
二、饮食文化的差异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南方人喜欢吃甜食和海鲜,他们更注重食材鲜美,口味清淡,追求吃的健康。
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面食、肉类和豆制品等,口味重油腻,十分热衷于饮食文化的烹饪技艺和口味。
对于北方人来说,一个好吃的饭菜不仅要让人口感爽滑,还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道。
三、习俗文化的差异南北习俗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南方地区有很多传统民俗,比如说端午节时赛龙舟、新年会送年糕、情人节被日渐普及的情人花等。
南方人比较尊重传统和仪式,而且崇尚家庭文化。
在过年之前,南方人会围着灶台砍柴,熬汤、包饺子,这是一种传统习俗,而在北方地区则更注重放烟火、贴春联等,例如过年时贴上门上的春联是必不可少的。
四、服饰文化的差异南北服饰文化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南方人着装比较轻便,更注重舒适和自然的穿着方式。
南方女性喜欢穿裙子和凉鞋,男性则常常穿着带有地方特色的短袖衬衫和凉鞋。
而北方人则注重保暖,对袖子、袜子、裤腿的长度有特殊的讲究,男性则喜欢穿大衣、羽绒服等暖湿服饰。
综合来看,南北文化的差异在中国这个大国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
这些差异,既是中国文化的保持和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南北文化差异

12
• 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通常呈现的大都是大片平素的规则 的庭院和宅屋,全靠大门和门楼不同规格的制式和不同程 度的修饰,以取得宅舍的不同风采,通俗的说,南方建筑 类似别墅,北方建筑类似商品房。
• 北方建筑强调阳光,南方建筑强调通风,这两个字之差直 接影响了两地建筑的体型设计,门窗设计和院落设计,北 方建筑的造型与立面设计强调厚重朴实这与北方人的性格 有关。 • 南人睡床,北人睡炕。北人来客都往炕上请,客人留宿和 主人一大家子济济一炕。南方不兴这样睡觉,这样不踏实。 • 目前,北方大多炕已被南床取代,至少城市是这样。
中国南北文化差异
1
小×
2
中国南北文化大致以秦 岭淮河为界,淮河以南 称之为南方文化以北是 北方文化。
中 国 南 北 分 界 线
3
☆南北文化的差异分别为: • ◆南北饮食差异。 • ◆南北性格差异 • ◆南北艺术差异 • ◆南北建筑差异
4
一、南北饮食差异
南 米
北 面
5
南 方 馄 钝
北 方 饺 子
6
7
8
二、南北性格差异
• 北方生活条件恶劣,所以人们的心思全花在和 自然斗争,为生存斗争。因此北方人性格直率, 质朴,或者说纯真的有点傻。思维比较直线, 不会拐弯抹角。北方人艰苦劳动,所以身强力 壮。 • 南方生活条件优良,人们的 心思在满足生活 还有大量的剩余,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冥想自然 和自身,所以他们艺术,文学,人际交往,社 会关系迅速发展。南方人谨于修养,造成南方 的四肢退化,但是思维敏捷,性温喜和的性格, 当然南方人感官比较敏感。
13
北 京 四 合 院
陕 北 窑 洞
14
谢谢观赏﹗
• Thank you ﹗
南北方的民俗工艺文化差异

南北方的民俗工艺文化差异
南方与北方的民俗工艺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差异:
1. 建筑风格:南方的建筑多样,有水乡建筑、园林建筑等,以木结构、斗拱和曲线为主;而北方的建筑多数是以砖石结构为主,以大型宫殿式建筑为代表。
2. 编织工艺:南方以编织为主要工艺,如苏绣、蜡染等;北方则以刺绣为主,如北京刺绣、天津刺绣等。
3. 陶瓷工艺:南方以瓷器制作闻名,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等;北方则以陶器制作为主,如西安的华清池陶器等。
4. 雕刻工艺:南方雕刻多以木刻为主,如岭南木雕、安徽徽派木雕等;北方则以石刻为主,如山西悬空寺的石刻等。
5. 纺织工艺:南方以丝绸制作为主,如苏州丝绸、四川蜀锦等;北方则以棉织品为主,如山西布匹等。
6. 筷子使用:南方多使用竹筷或木筷,而北方多使用铁质筷子。
7. 饮食习俗:南方饮食偏甜,爱吃米饭和米制品,有"四鲜"(笋、干贝、鳝、鹅肝)之说;北方饮食偏咸,以面食为主,如北京的炸酱面等。
8. 节日活动:南方以庙会、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活动为主;北方则以灯笼节、冰雪节等冬季活动为主。
这些差异反映了南北方的地理、气候、历史、经济和民族文化差异。
然而,随着交流和融合的增加,南北方的民俗工艺文化也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南北文化差异的历史原因与影响

南北文化差异的历史原因与影响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成分之一。
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构成、思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从古至今,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
南北文化差异的形成主要源于历史原因。
历史的长河中,南北地域的文化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section{历史原因}(1)南北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是南北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方潮湿多雨,气温较高,水资源相对丰富,适宜农耕及水稻种植,南方农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北方则干燥、少雨,水资源匮乏,适宜畜牧业和种植谷物,北方农业经济相较于南方则稍显单薄。
南北地理环境的这种不同,导致了南北两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南方农村社会比较复杂,北方则相对简单。
(2)历代政治中心的迁移中国的历史,是一个王朝更替不断的漫长历程,每当一个朝代建立时,皇帝选定的宫殿、城池、位置,也是指明了一个政治中心地带,政治中心的迁移,加速了二者文化形态的演变。
(3)南北民族构成的不同南北地区的民族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地区人口相对来说居住多山,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多元文化并存,有些族群还保留了自己的方言和文字,而北方地区汉族相对比例相对高,少数民族较少,以汉族文化为主要文化形态。
这种民族构成成为南北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section{南北文化差异的影响}南北文化差异的影响凸显在多个方面:(1)地域性饮食日常所见南北地域性饮食日常所见的食材、烹调方法以及味道等,多数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
南方则通常采用清炖、红烧、煮、焖等烹饪方式,东南沿海则以水产为主。
而北方则偏向以油炸、炖煮、炒、烤等烹饪方式,口味则偏咸。
包子、饺子、粽子、汤圆等南北两地的小吃也有明显的口味、食材和做法上的区别。
(2)生活礼仪南方文化注重细节和对人的好客之道,讲究礼貌与谦让,而北方则注重礼节和皇家仪仗式的庄严感。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南北地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北地域文化是一种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南北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民情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南北地域文化特点。
南北地域文化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而且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南北地域文化在饮食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南方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
南方气候温暖,水稻种植繁盛,因此米饭成为南方人主要的食物来源。
而北方气候寒冷,小麦种植广泛,因此面食在北方更为普遍。
南方人大多喜欢清淡的口味,喜欢煮熟的菜肴,喜欢用植物油烹饪食物,因此南方菜肴味道清香,口感细腻。
而北方人则喜欢浓重的口味,较多使用动物油烹饪食物,所以北方菜肴味道浓烈,营养丰富。
南方人喜欢喝茶,以茶文化闻名,而北方人则更多饮酒,酒文化非常盛行。
这种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充分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在建筑风格上,南北地域文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南方的建筑多为木结构、瓦顶,古色古香,风格优美。
南方由于气候湿热,所以建筑风格注重透风、防潮、遮阳,建筑结构较为松散,砖瓦木质结构。
而北方的建筑多为砖瓦结构,屋顶多为歇山式、坡顶式等,风格沉重大气。
北方气候寒冷,建筑风格更注重保温、防寒,建筑结构较为紧凑,砖瓦结构。
这种南北建筑风格的差异,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点,也丰富了中国的建筑艺术。
在服饰风格上,南北地域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南方的民族服饰多以丝绸、棉布为主要面料,色彩艳丽,款式多样。
南方气候温暖,所以南方的服饰更轻薄、通风。
而北方的民族服饰则多以毛织品为主要面料,色彩朴实,款式简洁。
北方气候寒冷,所以北方的服饰更注重保暖,厚重、结实。
南北服饰的差异,充分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在民俗风情方面,南北地域文化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南方的民俗风情以水乡文化为主,富有浓郁的水乡情怀和江南气息。
南北方文化差异的例子

南北方文化差异的例子1. 咱就说取暖方式,南方那冬天基本靠抖啊,屋里屋外一样冷!北方可不一样,有暖气呀,在屋里穿个短袖都嫌热呢。
你说这差别大不大?比如在北方冬天可以吃着冰棍赏雪,在南方可就难咯。
2. 吃饭方面也很不同呀!南方菜量那叫一个精致,北方那盘子碗都老大了,堆得满满的!你去北方饭馆点个菜,端上来都能吓你一跳。
就像南方人看北方的大烩菜,和自己那小碟子菜能一样吗?3. 语言上也有趣呢,南方很多方言咱真是听不懂呀,但北方话就比较好懂了。
就好比你听上海话和东北话,那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在南方可能一个村和一个村说话都不一样,在北方可没那么复杂。
4. 洗澡这件事,南方人天天洗很正常,北方可能就没那么频繁。
这就好像南方的细雨绵绵和北方的偶尔大雪纷飞,习惯不同啊!北方人去南方可能还不习惯天天洗澡呢。
5. 主食上,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面食可是主打呀!一顿不吃面就想得慌。
就像米饭是南方人的宝贝,面条就是北方人的心头爱。
你能想象北方人顿顿米饭吗?6. 咱再说说性格,南方人相对细腻些,北方人那叫一个豪爽。
南方人说话可能轻声细语的,北方人嗓门一高,感觉像在吵架。
这就跟南方的潺潺流水和北方的奔腾大江似的,截然不同呀!7. 过节日也不同呢,北方过年那气氛热烈得很,各种热闹活动,南方可能就相对安静些。
好比北方的节日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南方的节日是一场温馨的聚会,各有各的味道,不是吗?8. 酒文化也有差别呀,北方喝酒那是大口喝,南方可能就慢慢品。
你看北方人喝酒那架势,就跟武松打虎似的,南方人就文雅多啦。
这不就是豪放与婉约的对比嘛!9. 还有啊,南方的建筑可能更精致小巧,北方的建筑就比较大气厚重。
就像南方的园林和北方的四合院,那风格完全不一样啊。
这南北方的文化差异真的是太有意思啦!我觉得啊,南北方文化差异就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有各的精彩,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感受和体验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
除此之外,长期性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沉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
民国大学者刘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
”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
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
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与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伟与刚健的体魄,同时,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们之间的协作,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与政治意识就突出出来了。
而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所以有着灵巧的心性,同时,“水稻栽培往往促进分散的离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乔伊斯·怀特语),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视政治的个性就较为突出。
从相貌上看,北人长南相或南人长北相者为佳。
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下面林语堂的这段话,是比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异特点的:“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
他们是自然之子。
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与上海浙江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
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
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
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
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
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自己头上之前就翻滚在地,哭爹喊娘。
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的书籍和画卷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
那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所侵犯。
”感觉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
这实际上是同一文化的两种异质,就像一个英伟豪爽的大丈夫和一个温婉美丽的柔女子,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
若以区域文化详细划分中国文化的话,可以划分出很多,主要类型有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关东文化、荆楚文化、草原文化、岭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云文化、西域文化、台湾文化等。
文明起源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大家通过地图可以发现,他们都位于温带地区,这不是偶然,因为维持一定数量的人的生活所需劳动量,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最大,在气候炎热的地方最小,所以在文化发展初期,北方难以出现文明。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
在文化初期,第一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
”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第一类富源空间配置和组合十分优越,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故国都出现在这一代。
罗家伦《历史的先见》中写到:“每一个民族都有它所不能离开的特殊自然环境。
这个环境也就从多方面给予这民族以莫大的影响。
单就气候一项来说,比方俄罗斯那样苦寒的地方,人们时时感到受自然环境的压迫,郁积于心,结果就形成勇猛阴鸷的民族性。
也许因为终年蛰伏的时候多,在屋子里静坐凝思,从炉边闲话中,许许多多的计谋便容易打好稿子。
在印度则不然,终年炎热,精力蒸发,人们露宿的时候多,仰观星斗,近听恒河,而感觉生灭无常,生命渺小,于是崇拜宇宙发生印度教及佛教的思想。
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
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
”因此说,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南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南北文化大致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属于北方文化,长江以南属于南方文化,南北文化上的差异克分为南北性格差异,南北饮食差异,南北艺术差异,南北方言差异,南北建筑差异……性格差异,北方方生活条件恶劣,人们的心思会被尽量用于和自然斗争,和生存斗争。
因此他们的思想比较单一,质朴,直率,或者说是纯真的傻,思维善于走直线,不爱拐弯抹角。
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于是北方人习惯于简单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身材高大,粗犷彪悍,性躁好斗,思想上比较保守,进步虽迟然得寸守寸,败之不易。
南方生活条件良好,人们的心思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会有大量剩余,于是他们会对自身和自然进行冥思,于是艺术,文学,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南方得到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养成了曲线思维的习惯,做事含蓄委婉,再考虑自己的情况下还会考虑别人怎么想,因此精通事故,头脑发达,相对的,南方人习惯安逸,勤于休养,身体柔脆退化,性温喜和,比较开放,但感官敏锐,恐惧死亡。
鲁迅曾说过:“北人的优点是厚重,但厚重之弊也愚;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机灵之弊也狡。
”南北性格迥异,之间免不了发生冲突,摩擦,历朝历代,北打南赢多输微,久而久之,养成一种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昂视阔步的气势,他们认为这就是男子气概,做事快捷简单,鄙视南方男子柔弱,没有男性阳刚一面,说话做事磨唧;南方人同样鄙视北方人,认为北方人没有文化,粗鲁,君子应动口不动手。
感情上北方人爱爱恨恨比较直接,南方人情情意意比较婉转,喜欢若即若离,如琢如磨,北方人则轰轰烈烈,天翻地覆。
真的动手了,北方人二话不说直接上去就拼命,而南方人还要远远的商量:“我要不要给你个耳光尝一尝啊!”饮食差异北方人与南人性格上的迥异同样造就出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
北人吃面,南人吃米;北人喜欢大块吃肉,南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的烂烂的,炒的嫩嫩的;北人爱大碗喝酒,甚至冬天也喝冰啤酒,南人则要把酒烫的温温的,甚至喝煮出来的“黄酒”;南人爱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不能如厕,北人无所谓,光吃肉也不影响;北人爱吃饺子,南人喜欢混沌,饺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个,馄炖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南人喜欢吃葱,北人喜欢吃蒜;南人特别喜爱甜食,有的家庭做什么食品都放糖,如糖粥、糖三角、糖醋白菜、糖醋鱼、糖醋肉等等,北人做菜时盐和酱油放得太多,使菜太咸。
南人吃泡菜,北人吃咸菜;南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人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南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人是干辣、酸辣;北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夹”,叫“塞”,南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吃各种各样的茶,北人只喝花茶就够了,觉得花茶既香且浓,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人不懂欣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龙井、碧螺春,因为太淡,要细抿慢嚼才似乎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
艺术差异,北方唱戏热闹喧天,有些剧种干脆是“吼”出来的,如秦腔。
南方唱戏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
北剧讲究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历史剧。
南剧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
北剧艺术的代表是京剧,特点是男人扮女人。
南剧艺术的代表是越剧,特点是女人扮男人。
北方的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唱出一股英雄豪气。
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居然咿咿呀呀嗲嗲的仿佛是小鸟依人。
所谓北人比南人更具男子气,除了吃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唱出来的。
北人唱歌是燕赵悲歌,苍凉、悲壮、激越、凝重、悠远,南人唱歌是轻快、玲珑、婉转、亲切、凄侧。
中国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分量唱南戏或北戏,唱南歌或北歌,哼南调或北调。
方言的差异,南方人骂人瘪三,冲子,十三点,二百五,一般从经济收入题,这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因为穷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而且骂得很委婉,充分表达了对你的蔑视,很符合南人思维习惯;北人骂人骂磕碜得很,下三滥,彪,一般从道德品质入题,这主要受晋商文化影响,而且就事论事,从不指桑骂槐。
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咱爸咱妈,偏重于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赵叔钱姨,偏重于双方父母关系。
北方女人称公公为爸,顺着丈夫叫,南方女人称公公为爷爷,顺着儿子叫。
建筑差异,在北方在建筑上风格明显,各成系统,一提起南方建筑,许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江南的一些旧式的保留着原始气味的小镇,大多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顺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一般的民居都是从门口进去,便是一个天井,旁边有一个石水槽,用来洗衣洗菜,往前边是一个厨房,很大,连餐厅都包括在内了,向左一转,便是一个木楼梯,走上楼去,那里有几间卧室,从楼上可以俯视天井,那里由青石板铺就,南方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很灵活,山墙形似马头,用来防火,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园林不需要很大的地盘,却能营造出仙境,其中无非是游廊,漏窗,却有对景借景等名堂。
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通常呈现的都是大片平素的规则的庭院和宅屋,全靠大门和门楼不同规格的制式和不同程度的修饰,以取得宅舍不同的风采。
通俗的说,南方建筑像别墅,北方建筑像商品房。
北方建筑强调阳光,南方建筑强调通风,这两个字眼看似宽泛,却影响了建筑的体型设计,门窗设计和院落设计,北方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强调厚重朴实,这与北方人性格有关,包括用材上,尽量选择一些砖石为主的材料,南方强调的是清新通透,选材多采用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等,屋内设计北方冷而干燥,把毛毯、彩染布挂在墙上,显得温馨暖和。
南方则挂不出这种效果,看了会浑身燥热,还老去闻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霉味。
北人喜欢毛皮,耐寒。
南人不喜欢,灰扑扑的见了就打喷嚏,容易生虫。
南人喜欢竹制品,又凉快又经得起沤。
南人睡床,北人睡炕。
北人来客都往炕上请,客人留宿与主人一大家子济济一炕。
南方不兴这样睡觉,睡不踏实。
最后南床统一了北炕,至少城市是如此。
建筑设计的不同让南北方民居成为代表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南方的吊脚楼,骑楼,北方的四合院,胡同成为了一道道来亮丽的风景线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庸之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存在至今且历史从未断裂过的国家,中华名族是现存唯一一个研究古代文明不需要翻译的名族。
中国南北方文化互相对立而又互有短长,中国人将之水乳交融而又泾渭分明,以中庸之道将之延续至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