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艾滋病宣讲PPT课件

病防治工作。
推广检测服务
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检测 ,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者,降
低传播风险。
加强学校教育
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健 康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政策法规支持及实施效果评估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规, 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
与义务。
加强监管力度
对涉及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场所 和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打击违 法犯罪行为。
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对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 病毒治疗等医疗救助服务,减 轻患者经济负担。
实施效果评估
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效 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
完善防治策略与措施。
06 心理干预与生活 质量提升
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和 不良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教育
01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
和肿瘤的发生。
常用免疫调节药物
02
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的应用
03
适用于抗病毒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与抗病毒治疗联
合使用。
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1 2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
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减轻西药副作用等。
常用中药方剂
艾滋病宣讲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措施与药物选择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推广检测服务
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检测 ,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者,降
低传播风险。
加强学校教育
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健 康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政策法规支持及实施效果评估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规, 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
与义务。
加强监管力度
对涉及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场所 和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打击违 法犯罪行为。
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对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 病毒治疗等医疗救助服务,减 轻患者经济负担。
实施效果评估
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效 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
完善防治策略与措施。
06 心理干预与生活 质量提升
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和 不良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教育
01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
和肿瘤的发生。
常用免疫调节药物
02
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的应用
03
适用于抗病毒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与抗病毒治疗联
合使用。
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1 2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
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减轻西药副作用等。
常用中药方剂
艾滋病宣讲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措施与药物选择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误诊原因
包括实验室误差、操作不规范、试剂质量问题等。
避免措施
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采用高 质量的试剂和设备。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诊断和 治疗的认识和水平。
04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常用抗逆转录酶药物介绍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通过抑制 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
艾滋病基本知识 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病毒及感染过程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HIV检测,如感染则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 传播风险;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02
艾滋病病毒及感染过程
HIV病毒结构特点
01
02
03
病毒形态
HIV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 科,呈球形或椭圆形,直 径约100-120纳米。
基因组结构
由两条正链RNA组成,编 码多个蛋白质,包括核心 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 等。
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患者自信 心和自尊心。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成员 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
团体治疗
通过患者间的互相支持和交流 ,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途径
加强健康教育
包括实验室误差、操作不规范、试剂质量问题等。
避免措施
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采用高 质量的试剂和设备。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诊断和 治疗的认识和水平。
04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常用抗逆转录酶药物介绍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通过抑制 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
艾滋病基本知识 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病毒及感染过程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HIV检测,如感染则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 传播风险;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02
艾滋病病毒及感染过程
HIV病毒结构特点
01
02
03
病毒形态
HIV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 科,呈球形或椭圆形,直 径约100-120纳米。
基因组结构
由两条正链RNA组成,编 码多个蛋白质,包括核心 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 等。
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患者自信 心和自尊心。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成员 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
团体治疗
通过患者间的互相支持和交流 ,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途径
加强健康教育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进入无症状期,此期可持续数月至十余年不等,平均8-10年。期间 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 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 癫痫及痴呆等;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大众宣传教育普及
宣传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 预防措施,提高公众认知度和自
我保护意识。
推广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等健 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行为的发
生。
倡导社会关爱和支持,消除歧视 和偏见,为感染者营造良好的社
会环境。
政策法规支持保障
制定和完善艾滋病防 治相关法规和政策, 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 开展。
临床诊断标准
01
02
03
流行病学史
如性接触史、静脉注射毒 品史、既往输血史等。
临床表现
如发热、盗汗、淋巴结肿 大、咳嗽、头痛、皮疹、 腹泻等。
实验室检查
HIV抗体阳性,病毒载量 高,CD4+T淋巴细胞数量 减少等。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风湿性疾病等,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定期随访和监测
合并感染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 随访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
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5
预防策略与实践
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针对性传播
推广安全性行为,提供避 孕套等防护措施,减少非 意愿妊娠和性传播疾病。
针对吸毒人群
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针 具交换等干预措施,减少 毒品注射引起的传播。
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 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 癫痫及痴呆等;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大众宣传教育普及
宣传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 预防措施,提高公众认知度和自
我保护意识。
推广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等健 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行为的发
生。
倡导社会关爱和支持,消除歧视 和偏见,为感染者营造良好的社
会环境。
政策法规支持保障
制定和完善艾滋病防 治相关法规和政策, 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 开展。
临床诊断标准
01
02
03
流行病学史
如性接触史、静脉注射毒 品史、既往输血史等。
临床表现
如发热、盗汗、淋巴结肿 大、咳嗽、头痛、皮疹、 腹泻等。
实验室检查
HIV抗体阳性,病毒载量 高,CD4+T淋巴细胞数量 减少等。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风湿性疾病等,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定期随访和监测
合并感染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 随访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
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5
预防策略与实践
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针对性传播
推广安全性行为,提供避 孕套等防护措施,减少非 意愿妊娠和性传播疾病。
针对吸毒人群
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针 具交换等干预措施,减少 毒品注射引起的传播。
艾滋病科普讲座PPT课件

这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艾滋病
如何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
使用避孕套和减少性伴侣数量是有效的预防 方法。
了解和沟通伴侣的健康状况也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艾滋病 血液安全
避免共用针具及进行安全的血液产品输注。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血液安全标准。
如何预防艾滋病 母婴传播预防
感染者在怀孕期间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 婴传播风险。
虽然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仍需提高公众的 关注和重视。
为何关注艾滋病
社会影响
艾滋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对家庭和社会 造成巨大负担。
社会歧视和污名化仍然是影响患者生活的重 要因素。
为何关注艾滋病
心理健康
感染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交隔离,心理健 康支持至关重要。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 对生活挑战。
定期产前检查和医生指导至关重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艾滋病的未来
艾滋病的未来
科学研究
全球范围内的科学研究正在不断推进,寻找疫苗 和根治方案。
新技术和药物研发为艾滋病治疗带来希望。
艾滋病的未来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消除歧视是重要的社 会责任。
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促进更安全的性行为和健康 选择。
艾滋病的未来
支持与关怀
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帮助感染者融入 社会。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 量。
谢谢观看
何时检测与治疗
何时检测与治疗
检测时机
如果有高危行为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进行 HIV检测。
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何时检测与治疗
治疗方法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控制 病毒,延长生命。
如何预防艾滋病
如何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
使用避孕套和减少性伴侣数量是有效的预防 方法。
了解和沟通伴侣的健康状况也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艾滋病 血液安全
避免共用针具及进行安全的血液产品输注。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血液安全标准。
如何预防艾滋病 母婴传播预防
感染者在怀孕期间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 婴传播风险。
虽然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仍需提高公众的 关注和重视。
为何关注艾滋病
社会影响
艾滋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对家庭和社会 造成巨大负担。
社会歧视和污名化仍然是影响患者生活的重 要因素。
为何关注艾滋病
心理健康
感染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交隔离,心理健 康支持至关重要。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 对生活挑战。
定期产前检查和医生指导至关重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艾滋病的未来
艾滋病的未来
科学研究
全球范围内的科学研究正在不断推进,寻找疫苗 和根治方案。
新技术和药物研发为艾滋病治疗带来希望。
艾滋病的未来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消除歧视是重要的社 会责任。
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促进更安全的性行为和健康 选择。
艾滋病的未来
支持与关怀
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帮助感染者融入 社会。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 量。
谢谢观看
何时检测与治疗
何时检测与治疗
检测时机
如果有高危行为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进行 HIV检测。
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何时检测与治疗
治疗方法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控制 病毒,延长生命。
艾滋病课件PPT课件

公开与透明
鼓励公开讨论和传播关于 艾滋病的信息,提高公众 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
反对污名化
反对将艾滋病感染者标签 化,避免使用歧视性语言 和刻板印象。
提供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与疏导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服务,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
庭成员应对心理压力和困扰。
社会融入与关怀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艾滋病感染者的 生活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关怀和 支持。
社会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社会歧视和排斥感染者,影响其正常 生活和工作。
02
艾滋病的预防
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正确使 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避免高风险性行为
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特别是与高风险人 群的性接触。
03
艾滋病的治疗与管理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性传播
通过性行为,尤其是无保 护的性行为,容易感染 HIV。
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 品,共用注射器、针头等 都可能传播HIV。
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能通过 胎盘、哺乳等方式将病毒 传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的危害
健康危害
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患者容 易感染各种疾病,且难以治愈。
延长生存期
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延 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 量。
减少传染风险
降低病毒载量可以减少患者体内的病 毒数量,从而降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药物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 随访,以便医生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
2024年度-预防艾滋珍爱生命ppt课件图文

17
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
01
通过改变感染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
情绪。
心理教育
02
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感染者的自我认知
和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咨询与辅导
03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感染者解决心理问题
,增强心理韧性。
18
家庭、学校、社区关爱支持网络建设
2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艾滋病防治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 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手段,如新型抗病毒药物、基因 编辑技术等。
02 03
社会对艾滋病认识不断提高
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加强,社会对艾滋病的认 识将不断提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也将逐渐减少 。
态度转变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艾滋病 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了艾滋病 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
许多学员表示,在课程之前对艾滋病 存在恐惧和偏见,但通过学习和交流 ,逐渐消除了误解和歧视,学会了以 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艾滋病患 者。
03
行动计划
部分学员分享了他们在课程结束后制 定的行动计划,包括积极参与艾滋病 防治宣传、关爱和支持身边的艾滋病 患者、以及倡导社会消除对艾滋病的 歧视和偏见。
5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
01
个人影响
艾滋病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药物控制。同
时,患者可能面临社会歧视和心理压力。
02
家庭影响
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成员需要承担照顾患者的责任,同时可能面临经济和
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PPT课件

家庭关爱
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心理 康复至关重要
共同参与
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心理干预 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预 防措施包括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减少血液暴露风险、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预防策略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 治疗手段及药物介绍 • 心理干预与康复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 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 婴传播。
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不断复制,破坏免疫系统。
03
发病期
随着免疫系统的严重受损,患者逐渐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常见症状有持续发热、盗汗、腹泻、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艾滋病病毒抗体来判 断是否感染。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 分析法(CLIA)等。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抗体初筛试验,如阳性则进行确证试验;同时进行病毒载量和CD4+T淋 巴细胞计数等检测以评估病情;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
04
治疗手段及药物介绍
抗病毒治疗策略
联合抗病毒治疗(cART)
01
通过同时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免疫力和
减少传染风险。
艾滋病防治PPT课件

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哺 乳等方式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的症状和影响
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期
感染HIV后2-4周可能出现发热、头痛、 乏力、咽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 会在1-3周内自行消失。
当免疫系统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持 续发热、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以 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减少血液传播风险
03
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特别是在处理医疗废物和进行医疗
操作时。
接受定期的HIV检测
接受定期的HIV检测
定期进行HIV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传 播给他人。
提高检测意识
提高公众对HIV检测的认识,鼓励人们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并采 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扩大检测服务
无症状期
感染HIV后数月至数年可能无明显症 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导致免 疫系统逐渐受损。
02 艾滋病的预防
CHAPTER
安全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正确使用安 全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避免非安全的性行为
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特别是与高风险人群的性接触。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尊重和保护人权
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权
不歧视、不排斥艾滋病感染者,保障其合法权 益。
保护易感人群的人权
为易感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 其感染艾滋病病毒。
维护社会公正
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建立公正的社会环境。
支持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工作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家庭治疗等。
感染HI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哺 乳等方式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的症状和影响
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期
感染HIV后2-4周可能出现发热、头痛、 乏力、咽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 会在1-3周内自行消失。
当免疫系统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持 续发热、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以 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减少血液传播风险
03
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特别是在处理医疗废物和进行医疗
操作时。
接受定期的HIV检测
接受定期的HIV检测
定期进行HIV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传 播给他人。
提高检测意识
提高公众对HIV检测的认识,鼓励人们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并采 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扩大检测服务
无症状期
感染HIV后数月至数年可能无明显症 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导致免 疫系统逐渐受损。
02 艾滋病的预防
CHAPTER
安全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正确使用安 全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避免非安全的性行为
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特别是与高风险人群的性接触。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尊重和保护人权
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权
不歧视、不排斥艾滋病感染者,保障其合法权 益。
保护易感人群的人权
为易感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 其感染艾滋病病毒。
维护社会公正
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建立公正的社会环境。
支持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工作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家庭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大理防治艾滋病工作小组的合影,该小组由医生、护士及艾滋病患志愿
者组成,主要从事艾滋病治疗、病人护理和心理支持。尽管他们已开始尝试以特 殊身份帮助其他艾滋病患者,但迫于各种内外压力,他们依然无法直面镜头。 “如果大家多点同情,多一点对艾滋病的认识,或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 量可以更高”,一名艾滋病患坦言。
在泰国的帕巴喃普寺,一群高中学生戴着口罩与一名患有艾滋病的妇女交谈。
该寺从20年前开始接收被家庭抛弃或无力自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至今已收留3 万余人。泰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激增,当时全国488家无线 电台和6家电视台每隔1小时便播放1分钟的防艾宣传。而该国一直坚持的 “100%安全套计划”,据称将潜在感染者人数降低了10倍。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1、性传播
• 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之一。
• 2、血液传播
• 吸毒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被感染艾滋病病 毒的血或血液制品、骨髓和器官移植;注射器和针头消毒 不彻底或不消毒;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 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 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 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救护流血的伤员 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大多是性暴力所致。但极高的感染率,反而使艾滋病患者在南非少了许多被歧视。
2009年12月1日,中国一名带着口罩的抗议者在一场因输血致艾的抗议 活动中痛哭,她的口罩上写着“血制品让我染上艾滋病”。中国民间抗 艾第一人曾表示:当下中国,由于卖血输血产生的血液传播,仍然是艾 滋病的主要问题。而这些都源于贫穷及医疗保障不健全。
俄罗斯艾滋病患者Svetlana与女儿在床上玩耍。Svetlana育有两个健康的女 儿,曾获得第一届艾滋病孕妇选美奖,是俄罗斯艾滋病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在 俄罗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渠道是毒品注射,新增感染者中有近60%曾注射毒品。 俄罗斯官方认为,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预防、 检验及治疗都是严重阻碍。
当地时间2010年7月7日,几名乌克兰艾滋病患者躺在乌 克兰内阁部长大楼外抗议诊所被政府从市中心的大楼中驱逐。 乌克兰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洲艾滋病情最严重的国家,而同性恋接触已成为 感染的主要途径。
了解艾滋病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 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 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 “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 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 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 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 手”。
艾滋病的致病原因
•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 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 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 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原体战斗,从而使 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 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美国NBA职业篮球的传奇球星“魔术师”约翰逊在33岁生日派对上接受歌 星珍妮-杰克逊的亲吻。约翰逊于1991年患上艾滋病,退役后积极治疗,后于 1996年正式复出,并于1997年3月复查后发现体内已经不存在艾滋病毒。他与艾 滋病抗争的故事得到人们的赞许,而他特殊的身份光环,也使许多人质疑普通人 实现这一抗争的可能性。
• 3、母婴传播
•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 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艾滋病病毒致病特点
• 1、较弱的抵抗力 2、较高的变异性 3、较长的潜伏期 4、较强的适应性 5、对动物的感染率较低
艾滋病分为四期 急性感染期:呈现发热、无力、咽痛、皮疹和全身 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和腹泻
由于艾滋病,30岁的赞比亚人Kelvin Kalasha身体极为虚弱,在当地 的艾滋病人收容所中,他只能在医生的搀扶下洗澡。在赞比亚,艾滋病 在15岁至49岁人群中的流行率超过14%,2010年10月被该国确立为“男性 包皮环切月”,在这个月,有1万名赞比亚男子接受免费环切手术,以降 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等。 早期(潜伏期): 病人一般无症状,查体有少数病 人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但不痛,也无压痛,
此期不发生合并症。 中期: 最初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低烧、易疲劳、 夜间盗汗、间歇性腹泻、消瘦等,似结核病。随后,
全身淋巴结肿大。 晚期(典型艾滋病期): 全身症状为发热、乏力、 体重减轻、腹泻。此外,主要表现为机会性感染、
恶性肿瘤和多系统损害。
起源与发展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 是某慈善组织做了一批针对某流行病疫苗捐给非洲 某国,但他们不知道做疫苗用的黑猩猩携带有艾滋 病毒。
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 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 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 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 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 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 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 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 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 病来源的重要线索。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 带入美国。
全 球 抗 艾 之 旅
28岁的Mao Samnag是一名妓女,她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艾滋病隔 离区”中。这个“艾滋病隔离区”由柬埔寨政府搭建,已有数十个感染 艾滋病的家庭被赶入这里生活,以杜绝传染他人。这里条件简陋,生活 和医疗设施严重缺乏,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9岁的南非女孩杰迪-格莱丝兰德在约翰内斯堡的学校里,与同学们玩耍。她被母亲传 染上艾滋病,身上长满疣,但她已学会坦然接受。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 家之一,而女性情况尤甚,据统计,南非25岁至29岁女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