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题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2.《围城》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
()
3.沈从文的《边城》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
4.张爱玲的《色,戒》是一部以_______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
5.《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是_______。
()
6.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题的散文。
()
7.《白鹿原》中,白嘉轩和_______是主要的家族代表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鲁迅的成名作?()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呐喊》
D.《彷徨》
2.下列哪位作家是《围城》的作者?()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钱钟书
3.《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沈从文
B.丁玲
C.张爱玲
D.萧红
4.下列哪个作品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
A.《金锁记》
B.《红玫瑰与白玫瑰》
C.《色,戒》
D.《半生缘》
5.《平凡的世界》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2.《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幽默大师。()
3.沈从文的《边城》是以四川为背景创作的。()
4.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一部描写城市生活的长篇小说。()
5.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农村家庭奋斗史的长篇小说。()
XXX20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3答案

XXX20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3答案(单选)1: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什么?A:A《红烛》B:B《死水》C:C《女神》D:D《野草》正确答案:A(单选)2:XXX《压迫》剧本是为了纪念谁而作的?A:AXXXB:BXXXC:CXXXD:DXXX正确答案:D(单选)3:下列属于林语堂“语丝”时期特点的是哪项?A:A幽默B:B谑而不虐C:C慷慨激昂D:D这一时期文章大都守在《大荒集》中正确答案:C(单选)4:下列人物中始终坚信“读书救国论”的是谁?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B(单选)5:《雷雨》的作者是谁?A:AXXXB:BXXXC:C田汉D:DXXX精确答案:B(单选)6:哪部话剧被当作《等待戈多》的中国翻版?A:《车站》B:《绝对信号》C:《野人》D:《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精确答案:A(单选)7:关于小说《骆驼祥子》的主旨,以下说法精确的是哪项?A:A通过描写车夫外表上的统统探究生活与生命的本源B:XXX作为左翼文学家,通过这篇小说反应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实C:C对XXX为代表的劳动者充满了同情和赞美D:D表现了农民在城市中奋斗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正确答案:A(单选)8:小说《铸剑》的主题是什么?A:A爱情B:B复仇C:C友谊D:D战争正确答案:B(单选)9:《鸟人》的作者是谁?A:XXXB:过士行C:XXXD:XXX正确答案:B(单选)10:《风雨天一阁》中XXX是以怎样的心情进入天一阁的?A:轻松B:镇静C:悠闲D:敬畏精确答案:D(多选)11:周作人的杂文集是哪些?A:A《谈龙集》B:B《谈虎集》C:C《自己的场地》D:D《泽泻集》精确答案:AB(多选)12:以下小说中,哪些是XXX90年月写作观念转化之后的作品?A:《现实一种》B:《许三观卖血记》C:《活着》D:《四月三日事件》正确答案:BC(多选)13:下列哪些是XXX的剧本?A:A《名优之死》B:B《苏州夜话》C:C《湖上的悲剧》D:D《南归》正确答案:ABCD(多选)14:以下关于《温故1942》说法精确的是哪些?A: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山东的饥荒B:小说接纳了平实默默的语调C:小说陈列了许多调查报告式的阐发D:小说中有许多直接的质问和控诉精确答案:CD(多选)15:《古潭的声音》中出现的人物是谁?A:A学生B:B美瑛C:C诗人D:D母亲精确答案:BCD(判断)16:《边城》是现代小说史上“诗化小说”家族的成员正确答案:对(判断)17:XXX的《长恨歌》写的不是XXX这个人,而是上海这座城市。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考题及问题详解整理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考题及问题详解整理版一、选考题1. 《呐喊》题目:分析鲁迅在《呐喊》中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揭示社会问题。
2. 《边城》题目:试论沈从文在《边城》中如何运用湘西风情表现人物性格。
3. 《家》题目:从家族伦理角度分析巴金在《家》中的创作意图。
4. 《围城》题目:探讨钱钟书在《围城》中如何描绘都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
5. 《平凡的世界》题目:论述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如何展现中国农村的生活变迁。
二、问题详解1. 《呐喊》(1)鲁迅在《呐喊》中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揭示社会问题?答:《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通过多个短篇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鲁迅在作品中通过人物塑造揭示了以下社会问题:①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精神的压制;②在《阿Q正传》中,通过阿Q这个典型的小人物形象,揭示了国民精神的弱点;③在《孔乙己》中,通过孔乙己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压迫;④在《药》中,通过许仙和白素贞的故事,揭示了封建迷信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 《边城》(2)沈从文在《边城》中如何运用湘西风情表现人物性格?答:沈从文在《边城》中以湘西风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展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
以下为几个例子:①翠翠:她纯真、善良、坚韧,代表了湘西女子美好的品质;②翠翠的父亲:他是一个充满爱心、忠诚善良的人,代表了湘西男性的责任感;③船夫:他勤劳、朴实、乐于助人,体现了湘西人民的善良和友好。
3. 《家》(3)从家族伦理角度分析巴金在《家》中的创作意图。
答:巴金在《家》中以家族伦理为主线,通过描述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以下创作意图:①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对个体命运的束缚;②表现家族成员在封建制度下的悲剧命运;③呼唤人性的觉醒,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4. 《围城》(4)探讨钱钟书在《围城》中如何描绘都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
答:钱钟书在《围城》中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绘了都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①主人公方鸿渐在爱情、婚姻、事业等方面都遇到了挫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②作品通过描绘都市生活场景,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困境;③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加剧了知识分子的困境。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曹雪芹D. 杨红樱答案:B. 鲁迅解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2.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论语》答案:B. 《呐喊》解析:《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短篇小说形式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3.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高尔基D. 莫言答案:D. 莫言解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4.以下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追风筝的人》C. 《活着》D. 《红高粱家族》答案:D. 《红高粱家族》解析:《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鲁迅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主张文学要与时代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
他主张文学要具有批判精神,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揭示。
鲁迅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判,唤醒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2.请简要介绍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是关注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莫言的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中国农村和民间文化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主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鉴赏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鉴赏阅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鉴赏阅读测试题及解析题目1:鉴赏下面这段文字,作者是哪位现当代文学名家?"然后他翻开信封,那一枚印有中国邮政特种邮票的明信片滑了出来,那盖在绿背景上的两位使用图案出人意料的印刷深淡不一的英文字体,在他眼前立刻显得空洞、晦暗起来。
"请简述作者和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解析1:这一段文字的描述特征是作者通过人物所看到的明信片上的图案和文字,透露出一种空洞、晦暗的情绪氛围。
经过分析,这段文字作者应为当代文学名家余华,作品为《活着》。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人性思考而广受赞誉。
他的代表作《活着》讲述了中国农村普通人福贵的一生。
这段文字中的描写手法和主题与《活着》的风格相符,尤其是通过描写晦暗、空洞的文字和印刷体,展现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困惑。
题目2: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回答作者是哪位文学名家?这段文字的描写手法是什么?"夜还很深,整个村子都陷入一片宁静。
圆弧形的天空,星月辉映;乡村的独特气味,沁入人心;微风拂过,带来的是花草的芬芳。
"请回答以上问题并简要解释。
解析2:这段文字中的描写手法是以感官为切入点,通过描述夜晚村子的环境和气味等感受,展示了一种恬静、美丽的景象。
经过分析,这段文字的作者应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莫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注重对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和反思。
这段文字中的描写手法与莫言的作品风格相符,尤其是以感官切入,用细腻的描写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题目3: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回答作者是哪位文学名家?这段文字的主题是什么?"星光洒在大地上,宛如一片银白的海洋。
每颗星星都是一个故事,闪烁着无尽的思念和憧憬。
"请回答以上问题并简要解释。
解析3:这段文字的主题是星空与故事、思念与憧憬的联系。
经过分析,这段文字的作者应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韩寒。
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鉴赏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鉴赏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鉴赏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作品属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老人与海》2.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 鲁迅B. 莫言C. 顾城D. 郭敬明3. 下列作品属于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平凡的世界》B. 《百年孤独》C. 《呐喊》D. 《红楼梦》4.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莫言C. 匪我思存D. 郭敬明5. 下列作品属于中国新感觉派文学流派的是:A. 《平凡的世界》B. 《百年孤独》C. 《呐喊》D. 《红楼梦》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的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包括了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文学流派等。
其特点如下:-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社会现实、精神困境等主题,常采用象征、超现实等手法进行表达。
- 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通过碎片化、拼贴等手法表达个体的失落、迷茫、崩溃等情绪和对现实的批判。
- 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追求内心的感觉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强调对自然、爱情等主题的热情讴歌。
- 新感觉派文学流派:注重感觉和形象的直观化表达,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呈现独特的审美体验。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有鲁迅、余华、莫言等。
他们的作品包括:-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通过对底层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探讨,表达对旧道德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对人的尊严的关怀。
-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通过对生命的苦难和生存状态的描绘,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珍视。
- 莫言:《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群体命运的叙述,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的交织和复杂性。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共70分)1.下列各项,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的小说是()A.《春蚕》B.《绣枕》C.《潘先生在难中》D.《在萁香居茶馆里》ABCD正确答案:A2.小说《菜竹山房》中与未婚夫的灵牌成亲后孤寂一生的人物形象是()A.翠姨B.二姑姑C.野猫子D.阿毛ABCD正确答案:B3.下列各项,对小说《九十九度中》的艺术手法分析正确的是()。
A.情节波澜起伏,富有浓厚的梦幻色彩和传奇性B.场面宏大,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目C.以场所为基点,以时间为基准,采用故事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方式来结构全文D.采用了第一人称童年视兔叙事ABCD正确答案:C4.小说《断魂枪》中突出体现沙子龙性格特征的行为是()。
A.月夜练枪B.土地庙卖艺C.和老者比武D.和王三胜比武ABCD正确答案:A5.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帮小芹自由恋爱最终成功的原因是()。
A.三仙姑的支持B.二诸葛的支持C.区政府的支持D.村干部的支持ABCD正确答案:C6.说《金锁记》中被母亲剥夺了童年快乐与爱情幸福的人物形象是()。
A.芝寿B.长安C.兰馨D.季泽ABCD正确答案:B7.小说《拜堂》侧重表现的是()。
A.汪大嫂积汪二拜堂成亲过程中的喜悦感B.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之后的喜悦感C.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过程中的负罪感D.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之后的负罪感ABCD正确答案:C8.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女士的身份是()。
A.“五四”时期的知识女性B.上海卷烟厂里的女工C.支持丈夫抗战的乡村妇女D.高门巨族中待嫁的大家闺秀ABCD正确答案:A9.小说《送报夫》中的“我”做送报夫的地点是()。
A.北京B.南京C.东京D.上海ABCD正确答案:C10.小说《骆驼祥子》中人力车夫祥子第一次买车的资金来源是()。
A.虎妞的私房钱B.借二的钱C.自己的积蓄D.告密所得的钱ABCD正确答案:C11.下列各项,对小说《寒夜》中曾树生人生轨迹描述正确的是()。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题目

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性质?答: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形成,即种族、时代和环境。
在种族上,中国的民族性:运用中国的民族语言(以汉语为主体),书写中国人的生活,承继中国古老的文化(文学的、审美的等)传统。
在现代上,1.时间的意义:1917-1949 2.价值的意义,2.现代化: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主要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中国现代文学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力地参与了这一进程,同时又反映着这一进程。
在环境上,1.救亡与启蒙——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双重变奏2.文学成为重大社会时间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
3.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4.社会政治事件的推动。
2.五四文字革命的主要内容答: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提倡新文学的观念。
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4.创作方法提倡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
3.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答: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伟大转折点,它宣告了承传几千年的的中国旧文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代的民族文学的开始。
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2.文学革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4.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精神特征答:理性精神。
文学成为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工具。
开创了文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先河;感伤情调。
是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和价值的必然结果,是动荡社会现实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反映;个性化。
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发展的时代,个人思想与民族命运统一,形成了个人风格,文学不再是载封建之道的工具,成为个人化表达人类声音的精神产品;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性质?答: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形成,即种族、时代和环境。
在种族上,中国的民族性:运用中国的民族语言(以汉语为主体),书写中国人的生活,承继中国古老的文化(文学的、审美的等)传统。
在现代上,1.时间的意义:1917-1949 2.价值的意义,2.现代化: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主要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中国现代文学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力地参与了这一进程,同时又反映着这一进程。
在环境上,1.救亡与启蒙——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双重变奏2.文学成为重大社会时间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
3.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4.社会政治事件的推动。
2.五四文字革命的主要内容答: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提倡新文学的观念。
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4.创作方法提倡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
3.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答: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伟大转折点,它宣告了承传几千年的的中国旧文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代的民族文学的开始。
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2.文学革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4.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精神特征答:理性精神。
文学成为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工具。
开创了文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先河;感伤情调。
是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和价值的必然结果,是动荡社会现实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反映;个性化。
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发展的时代,个人思想与民族命运统一,形成了个人风格,文学不再是载封建之道的工具,成为个人化表达人类声音的精神产品;创造性。
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探索精神,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诸多创作手法。
5.如何理解《狂人日记》礼教吃人的思想实质?答:1、狂人所感受的肉体上的“吃人”恐惧指向的是精神、文化的领域,是精神上的吃人,即封建文化对人的摧残。
它是通过肉体吃人来象征的。
2、礼教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作为以家族制度为根基的封建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压制个人而维护群体秩序的文化,因此礼教吃人指的即是以儒家文化为首的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压制6.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答:《狂人日记》的思想体现在1、封建文化批判2、对人存在悲剧的叩问、思考。
前者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声音,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精神;后者超越现代,切入了人类文化的难题,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7.《狂人日记》的现代性答:主题现代性: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和忏悔意识,国民性批判。
人物现代性:写一个疯子,在极端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下揭示真相。
狂人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怀疑精神、理性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其主要表现。
语言现代性:正文为白话文。
与小序形成反讽。
结构现代性:在写作上采用了日记体和片断结构,组成小说的文本,以二重互补的文本形式写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深刻的理性思考。
用心理、情感、思想来组织叙述,是对旧小说的时代、地点、出生、身份交待,清楚叙述故事的反叛。
手法现代性:大量使用了意识流、心理分析和象征手法,这属于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8.分析《狂人日记》修辞手段答:序言和正文构成的二重文本,运用了西方的反讽技巧。
序言——文言——正常人语——非正常,正文——白话文——非正常人语——正常。
形成序言与正文间的距离,从而使作品充满张力,使人形成远距离观照和阅读,具有形式上的意义。
9.分析阿Q形象答:阿Q的身份:雇农、游民。
物质——贫: 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
精神——愚: 处境悲惨,地位低下,精神上却“常处优胜”10.分析阿Q精神胜利法答:精神胜利法:是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与压迫),又不去以自强的行动争取胜利时而采用的以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的特征。
11.如何理解阿Q形象答:他是国民性弱点典型的化身(20、30、40年代,80年代后);到了50—70年代,阶级分析,认为阿Q是落后农民典型,本质上具有革命的思想特性;人类学的探讨,人在绝望生存环境中的无意义的抗争;人生存的荒诞性。
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的一切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求不能满足的生的烦恼(“饱问题”),无家可归的惶惑(“恋的悲剧”),面对死亡的恐惧感(“救命……”)等等,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从“中兴到没落”),包括投奔辛亥革命,都不过是一次次绝望的轮回。
“精神胜利法”虽然没能从实质改变阿Q失败屈辱的生存状态,甚至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补偿而心满意足终至固步不前,但在无可奈何中以“精神胜利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来说,这种选择是无可非议的。
形象意义:阿Q的形象无论对与历史、国民性还是人性都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
鲁迅对阿Q的悲剧性处理,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性教训。
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暴露和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阿Q也具有普泛性的意义,这使得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12.分析曹七巧的性格答:①妒:曹七巧由于出身卑贱,在姜公馆显得低人一等,这种自卑心理使她嫉妒所有的人。
②泼:麻油店的生活也使她沾了不少下层女子的野气。
③毒:她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下手。
④悲:曹七巧无论多么泼辣、粗野,但她毕竟是女人,畸形的婚姻,对她毕竟是一种伤害,13.分析《金锁记》的艺术特点答:1、单线结构的形式,线索清晰,层次感强。
2、心理描写非常深刻,对人物的心理剖析常常深入到潜意识层面。
3、小说的语言文白相济,雅俗结合,有《红楼梦》的笔致。
特别是工笔描绘的写实,带有浓艳、繁复的效果,又往往有苍凉的意味。
4、意象的描写。
或点染人物的心理情绪,或营造氛围,增强联想。
14.分析曹七巧命运悲剧的原因答:1、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强大压抑。
曹七巧其实正是作为一件祭品,献给了一个象征男权中心文化的死人一般没有活气的肉体,畸形的婚姻使那个原先自由泼辣的麻油店的小姐从此陷入自卑、多疑、压抑的泥潭,逐渐被黄金的枷锁锁住,乃至反过来从子女身上进行变态的清算。
这是男性压抑女性自然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造成曹七巧"人性恶"的客观原因。
2、女性的物化。
七巧的物化是与金钱交易的结果。
这种物化还体现在压抑女性的自然本能。
3、对物化的认同。
七巧的婚事虽是其兄长一手安排的,但七巧并没有对这桩婚事进行竭力反对。
婚后庶民出身的七巧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姜家二少奶奶,但是封建主义婚配讲究门第,资产阶级婚配注重金钱,于是七巧在姜公馆主仆们的蔑视下,投身于对金钱的强烈渴望,被彻底的物化。
4、人性恶与变态的反抗。
七巧虽然明白“人生在世,还不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可是她仍然要带着黄金的枷锁去杀人和自杀。
她试图抓住那么一点东西可以抵制生命的空虚,从而导致了自己人性的扭曲,尽管她全力以赴的进行了变态的反抗,但仍逃脱不了在男性世界面前的挫败,因为女人在男性社会里只能是宿命的,除了乖戾、阴贽、恶毒,她已盲目而彻底的丧失了自我。
5、宿命意识——女性生命的苍凉。
透过曹七巧人性恶的背后,作品中分明也写出了她对自己十八九岁做姑娘时的美好回忆,而她一旦进入男性社会之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苍凉可怖的人生图景。
15.分析《金锁记》中六月亮的作用答:在作品中,月亮意象出现六次。
第一次,“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营造了作品忧伤的氛围,导引了小说情节的展开。
第二次,“天就快亮了。
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暗示了家族的、命运的没落。
第三次,是长安退学前的那一夜,“长安爬下床来,半蹲半坐在地上,从枕边摸出一只口琴偷偷摸摸地吹起来。
竭力地按捺着吹,她接不上气来,歇了半晌。
这时候窗子外面月亮出来了: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
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
“——长安的月亮,悲哀的氛围。
第四次,曹七巧让长白给自己烧一夜鸦片,不让他和芝寿同房。
半夜三更的烟榻上,母子对抽鸦片,取笑可怜的芝寿。
“起坐间的帘子撤下送去洗濯了。
隔着窗玻璃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
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
”——阴郁的变态氛围。
第五次,是长白陪曹七巧抽大烟,芝寿独守空房,“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
”“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
”——变态的月亮,芝寿的恐惧。
第六次,结尾:“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呼应开头,锁定小说整体氛围,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厚隽永。
16.分析《雷雨》的悲剧意蕴:悲愤——社会悲剧悲情——性格(人生)悲剧悲悯——神秘命运悲剧悲苦——人性和生存悲剧17.分析繁漪的艺术形象答:繁漪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可以说是“雷雨”的化身,操纵着表层结构中的矛盾冲突,是整个剧本的动力。
正是她的所作所为,使得周萍、四凤的追求失败了,也使侍萍与周朴园之间一段悲剧根源被发掘出来,打乱原来的局面,完成了这出悲剧。
1、遭受双重压迫的被侮辱被损害者. 封建家族制度的压迫:在周朴园的家中,繁漪是周朴园的太太,是夫权统治下的女人,周朴园的绝对的封建权威独裁,使得繁漪的理想与现实相悖。
人性的压迫与追求:封闭压抑的生活使她的追求也以一出畸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2.具有雷雨般性格的畸形的反抗着.她敢于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不屈服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
繁漪最了解周朴园底细的人,因此她的揭露是最彻底的,也是最有力的。
她的反抗充满了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控诉,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家庭“秩序”的无情揭露和抗争。
4.破坏者与自毁者。
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