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课件

合集下载

《反杜林论》解读课件

《反杜林论》解读课件

参考文献
DuLin, et al. (2002). 杜林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S m ith, J. (1998). A g ainst DuLin: A critical perspective. Lond on: Routled g e. Wang , Y. (2005). 杜林理论评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存在逻辑漏洞
杜林理论可能存在某些逻辑瑕疵和论证不严谨的问题,需要认真审视和批判。
3 过于简化复杂问题
杜林理论可能过于简单化和粗糙化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围绕杜林理论的讨论
1
其他理论和观点
2
杜林理论并不是唯一的学术观点,存在
许多与之相对或补充的其他理论和观点。

不足之处
杜林理论可能存在某些盲点和不足,需 要寻求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反杜林论》解读PPT课 件
探讨杜林理论,理解正反观点,提升学术水平,助力理论创新,共同进步。
对杜林理论的评价
正面评价
杜林理论提出一些新颖而有意义的观点,值得学习 和探究。
负面评价
杜林理论可能存在某些局限性和缺陷,需要认真思 考和检验。
反对杜林的论点
1 缺乏证据支持
杜林理论可能缺乏实证数据和理论支撑,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究。
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杜林理论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
结论与启示
支持和反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人们对杜林理论的支持或反对往往涉及到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保持多元包容的态度。
提高学术水平和理论创新能力的途径
除了反思和批判,我们还需要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理论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学科 的发展。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九 道德 和法。永 恒真理
02
十 道德 和法。平 等
03
十一 道 德和法。 自由和必 然
04
十二 辩 证法。量 和质
06
十四 结 论
05
十三 辩 证法。否 定的否定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01
一 对象 和方法
02
二 暴力 论
03
三 暴力 论(续)
04
四 暴力 论(续完)
06
六 简单 劳动和复 合劳动
05
编辑说明
编者引言
三个版本的序言



引论
一 概论
二 杜林先生 许下了什么 诺言
第一编 哲学
01
三 分类。 先验主义
02
四 世界 模式论
03
五 自然 哲学。时 间和空间
04
六 自然 哲学。天 体演化学, 物理学, 化学
05
七 自然 哲学。有 机界
06
八 自然 哲学。有 机界(续 完)
01
五 价值 论
七 资本和剩余价 值
八 资本和剩余价 值(续完)
九 经济的自然规 律。地租
十 《批判史》论 述
第三编 社会主义
1
一 历史
2
二 理论
3
三 生产
4
四 分配
5
五 国家,家 庭,教育
附录
弗·恩格斯 [《反杜林 论》的准备
材料]
马克思和恩 格斯关于杜 林和《反杜 林论》的 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01
恩格斯致 马克思
02
马克思致 恩格斯
03
马克思致 恩格斯
04
马克思致 恩格斯

《反杜林论》解读PPT课件

《反杜林论》解读PPT课件
批判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不断地对现有知识进行审查和评估,以发现 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同时,它也强调了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认为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修 正和改进,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反杜林论》 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在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批判杜 林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辩 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政治上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 设计,它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 盾运动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一致;在社会主义社 会中,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不断在更高的基础上重新 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是对一切 剥削制度的否定。
04
《反杜林论》中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 中心的制度设计,它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 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 和历史条件。
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激发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热情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批判,使工人阶级更加清 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激 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
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 器,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
感谢观看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认为,社会存在是客 观存在的,人类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同时,它也强调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和必然性,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社 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进程,才能更好地认识

反杜林论中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阐述

反杜林论中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阐述

反杜林论中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阐述
《反杜林论》中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阐述
《反杜林论》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约瑟夫·鲁尔的著作,于1972年首次出版。

该书对朴素的政治经济学观点进行了批判,试图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中所隐藏的不平等和剥削问题。

鲁尔在《反杜林论》中首先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

他认为,自由市场理论中的基本假设是市场自由的功能和适应性,而这种功能和适应性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

他批评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认为市场自发性并不能保证效率和公正。

鲁尔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方式。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通过剥削工人阶级来获取利润的,而资本家通过对劳动者的剥削来占有更多的资本。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使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在《反杜林论》中,鲁尔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过分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支出,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根本问题,只是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

鲁尔进一步指出,政治经济学应该超越经济学领域,将经济问题置于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

他强调了政治在经济中的作用,认为经济体系是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产物,两者密不可分。

国家干预应该超越单纯的经济考虑,而是以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正为出发点。

总结起来,《反杜林论》揭示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供了批判性的分析框架。

鲁尔通过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机制的剖析,强调了经济与社会、政治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我们深入思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政治经济学第二编政治经济学一、对象和方法二、暴力论三、暴力论(续)四、暴力论(续完)五、价值论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七、资本和剩余价值八、资本和剩余价值(续完)九、经济的自然规律。

地租十、《批判史》论述一、对象和方法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

没有交换,生产也能进行;没有生产,交换——正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产品的交换——便不能发生。

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

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

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

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

从野蛮人的弓和箭、石刀和仅仅是例外地出现的交换往来,到千匹马力的蒸汽机,到纺织机、铁路和英格兰银行,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火地岛的居民没有达到进行大规模生产和世界贸易的程度,也没有达到出现票据投机或交易所破产的程度。

谁要想把火地岛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英国的政治经济学置于同一规律之下,那末,除了最陈腐的老生常谈以外,他显然不能揭示出任何东西。

因此,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

同时,不言而喻,适用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规律,对于具有这种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一切历史时期也是适用的。

例如,随着金属货币的采用,一系列的规律发生了作用,这些规律对于借金属货币进行交换的一切国家和历史时期都是适用的。

随着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和方法的产生,随着这一社会的历史前提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方法。

反杜林论PPT

反杜林论PPT
《反杜林论》
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
姓名:XXX
2021/2/27
1
目 录
CONTENTS
01 3 4章:对哲学的一个定位
5-8章:认识论
02 5-13章:对哲学的系统分析 9-11章:伦理学
(道德和法——平等)
03 14章:全面总结
12-13章:形而上学
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
1-18自然段: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方法论 6-18自然段:恩格斯批判杜林的平等观 19-27自然段:历史发展角度论述各种平等观念
理解
当一位思想家不是从其自身的社会关系,而是 从其构造的社会概念出发,那么这种思考的原 料是什么?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抽象概念中的 现实残余,一类是思想家自己臆想的概念内涵
原文
而他在自己的意识中发现了什么呢?绝大部分是道德和法的观点, 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地是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相应表现— —肯定的或否定的,得到赞同的或遭到反对的;其次或许是从有关 的文献上抄来的看法;最后,可能还有个人的狂想。我们的玄想 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耍花招,他从大门扔出去的历史现实,又从窗 户进来了,而当他以为自己制定了适用于一切世界和一切时代的 伦理学说和法的学说的时候,他实际上是为他那个时代的保守潮 流或革命潮流制作了一幅扭曲的(因为和它的现实的基础脱离)、 像在凹面镜上反映出来的头足倒置的画像。
理解
1、自身意识 2、社会、政治 3、抄袭 4、个人狂想
杜林道德公理
道德公理:“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 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就向另一方提 出任何肯定的要求。”
道德与法建立在两个人的基本关系之上的平等(男女的 性别差异)
杜林不平等起源:如果一方在一开始就用暴力行为 实现其要求,非正义概念由此形成

《反杜林论》解读课件

《反杜林论》解读课件
恩格斯在书中对人类未来进行了展望 ,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 步的过程,但也需要克服许多挑战和 困难。
恩格斯在书中倡导全球正义,呼吁各 国人民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 的改革和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反杜林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为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启示
强调了社会科学的阶级性
《反杜林论》认为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社会 科学理论服务于不同的阶级利益,这一观点对现代社会科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强调了社会科学的实践性
作品影响与地位
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反杜林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著作,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式的总结。
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反杜林论》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共产党宣言》 和《资本论》一起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库中的三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 仅对杜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 部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
《反杜林论》的发表,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和发展。
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
1 2 3
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反杜林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 然性,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支持。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
《反杜林论》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 巨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指引。
03
《反杜林论》中的重要观点

反杜林论PPT

反杜林论PPT


三、分类。先验主义
第一,杜林对哲学研究对象的说明 他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世界和生活的意识的最高形 式的发展,而在更广德意义上说来,还包括一切知识 和意志的原则”。这就是讲,普遍的“原则”形式是 哲学的对象。 第二,杜林对“原则”的界定 杜林认为,原则是构成各种知识和意志的“简单成分” 或“终极成分”组成的。“这些终极的成分或原则, 一旦被发现,就不仅对于直接指导的和可以接触到的 世界也是有意义的”。在他看来,原则就是解决一切 科学问题的依据。
杜林的理论就是这种假科学在工人运动中的典型代表 之一。为了粉碎杜林的进攻,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 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恩格斯放下从事多年的自 然辩证法研究工作,投入了批判杜林的战斗。在书中, 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 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 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 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 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 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透界关系的推论。 他认为,存在和意识的一般原则先于经验,存在于自然界 和人类出现之前,原则是构成各种知识和事物的“终极分 子”或“基本原则”。他的哲学体系分成世界模式论、自 然哲学和人的学说。

恩格斯对杜林“原则在前”理论的批判
第一,批判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述思维 是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终极真理”体系,阐述人类 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第三,批判杜林在数学上的先验主义观点,阐述思维与现 实世界的关系,以及意识的独立性问题。 作为杜林的哲学出发点所谓的原则,不是来自外部世界, 而是从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 从他的最终结果,原则不是被应用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 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原则只有在适用于自然界和历史 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种先于事实,脱离实践从原则出 发来构造知识和世界的观点,这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 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抄袭和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二 暴力论
一、恩格斯注重批判了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关系,阐明了经济和政治暴力的辩 证关系。
二、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对经济和政治暴力关系的歪曲,他指出:历史 上基础性的东西不是暴力,而恰恰是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 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为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并且阐述了一下 几个观点: ①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即在于经济领域,而不在于暴力。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也不是暴力作用的结果,而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 的产物。 ③暴力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 ④必须全面分析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
1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杜林硬说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由货币产 生的。这是明目张胆的歪曲。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判,论 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学说。他指出,货币与 资本是有本质区别的,货币作为资本和货币作为商品的一 般等价物流通的形式是不同的。货币流通公式是商品—— 货币——商品。但货币作为资本时,它的流通公式是货 币——商品——货币。据此,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 值的来源,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找 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并进一步揭示 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1
十 《批判史》论述
这一章是马克思写的,恩格斯在序言中以加以说 明。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批判了杜林的《国民经济 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一书。杜林在那本书狂妄 自大的藐视自古以来许多经济思想家,抹煞他们 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大言不惭的说, 他的《批判史》是完全没有先驱者的企业,是个 人的私产。其实,杜林的论点是从许多庸俗经济 学家那里抄袭过来的。
三、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对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应做出全面分析,不能一概 否定,应当看暴力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暴力违背经济规律 时,当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但是当暴力适应经济规律时,对 社会发展就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三 暴力论(续)
分析了军队对经济的依赖关系,进一步论 证了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批驳了杜林关 于暴力是“本源的东西”的谬论,强调了 经济对暴力的决定作用,即人和武器对暴 力的决定作用。
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课件
目录
一 对象和方法 二 暴力论 三 暴力论(续) 四 暴力论(续完) 五 价值论 六 简单劳动和复合劳动 七 资本和剩余价值 八 资本和剩余价值(续完) 九 经济的自然规律。地租 十 《批判史》论述
1
思路
前四章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科学 地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批判了 杜林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第五章到第九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畴、 价值和价值规律等,批判了杜林的庸俗政治经济 学; 第十章是政治经济学说史的论述,批判了杜林的 历史虚无主义。
1
一 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论述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批判了杜林的庸俗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一、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 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 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运 动规律) 二、杜林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暴 力干涉经济的谬论。暴力论构成了全部政治经济学的主 题思想。1.杜林割裂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暴力决定分 配); 2.杜林抹煞客观经济原因,把分配说成是道德因素决定 的谎言; 3.暴力决定论同现实的经济事实完全脱节。
1
四 暴力论(续完)
批判了杜林关于暴力产生的阶级和பைடு நூலகம்治的 关系的谬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 的学说。进一步论证了经济决定政治的原 理,驳斥了杜林关于暴力是绝对的坏事,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的学说。
1
五 价值论
批判杜林庸俗经济学的基础是罗霍夫的最 庸俗的陈词滥调。
杜林认为,价值就是价格;商品的价值是 由生产这些商品所必需的劳动的维持费用 决定的,这就是说,在今天的社会中是由 工资决定的。
一个劳动产品的价值是由制造这个产品所 必需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1
六、七、八、九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杜林把商品的
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只 是表现形式不同,一个用货币来表现,一个不用货 币来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 值量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 动量的大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而价格是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关于简单劳动是计量价值的标准。杜林认为, 任何劳动时间都是等价的,企图否定马克思关于简 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学说。恩格斯指出,劳动决定 价值,但劳动还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劳动 本身没有价值,它只能是价值的尺度。
1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