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书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行政处罚文书制作流程图

行政处罚文书制作流程图

行政处罚文书制作流程图
一、立案阶段:
1.收到举报或者发现违法行为。

2.立案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3.如决定立案,则制定《立案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

二、调查取证阶段:
1.采集相关证据材料。

2.传唤当事人、证人等进行调查取证。

3.编制调查笔录,并签名确认。

4.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核查和分析。

三、听证阶段:
1.依照法定程序,组织听证会。

2.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宣读听证规则。

3.听取当事人陈述及申辩意见。

4.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提问。

四、处罚决定阶段: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事实及证据做出处罚决定。

2.制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

3.告知当事人申诉权利及申诉期限。

五、执行阶段:
1.当事人接到处罚决定书后,如不服可进行申诉或者诉讼。

2.如当事人不申诉或者诉讼,则执行处罚决定。

3.如当事人提起申诉或者诉讼,则待裁决结果后执行。

总结:
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立案通知书、调查笔录、听证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内容。

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范围、程序、权利义务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程序、条件等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复议的范围、程序、机构等内容。

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

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

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编写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是每个行政人员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应该具备清晰、准确、简洁、规范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起到规范、指导和记录的作用。

下面将从行政文书的基本要素、编写流程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介绍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

一、行政文书的基本要素行政文书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管理公共事务、处理行政纠纷的重要工具,具有法律效力。

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 标题:行政文书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书的内容,突出文书的重点。

2. 文号:行政文书的文号是行政机关对文书进行编号的标识,具有唯一性和时效性。

3. 发文机关:行政文书应明确标明发文机关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接收方与发文机关进行沟通和联系。

4. 发文日期:行政文书应明确标明发文的日期,以便接收方了解文书的时效性。

5. 正文:行政文书的正文是行政机关表达意见、决定、通知等内容的核心部分,应准确、清晰地表达行政机关的意图。

6. 签发人:行政文书应明确标明签发人的姓名和职务,以确保文书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7. 盖章:行政文书应加盖行政机关的公章,以确保文书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二、编写行政文书的流程编写一份合格的行政文书需要经过以下流程:1. 确定文书类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编写的行政文书的类型,如通知书、决定书、报告书等。

2. 收集资料:收集与文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确保文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制定草稿: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制定行政文书的草稿,包括标题、正文和其他要素。

4. 审核修改:将草稿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 签发盖章:经过审核修改后,由主管领导或授权人员签发行政文书,并加盖行政机关的公章。

6. 发送文书:将签发盖章后的行政文书发送给接收方,确保文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编写行政文书的注意事项在编写行政文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性:行政文书应准确地表达行政机关的意图和决定,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述。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
一、定义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是指实施相关农业行政执法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文书、通知书、函件等,其最终形成书面记录,用于构成行政执法案件的依据。

二、正文结构
(一)文书格式
单位名称((章));字号(章);字(款);字号(款);日期(二)文书内容
(1)开头部分包括:出文单位称谓、文件字号以及文书主旨。

(2)正文部分包括:文件依据、事实与理由和处罚决定。

(3)结尾部分包括:文书签发日期、文书拟稿者签名以及审核者签名。

三、文字书写
(一)文书笔迹一律用黑色毛笔书写,体现文明程序。

(二)文字顶部必须留出满格,下半空格留出1≤2 cm,两边空格留出2 cm,文字必须清晰,在一行中不得中断书写。

(三)书写字体须为宋体,字号一致,空行处、各段落间画面,均以4宋体大小1 空格格式为准,文书内容要求层次清晰,此项内容需要加粗,可以根据用图案分级表示,以突出重点内容。

四、签发
(一)拟稿者签字要求
1、拟稿仪态端正,拟稿者姓名、职务、空号全部写清。

2、拟稿者签名必须和本人姓名保持一致,不接受现实签名。

3、签字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擦掉改签。

(二)审核者签字要求
1、字迹清晰,无涂改、擦掉改签,签名和本人姓名要保持一致,端正仪表。

2、职务写清,职号写全,签字完整不擦抹。

3、办公印章必须有,章型一致,无缺失,章色亮,原皮不脱落。

五、备注
1、本文中所列的文书制作规范仅为农业行政执法文书的参考,不代表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必须完全遵循上述要求。

2、实际文书制作过程中,具体遵循的文书制作规范以具体的国家有关条例为准。

行政文书制作方法

行政文书制作方法

(四)语言准确,文字精炼。 语言准确,文字精炼。
具体做到: 具体做到: 第一,制作执法文书要求用词准确、精炼、 第一,制作执法文书要求用词准确、精炼、言 简意赅、通俗易懂,不得随意简化汉字, 简意赅、通俗易懂,不得随意简化汉字,不得有 错别字;专业术语准确、完整;标点符号正确。 错别字;专业术语准确、完整;标点符号正确。 第二,执法文书语义要单一, 第二,执法文书语义要单一,排除任何易生歧 义的语言文字。在执法文书中,绝对排斥“ 义的语言文字。在执法文书中,绝对排斥“大 概”、“也许”、“可能”之类的词语。 也许” 可能”之类的词语。 第三,执法文书里的数量词要确切, 第三,执法文书里的数量词要确切,避免含混 不清。在执法文书中,切忌出现“若干”、左 不清。在执法文书中,切忌出现“若干” 右”、 余”等词语,对数字的个、十、百、千、万甚至 等词语,对数字的个、
行政执法文书基本结构相同,都 行政执法文书基本结构相同,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 部一般应写明执法文书名称、 部一般应写明执法文书名称、文书编 当事人基本情况等内容; 号、当事人基本情况等内容;正文要 求写明案件事实和证据、 求写明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的理由 和法律依据、认定的结论和处理意见; 和法律依据、认定的结论和处理意见; 尾部要求写明告知事项、 尾部要求写明告知事项、执法人员的 署名、执法机关盖章、 署名、执法机关盖章、当事人的签字 盖章)以及文书制作的时间等。 (盖章)以及文书制作的时间等。
2、适用法律准确。法律规定是执法文书 适用法律准确。 中阐明理由和做出处理决定的准绳, 中阐明理由和做出处理决定的准绳,在 说理部分必须注意准确地适用法律规 范。 第一,要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 第一,要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 规章,不得引用其他规范性文件, 规、规章,不得引用其他规范性文件, 主要执法文书中,法律、法规、 主要执法文书中,法律、法规、规章的 名称应使用全称,并准确引用到条、 名称应使用全称,并准确引用到条、 款、项、目; 第二, 第二,适用法律时要遵循上位法优于 下位法的原则。 下位法的原则。

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与要点

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与要点

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与要点行政文书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所使用的书面文件。

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与要点对于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与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文书的编写技巧。

一、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行政文书的编写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编写目的:在编写行政文书之前,首先要明确编写的目的和意义。

明确编写目的有助于确定文书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收集必要信息:在编写行政文书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必要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案例等,以及与文书有关的事实、数据等。

收集必要信息有助于编写准确、全面的行政文书。

3.制定编写计划:在收集必要信息之后,需要制定编写计划。

编写计划包括确定文书的结构和内容,以及编写的时间安排等。

制定编写计划有助于提高编写效率和质量。

4.撰写初稿:在制定编写计划之后,可以开始撰写初稿。

初稿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制定的计划进行编写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5.审查修改:完成初稿之后,需要进行审查和修改。

审查修改主要包括对文书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最终定稿:在经过多次审查修改之后,可以进行最终定稿。

最终定稿是对文书进行最后的整理和修饰,确保文书的整洁美观。

7.签发和存档:最终定稿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签发和存档。

签发是指行政机关对文书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文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存档是指将文书归档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

二、行政文书的编写要点行政文书的编写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行政文书的编写必须准确无误。

在编写文书时,要确保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准确可靠,避免出现错误和疏漏。

2.规范性:行政文书的编写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在编写文书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模糊、含糊或不规范的语言。

3.简明扼要:行政文书的编写应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行政文书的格式与撰写规范

行政文书的格式与撰写规范

行政文书的格式与撰写规范行政文书是指由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制作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书面文件。

行政文书的格式和撰写规范对于保证行政文书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行政文书的格式和撰写规范,以帮助读者正确撰写和处理行政文书。

一、行政文书的格式行政文书的格式包括页眉、标题、正文、落款、签章等要素。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要素的具体规范。

1. 页眉页眉是行政文书的顶端部分,用于标识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文书的性质。

页眉的内容一般包括行政机关的全称、文书的名称、文号和页码等。

页眉应居中排列,字体一般选择宋体或仿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2. 标题标题是行政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概括文书的内容和目的。

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表达文书的主题。

标题一般置于页眉下方,居中排列,字体一般选择黑体,字号一般为二号。

3. 正文正文是行政文书的主体部分,用于详细阐述事实、理由和决定等内容。

正文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分隔,每段的开头应空两个字符。

正文的字体一般选择宋体或仿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4. 落款落款是行政文书的结尾部分,用于标识文书的制作单位和时间。

落款的内容一般包括行政机关的全称、文书的制作日期和文号等。

落款应居右排列,字体一般选择宋体或仿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5. 签章签章是行政文书的最后一步,用于确认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签章的位置一般在落款的下方,签章的内容一般包括行政机关的公章和签署人的姓名。

签章应清晰可辨,不得有涂抹或遮挡。

二、行政文书的撰写规范行政文书的撰写规范包括语言规范、内容规范和格式规范等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规范的具体要求。

1. 语言规范行政文书的语言应简练明了,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长句子。

语言应准确、规范,不得含有歧义或模棱两可的表达。

同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法律术语和行政用语,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

2. 内容规范行政文书的内容应准确、完整、具体。

行政文书的撰写流程与步骤

行政文书的撰写流程与步骤

行政文书的撰写流程与步骤行政文书是指由行政机关依法制作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书面文件。

在行政工作中,撰写行政文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正确、规范地撰写行政文书,不仅能提高行政效率,还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本文将介绍行政文书的撰写流程与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文书的撰写技巧。

一、准备工作在撰写行政文书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法律法规、明确撰写目的和对象等。

这些准备工作对于撰写行政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二、确定文书类型根据具体的行政事务,确定所需撰写的行政文书类型。

常见的行政文书类型包括公告、通知、决定、批复、报告等。

不同类型的行政文书有不同的格式和内容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制定撰写计划在撰写行政文书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撰写计划是必要的。

撰写计划应包括文书的标题、主题、内容要点、撰写时间等。

合理的撰写计划能够提高撰写效率,确保文书的质量。

四、撰写文书正文在撰写行政文书正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表达目的在文书的开头部分,明确表达文书的目的和意图。

清晰地阐述行政机关的决策依据和理由,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书的内容和目的。

2.简明扼要行政文书应力求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叙述和重复的内容。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重点,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书的要点。

3.逻辑严密行政文书的内容应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各个部分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矛盾和混乱的情况。

可以使用分段和标题等方式来组织文书的结构,使其更加清晰易读。

4.准确无误行政文书的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和模糊的表述。

对于涉及具体数据和法律条文的部分,应仔细核对和引用,确保准确性和合法性。

五、审查修改在撰写完成后,应进行审查和修改。

审查时要仔细检查文书的格式、内容和语法等方面的错误,确保文书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修改时要注意修正不合适的表达和不必要的内容,使文书更加简洁明了。

六、签署盖章在文书的最后部分,应有行政机关的签署和盖章。

行政文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行政文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行政文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行政文书是指由行政机关依法制作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书面文件。

它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行政文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格式、内容、语言等方面介绍行政文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格式要求1. 纸张规格:行政文书一般使用A4纸,纸张规格要统一,不得随意更换。

2. 字体和字号:行政文书的字体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3. 页边距:行政文书的页边距要统一,一般为上下左右各留2.5厘米的边距。

4. 标题:行政文书的标题要准确、简明,居中书写,字号一般为三号或四号。

5. 段落格式:行政文书的段落要求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空行一般为1.5倍行距。

二、内容要求1. 标题:行政文书的标题要准确、简明,能够准确概括文书的内容。

2. 正文:行政文书的正文要清晰、简明,表达准确,不得含糊其辞,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

3. 条款:行政文书中的条款要明确、具体,不得含糊其辞,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

4. 附件:行政文书如有附件,要在文书中明确标注,并将附件与文书一同存档。

三、语言要求1. 简明扼要:行政文书的语言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方式。

2. 准确明确:行政文书的语言要准确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

3. 逻辑严密:行政文书的语言要逻辑严密,表达清晰,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顺、逻辑混乱的情况。

4. 避免主观色彩:行政文书的语言要客观中立,避免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四、注意事项1. 法律依据:行政文书的撰写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2. 权限范围:行政文书的撰写要在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权限。

3. 事实准确:行政文书的撰写要基于准确的事实,不得捏造、歪曲事实。

4. 语言规范:行政文书的撰写要遵循语言规范,不得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5. 保密原则:行政文书的撰写要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涉密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理部分必须注意准确地适用法律规
范。
第一,要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
规、规章,不得引用其他规范性文件,
主要执法文书中,法律、法规、规章的
名称应使用全称,并准确引用到条、
款、项、目;
第二,适用法律时要遵循上位法优于
下位法的原则。
.
12
(四)语言准确,文字精炼。
具体做到:
第一,制作执法文书要求用词准确、精炼、言
第三,当事人对笔录无异议应写明“以上内容 属 实”字样,并逐页签字或盖章和注明日期,被调 查 人拒绝在笔录上签字的,办案人员要在笔录上写 明“当事人拒绝签字”字. 样,并写明拒签的理由15 。
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注意四点不能记:
没有亲眼看到的不能记; 分析判断的不能记; 群众举报的不能记; 管理相对人所讲的内容不能记。
.
3
行政执法文书在整个行政执法实践中 的作用非常重要,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 意义十分重大。国务院2004年出台的《全 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健全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建 立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 行政执法的案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 文书应当立卷归档。”
罚决定的程序原则。
第二,应当收集《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书证、
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材料以及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七类证
据,且收集的证据必须符合真实性、关联性、
合法性的要求。
注意:行政机关不得委托相对人收集证据。
.
11
2、适用法律准确。法律规定是执法文书
中阐明理由和做出处理决定的准绳,在
3、因果关系要明了。行政机关应该调查清楚相 对人的违法行为与主观意志之间、违法行为与引 起的社会后果之间、违法事实与处理结果之间的 因果关系,并在行政执法文书中阐明这些关系。
.
10
(三)说理充分,立论有据。
具体做到:
1、对事实的认定,要以证据来支撑。
行政处罚证据规则:
第一,行政机关应当遵循先调查取证后作处
简意赅、通俗易懂,不得随意简化汉字,不得有
错别字;专业术语准确、完整;标点符号正确。
第二,执法文书语义要单一,排除任何易生歧
义的语言文字。在执法文书中,绝对排斥“大
概”、“也许”、“可能”之类的词语。
第三,执法文书里的数量词要确切,避免含混
不清。在执法文书中,切忌出现“若干”、左右”、
余”等词语,对数字的个、十、百、千、万甚至小
的纪录。
.
17
询问(调查)笔录结构和内容包括:
(1)首部。由六项内容构成。一是标题,由 行政机关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分两行写 在文书顶部中间位置; 二是询问的起止时 间、询问地点;三是执法人员姓名及被询 问(调查)人的有关情况。
(2)正文。询问或调查的全过程,正文记录 应采取问答式。
(3)尾部。由两项内容构成:一是被询问 (调查)人签名;二是页码编号。
现场检查的起止时间、地点或者场所。当事人为
自然人的,应填明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
和住址;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
单位全称。
.
14
②正文部分,第一,应当有检查人出示证件、表 明身份的情况记载。对现场情况尽可能用法律术 语客观、真实地作记录。
第二,现场检查笔录内容改动处须经被检查人 签名、捺指印或者盖章确认;被检查人未确认 的,检查人应注明情况并签名。
.
16
(二)询问(调查)笔录
是在案件调查、案件复查及补充调查过
程中,为核实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而向
被调查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
与案件有关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询问
笔录是对现场笔录的补充,也是对其他证
据进行完善的有效方式(具有兜底作用).
询问(调查)笔录要对被调查人反映的情
况尽可能地做到简洁、真实、准确、全面
行政执法文书制作
.
1
行政执法文书制作
一、行政执法文书的概念和特征 二、 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要求 三、几种常见行政执法文书制作
.
2
一、行政执法文书的概念和特征
(一)行政执法文书的概念: 从概念上讲,行政执法文书,是指 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 依法制作、发布的反映行政执法实 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具有法律效力 或法律意义的文件。
2、从制作目的上讲,行政执法文书 的制作,以适用执行法律、进行公共事 务管理为目的。
.
6
3、从适用范围讲,行政执法文书 专门适用于行政管理活动。
4、从制作程序讲,行政执法文书 的制作要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
.
7
二、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要求
(一)符合格式,事项齐全。 执法文书的格式是由其内容决定的,不同 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格式。反过来说,执法文 书的格式,也是制作执法文书的框架,掌握了不 同执法文书的格式,也就了解了不同执法文书 应当载明的内容。
数点后的数都要写清楚写.确切。
13
三、 几种常见行政执法文书制作
(一)现场检查笔录
是行政执法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对与案件
有关的地点和物证场所进行实地察看、探访所制
作的记录。这是办理案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
据之一。 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首部应当载明检查机关名称、检查人、记录人
的姓名及执法证件号码、被检查人的基本情况、
.
4
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 要重视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要注重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严 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制作和送达行 政执法文书,不要因为执法文书制 作不合法成为法庭上的败诉者。
.
5
(二)行政执法文书的特征 1、从制作主体上讲,行政执法文书
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依 法受委托的组织制作的法律文书,其制 作主体资格以拥有有效的行政执法权为 前提。
.
9
(二)事实清楚,因果明确。 具体做到: 1、事实要素要完备。对事实的基本要素(何
人、何时、何地、何因、何种方式、何种行为、 何种后果)要交代清楚。
2、关键情节要清晰。当事人是否存在主观故 意、在实施违法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造成的违 法后果、是否能够免于处罚、是否具有依法从轻 或减轻处罚的关键情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 部一般应写明执法文书名称、文书编 号、当事人基本情况等内容;正文要 求写明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的理由 和法律依据、认定的结论和处理意见; 尾部要求写明告知事项、执法人员的 署名、执法机关盖章、当事人的签字
(盖章)以及文书制作的时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