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

朗读课文6-12段,回答问题。 (1)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2)演讲的最后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斗争精神。
全篇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句子是?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面对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残酷暴行,作为战友 的闻一多毅然挺身而出,公开发表讲演,结果被反 动派特务杀害。你认为闻一多这种“有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做法有意义吗?
你能试着归纳一下本文的主旨吗?
这篇演讲词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 动派卑劣无耻的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扬李公 仆为民主而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人民与 反动派斗争到底。
悲愤( fèn) 捶击(chuí) 卑鄙( bǐ )



恐bù( ) huǐ( ) 灭 赋yǔ( )
蛮横( mán)

无chǐ( )
从标题《最后一次讲演》,你看出了这篇文章 的文体是什么?
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讲演词、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 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讲话文稿。
它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 演讲词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 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词具有鼓动性、 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演讲词能够将演讲者的观点、主张等传 达给听众,并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欣赏闻一多《死水》
光荣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 据?朗读4—5段,找出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 己在制造恐怖;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38张PPT)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38张PPT)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 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5日,各界爱国人士召开追悼大会。会上, 有国民党特务分子混在人群中肆意捣乱,面对此种情境,闻一多先 生难以抑制满腔怒火,不顾危险,拍案而起,发表了这篇激动人心 的讲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 同感受他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讲演者的观点。 2.揣摩讲演者的语言,学习本文在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方面 的技巧。 3.理解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勇于献身革命的崇高品 格。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讲演者的观点。 2.合作探究,揣摩讲演者的语言,学习此文的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勇于 献身革命的崇高品格。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自主选读两篇名人演讲稿,与 同桌交流阅读体会 2.发展型作业: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揭露虚伪本质: 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 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学习任务二
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质和指出反动派末日 来临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指出末日来临: 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
设计说明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大 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讲。教学此课,要充分了解演讲的特 点,结合当时的背景,在讲解演讲相关文体知识的基础 上,应该将重点放在把握演讲者情感、梳理演讲思路、 学习演讲技巧上,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闻一多先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0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0张ppt)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4.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 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 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 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 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 哪几个方面?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4.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三:小试牛刀感正气
活动一:从文章中任选一段(多段),或能读出闻一多先生对战友逝去的悲愤, 或读出闻一多先生对无耻敌人的痛恨,或读出闻一多先生对人民大众的鼓舞。
活动要求:1.学生准备五分钟 2.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小结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有力猛如虎。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学会演讲。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 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3.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 特色。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20页)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20页)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 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 共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遭到 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 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 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 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 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 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惧,甚至采用暗杀手 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 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李公朴先生的追
4.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第5段的 “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光明〞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黑暗〞指 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社会。
5.文章第7段演讲者的情感发生了 变化,你体会到了吗?
体会到了。闻一多在讲到“一二. 一〞运动的时候显然有一种骄傲的情 感在里面,所以说是“昆明的光荣〞。
读准字音
卑bēi劣liè 屠tú杀shā 召zhào开 卑鄙bǐ 赋fù予yǔ
污wū蔑miè 恐kǒng怖 离间jiàn 蛮mán横hèng 捶chuí击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 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同学为争 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 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行。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 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 胜,光明就在眼前。
6.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依据?请从文章 中找答案。
①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惧,这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 惧;
②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 公朴站起来;
③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 不被人民毁灭的。
7.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 什么样的号召?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活动四
(3)在演讲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第二,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 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最后一次讲演》
1.阅读演讲词,说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导入
背景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 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制造 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爱 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 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 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 悼大会。
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 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 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 的坚定信心。
应该读出一种愤怒, 一种痛恨,一种痛 斥的情感来。
活动二
小组合作,梳理演讲词的思路。
活动二
明确: 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 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 虚伪的本性(1—3段)。其次,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光明就在眼前(4、5段)。最后,号召昆明人民发扬 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6—12 段)。
朗读语气 语调
揭露其虚弱本质—— 要读出蔑视 指出其末日来临—— 要读出信心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 么样的号召?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3)选文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不同的人称分别表 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他们”指暗杀李先生的反动派,“你们”指特务们,“我们”指作 者及爱国民众。“他们”“你们”的人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指斥, 揭露了他们的卑鄙无耻;“我们”的人称表达了作者与听众亲密的、如 战友般的感情。
9 10 11 12 13
(摘编自张新科《“千秋太史公”司马迁》)
14 15
15.请结合链接材料,用一组排比句完成演讲稿的开头部分。(7分)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传”。 司__马__迁__,__他__秉__笔_
直__书__,__记__载__历__史__人__物__;__他__不__负__使__命__,__成__就__史__家__绝__唱__;__他__坚__忍__不__拔__,__彰__显___ 生__命__价__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罪犯”一词运用反语,写出了敌人对鲁迅的痛恨,同时也从侧面表 现了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与敌人的激烈斗争。
9 10 11 12 13
(2)当时我们如果都有鲁迅那样的骨头,哪怕只有一点,中国也不至于这 样了。
“这样”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饱受列强凌辱的悲惨境地。
9 10 11 12 13
13.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文哪几 句话表达的意思与之相近?请找出来。除了鲁迅,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并不 少,请举出一例,并说说理由。(5分)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无耻啊!无耻啊!
A.(1)设问 (2)引用 (3)反复

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共46张PPT)

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共46张PPT)
4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1.了解讲演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口头向群众宣传
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结构: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 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主体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 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
到激励和鼓舞。
5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29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品析:因果倒置的复句。强调了正义必胜,真理永
存的坚定信念,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30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
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
再跨进大门!
品析:充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 和视死如归的彻底革命精神。
31
课堂小结
闻一多先生的这篇讲演词,慷慨激昂,义正辞严,态度 鲜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一次讲演”,尤其是他的 语言,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有极强的感染力、战斗力。 在讲演中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 了对比、反复等修辞,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更好地表达 出讲演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32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怒斥罪恶、赞颂英烈 针对性强
内容 敌人必败、人民必胜
追述历史、发出号召
特点 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语言口语化
18
第二课时
19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的来历》
20
导入新课
闻一多先生不仅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中国人。闻一 多先生满怀爱国之心,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 深深地打动了一代一代的读者。

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8张PPT)

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8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最后一次讲演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 暗杀!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 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 平,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最后一次讲演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
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 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 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 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 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 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 A.闻一多义正辞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卑.鄙.无.耻.的罪行。 B.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摊开明讲,更显得光明磊落。 C.面对曹操的挑.拨.离.间.,马腾与韩遂心里面渐渐起了间隔。 D.中央展厅的墙面主要使用了乳白色的塑铝板,更显空间光.明.正. 大.。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最后一次讲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 荣! B.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 民的关注。 D.《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 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 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 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 倒下去了。反问句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 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文章主旨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 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 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 —1946),湖北浠(xī) 水人,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1946年7月15日在 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代表作有《红烛》和》 《死水》,作品都收在 《闻一多全集》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讲演的主要内容?
记一记词义
1.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3)你们完了,快完了!
感叹句 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 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 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 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 蠢。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 是什么?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 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 爱国人士的蔑视。
6、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 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 随时准备献身。
分析语言
1、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并分析其表 达效果。
(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 动派的残暴。 (2)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 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 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摇 yáo ( 摇头 ) 瑶 yáo ( 瑶池 ) 谣 yáo ( 童谣 ) 徭 yáo ( 徭役 ) 遥 yáo ( 遥控 )
赔 péi ( 赔偿 ) 剖 pōu ( 剖析 ) 掊 pǒu ( 掊击 )
跨 kuà ( 跨越 ) 挎 kuà ( 挎包 ) 垮 kuǎ ( 冲垮 ) 胯 kuà ( 胯部 ) 绔 kù ( 纨绔 )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 中找答案。
①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 怖;
②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 公朴站起来;
③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 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 什么样的号召?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历史 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 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泛读课文,梳理情感
学习1--4段
思考:1, 闻一多骂特务的原因是什么?
2,闻一多骂特务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探究1
1、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 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
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 大无畏精神。
2、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 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这种情绪的传达是通过感叹句 的运用。用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 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 不可遏的血泪控诉,
• (1)文中“你们”指的是
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 效果强烈。
3、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 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杀,只 会偷偷摸摸的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 嫁祸于共产党。
4、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 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 么地方?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 文学常识;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 内容,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4、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 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 品格。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
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 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 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
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
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 后一捶打 赋予 诬蔑 挑拨离间 蛮横
2、辨清形(组词): 诬( ) 蔑( ) 跨( ) 陪( ) 侮( ) 篾( ) 垮( ) 赔( )
3、弄懂义: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 啊!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
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
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
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 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李公朴先生的追悼 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他拍案而
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
卑 bēi ( 卑污 ) 裨 bì ( 裨益 ) 婢 bì ( 奴婢 )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 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学生为争取民主 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 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行。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 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 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 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 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 大的革命力量。
5、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①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 慌、害怕;
②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问题探究2
1、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 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不同 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你们”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帮 凶;“我们” 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 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 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 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 间的战斗感情。
2.赋予: 给与。 3.发扬: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4.代价:
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 的物质或精力。 5.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6.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jiān 时间 间
jiàn离间 离间 hèng 蛮蛮横横 横 héng 横竖
形近字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