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眼肌麻痹病因与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50例眼肌麻痹病因与临床诊治分析

50例眼肌麻痹病因与临床诊治分析

50例眼肌麻痹病因与临床诊治分析
赵红地;叶秀荣;李秀欣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年(卷),期】2010(18)5
【摘要】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50只眼)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红玻片复视像检查、眼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分析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相关治疗.结果 50例中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42例(84%),肌源性麻痹3例(6 %),全身免疫性麻痹3例(6%),机械性麻痹2例(4 %).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仔细分析临床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眼科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总页数】2页(P441-442)
【作者】赵红地;叶秀荣;李秀欣
【作者单位】100017,北京,解放军305医院眼科;100017,北京,解放军305医院眼科;100017,北京,解放军305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及病因探讨 [J], 段燕萍
2.眼肌麻痹病因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J], 张金枝;林燕;张潇;刘真真
3.21例眼肌麻痹性复视临床与病因探讨 [J], 谢小玲;谭塔林;林喜湘
4.眼肌麻痹4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J], 刘太珍;彭声援
5.老年人眼肌麻痹46例临床与病因探讨 [J], 王斌;赵军波;勾宏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针灸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宋*,男,63岁,初诊日期:202*年7月20日。

主诉:右眼疼痛伴上睑下垂4天。

病史:患者于202*年7月16日出现头痛,眼干,口干舌燥,右眼不适,于7月17日出现右眼球后疼痛加剧,查颅脑MRI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双筛窦、右蝶窦炎症改变, 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二后就诊于眼科医院,未予明确诊断,予以维生素Bl,神经妥乐平、鼠神经营养因子及降糖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

患者右眼睑下垂逐渐加重,直至无力上抬。

202*年7月2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时神情,精神好,语言清晰流利,右眼睑下垂,睁眼不能,右瞳孔轻度扩大,右眼球向下斜视,向上、内、下活动受限,向外活动尚可,复视,视力下降,右眼眶及右头颈侧锐痛,对光反射、辐辕反射消失,伴头晕恶心,左侧眼球无异常,四肢活动及感觉无异常,余无不适。

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11年。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右眼睑下垂,眼球向上、下、内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脉滑数。

血常规:白细胞4. 56*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4.3%θ 202*年7月21日查颅脑MRl示垂体上缘略膨隆,蝶窦、两侧筛窦内少许炎症。

西医诊断:痛性眼肌麻痹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证候诊断:毒热上攻治疗原则:破瘀散结,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针灸取穴:风池、翳风、睛明、球后、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三阴交。

治疗过程:风池、翳风针向鼻尖1寸,行捻转泻法;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直刺1寸,行捻转泻法;三阴交直刺1寸,捻转补法;睛明、球后避开眼球直刺1寸,提插手法。

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则,处方如下:赤芍15g 川苟20g 丹参20g 丹皮IOg当归20g 红花15g 黄连IOg 鸡血藤30g菊花20g 穿山甲50g 生地黄20g 石斛20g桃仁15g 土鳖虫50g 山萸肉20g 三七3g西药以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开始为80mg∕日,连用3天后改为60 mg∕日,连用3天后改为40 mg/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20mg∕天,维持1周,以后逐周递减。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Huntsyndrome, THS),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疾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我科自2009~2012年共收治4例患者,病情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因“左眶周疼痛10天余,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4天”入院。

病例特点:1、老年女性,68岁,急性起病;2、患者于入院前10天余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眶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程度较重。

外院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消炎止痛、银杏达莫改善循环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4天前出现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

3、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控制平稳。

其余无特殊。

4、入院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查体合作。

左侧瞳孔圆形,直径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左睑下垂,左眼球向上、下、内视麻痹。

其余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后给予完善以下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

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

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头核磁共振平扫+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萎缩,其余未见异常。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入院后即予以地塞米松20mg ivdrip, qd,每周激素减半,之后改泼尼松片30mg qd,每5天减量5mg,逐步减量至5mg qd。

患者治疗5天后疼痛症状好转,18天后左眶周疼痛进一步好转,眼睑可部分上抬,遮瞳3/4,住院3周出院时疼痛基本缓解,上睑遮瞳2/3,眼球活动较前好转。

出院后第7周时随访疼痛已经消失,眼球活动正常,无复视,无眼睑下垂,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

病例2:患者因“头部、右眼疼痛8天,右侧眼睑抬起无力3天”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46岁,急性起病;2、患者于入院前8天感冒后开始出现右颞部胀痛,并右眼部钻顶样疼痛,持续性,有阵发加重,程度尚可忍受,无明显影响其生活、工作及睡眠。

未行治疗。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眼肌麻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眼肌麻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 指南眼肌麻痹的中医 辨证治疗方法
• 眼肌麻痹概述 • 中医对眼肌麻痹的认识 • 眼肌麻痹的中医治疗方法 • 眼肌麻痹的预防与调护 • 病例分享与讨论
目录
01
眼肌麻痹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眼肌麻痹是指支配眼球运动的肌 肉发生麻痹,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影响视力。
症状
眼肌麻痹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球运 动受限、复视、斜视、视力模糊 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感谢观看
THANKS
治疗经验总结
中医辨证治疗眼肌麻痹的关键在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 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和针灸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
对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引起的眼肌麻痹,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压,以利于 眼肌麻痹的治疗和康复。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眼肌麻痹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糖尿 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炎症、肿瘤 等。
病理机制
眼肌麻痹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神经 肌肉接头处的传导障碍,导致肌肉麻 痹。
眼肌麻痹的分类
完全性眼肌麻痹
眼球完全不能运动,视力严重受损。
不完全性眼肌麻痹
眼球运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运动功能,视力受损较轻。
02
中医对眼肌麻痹的认识
病因病机
01
02
03
肝风内动
由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 ,导致肝风内动,进而影 响眼肌的正常功能。
气血瘀滞
气滞血瘀,经络受阻,导 致眼肌失去气血濡养,发 生麻痹。
痰浊阻络
痰浊内生,阻遏经络,影 响气血流通,导致眼肌麻 痹。
辨证分型
肝阳上亢型
表现为眼肌麻痹、头晕 目眩、口苦咽干、舌红

动眼神经麻痹60例分析

动眼神经麻痹60例分析

动眼神经麻痹60例分析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临朐县老年病医院确诊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历资料60例,入院后行血、尿常规,肝功生化等各项检查,对其可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其次为颅内动脉瘤、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痛性眼肌麻痹。

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需仔细鉴别、及时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标签:动眼神经麻痹;病因;临床特点动眼神经源自动眼神经核,由三部分组成: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正中核,位于两侧E-W 核之间,主管两眼的辐辏运动;埃-魏(E-W)核,位于正中核的背外侧,主管晶状体变厚、瞳孔缩小以视近物,并参与缩瞳和调节反射。

动眼神经路径复杂,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状,病因多样。

本文收集临朐县老年病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临床确诊的6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8.9±14.9岁。

排除标准:颅脑外伤、颞叶沟回疝、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肌肉疾病(甲亢性眼肌病、线粒体脑肌病)、先天性疾病、病例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入院后行血、尿常规、肝功生化、血糖、血脂、胸片、心电图、颈部血管彩超、血沉、类风湿因子、甲功测定及神经电生理、腰穿。

部分患者进行CT、CTA、MRI、MRA、DSA等检查,寻找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

2 结果本组中29例是由糖尿病引起,为第一位致病原因;13例为颅内动脉瘤引起,为第二位致病原因,其他依次为脑干血管病变12例、痛性眼肌麻痹2例,其他病因有鼻咽癌颅底转移、结核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干肿瘤各1例。

治疗好转48例,10例无效,2例死亡。

3 讨论文献统计糖尿病最多累及的神经是动眼神经,且以单侧为著,并可以是糖尿病的首发症状[1-2]。

50例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50例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5 0例均为后天性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 男 经。常见病 因有以下几种 。 由于供应 神经干 或神经核 的血管发生 梗死 ,
4 例 , 9例 ; 1 女 年龄 2 7 8— 5岁 , 平均( 6± . ) 。发病 1 5 3 1 脑干梗死 4 42 岁 —1 .
本组 糖尿病 9例 , 1 % , 占 8 与罗霄鹏等报道相近 。
干出血 8 , 动脉瘤并 蛛 网膜下 腔 出血 4例 , 例 基底 头部 外伤 2 病首发症状是 眼外肌麻痹 , 需作糖耐量试验才 能发现。一般 来
例, 颅底肿瘤、 结核性脑膜炎 、 眼肌瘫痪性偏头痛各 1 。 例 说眼肌麻 痹的发 病率 与糖 尿病 病程及 血糖 控制 好坏有 关 。
病灶的有 1 0例; 9例患者做了腰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 紊乱 等多种 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其 中最主要是 神经 内膜微 , 血管病变继发 缺血 、 缺氧所 致 , 因此也称 缺血性糖 尿病性动 眼
2 结

病因诊断 : 脑干梗 死 1 4例 , 鼻咽癌 1 , O例 糖尿病 9例 , 脑 神经麻痹 。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相对 比较 隐蔽 , 一些 隐性糖 尿
动眼神经麻痹 是临 床上较 常见 的颅 神经 损害 , 其病 因复 小脑上动脉问穿过后 , 与后 交通动 脉平行 向前 至海绵窦外 侧 ;
杂, 涉及 多个 学 科 , 易被 误 诊。为 此 , 本人 将 2 0 00年 1月 至 经眶上裂后 , 分为上下两 支进入 眼眶 , 配提上 睑肌、 直肌 、 支 上
[] 赵 4 勇, 高 猷, 杨 文 , 多媒体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 虑的 等.
广泛性焦 虑是 一 种临 床 常见 疾 病 , 持续 时 间 长 , 复 其 易

眼肌麻痹的中医诊疗指南

眼肌麻痹的中医诊疗指南

丸剂
将中药制成丸剂,方便患 者服用,如六味地黄丸等 。
散剂
将中药研成粉末,外敷于 患处,如正骨散等。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眼肌麻痹的 目的。
艾灸
通过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治疗眼肌麻痹。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01
02
03
04
眼球运动训练
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改 善眼肌功能,提高眼球运动协
调性。
视力训练
通过辨识不同距离和方向的细 小物体,提高视力敏锐度和空
间感知能力。
聚焦训练
通过调整眼镜焦距,训练眼球 调节功能,改善视力模糊问题

日常活动训练
鼓励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穿 衣、洗漱、阅读等,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用于急性期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修复。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包括眼外肌后徙术、眼外肌缩短术等,以改善眼球运动功能,减轻复视症状。
04 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02 中医诊疗方法
辨证施治
辨病因
根据患者病情,判断眼 肌麻痹的病因,如风邪
、湿邪、热邪等。
辨病位
确定眼肌麻痹的病位, 如肝、脾、肾等脏腑。
辨病性
判断眼肌麻痹的性质, 如虚证、实证、寒证、
热证等。
辨病势
分析眼肌麻痹的发展趋 势,判断病情的轻重缓
பைடு நூலகம்急。

痛性眼肌麻痹病例汇报、定位定性分析、诊疗方法和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精品

痛性眼肌麻痹病例汇报、定位定性分析、诊疗方法和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精品

痛性眼肌麻痹病例汇报、定位定性分析、诊疗方法和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查房病例汇报患者 42 岁男性,因头痛、视物模糊伴左眼睑抬举乏力7天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作性左侧眼眶周围牵扯样疼痛及额颞部胀痛,约每日发作 1-2 次,持续约 4-5 小时,症状持续加重,发作时间延长,伴有左上睑抬举无力,视物重影,经休息后症状无改善。

既往体健。

神经系统查体:左侧上睑下垂,睁眼困难,眼裂窄,左侧面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双侧瞳孔直径约0.3cm,光反射灵敏,左侧眼球内收,上下视受限,外展活动不受限,无眼球震颤,右侧水平侧视有视物重影,有明显复视像,右侧眼裂大小正常,眼球各方向活动不受限,双眼视力正常,余查体阴性。

辅助检查:颅脑 MRI 平扫及增强、颈颅动脉 CTA: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无阳性发现,AchR 抗体在正常范围。

增强磁共振示冠状位及横断面海绵窦无明显异常定位、定性分析定位诊断:左侧动眼神经受累,左侧滑车神经可疑受累,视力及眼内肌正常,即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交感纤维及视神经未受累,受损部位应在动眼神经眼外肌运动纤维与副交感纤维分叉后,考虑病变位置为眶上裂附近。

定性诊断:急性起病,呈逐渐进展病情,激素治疗有效,故考虑炎症可能性大。

辅助检查:颅脑 MRI、颈颅 CTA 未发现责任病灶,排除动脉瘤,海绵窦周围组织的占位。

根据患者入院症状、体征、相关免疫、生化、影像检查结果,初步考虑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鉴别诊断可排除:海绵窦区肿瘤;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糖尿病痛性眼肌麻痹;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眼肌麻痹型偏头痛;Foxi综合症。

诊疗经过初步治疗:使用地塞米松针剂10mg静滴QD治疗,同时予保护胃粘膜、补钙、补钾,甲钴胺针剂1000ug 静推QD营养神经治疗。

治疗9天后:头痛、眼睑下垂、视物重影有好转,仍有睁眼困难、视物模糊、头晕。

查体左眼眼球内收,上下视受限,水平侧视、下视有重影,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 od 】 P hh molg ilp t l y K yw r s pt l a pe adp i e o g i o a io
[ l hh l l 0 0 1 : 1 JCi Op /amo , 1 。84 】 n 2 4
眼肌 麻痹 是 眼科 常 见 症状 , 尤其 以复 视 作 为 首 发症 状来 眼科 就 诊 , 者韵 病 因 日趋 复 杂 。我 院 于 患
x . eatet fO hhl o g 。 e o i l 3 5P A B  ̄n 00 7 C i i Dp r n o p t m l y t s t 0 L 。 ei 10 1 。 h a n m a o h H pa o f ig n
【 bt c】 O jcv T xl e h li l tl i l hr tsadee fr tet f pt m p g . A s at r be e oep r t cn aeo g a ca c r n fc o ta n o oh a ol a i t o e ic io c a e t e m h l e i
【 关键词 】 眼肌麻痹 ; 复视 ; 病因
[ 临床 眼科杂 志 ,00 1 :4 ] 2 1 ,84 1
Et l g c la d ci c lt e t n n l ss o 0 c s s o h hamo lg a i o i a n l a r a me ta a y i f5 a e p t l o ni pe i ZH n 。 E Xi —o g。 I u AO Ho g一 Y u r n L — Xi
5 ae f p ta o l a. e l s etdpoi i g , l i xm nt n l oao vsgt n aigdan- 0csso h l pe o hm i g R dg s。il c mae c nc ea ia o , brt yi et a osi gn i o s a t p i a l i a r n ii m g s ( T MR )w r ef m d Reut A n 0csstecue e a yo tenresuc 4 css(4 ) p s i C , I e pr r e . s l mog ae - ass r p s fh ev ore 2ae 8 % ,a y s e o s 5 h w e l l
: 0 0年 第 l 21 8卷 第 5期
Jun l f l ia O hh l o g ,0 0, o, 1 , o 5 o ra o i cl p ta l y 2 1 V l ,8 N . Cn m o

I 研究 ・ 临床
5 眼 肌 麻 痹 病 因 与临 床 诊 治 分 析 0例
M eho s R t s e t e o1 e is su y wa S St ay e t e c nc t lgc h r ce s a d e e to e t n n t d e r p c v . s r t d sU e o a l z h l ia e oo i a c a a tr n f c t a me ti o i  ̄s e e n i l i l f r
o em sl suc ae 6 ) i m n i ae3c e 6% ) m c ai l ae a yc e4% ) C nls n fh uc r 3CSS( % , m u edss s a s( t eo e e s , ehnc c spl la ( a2 s s s . o cui o T ecue fpta p gaw i cm  ̄ a d T ecr u l c x iao n gn i ns o db eei h a ss ohhl l ee o p ct . h ae l i a ea n tnadi i gda oi cu ebnf ,o mo e i ' e f cn l m i i ma g s l t frh t l c i n i a de etra n . o t eoo a da o s f c t t t e i g l gs i n e me
赵红 地
【 摘要 】 目的
关治疗 。结果
叶 秀荣
李 秀欣
回顾性分析 了 5 ( 0只眼) 0例 5 眼肌 麻痹
探讨眼肌麻痹的病 因、 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
患者的临床资料 , 根据 病史 、 红玻片复视像检查 、 眼科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像学诊断 , 影 分析发病 原 因, 并对其进 行相 5 0例 中神经血管源性 眼肌麻痹 4 2例 (4 ) 肌源性麻痹 3例 ( 8% , 6%) 全身免疫性麻 痹 3例 ( % ) , 6 , 眼肌麻痹病 因复杂 , 细分析 临床特 征 , 仔 进行全面 细致的 眼科 检查 、 像学检查 有 影 机械性麻痹 2例 ( 4%) 。结论 助于病因诊断及有效 的治疗 。
20 00年 1月至 2 1 0 0年 6月诊 治 眼肌 麻 痹 5 0例 ( 0 5
否有 重症 肌无力 。 四 、 疗方法 治 1 治疗 控制 原发 病 。 .
只 眼 )本文 就其 病 因 、 , 临床 诊 治做一 回顾 性分 析 。
资料 与方 法

2 神经 营养 药 , 生素 B , 可保 。 . 维 。弥 3 改善微 循环 药物 , 纳多 、 . 金 凯时 、 川芎 嗪 、 碟 苦 子、 灯盏 细辛 , 选择 静脉 滴 注 。
4 激 素治疗 。 .
结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对象 20 0 0年 1 至 2 1 月 0 0年 6月 在 我科 以复 视 就 诊
和内科 会 诊 的眼肌麻 痹 5 (0只 眼 ) 者 。其 中 0例 5 患 男性 3 6例 , 女性 l , 龄 2 4例 年 5~8 。 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