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概况

合集下载

记录吐鲁番市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状况的资料

记录吐鲁番市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状况的资料

吐鲁番市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

在吐鲁番市的辖区内,有着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本文将对吐鲁番市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状况进行记录与分析,以期为各界了解吐鲁番市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状况提供客观的资料和参考。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吐鲁番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典型代表。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吐鲁番市是一个干旱、温暖的地区,年降水量非常有限。

吐鲁番市地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个环境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尽管吐鲁番市地处干旱、温暖的气候区,但仍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其传统村落内部丰富的植被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吐鲁番市的传统村落中,有着大量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栖息和繁衍,这些生物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反映了吐鲁番市传统村落的丰富生态环境。

三、传统村落的生态村建设在吐鲁番市传统村落内,村民们从古至今一直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在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下,吐鲁番市的传统村落开始重视生态村建设。

村民们在传统建筑和现代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始终注重对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生态文明之路吐鲁番市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维护,这离不开政府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

如今,在吐鲁番市的传统村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理念,倡导居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吐鲁番市的传统村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五、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尽管吐鲁番市的传统村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吐鲁番市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部,是我国干旱区的代表之一。

其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我国最炎热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吐鲁番市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年平均气温高,日较差大。

吐鲁番市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日最高气温达到50℃以上,日最低气温常常低于-10℃,日较差大达40℃以上。

这种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吐鲁番市全年平均降雨量仅为20mm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mm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仅为20%左右。

这种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蒸发和流失,造成当地土地的盐碱化、沙漠化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3. 热量充沛,日照时间长。

吐鲁番市全年平均日照时间达到3300小时以上,阳光充沛,热量充沛,给当地的经济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优势。

由于吐鲁番市气候干燥、炎热,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作物品种单一,生产水平低下。

受气候条件限制,吐鲁番市的农作物种植主要以葡萄、瓜果和中药材等为主,而粮食作物种植则非常有限。

这种单一的种植结构和低水平的生产经营,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还使得农民们的收入和谋生的空间受到极大的影响。

2.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丧失。

受干旱环境、少雨缺水的影响,吐鲁番市的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的损失。

土地退化、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难以为继,葡萄、瓜果这些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在逐年下降。

3. 生活水平低下。

由于当地的干旱环境和单一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大多数农民过着以收葡萄、挖瓜果为主的生活,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也让当地的经济发展面临到了很大的挑战,无法较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总之,吐鲁番市的气候条件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让这里的农民和当地的经济体系陷入了较长时间的困境。

我的家乡吐鲁番简介

我的家乡吐鲁番简介

返回
坎儿井
吐鲁番有着与著名的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并列为三大中国古代工程之一的骄傲--坎儿井。 坎儿井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 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吐鲁番地区素称“火 洲”、“风库”,气候极其干燥,很久以来就 出现大片的绿洲。这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 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似的坎 儿井群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 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 池)四部分组成。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 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 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进愈浅,间距也愈 短,约有10米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西汉时, 这里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唐代为西州所辖之 交河县。唐王圾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 “安西都护府”一度曾设在这里。后迁至龟兹 (今库车县)。六世纪的曲氏王朝在此设立了 交河郡。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 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 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 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的。交河故城曾出土不 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
吐鲁番有很多旅游景点,可谓 是西域的旅游圣地
•葡萄沟 •高昌古城 •交河故城 •火焰山 •坎儿井 •苏公塔
葡萄沟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沟长8公 里,宽0.5公里。沟中郁郁葱葱,遍布葡 萄园,盛产各种优质葡萄,主要有无核 白葡萄,这种葡萄晶莹如玉,味道特别 好,另外还有马奶子、玫瑰红等13个品 种,年产葡萄超过6千吨。
返回
火焰山
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 公里,宽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每当盛夏, 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 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火焰山是全国最热 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 许多沟谷绿荫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 “花果坞”,《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 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 下。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吐鲁番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

由于受到西伯利亚高压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影响,该地区气候干燥,温度波动大,降水稀少。

下面将详细介绍吐鲁番市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1. 干燥吐鲁番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仅为15毫米,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其中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几乎没有降水。

在这种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和植被水分供应十分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扰。

2. 温度波动大吐鲁番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为11℃,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9.6℃,冬季最低气温可以达到-22.2℃。

温度的极端波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农作物。

3. 日照充足吐鲁番市维持着年均3000小时的日照时数,是中国光照最长的地区之一。

充足的日照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对农业生态的影响1. 水资源短缺天山山脉的阻挡使吐鲁番市无法获得来自湿润地区的水资源补给,且地下水深度较大。

加之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导致吐鲁番市缺乏足够的水资源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为了应对水资源的短缺,吐鲁番市采取了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

2. 土壤贫瘠吐鲁番市的土壤主要以黄土为主,腐殖质含量较低,肥力较差。

土壤的贫瘠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需要通过施肥和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质量,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3. 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控由于气候干燥,吐鲁番市的农作物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尤其是蚜虫和飞虱等害虫的危害最为严重。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吐鲁番市加强了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力度,提倡科学种植、轮作和防虫网的使用,减少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4. 多样化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为了适应干旱气候的特点,吐鲁番市积极推动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建设。

既种植了适应干燥气候的农作物,例如葡萄、红枣和苜蓿等,又开展了畜牧业和渔业,通过多种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吐鲁番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概况导游词吐鲁番概况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吐鲁番,在我这篇导游词中,我将为您介绍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

吐鲁番地理位置吐鲁番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新疆的一个地级市。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盆地之一。

吐鲁番历史吐鲁番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西汉时期,吐鲁番就是西域的重要城市之一。

公元1世纪,吐鲁番成为汉朝西域都护府的首府。

在唐代,吐鲁番成为了安西四镇之一,是西域的重要军事要塞和商业城市。

除此之外,吐鲁番还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文化氛围浓厚。

吐鲁番景点吐鲁番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很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

1. 火焰山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西北50公里处,地貌奇特,是由黄褐色的黏土和沙砾组成的。

这座山因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接照射,地面上的气温高达60℃以上,故而得名火焰山。

此外,火焰山还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牧民的活耕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2. 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和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品、历史文物和民族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中包括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文物、衣饰、金银器等。

3. 葡萄沟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旅游胜景区,因盛产葡萄而得名。

这里四季温暖,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是个非常适合休闲和度假的好地方。

葡萄沟内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山峦、河流、森林和植被。

吐鲁番特产除了美丽的景点,吐鲁番还有很多美食和特产。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吐鲁番的葡萄和葡萄干。

葡萄的品种多样且独特,品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吐鲁番还出产葡萄汁、葡萄酒、葡萄酱和葡萄蜜等众多食品。

总结吐鲁番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的旅游景点和特产多种多样,值得大家前来探索。

希望大家在吐鲁番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4. 千佛洞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西南部的莫高窟镇,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石窟群。

吐鲁番的导游词

吐鲁番的导游词

吐鲁番的导游词吐鲁番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中转站之一。

这里的风景秀丽,气候温暖干燥,是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下面是一份关于吐鲁番的导游词,带您一起了解这个美丽的城市。

一、介绍吐鲁番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心,北纬89°13'-95°05',东经87°31'-91°15',是塔里木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吐鲁番地处天山北麓,素有“火炉城”之称,夏季气温高达40℃以上。

吐鲁番历史悠久,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古代文明中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二、介绍吐鲁番的景点1. 吐鲁番古城吐鲁番古城位于吐鲁番市南门外的一个小山丘上,是一处集考古、文物保护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吐鲁番古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古代城市。

吐鲁番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文物,是中国西部保存最完整的城市遗址之一。

2. 火焰山火焰山是吐鲁番最有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吐鲁番市区北面约50公里处。

火焰山是一座火山岩石堆积而成的山峰,因其夏季被阳光照射出红色而得名。

火焰山景区内还有大量古老的石窟和佛教文化遗址,非常值得一去。

3. 葡萄沟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北面的一个山谷当中,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自然景区。

沟中的果园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葡萄,其中最有名的是紫皮黑子葡萄,口感鲜美,深受游客的喜爱。

4. 姑娘墓姑娘墓位于吐鲁番市市区北部,距离市中心只有4公里左右。

姑娘墓是汉代一个被誉为古代“最美公主”的女子的墓地,以其精美的壁画和绚丽的色彩而著称。

三、介绍吐鲁番的特产1. 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种植历史至少有千年以上,品种繁多,其中以紫皮黑子葡萄最为有名。

吐鲁番葡萄香甜可口,有着浓郁的果香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

2. 吐鲁番葡萄干吐鲁番葡萄干是吐鲁番的传统特产之一,制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中国四大干果之一。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吐鲁番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以葡萄、葡萄干、葡萄酒而著名的水果之乡,也被称为新疆的“火焰之城”。

吐鲁番市地处新疆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气候炎热干燥,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毫米,是世界上典型的干旱地区之一。

这种特殊的气候对农业生态影响深远。

一、吐鲁番市气候特点1. 高温干燥:吐鲁番市夏季炎热干燥,气温常年在30摄氏度以上,极端的时候甚至高达40摄氏度以上,而冬季则寒冷干燥,气温常年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

这样的高温干燥气候对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种植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 降水稀少:吐鲁番市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分降水都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基本没有降水。

这种稀少的降水量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 曝晒蒸发:由于高温干燥的气候,吐鲁番市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很快,土壤的曝晒程度很高。

这使得土壤的肥力逐渐流失,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 农作物的种植受限:由于高温干燥的气候,吐鲁番市的土壤肥力较低,所以农作物的种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只有适应干旱气候的农作物才能在这里生长,比如葡萄、葡萄干、葡萄酒等。

其他一些常见的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等,都很难在这里生长。

2. 水资源短缺:由于稀少的降水量和土壤的高速蒸发,吐鲁番市的灌溉水资源非常有限。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进行农业生产成为了一大难题。

3. 生态环境恶化: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对土壤和植被的生长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土壤肥力流失、植被枯萎,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些植被稀少的地区甚至会发生沙漠化现象。

这对于吐鲁番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4. 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吐鲁番市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得不发生转变。

传统的种植业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吐鲁番市的农业生产也在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比如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大棚种植技术等,来适应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

吐鲁番市概况

吐鲁番市概况

吐鲁番市概况吐鲁番市概况作者:发布时间:2008-01-31 16:53:37 来源:吐鲁番市政府网[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行政区划[拼音]Tu Lu Fan Shi[面积]1.5738万平方公里[人口]26.07万人(2005年)[邮编]838000[区号]0995[区划]辖七乡两镇两场两个街道办事处,60个农牧区行政村,18个城镇社区。

葡萄乡;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2.53万人,分葡萄沟、沙河子、洋沙三个片区,邮编;838000。

亚尔乡;胜金乡;二堡乡;三堡乡;艾丁湖乡恰特卡勒乡;大河沿镇;七泉湖镇;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老城办事处;高昌路办事处;总面积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831人,分为五个社区。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吐鲁番市是吐鲁番地区所在市,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地处天山中东部主峰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

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262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地理坐标;东经88 °51′—89°54′,北纬42°20′—43 °35′。

土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

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

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3公里。

地势地貌吐鲁番市山地面积占23%,平原面积占77%,戈壁面积占60%。

吐鲁番的自然环境十分特殊,是全国地势最低、气候最热的地方。

根据地质考察,这里原是一个内海,后经造山运动才变为陆地。

整个盆地大体是北高南低。

北部博格达峰拔海约5000米,山顶终年积雪,是盆地的主要水源。

火焰山横亘中央,把全市分成山北、山南两部分。

艾丁湖位于南部,低于海平面154米,是全国陆地最低的地方。

城市海拔为34米。

土壤以砂壤和黄色粘土为主,属微碱性,有机质少。

气候特征吐鲁番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鲁番市概况
作者:发布时间:2008-01-31 16:53:37 来源:吐鲁番市政府网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行政区划
[拼音]Tu Lu Fan Shi
[面积]1.5738万平方公里
[人口]26.07万人(2005年)
[邮编]838000
[区号]0995
[区划]辖七乡两镇两场两个街道办事处,60个农牧区行政村,18个城镇社区。

葡萄乡;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2.53万人,分葡萄沟、沙河子、洋沙三个片区,邮编;838000。

亚尔乡;胜金乡;二堡乡;三堡乡;艾丁湖乡恰特卡勒乡;大河沿镇;七泉湖镇;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老城办事处;高昌路办事处;总面积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831人,分为五个社区。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吐鲁番市是吐鲁番地区所在市,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地处天山中东部主峰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

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262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地理坐标;东经88 °51′—89°54′,北纬42°20′—43 °35′。

土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

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

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3公里。

地势地貌
吐鲁番市山地面积占23%,平原面积占77%,戈壁面积占60%。

吐鲁番的自然环境十分特殊,是全国地势最低、气候最热的地方。

根据地质考察,这里原是一个内海,后经造山运动才变为陆地。

整个盆地大体是北高南低。

北部博格达峰拔海约5000米,山顶终年积雪,是盆地的主要水源。

火焰山横亘中央,把全市分成山北、山南两部分。

艾丁湖位于南部,低于海平面154米,是全国陆地最低的地方。

城市海拔为34米。

土壤以砂壤和黄色粘土为主,属微碱性,有机质少。

气候特征
吐鲁番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

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

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

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

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

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吐鲁番市土地总面积135.89万公顷。

农用地27.2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07%。

其中;耕地1.7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园地1.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7%;林地0.9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8%;牧草地22.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68%;其他农用地0.9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8%。

矿产资源
吐鲁番市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39种。

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和铀矿4种;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金、银、硒、镓矿9种;非金属矿产有盐、芒硝、钾硝石、钠硝石、镁盐、钾盐、石膏、硫铁矿、硼、磷、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砂岩(玻璃用石英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珍珠岩、方解石矿、石墨、石棉、玻璃用石英岩、高岭土、陶瓷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地下水、矿泉水26种。

发现矿产地(石油、天然气、铀除外)148个,其中大型矿床7个,中型10个,小型37处。

优势矿产有石油、煤、铀、铜、石盐、芒硝、钾硝石、饰面大理岩等。

全市范围共划为7个Ⅲ级成矿区带和十一个级Ⅳ级成矿亚带,矿产资源成矿前景广阔,是自治区煤、铜、金、铁等重要矿产的富集地区之一。

我市煤炭基础储量为74402千吨,铜矿基础储量为13862千吨,盐矿基础储量为339077千吨,水泥用灰岩基础储量为17523千吨。

气候资源
吐鲁番稀薄的云量,强烈的太阳幅射,极高的气温,形成了丰富的热量资源。

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和园艺业的条件,是其他任何地区都难以比拟的。

盆地的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阳光热幅射量每平方厘米达139.5卡。

由于北部天山的屏障作用,吐鲁番的无霜期平均每年达到268.6天,最长的年份达到324天,是我国长城以北无霜期最长的地方。

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

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

水资源
由于吐鲁番的特殊地形条件,从西部、北部来的温湿气流,在进入盆地前,首先遇到西北部高大的山体的阻挡,难以进入本区,仅有极少温湿气流通过高空纬向-环流带至盆地西、北部山区,形成降水,因此吐鲁番水资源形成区主要在天山各河流出山口以上中高山区地段,山口以下平原区降水极少,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意义不大,是水资源的散发区。

吐鲁番市的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组成,全市水资源量为3.8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50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全疆人均占有水资
鲁番市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 地处吐鲁番盆地中间, 东临鄯善县, 西接托克逊县, 南抵
库鲁克山, 北至天山分水岭, 与乌鲁木齐市、奇台、吉木萨尔等市县毗连。

吐鲁番市的地理座标为:北纬41°20′~43°35′,东经88°51′~89°54′。

全市总面积为 1.5 万平方公里, 人口24 万。

吐鲁番市是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和市政府所在地, 是吐鲁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是闪耀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灿夺目的宝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