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宗教与仪式 PPT

合集下载

小学各年级, 了解并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主题班会ppt

小学各年级, 了解并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主题班会ppt
基督教新教等。
中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政府尊重公民的宗教 信仰自由,保障公民的宗 教活动权利。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中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 进行管理,确保宗教活动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中国政府鼓励不同宗教信 仰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 合作,促进宗教关系的和 谐。
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世界上存在多种宗教信仰,每种 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 、仪式和价值观。
世界主要宗教简介
01
02
03
04
基督教
起源于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 宗教之一,信仰上帝和耶稣基
督。
伊斯兰教
起源于阿拉伯,信仰真主,主 张和平、仁慈和公正。
佛教
起源于印度,主张通过修行达 到解脱,强调慈悲和智慧。
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如文化节、宗教知识竞赛 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通过参与活动,学 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促进文化交流 与融合。
04
CHAPTER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
与家人沟通
尊重家人的信仰
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与家人交流时,尊重他们的宗教信 仰,避免对他们的信仰发表负面评论 或质疑。
小学各年级, 了解并尊重不同 的宗教信仰,主题班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宗教信仰的概述 • 中国的宗教信仰 • 了解并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 • 总结与反思
01
CHAPTER
宗教信仰的概述
宗教信仰的定义
宗教信仰
指个人或团体对某种超自然力量 或实体的信仰和崇拜,通常表现 为特定的仪式、信仰体系和行为 规范。

认识宗教教案ppt

认识宗教教案ppt
排斥。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道教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以道家思想为 基础,融合了民间信仰和方术。道教主张 通过修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从而获得 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等超自然能力。道教 的实践包括炼丹、符箓、斋醮等仪式,对 中国古代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 深远影响。
其他宗教
总结词
除了上述主要宗教外,世界各地还存在着众多其他宗教信仰。
详细描述
这些宗教信仰包括琐罗亚斯德教的拜火教、巴哈伊教的巴哈伊教等。这些宗教 虽然信徒数量较少,但在各自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03
宗教在社会与文化中支持
宗教信仰为个人提供精神支持和 安慰,帮助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困难。
道德指引
宗教信仰通常包含一套道德准则, 为个人提供行为和决策的指引。
认识宗教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宗教的定义与特性 • 世界主要宗教概览 • 宗教在社会与文化中的角色 • 宗教的现代挑战与未来展望 • 如何正确看待宗教
01
宗教的定义与特性
宗教的定义
01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 类在面对未知和探索生命意义的 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寄托 和信仰体系。
社区归属感
宗教组织为信徒提供一个社区归属 感,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助。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社会秩序与稳定
宗教信仰有助于维护社会 秩序和稳定,通过提供道 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约束 个人行为。
社会分层与冲突
不同宗教信仰可能导致社 会分层和冲突,需要寻求 宗教间的和谐共处。
文化传承与创新
宗教信仰在传承和创新文 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影 响艺术、文学、音乐等领 域的发展。

宗教文化导论PPT教材课件

宗教文化导论PPT教材课件

——恩格斯
(二)相互关系
(三)原始宗教的基本特点

自发性 氏族性 地域性 功利性



宗教观念非常朴素,崇拜 对象非常直观。 神灵崇拜具有个别性和多 样性。 信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现 实的生活。
(四)古代国家宗教的特点
1.宗教是为维护王权服务的。 2.出现了专门从事宗教事务的神职人员。 3.国家宗教具有民族宗教的特征。
什么是宗教的本质特征?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 民族宗教与世界宗教的区别主要表现 在那里? 结合自己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宗教的作 用?
参考书目

恩格斯:《启示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1卷。 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历史》,《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22卷。 恩格斯:《反杜林论》有关章节,《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20卷。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黄心川:《世界三大宗教》,三联书店,1979 年。

3把宗教的社会功能视为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统一的信仰体系和行为体系, 这些信仰和行为与神圣的事物,即被划分出 来归入禁忌的东西有关,它把所有的信奉者 团结到一个称为教会的单一的道德共同体中” ——杜克海姆

4从宗教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界定宗教 宗教是文化的实质,文化是宗教的表现形式。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
佛教
六、怎样认识宗教
第一,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将 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 第二,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 重大影响。 第三,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 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 因素。

思考题
什么是宗教的本质特征?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 民族宗教与世界宗教的区别主要表现 在那里? 结合自己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宗教的作 用?

宗教礼仪培训课件

宗教礼仪培训课件

二、佛教礼仪
1、基础知识 教主:悉达多· 乔达摩(释迦牟尼),大约生 于公元前565年,20岁离家成道,此后被尊 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 释 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 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三大语系:即汉语系、藏 语系和巴利语系。汉藏二系属大乘佛教,巴 利语系属小乘佛教,亦称“上座部佛教”,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藏传佛教(藏语系)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 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
德国原属法兰克王国,于公元919年创立了德意志国家和王权。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6545万平方公里,人口7950万, 其中德意志人占95%左右,另有少量丹麦人,索布族人和400 多万外国移民。德语为国语。 白鹳早已成了德国人心目中的 国鸟.
服饰礼仪 德国人不喜欢服装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穿西装一定要系 领带。在赴宴或到剧院看文艺演出时,男士经常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 长裙,并略施粉黛。在东部地区,已婚者都带上金质戒指。 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社交场合也举止庄重,讲究风度。德国妇 女的特点是素,这不光是体现在穿着打扮上,也体现在言谈举止上。与 德国人相处时,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把 这些动作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
3、伊斯兰教的习俗——饮食禁忌 伊斯兰教对饮食有严格的规定。不食猪和不反刍的猫、狗、马、驴、骡、 鸟类、没有鳞的水生动物等。不食自死的动物、非穆斯林宰杀的动物、 动物的血。穆斯林杀牲,要念经祈祷,采用断喉见血的方式,不用绳勒 棒打、破腹等屠宰法。不食生葱、生蒜等异味的东西。伊斯兰教禁止饮 酒。 伊斯兰教的习俗——国旗 伊斯兰教有特殊的标记和色彩,这也表现在伊斯兰国家的国旗上。新月 和五角星是伊斯兰教的标记,绿色是穆斯林所喜爱的颜色。此外,阿拉 伯国家的国旗有的也反映伊斯兰教的历史。红、白、黑、绿等四种颜色 称为泛阿拉伯颜,是分别代表穆罕默德后代的倭马亚、阿巴斯、法蒂玛、 哈希姆等四个朝代

宗教教学课件

宗教教学课件

同样是过节,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和信仰基督 教的西方社会就截然不同,可见宗教信仰对于民 俗也是有着深刻的影响 ,民俗在其形成、发展、 演变过程中,不容否认的是宗教意识、宗教情绪、 宗教行为对于民俗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它体 现在民俗事象的各个层面,即社会民俗、物质民 俗和精神民俗。
宗教信仰民俗
宗教是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现象。
中国政府对宗教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公民 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所 有正常的宗教活动,均受国家法律保护。要求信 教群众爱国守法,尽公民义务。坚持政治上团结 合作,信仰上彼此尊重,努力促进国际间宗教信 徒的友好往来。
中外民俗概论
宗教信仰民俗
1宗教概述 1.2宗教行为 1.2宗教行为 1.2.1巫术 1.2.1巫术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各民 族宗教发展历程中的准宗教行为。它被研 究者们分为“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
宗教礼仪与节日
犹太教节日和习俗 3.4.1犹太教的节日
安息日。犹太教把每周六定为安息日, 从每个星期五日落至次日日落截至。 逾越节。为犹太历1月14日 赎罪日。赎罪日为犹太教历的7月9日 晚至10晚,是犹太教节日中最神圣、 最重要的节日 。
宗教礼仪与节日
3.5印度教的仪礼节 印度教的仪礼节 日和习俗
中外民俗概论
宗教信仰民俗
2.3伊斯兰教 2.3伊斯兰教 2.3.1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 2.3.1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
最年轻、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宗教,主要流行于亚洲和 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各地。 近几十年来,在西欧和北美一带也有传播,在阿拉伯地 区有些国家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春节期间网上流传一个笑话:
市面上有很多的清真风味的拉面馆,如何 判断这些面馆是否是货真价实的清真馆 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春节期间是否 回家过年。因为真正的穆斯林是不过春 节的。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那 么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呢?这一 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

宗教ppt

宗教ppt
中世纪宗教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经历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斗 争,同时十字军东征也扩大了宗教的影响范围 。
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价值观
01
宗教信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例如对生死、道德、正义等方
面的看法。
文化传承
02
宗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许多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都
与宗教有关。
社会秩序
03
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某些
宗教教育的改革
宗教教育是宗教发展的基础。现代化的宗教教育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宗教信仰,强调宗教 教育应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更好地传播宗教教义。
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社会价值观的反映
宗教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宗教信仰的 比重有所下降,但宗教仍然对社会价值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精神寄托的港湾
一些传统的宗教信仰将逐渐衰落,但新的宗教和 信仰将不断出现,形成多元化的宗教格局。
科技的发展也将对宗教产生影响,例如数字化和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宗教信仰提供新的传播 方式和手段,同时也将对传统的宗教观念和仪式 产生影响。
THANKS
宗教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宗教的起源 • 宗教的种类 • 宗教的意义 • 宗教的现代发展 • 结论
01
宗教的起源
宗教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1 2 3
早期宗教
最早的宗教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例如图腾崇 拜和自然崇拜。
古代宗教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都有自己的宗 教体系,这些宗教的神话故事和信仰影响了后 来的宗教。
宗教中信仰可以作为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依据。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宗教礼仪-PPT

宗教礼仪-PPT

宗教礼仪-功能
• 第一,通过礼仪,加强信仰者与他所信仰的神之间的联系, 巩固和强化信仰。
• 第二,宗教礼仪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获得信 心、希望和安全感。
• 第三,宗教礼仪能够维持集团的社会确证性,加强个人和 他所从属的社会之间的联系。
• 第四,宗教礼仪能不断创造和再创造宗教信仰本身,维持 信仰形态的永续性。
• 3.浴佛节和孟兰盆节
• 汉传佛教最大的节日,在一年之中有两个,一是四 月初八的“浴佛节”,一是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 此外,还有诸佛菩萨的圣诞及纪念日。遇到以上节 日,僧人将在有关殿堂做法事、念佛号或举行其他 纪念仪式。
佛教的禁忌
• 1.僧尼戒规 • 佛教规定其弟子在日常生活和行为方面都要遵守。
宗教礼仪定义
概念:指宗教信仰为对其崇拜对象表示崇拜与
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与宗教 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
宗教的认识
•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 脑中的一种反映。
• 宗教的影响: 1.宗教信仰者众多。在当今世界上,大约一共生活着50多亿人口,而各 种宗教的信仰者在其中就占了1/2以上。在我国的总人口里,各种宗教 的信仰者也占了1/10左右。 2.宗教影响到习俗。在日常生活里,宗教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相互影响。 有学者认为:习俗本身就是退休的宗教,而宗教则又是固定化的习俗。 在一定宗教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度里,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显著。 3.宗教作用到生活。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多有渗透,甚至直 接作用到整个社会生活。例如,有的国家,有的民族,全国或全民信仰 某种宗教,甚至将其确定为本国国教,或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佛教的主要节日
• 1.佛诞节
在南传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等,根据上座部的传说,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生日,同 时也是佛成道日。佛成道以后,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始说 法,经过四十九天,即六月初四日为佛初转法轮日。这天, 佛教徒应到寺院旋绕佛塔。佛诞生后七天,佛的生母摩耶 夫人便逝世而生在兜率天。传说佛成道后,曾经有一年到 兜率天安居,为生母说法三个月,然后由天上从三道宝阶 下来人间,这便是九月二十二日。这天称为“天降节”,各 寺也要举行纪念仪式。

2023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ppt标准教案ppt

2023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ppt标准教案ppt
在现代社会中,受科技、教育等因素 的影响,部分人群对宗教信仰的热情 逐渐降低,出现信仰淡化或世俗化的 现象。
当代社会文化传统的现状与挑战
文化传统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和技艺面临失传的风 险,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传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冲突
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各具特色,相互之间的交 流与融合也带来了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的挑战。
旅游推广
将文化传统与旅游业相结合,开 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吸 引游客前来游览体验。
01
教育传承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 教育等途径,将优秀文化传统传 授给年轻一代。
02
03
文化活动
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文 艺演出、展览、讲座等,让公众 亲身感受文化传统的魅力。
04
促进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和谐发展的建议
世界主要宗教信仰介绍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道教
犹太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 宗教之一,信仰耶稣基 督为救主,强调爱与宽 恕,对西方文明产生了 深远影响。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 的原始宗教,信仰真主 安拉为唯一的神,强调 顺从与虔诚,对阿拉伯 世界和伊斯兰文化圈产 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信 仰释迦牟尼佛为教主, 强调修行与解脱,对东 亚和东南亚地区产生了 广泛影响。
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法律保障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 宗教事务条例》等,保障公民的宗 教信仰自由权利。
政策保障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加强对宗教 场所的保护、支持宗教界开展公益 慈善事业等,促进宗教信仰自由权 利的落实。
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途径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对超自然存在物的信 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往往需要应用行的成果和
某种心理经验来支撑。
人们超自然存在物信仰的心理基 础:他们有着人们所熟悉的属性, 而神话则是使宗教信仰和实践合 理化的解释性传说,他在维持超
自然信仰中起着重要作用。
S3 仪 式
信仰是一种观念,仪式却是一种 实践。
宗教仪式是人们与神灵交往的手 段。
完全不可触知的对象(太阳)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中认为:宗教发源于群 体生活,如果信仰之物 不足以解释宗教,那么 只有从信仰行为和信仰 态度中去寻找答案。
神圣领域与凡俗领域的 划分,区别只是人们赋 予的不同意义。
宗教情感由对社会的崇 拜与畏惧而生,故宗教 产生于社会生活。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死亡仪式,不仅是让死者完成一种从生到死的转变,而且对于群 体来说也重新确定了群体与死者之间的关系,即死者将作为祖先 而存在,而不是社会的一员而存在。
强化礼仪
指的是群体性生活危机时期举办的仪 式。群体性的生活危机包括严重缺雨
对庄家的威胁、战争的出现等。
强化礼仪的功能是在这些情况出现时, 用于减轻群体的威胁,把人们团结起 来,用集体行动和集体力量的乐观态 度来替代恐惧和混乱,把受到扰乱的
有灵论”。
祖灵信仰是祖先死后,其灵魂继续 存在并活动着。
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称为“泛生信仰”。是马雷特在对泛灵信仰批评时提出 来的,对非人格化的、脱离肉体的并且可以注入人体、 动物或物体之中的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泛生论与泛灵论的区别: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轮是宗教信仰的观 念基础,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
揭示这些社会功能与意义是进行 仪式研究的人类学者们的重要任
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为一种实践,涂尔干和布朗认为:仪式的社 会功能在于加强社会的凝集力,把社会的价值 和情景灌输给个人。
格拉克曼认为:仪式的作用是两面的,一方面 夸大了社会规则的自相矛盾而强调冲突,另一 方面又强调统一。认为,社会冲突和平衡是一 种辩证关系,在仪式范畴里体现最为戏剧性。 P209.
史密斯、弗洛伊德、涂尔干等人则主张图腾崇拜 是宗教的起源。
SI 宗教与社会生活
这所说的社会生活是世俗性的、狭义的,因 此,宗教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就是圣神领域与 世俗领域的关系。
人类学研究宗教和仪式的基本前提在于,他 们是文化的和仪式形态的体系,与社会政治、 经济、亲属制度存在着整体行的联系。
马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于发展》 可以触知的对象(石头) 半触知的对象(河流)
文化系统与社会组织之间
关系的总体看法是认为二
者是相互独立的,平行的 系统。P205.
S2 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
分为两种形式:对 超自然存在物的信

对超自然力量的信 仰
对超自然存在物的信仰
主要表现为神灵信仰,神是伟 大的存在物,居住于天上等。
如《楚辞》的七种神P206.
灵包括祖灵与一般的幽灵。认为各 种自然界的事物都有灵魂。“万物
科学技术发展虽然使人类把握了以往不能 把握的领域,但也越来越多地制造了更多 的未知领域,,这些领域的无限依然可以 产生神秘的感觉与思想。
祝你一路顺风
生意兴隆
拜佛,烧纸、求平安等等
与其信其无,不如信其有
关于宗教与社会的功能性性关系
由于宗教起源于人想干涉但又难 于干涉的东西,这是宗教的本性。
有关各方的关系平衡起来。
个人在仪式中首先被隔离作为整体的社会,然后隔 离一个阶段,最后以新的身份重新结合到群体中去。
诞生仪式、青春期仪式、死亡仪式。
诞生仪式:将诞生的孩子带入群体之中,得到这个群体的承认, 并赋予其社会身份,使其成为社会的成员。
青春期仪式,是人生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是将其内部成员重新组 合的重要变动过程,也就是社会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因此青春 期仪式受到个人与群体的双重重视,也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八章 宗教与仪式
宗教与社会生活
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 仪式
宗教与仪式
人类学意义上的宗教与我们观念中的宗教 是不同,前者涉及的人生领域宽广而复杂。 后者是包括了社会学的哲学、科学、伦理、 艺术、娱乐、以及其他文化领域的宗教。
人类学意义上宗教:人类对超自然存在的 信仰和仪式行为。
宗教人类学的研究最初关注宗教的起源问题,这 一思潮与泰勒和弗雷泽的论著为代表。
仪式的程序是从结构出发,进入反结构状态, 再回到结构。
仪式的分类
仪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生命礼仪(通过礼仪)适用于个体 强化礼仪,适用于群体。
生命礼仪
生命礼仪是与个人的生活周期阶段相对应 的过度仪式。
杰内普认为:生命礼仪起着引导个人通过他们生命 中的决定性转折点的作用。
他把仪式分为:隔离期、过渡期、结合期。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宗教起源于人们企图 把握但又不能把握的 东西,只不过这种不 能把握的东西在涂尔 干哪里是超越个人的,
神圣的社会。
从发生学上,宗教起源于 人类企图把握未知的、超 越人的能力范围的事物, 宗教的属性在于把握无限。 正式在这里,既隐藏宗教 与社会共存的逻辑,又导 出了宗教与社会功能性关
一是支撑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结 构的稳定提供论证。
二是扰乱社会稳定,为社会结构 的变迁提供论证。
稳定社会
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于 对群体起着协调、整 合、与心理支持的作 用,宗教信仰支持和 调整着社会关系。
宗教扰乱社会的稳定
主要是格尔兹在《文化的 解释》中的看法。前提世 俗是社会处于急剧变迁过
程中。
认为:对包括宗教在内的
系的两个侧面。
关于宗教与社会共存的问题
只要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存在着不可把握的东西,而人类的符号 本性又总是企图去把握他,那么宗教就必定存在,因为宗教是人 们试图赖以控制世界他们所不能控制的领域的信仰和行为方式。
在当代日益高涨的世俗化潮流中,宗教几乎是文化的普遍属性。
科学不但美誉消灭宗教,相反他也许为真正的宗教兴旺做出了贡 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