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课后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小岩边吃月饼边赏月他看到的月相应该是()。

A.B.C.2.从地球上看,月球的()每天有规律地变化着。

A.亮面B.非亮面C.不确定3.默然观察到的月相如图所示,此时大约是农历()。

A.初三、初四B.初七、初八C.二十二、二十三4.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B.C.5.晚上,小辉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中挂着一轮弯月(如图),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蛾眉月农历上半月B.蛾眉月农历下半月C.残月农历上半月D.残月农历下半月二、判断题6.只要是晴天,一个月中,我们每天晚上8点都能看见月亮。

()7.“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8.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的月相是相同的。

()9.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10.月相变化的规律与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关。

()三、填空题11.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天。

12.农历十五的月亮像,农历初三的月亮像。

13.月球的圆缺变化,叫作。

14.月相的变化规律:上半月由,下半月由。

15.选择正确农历日期填到相对应的括号里。

(10分)初三初七十五二十三二十八四、解答题16.小明连续观察十五天的月相变化。

以下五幅图是其中几天的月相。

请你按照月相变化的先后顺序,用1,2,3,4,5给它们正确排序。

五、连线题1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人观月、赏月、赞美月亮的诗句很多。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诗中描述的情境与月相正确相连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独怜下弦月,未挂初旬钩。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六、简答题18.通过模拟实验,请你说一说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知道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现象。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整体认识后的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主要从课前观察月相、实地观察、记录等方式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画出月相变化图,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一周观察月相、教师引导,能说出月相的变化。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观察到的月相,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3.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能说出月相的变化,并能够画出月相变化图。

2.学习难点结合实际,能够长时间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片等。

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七.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八.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4观察月相教案教学设计【内容标准】13.3月亮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1~2年级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学习目标】1.通过两周的持续的观察,了解月亮的亮面在连续的时间内的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形状的,并且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2.能克服惰性,持续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感受天空星球的奇妙运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同步课后练习试题(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同步课后练习试题(全册)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课后练习1.下图中属于地球家园的请画“√”。

小草()土壤()太阳()大海()小鸟()高山()荷花()星星()小孩()2.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中的各种自然资源。

()(2)地球上所有害虫都是地球家园的成员,但是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坏处,所以我们应该要全部消灭它们。

()(3)我们能看到太阳和月亮,所以太阳和月亮也是地球家园中的成员。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下图中属于地球家园的请画“√”。

小草(√)土壤(√)太阳()大海(√)小鸟(√)高山(√)荷花(√)星星()小孩(√)2.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中的各种自然资源。

(×)(2)地球上所有害虫都是地球家园的成员,但是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坏处,所以我们应该要全部消灭它们。

解析:将所有害虫全部消灭,会破坏地球食物链(网),比如蚜虫是害虫,把蚜虫全部消灭,与蚜虫是朋友的蚂蚁缺少了蚜虫的“蜜露”,就会去寻找其他大量的甜食,而瓢虫等吃蚜虫的昆虫因为缺少了这种食物而去找其他害虫。

食物网断了其中一条,短时间内没有很大影响,但是如果断了很多条食物链,再加上时间一长,地球食物关系会变得混乱,有些生物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有些生物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最终缺少食物也奄奄一息等等。

因此,不能全部消灭害虫。

(×)(3)我们能看到太阳和月亮,所以太阳和月亮也是地球家园中的成员。

解析:太阳和月亮是地球外面的,不是地球的成员。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2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课后练习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土壤是动植物的乐园。

请在下图中做一做标记。

(用“○”圈一圈“动物”、用“→”指一指“植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请画“√”。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月相图下半月规律: 由圆到缺,阴面在右边,亮面在左边
娥眉月 下弦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亏)凸月
满月
(盈)凸月
月相示意图
活动手册
根据所学的知识, 请你用铅笔试着 画一画月相变化 规律图
(白色即月球发亮部分)
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一至三十
分享交流时刻
白色指月球发亮的部分 (我们夜晚所见的月亮)
研讨
1.在不同的夜晚,月相会相同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1.4 观察月相
观察图片,说说你 们发现了什么?
聚焦
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
探索
学习这组图片中,月相的变化及名称是什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盈)凸月
满月
月相图上半月规律: 由缺到圆,阴面在左边,亮面在右边
说说这组图片中,月相又是怎样变化的?
满月
(亏)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再见
2.观察所学的月相表,说说月相 有什么变化规律?
巩固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拓展
根据你的观察及所学知识,制作月相图片卡。
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 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月相》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月相》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四课《观察月相》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继学生在上一课研究了地球的“邻居”太阳之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邻居”——月球。

由于月球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就是月相。

月相是变化的,这一课就是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材上的聚焦环节首先告诉学生月相的定义,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这节课要研究的月相的本质。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提示需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天的月相。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描述月相来对月相的形态变化有一个具象的认识。

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是“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整理课前的月相观察记录。

教材提供了两种整理记录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使用,但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个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反思过程。

在研讨环节,“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和“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归纳月相的变化规律。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对“月相是变化的”是有一定感知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总结过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一个月,月相有时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看不见,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完整的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可以从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在家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对这种长期的观察缺乏耐心,因此需要教师定期用激励的方法去督促学生坚持记录月相。

三、说教法和学法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一、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答:我们的地球家园里有常见的自然世界(包括山川、河海、动植物等)和人工世界(包括人类用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物体),还包括地球外部圈层的空气和云等。

2.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说说理由。

答:我们的地球家园中的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缺少其中的哪样都不行。

太阳给地球家园带来了光和热;空气虽然看不着、摸不着,但缺了它,人和动植物都无法生存;土壤的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二、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答:我们发现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比如松树、苹果树、水稻、小麦、月季等陆生植物。

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比如蚂蚁、蚯蚓、蜗牛、蜈蚣、老鼠、蛇等。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答:植物把根扎进土壤里,从土壤里获得水分和养料。

小动物们,要么在土壤中的洞穴居住,比如蚯蚓;要么在枯枝落叶的空隙和土壤颗粒的空隙搭建自己的小窝,比如蚂蚁、蜗牛。

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们为植物施肥、松土、传播种子。

三、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答: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中午太阳在天空中偏南的位置。

早上,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在中午和傍晚,利用太阳辨认方向的方法与此类似。

2.早、中、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答:中午的时候最热。

我们可以通过体表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早、晚温度较低,要增加衣物;中午温度上升,感觉热了可以减少衣物。

四、观察月相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答: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有时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

2.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答:连续观察几天,我们发现月相在有规律地逐渐发生变化。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课后训练及答案第4课《观察月相》1.判断题: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月球的形状是变化的。

()(2)月球是圆圆的。

()(3)月球能发光。

()2.选择题:9分(1)我们把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做()。

A.弯月B.月相C.明月(2)农历十五的月相是()A. B. C.(3)农历初一和初二夜晚的月相是()。

A.相同的B.不相同的C..不确定的3.画图题:9分在下面的圆圈中,用彩色笔画出三种不同的月相。

4.实践探究:(能力指数★★)16分这是一个月之内的部分月相变化,看图回答问题。

(1)初三到十四月相出现在月球的()。

A左面 B.右面(2)十六到二十七,月相出现在月球的()。

A左面 B.右面(3)初三到十五,月球发亮的部分越来越()A.大B.小(4)这个月的月相变化在下个月()A.会再次出现B.不会出现综合应用。

(能力指数★★★)10分(1)有一首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判断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月相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2)在古诗《暮江吟》中有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描写的是下面()的月相。

A. B. C.参考答案1.(1)×解析:月球的形状是固定的,月相是变化的。

(2)√解析:月球是圆球形的。

(3)×解析:月球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

2.(1)B解析:月相就是我们晚上看到的不同形状的月亮。

(2)A解析:农历十五是满月。

(3)B解析:由于月球公转,因此每晚的月相是不相同的。

3.提示:可自由发挥,正确即可。

注意月相的形状不要画错了。

4.(1)B解析:由月球的公转方向可知,上半月的月相出现在月球的右面。

(2)A解析:由月球的公转方向可知,下半月的月相出现在月球的左面。

(3)A解析:农历上半月,亮面在右侧,还渐变大;农历下半月,亮面在左侧,逐渐变小。

(4)A解析:月相的变化每个月循环一次。

2022小学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及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

2022小学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及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

小学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单元地球家园第一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地球家园中有()等。

2.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3.地球是()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

第二课《土壤一动植物的乐园》1.土壤上生长着许多(),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

2.我们要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

3.()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第三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的()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它在天空中的()会不断变化。

3.不要用眼睛()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第四课《观察月相》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2.月相是()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

3.月相是()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有时逐渐()。

第五课《各种各样的天气》1.常见的天气现象有()等。

2.天气会()我们的家园。

3.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的一面,也有()的一面。

第六课《不同的季节》1.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

2.季节变化对()会产生影响。

3.梧桐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1.人类的()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2.野外植物的果实()轻易食用。

3.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第二单元材料第一课《我们生活的世界》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和(),人工世界是由()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

3.物品按材料可分为()等。

第二课《不同材料的餐具》1.不同的物品往往由不同的()做成的。

2.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

3.不同材料的餐具各有特点,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会(),有的()。

第三课《书的历史》1.()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现在一般用()等材料造纸。

3.用纸制作书,具有()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课后训练及答案
第4课《观察月相》
1.判断题:6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月球的形状是变化的。

()
(2)月球是圆圆的。

()
(3)月球能发光。

()
2.选择题:9分
(1)我们把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做()。

A.弯月
B.月相
C.明月
(2)农历十五的月相是()
A. B. C.
(3)农历初一和初二夜晚的月相是()。

A.相同的
B.不相同的
C..不确定的
3.画图题:9分
在下面的圆圈中,用彩色笔画出三种不同的月相。

4.实践探究:(能力指数★★)16分
这是一个月之内的部分月相变化,看图回答问题。

(1)初三到十四月相出现在月球的()。

A左面 B.右面
(2)十六到二十七,月相出现在月球的()。

A左面 B.右面
(3)初三到十五,月球发亮的部分越来越()
A.大
B.小
(4)这个月的月相变化在下个月()
A.会再次出现
B.不会出现
综合应用。

(能力指数★★★)10分
(1)有一首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判断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月相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2)在古诗《暮江吟》中有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描写的是下面()的月相。

A. B. C.
参考答案
1.(1)×解析:月球的形状是固定的,月相是变化的。

(2)√解析:月球是圆球形的。

(3)×解析:月球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

2.(1)B解析:月相就是我们晚上看到的不同形状的月亮。

(2)A解析:农历十五是满月。

(3)B解析:由于月球公转,因此每晚的月相是不相同的。

3.提示:可自由发挥,正确即可。

注意月相的形状不要画错了。

4.(1)B解析:由月球的公转方向可知,上半月的月相出现在月球的右面。

(2)A解析:由月球的公转方向可知,下半月的月相出现在月球的左面。

(3)A解析:农历上半月,亮面在右侧,还渐变大;农历下半月,亮面在左侧,逐渐变小。

(4)A解析:月相的变化每个月循环一次。

5.(1)B解析:九月初九的月相亮面在右侧,面积稍大于半圆。

(2)B解析:“初三”是上半月,月相出现在月球的右面,亮面较小,所以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