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_沪教课标版_九年级上册_3.走进溶液世界 _ 3.1水 _ 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_沪教课标版_九年级上册_3.走进溶液世界 _ 3.1水 _ 水的组成

器质量的减少正等于产生固体
物的质量,而水质量没有变化。
水加热到2000K(约1726.85℃) 只有0.588%分解
霍夫曼水电解器
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
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资料:水的检验方法
氯化钴试纸 (无水)
氯化钴试纸 (遇水)
水的组成
实验结论:
初中化学>沪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3.走进溶液世界 > 3.1水 > 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 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 的化合物
水的组成
PA R T
0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怎么证明?
氢气燃烧
水分解
拉瓦锡的设想
拉瓦锡将蒸馏水密封加热了 101天,发现有微量固体出现。 他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发现容
水由氢元素和氧素组成
PA R T
02
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
怎么证明?
资料
同温同压下, 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推理得出: 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
数比为2:1
THANKS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1水水的组成》1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3.走进溶液世界3.1水水的组成》1

水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构成〔共两课时〕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点,加深从微观角度剖析这个反应的理解2〕体验研究物质构成的两种根本科学方法──剖析和综合。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课难点:水的构成。

四、教课用品仪器药品:水、电解水装置、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课过程教课内容天然水和自来水教师活动[发问]天然水是贞洁物仍是混淆物?一、天然水和自来水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水的自然净化[叙述]自然含有杂质的天然水经过蒸发、挥发、过滤、氧化而获得净化。

可是水的自净水平是有限的,跟着现代生产和工业生产,人们向水中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已经远远超出了水的自净水平,被严重污染的水一定经过人工净化才能作为生活、生产用水。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发问]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氯气的作用是什么?明矾起到什么作用?凝集剂:明矾消毒杀菌:液氯[发问]自来水生产过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叙述]由于我们四周水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在合国环境规划署规定每年3月22日日〞我国于1998年开始,规定每年的3月22日“全国水法宣传周〞。

[展现]节水宣传画:学生活动学生回复。

观看录像?水的人工净化?〔观光污水办理厂〕学生观看录像?自来水生产流程?。

学生阅读并回复。

水的构成[发问]水,我们知道它是化合物,它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学生回复: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发问]如何推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呢?元素构成的。

[叙述]在电解器的水槽里装满水,两头分别接通直流电源的两极。

[演示实验]水电解察看实验:水的电解并记录观[板书]二、水的构成察的现象。

1.水电解通电2H2↑+O2↑2H2O[发问]依据水通电化学方程式指出水,氢气、氧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质量之比?学生依据化学方程式回复。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还表明:_一__定_条__件_下__,__物_质__在_水__中_的__溶__解_能__力_是__有__限_的__。
现在你能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了吗?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什么呢?
溶解性:通常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 解能力。
结论1:物质的溶解性与__溶__质__的_性__质______有关。
(3)观察___食__盐___在_酒__精______和___水_____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食盐在酒精中__几_乎__不_溶____ 食盐在水中____溶__解_________ 实验表明:_同__一_种__物_质__在__不_同__溶_剂_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不__同_
结论2:物质的溶解性与__溶_剂__的_性__质_____有关。
3.2.1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一:探究NaCl、KNO3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室温条件下,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2克) 的食盐和硝酸钾固体。 (2)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5毫升)水,振荡。 (3)观察:二种物质在水中“是否能够完全溶解”。 思考:
实验操作步骤中什么条件控制不变? 什么条件改变? 这个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请同学们在“实验一”已有的硝酸钾溶液的 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来 证实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并讨论具体 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三: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往“实验一” 的硝酸钾溶液中 ________加__入_硝__酸__钾_固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该试管,观察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吗?
思考: 实验操作步骤中什么条件控制不变?
通过控制溶质的种类、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还有温度不变 什么条件改变? 改变的是溶剂的种类 请讨论并描述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第13讲溶液(第2课时)(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

第13讲溶液(第2课时)(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

第13讲 溶液(第2课时)(分层练习)1. 【2023上海闵行一模】属于结晶水合物的是( )A. 胆矾B. 干冰C. 食盐D. 熟石灰 【答案】A 【解析】A 、胆矾是42·5H O CuSO ,属于结晶水合物,故A 正确; B 、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不属于结晶水合物,故B 错误;C 、食盐是氯化钠,不属于结晶水合物,故C 错误;D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不属于结晶水合物,故D 错误。

故选A 。

2. 【2023上海徐汇一模】用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 ,无需使用的仪器是( )A. 玻璃棒B. 漏斗C. 电子天平D. 100mL 量筒【答案】B【解析】A 、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 ,溶解时需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 ,不需使用漏斗,符合题意;C 、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 ,电子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不符合题意;D 、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 ,需水的质量=100g -100g×0.9%=99.1g 合99.1mL ,需使用100mL 量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 【2023上海金山二模】用0.9%的生理盐水可以清洗伤口,这里的0.9%表示( )A. 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B.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0.9g/100g 水C. 每100g 溶液中含0.9g 氯化钠D. 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0.9:100 【答案】AC【解析】A 、0.9%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A 正确;B 、质量分数不是溶解度,在100g 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的最大质量大于0.9g ,B 错误;C 、0.9%说明每100g 溶液中含0.9g 氯化钠,C 正确;D 、氯化钠的质量为0.9g 时,水的质量对应为100g -0.9g=99.1g ,质量比为0.9:99.1,D 错误。

故选:AC 。

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

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 知识清单考点1 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实验 简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或者(负氢多二)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化学化学方程式为2H 2O=====通电2H 2↑+O 2↑,属于分解反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如果实验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的溶解性比氢的大;或氧气可能和金属电极发生反应。

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2.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2H 2O=====通电2H 2↑+O 2↑3.不纯的氢气(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会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的体积分数为4%~74.2%,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如图所示操作)。

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此时点燃较危险);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考点2 水的净化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①静置沉淀,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②吸附沉淀,加入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者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③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用品(滤纸)④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⑤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处理方法:清洗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不能交换位置(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9.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10.结合学科竞赛、科学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2.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讲解计算部分时,要适当放慢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容易出现依赖心理,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提高团队协作效果。
4.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较弱,教师应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总结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强调溶液配制、稀释和浓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体现。
5.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后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任务。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以便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
3.分析溶液配制、稀释和浓缩的原理,讲解相关的计算步骤。
4.强调溶液组成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如单位转换、数据的准确无误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_3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溶液_3
可见准确使用溶液的浓度,在医疗、工 农业生产、科学实验等方面意义重大!
3.2.6 溶质的质量分数
气体的体积分数 O2% = 精盐的纯度 NaCl%= 元素的质量分数 H% =
VO 2 V空气 mNaCl m粗盐
2H H2O
×100% ×100% ×100%
部分 整体
3.2.6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说一说
身体健康, 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人只有坚
持奋进,才能永远年轻。 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
学习进步!
“%”在标签上的广泛应用
•Thank you
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学会合作,合作是一种深刻后的美丽,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够激起美丽的浪花。 小时候我以为自己长大后可以拯救整个世界,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欢迎指导
演示实验
5gH2O2溶液
现象为什么相同? 现象为什么相异?
试管 催化剂 溶液
A 0.1g 5g
AB
0.1g MnO2
B 0.1g 5g
3% 30%
3.2.6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记一 记
3.2.6 溶质的质量分数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沪教版)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沪教版)

⑨ 高锰酸钾 KMnO4 纯净物
1.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
② 铁 Fe
③ 硫磺 S
④ 氧气 O2 单质
⑦ 氯化钠 NaCl ⑨ 高锰酸钾 KMnO4
⑥ 五氧化二磷 P2O5
⑧ 蒸馏水
H2O
化合物
纯净物 ② 铁 Fe
③ 硫磺 S
④ 氧气 O2
C.H2SiO3 D.H2O2
2.(2023·湖南永州)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C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 B.KMnO4
C.CaO
D.H2SO4
中考链接:
B 3.(2023·湖南株洲)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Fe B.Al
C.O
D.Si
D 4.(2023·云南)幼儿及青少年缺氟可能会患( )
A.佝偻病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D.龋齿
中考链接: 5.(2023·北京)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
D 下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铁
B.铝
C.硅 D.氧
中考链接:
6.(2023·四川成都)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如图。有关说
C 法正确的是( )
A.氧元素主要来自吸入的空气 B.磷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C.缺钙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 D.硫和钾在人体中各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2课时)
1. 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2. 认识自然界中的常见元素,了解元素摄入量多少与人 体健康的关系。
超市里成百上千种商品,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烦恼都是自找的,因为怀里揣着过去而 现在的努力。有些痛苦也是自找的,因为无 而一直活在未来的憧憬里。决定一个人成就 是靠天,也不是靠运气,而是坚持和付出, 地做,重复的做,用心去做,当你真的努力 了,你会发现自己潜力无限!再大的事,到 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 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 ,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埋怨只是一种懦 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不安于现状, 平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 乐间。原地徘徊一千步,抵不上向前迈出第
2、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S克/100克水
C
升高温度
加 溶 剂
三:判断溶液的浓度 1、计算A B C D 的浓度?
S克/100克水
246 169
246 A点溶液浓度:
×100%
A
246+100
169 ×100%
B
169+100
D点溶液浓度: 32
×100%
32+100
32
D
B点溶液浓度:
169 ×100% 169+100
2.冷却结晶。降温到10 ℃。
35 20
10
NaCl 3.过滤。 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KNO3
滤液中的物质是 NaCl
80
温度/℃
KNO3
饱和
1、
不饱和变饱和 m质 m剂 C%
加溶质
变大 不变 变大
蒸发溶剂
不变 变小 变大
改变温度(降温) 不变 不变 不变
2、
饱和变不饱和 m质 m剂 C%
加溶剂
不变 变大 变小
B
B
C
C
t2
温度/℃
四、固体物质溶解度是关于温度的函数
根据曲线图,把16克的硝酸钾放到50克水中, 要使硝酸钾完全溶解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_
练习
五、结晶的过程
S克/100克水
169
KNO3
A
把含有169克KNO3和少量NaCl 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 。
提纯的方法是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操作步骤: 1.放在100克水中全部溶解制成热 的饱和溶液。温度至少是 80 ℃
乙1
0 t1
t2
甲 2、把等质量的甲、

乙的饱和溶液从t3 ℃
降温到t1℃ ,比较浓
度的大小


乙2 把等质量的甲、乙的
饱和溶液从t1 ℃升温
甲2
到t3 ℃ ,比较浓度的 大小
t3
温度/℃
S克/100克水
A1
B1
C1 t1
A A
把等质量的A、B、 C 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浓度的 大小依次为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降•、温将到t2t℃1℃时,甲则、三乙种、溶丙液三中种溶物剂质的的质饱量和大溶小液关各系正10确0g的,是均
(填选项)。
A.乙>甲=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 丙>乙>甲 3、饱和溶液降温后变化的量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其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 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均降 温到t1℃,则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填选项)。 • A.乙>甲=丙 B.甲=乙>丙 • C.甲>乙>丙 D. 丙>乙>甲
关于降温与升温
1、将t3℃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后,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降•、温将到t2t℃1℃时,甲则、三乙种、溶丙液三中种溶物剂质的的质饱量和大溶小液关各系正10确0g的,是均
(填选项)。
A.乙>甲=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 丙>乙>甲 3、饱和溶液降温后变化的量
改变温度(升温)不变 不变 不变
返回
右图是A、 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把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Ⅰ.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Ⅱ.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Ⅳ.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返回
关于降温与升温
1、将t3℃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后,
C
C点溶液浓度:
0 20
32
×100%
80
100 温度/℃ 32+100
比较四点的浓度大小?
如何利用溶解度曲线比较溶液浓度的大小?
S克/100克水
246
169 B1
B
32
A1
20
A
80
1、A、B两点的溶液分 别降温到20 ℃,浓度分 别是多少?
32
×100%
32+100
温度/℃
S克/100克水
甲1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一:判断溶液的状态
S克/100克水
246 169
KNO3
A
B
D
32
C
20
80
100 温度/℃
【小结】根据点的位置确定:点在线的上方----饱和且有溶质剩余
点在线上----溶液恰好饱和
点在线的下方----溶液不饱和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不饱和转化成饱和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